《大唐马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马王爷-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下其他的事情他都不在乎,也不会在心里过滤一下,他就想着要报这次的一箭之仇,给替他而死的那个牧子报仇。离开白杨牧前,高大人特意对冯征说,“要是有机会,就派人翻过阿拉山口去探听一下那些人的虚实,看看是些什么来路。”

    他的心里只想着这件事,连岳青鹤十天前派人送了次信,说长安他那位大堂兄高岷,由军器监丞到柳中牧场上任副监,高峻也没有细想这是为什么。

    他只是纳闷,柳中牧甚至天山牧都不缺什么副监,一个王允达都是多余的,为什么还派一个来。难道就因为他是高家人?就是为了让高岷由正七品上阶,升一级到从六品下阶?

    从感情上讲,高峻对高岷到西州来并没有多大的抵触,因为高岷是高畅的亲大哥。也许高岷来了之后,会在许多的方面帮上自己,这也是说不好的。

    再者他也相信高岷一到,必要先去顺路见一见他的妹妹高畅,有些事情高畅是不会不对大哥讲明的。就这样,高大人把白杨牧的事情仔细交待了一下,便带了思晴和丽容往牧场村赶。

    在牧场村,柳玉如派着樊莺和思晴赶去白杨牧协助高大人之后,打定主意凡事不去惹崔氏。高峻在白杨河事多,那她就不能再添乱让他担心。樊莺和思晴走后,柳玉如整整多半天都没有下楼,就在自己的屋里,再就是与谢金莲、崔嫣、李婉清在一起。

    但是崔氏有心病,从郭待封的信中裁下来的那一小条纸,她怎么想都认为是柳玉如拾到了。越发她急不可待地把自己最为得力的两个人——樊莺和思晴一块派去了白杨牧,在崔氏看来就是去给高峻送这张纸条。

    纸条上的内容涉关崔氏最最隐秘的底私,一旦内容让高峻参透,那么她在高家的好日子也就快到头了。到时就不是高峻容不下她,高审行会怎么疯狂就更难说了。

    她怕得要命,尤其是看到柳玉如脸上似有若无的笑容,更是让她心惊胆颤,那笑容分明是把一切都已掌控后的自信。

    想想自己刚到牧场村,一进高峻家大门时飞扬跋扈的表现,那么隐私暴露之后的结局她就更不敢想。一个多年前在长安街头屈服于柳玉如的人,多年后再在柳玉如的眼前羞愧得抬不起头来,这将是多么大的一个反差呀。

    为今之计,她也只能希望高峻和柳玉如不要把这些说出来,至少看在崔嫣的情面上给她一条活路。而以此为条件,她将会对自己与柳玉如过去的隔阂既往不咎、把它都忘掉,想办法将关系融洽起来,大家相安无事。

    因而,樊和思晴走后,崔氏反倒安静下来,午饭时还特意当了高审行和李别驾的面对其他的人问道,“玉如怎么还没下来?”她打发着菊儿上楼去请,让菊儿对此都感到惊讶。

    柳玉如下来之后,崔氏一改常态,再也没有酸言酸语,甚至还主动地给柳玉如夹菜。别驾和高审行看在眼里纳闷,柳玉如也纳闷,谢金莲和李婉清也纳闷。

    崔嫣在纳闷的时候还有了一丝丝的高兴,如果母亲与柳姐姐不再斗下去,那么她夹在中间大概会好受许多了。

    这样相安无事了两天,樊莺回来了。她一回来,柳玉如就问她白杨河的情况,樊莺记着高大人的嘱咐,只说都好,没有把高大人受伤的事情讲出来。她对柳玉如说,“白杨河的事情太多了,高大人把思晴留下来帮忙,让我回来陪柳姐姐。”

    柳玉如听了还不放心,“那高大人的气色怎么样?有没有闷闷不乐的?有没有咳声叹气?他都问过什么人没有?”

    樊莺笑道,“柳姐姐看你说的,高大人即便一个人不问,总有一个人是要问问的。”

    柳玉如道,“问谁?”

