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边只有两个老头子把门,看到丽容带了人进城也不加阻拦。他们穿大街走小巷,不大一刻到了丽容的家。
这是个小小的院落,座落在深深的巷子后边,高大人带人进去的时候,院子里正有位小伙子劈柴,旁边一位老汉打下手。
只见这位小伙子二十来岁,个子不高,但却生得壮实。上身穿了一条黄白的粗布短褐,这是一种贫苦人才穿的短衣,常用兽毛和粗麻制成。但是小伙子露在外边的肩头和胳膊却显得很有力气,高大人以为是丽容的哥哥。
丽容一进了院子,口中叫老者一声爹。老者忙抬起头来,看到小女儿回来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高兴,但是女儿身后进来的一男两女却让他生出些戒备之意。他没有招呼来人,只是对丽容说道,“你还知道回来,要不是苏括儿天天来看,我和你娘都要饿死。”
高大人于是知道这个苏括儿不是家中人。
丽容说明了回来的意思,笑着对她爹道,“这不是我和高大人来接你,我们一起去西州,也就能与姐姐一起照顾你们了。”
听说眼前这位年轻人是一位大唐的官员,老者从屋中又叫出来老伴与高大人相见,又指着那个小伙子,对高大人道,“这是离着不远的街坊,家中无父无母,常来看顾,只是我们都走了,只剩下他”
高大人已经看出这个苏括儿对丽容有些意思,因为不大一会儿的功夫他就看了她好几眼。于是说道,“既然无父无母,不如一起去,到我牧场里有个事做,再说我这里还有两个女仆无处打发”说到这里他忽然感觉到苏括儿有些不善的目光,就不说了。
小伙子听了不以为然,但是丽容听了心里却十分的畅快,高大人这样聪明的一个人,一上来就把手里的女仆提出来,难道这才是他对自己的真情实意?
丽容离开家去找姐姐,本意就是躲开这个苏括儿,他天天来帮着做这做那,意思也是十分的明显。但是她只拿他当个哥哥看待,要是能让高大人在牧场给他个活儿干,也算是自己一家人对得起他。
家中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连两套被褥丽容也不叫带,算起来只是两个单人。而苏括儿几乎没有等着说话,便跑出去雇了三头驴子,想来这里面也有他自己要骑的一头了。
出来时丽容也不叫锁门,对她爹道,“万一有没住处的人到了,直接能住。”于是一行七人出田地城上路。
一路上丽容总是把她爹丢下,打了马上来与高大人并行,但是不大一会,准会让苏括儿骑了驴闯到中间。高大人与他说话,苏括儿也只是略微的吱应,似乎心思都不在这上边。
在金沙岭上牧子和马匹坠崖的地方,高大人看到道路不知什么时候叫人拓宽了许多。在接济客栈内,店主告诉他是浮图城派人修的路,还说以后赁车子的营生就不好过了。
高大人想着这些事,知道阿史纳薄布此举有着示好的意味,就对店主人道,“正好我要赁你的车子。”
这天深夜的时候,高大人带着这些人才到达了交河县。丽蓝半夜被叫起来,看到了妹妹、高大人接回了父母,她十分的欣喜,忙着给高大人及女仆们安排住处。
而妹妹为何一去十多天,为何高大人没有带那些人马回来,也是她正想问的。
第216章 父子相见()
但是高大人起个大早就走了,还把他带来的两名女仆一起留在了旅舍。丽蓝不用想就猜得到他的意思,是怕回到家之后没法交待。因而就把这两名女仆安顿在旅舍里,只让她们做些不要紧的事情,并不去侍候来客。
苏括儿也留在旅舍中做些力气活,没事就跑来陪着丽蓝的父母说话。但是丽蓝发现妹妹丽容老是躲着他,倒与高大人的那两名女仆十分的熟络。
高大人打起马来,只用了半个时辰便到了家,人一进院子,高大人便大声地嚷嚷道,“老婆们,快快出来迎接,本大人回来了!”
没有动静。在高大人的想法里,一连这些天不见,一听他的声音,往常这些人怎么也得跑出来三个四个的,怎么一个人都不出来。
他内心狐疑,把炭火扔给瘸腿老汉,问他怎么回事。老汉说,“是高大人来了