    樊莺道,“问你呗!问你在家受没有受什么委屈。”

    桅玉如嗔道,“你这是拿我找乐子。”她其实并不在意樊莺这句话的真假,而是要从樊莺的话里体会一下高大人在白杨河的真实情况。如果他有事,那么樊莺是不会有心情讲这些的,她放心了。

    但是她又不是不知道,以着樊莺的聪颖,自然会猜到这些,又怎么会在一两句话中就透出实底呢?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崔氏破天荒地在有一天中午说,她要去接甜甜。做为一个名义上的祖母,她接甜甜也是接得上的。这小姑娘自从她这位祖母一迈入了高峻的家门,就没有对她表示过一点点的亲近。

    但她是一个小孩子,那还能有多难哄?她要早一点去,到学堂里让那些接孩子的人们看一看。于是在菊儿的陪伴下,这主仆二人是最先一个到达的。

    在小学堂里,孟凡尘刚刚教完了前半晌最后的一堂课,崔氏就走了进来。他知道这位雍容华贵的妇人是什么身份,也不敢表示出吃惊,恭恭敬敬地把这主仆两人迎进来。

    甜甜收拾好了书包,特意地在书包里打开那本书,看看字条还在,她坐着没有动,等着谢金莲,竟然没有意识到崔氏此来就是为了接她的。

    崔氏一眼看到在孟凡尘的讲案上铺了一张纸,上边用毛笔写着四个字,“乌蹄赤兔!”

第274章 撞见奸情() 
崔氏当时脑袋里一片空白,这匹马的名字只有他和高峻等少数人知道,怎么到了这里?她不敢问,那不显得太心虚了!连多看一眼都强制自己移开了视线。

    她魂不守舍地牵了甜甜的手回到家,让她背了书包到楼上去。丫环也看到了孟凡尘桌上的那幅字,她知道主人脸上变颜变色的原因。

    崔氏道,“也许那条纸并未到了柳玉如或高峻的手中,谁能说它不是随风吹到街上去了?你要晚上叫高白如此。”

    丫环点头记下了夫人的嘱咐。

    甜甜今天很高兴,孟先生让她们各人用四个字对一副对子,上联两个字、下联两个字。她立刻就想到了纸条上的字,虽然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正确不正确,但是那个乌字与赤字都表示颜色,又是一平一仄,为什么不写上去试一试?

    于是她趁着别人和先生不注意,就照着字条上这四个字写下来交了上去。先生本来是让大家好好中午时想一想,后晌再来时交上来就行的,但是她没等到中午就交上去了。

    因此这小姑娘一路上十分的兴奋难奈,要不是她看着崔氏不顺心眼,差一点在路上就对着她说一说这件事情。

    到了二楼上,甜甜一看谢金莲不在,李婉清姨娘、崔嫣姨娘都不在,只有大娘那屋门开着。她不知道这些人是去旧村采桑叶了,便到柳玉如屋中问。

    柳玉如见甜甜的脸上有些得意的表情,见小姑娘不说,也就不去问她。甜甜想着自己交上去的对子,心说万一下午先生看到了字条就不好了。

    于是她郑重地从书包里掏出那本夹带着字条的书,也不对柳玉如说里面的秘密,只是说,“大娘,你要替我好好收着这书,谁都不能叫知道了。”

    柳玉如平日里就喜欢这小姑娘,没事也与她说话解闷,此时二楼上就她们娘两个,她连忙把书接过来,见封皮上写着论语郑氏注。

    柳玉如知道这书对于甜甜这般大的孩子来说是有些难,肯定不是在课上讲的。她猜测多半是甜甜从孟先生那里偷偷拿来的,看看小姑娘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了。

    不过她认为甜甜拿的是书,总是说明这孩子是好学的,也不算什么毛病。再说孟凡尘有那么多书,少一本又怎么的。于是当时就接过来应道,“好,大娘一定替你收好,连谢金莲都不让知道。”

    说着,柳玉如掏出那把小小的紫铜钥匙,打开梳妆台下边的小门,将那本书放进去再将门锁好。甜甜放下心,跑到院子里玩,此时谢金莲她们刚进院。

    甜甜看到柳玉如的柜子是带锁的,书放在那里比放在谢金莲那里都要严密,觉着终于找到了一处好地方,本来她这件事就是打算瞒着谢金莲的,因而更不对谢金莲说。

    到了晚上,孟凡尘按着往常锁了学堂的大门,到在边上自己的小屋中,熬了点稀粥喝了躺下,又倚在床头看了会儿书,看看时间已经不早,便吹熄了灯休息。

    此时大街上已经没有了行人,高白蒙了面,悄悄地潜至学堂的窗下,用匕首撬开了学堂的一扇窗子,翻身跳了进去。

    他一手举着蜡烛,一手在孟凡尘的讲案上翻找,桌面上还摆放着甜甜写好的那幅对子,边上是成摞的书本及笔墨纸砚等物,下边有个桌斗子。上边的每本书他都打开来检查过,砚台也搬起来看了,桌斗里面的杂物他也都翻了个底朝天,结果一无所获。

    最后,只把甜甜写就的那幅字揣到怀里,跳出来把窗子对严了,往高大人的家里来。此时高大人家的的院门已经关了,这个时候他不便去叫大门,看看院墙边有棵小树离着墙很近,他几下爬上去,手搭了墙顶上的瓦沿翻入了院子。

    楼上楼下都已经熄了灯火,他轻车熟路摸到了厨房,也不吱声,轻手轻脚地走了进去,直接摸到了菊儿的床上。

    在黑暗中他一把就摸到菊儿的身上,竟然是光溜溜的一丝不着。菊儿知道是他,娇哼了一声也不慎怪他唐突,只是问,“夫人交待的事情怎么样?”

    高白说,“没什么发现,”又说,“让我摸一摸这里有是没有。”丫环已经叫高白塞过的那幅画儿搞得春心萌动,低声笑着也不反抗。他二人以为楼上楼下都睡沉了,一定是不会有人发现,因而都大胆起来。

    偏偏今天别驾李袭誉回来得晚。

    晚饭时别驾没有回来,柳玉如以为他又不回来了,已经叫樊莺骑马把饭送了过去。别驾一边吃着饭,一边将桑林这边路南各种建筑的用料、人工从头归拢了一遍。

    高峻说过多次,这座桑林落成之后都是归李婉清的。别驾也知道一应的开销都是高峻与他的堂兄高峪凑的,因而花起银子来没个不精打细算。

    等到帐目理清,别驾躺下,才发现这些日子议事厅中的蚊子多了起来。自他搬至了新村,侍应着他的那位小牧子已经回去喂马,被褥好长日子没晾潮得厉害。再者,别驾的肚子也饿了。

    他爬起来,骑了马回到了新村,轻轻地拍了两下门。瘸腿老汉与婆子上了年纪,觉少,不一会作便打开门放他进去。

    别驾轻手轻脚地先到厨房准备找块蒸饼什么的充充饥。一推厨房的门,似乎有什么动静嘎然而止。他不在意,只想着蒸饼,在灶边摸到火镰,打着了,点上蜡烛,一看架子上果然有晚饭后剩下的蒸饼。他抓了一块到手里,一边咬着一边转身。

    他看到了那张挂着布帘的小床,他有些吃惊。一则他猛然想起那日崔氏在饭桌上说过的丫环住处的事情,暗悔自己怎么光顾着找吃的,把这茬儿给忘了。一个老头子半夜钻进来,万一丫环惊到了自己有口难言。

    但是再一看,别驾不由鼻子里重重了“哼”了一声,连门都没关、蜡烛也不吹,扭身往一楼自己的房间里去了。

    他看到了丫环的床边,除了一双女鞋之外,还胡乱甩着一双男人的靴子。别驾是个老古板,于礼法上的事极是看重,他一下子便知道床上正发生着什么事。心说你这个丫环真是开化得可以!

    那个男的他不知道是谁,也不想知道,但是从自己回来敲门上看,这人必不是天亮时从正门进来的。他直到进了屋还在想这件事情,心说女婿的家里不能这样,但是与谁提个醒呢?柳玉如不合适,与崔氏甚至高审行说都不妥当,这不是打狗给主人看么?

第275章 欲静不止() 
早上起来,别驾还想着这事情,一见女儿婉清从楼上下来,他一想,虽然与女儿说这种事也不适合,但是在这一大家子里,也就她是个恰当的人选。他认为这是件大事,不说的话,万一丫环的事情败露了,连女儿都脸上无光。

    他对女儿招招手,将她叫到自己屋里。李别驾搜肠刮肚、绕着弯子、反复斟酌着,总算叫李婉清听明白了。

    李婉清知道父亲的意思,实是在替女婿着想,她于早饭后将这事对柳玉如说了。

    柳玉如道,“丫环既然已被人撞见,必不会大胆到再犯。我们且不作声张,饶她这一回。”

    婉清道,“姐姐,上次那幅画儿的事,别不是她的主家!我爹既然已经提了醒,就不能不做防范。”

    柳玉如一听,也咬起牙来道,“八成就是她了,那件画的事我总想着大有蹊跷,看来必是她在栽赃,”这样一想,于是就悄悄叫过樊莺,对她交待了一番。

    樊莺的屋子是二楼上除了柳玉如之外唯一能看到南面院子的,柳玉如让她晚上的时候留意着,但愿丫环别再犯。一旦那人再敢来,必要给他好看。

    中午的时候,高审行兴冲冲地回来,身后边带着个年轻人。他对崔氏道,“你看看是谁来了!”那人忙冲着崔氏施礼,“五婶一向可好,小侄高岷这里有礼了!”

    崔氏一见高岷,一身绿官袍,身材挺拔,除了没有高峻魁实,倒也是一表人才。她想不到高审行一封信竟然这样快就有了回音,对高府在长安的分量又有了新的认识。

    重要的是,高审行促成了高岷的升迁。高岷是个从六品下阶了,他以二十六岁的年纪便有这样的起色,这在长安任何一位官宦子弟中都算是出类拔萃的,他能不听高审行的话?

    再者高岷是高府小辈中的长孙,父为刺史、母为公主,怎会自甘落得于人后?有个高峻在他上边,高峻必成他赶超的对手。她庆幸从此高峻就有了两个对头了。于是忙笑着叫高岷坐下,问他路上的事情。

    柳玉如等人也都下楼来见过大伯,高岷问道,“我兄弟呢?”

    柳玉如还未回答,崔氏便笑着道,“你兄弟可是个大忙人,他所管的岂止一个柳中牧?柳中牧够大了吧,还有座比柳中牧大得多的一整座天山牧都归他管着!他哪会在家里应着我们。”

    高岷听了,脸上一阵挂不住的样子。他虽然升迁,但也只是天山牧下边柳中牧场的副监,连正监都不是,与天山牧总牧监高峻还差着五级呢。五婶的话让他一下子想到了自己与高峻的差距。

    柳玉如忙道,“大哥你不要怪你兄弟不等着你来,他实在是不知道呢!现在好了,你们兄弟到了一起,还分什么彼此。高峻是去了白杨牧了,要是他在这里,必定会第一个张罗着摆酒了!”

    又说,“高峻走时还说没有个顶劲的人帮岳大人,一个劲的不放心,这下可好了!”高岷听了,心里稍稍好受了一点。

    于是,柳玉如忙着叫婆子做饭炒菜,叫谢金莲去村子里买酒,自己与李婉清等人一起到厨房中帮忙。

    丫环坐在她的床上正在为夜里的事情难为情,她与高白以为夜深人静,连厨房的门都没有关,一开始人闯进去谁都不知道是哪个,但是后来听到那重重的一哼,都听出来是别驾。

    这二人吓得不用说,丫环道,“都是你,不想着好好替夫人做事,先想着用不着的。你把事做好了,夫人一高兴将我许给你,你怎么玩不是现成?这下好了,让那老古板发现,你在暗处好说,那我呢?以后怎么见别驾的面!”

    高白也没有主意,只是粗略地劝解了两句就乘夜跳墙溜了,丫环后半夜一点睡意都没有,天亮了崔氏没事叫她,就在床上委着。好容易睡着,婆子她们就开门进来弄午饭。

    丫环被人吵着,不好再睡,但是心情要多差有多差。连柳夫人和崔嫣、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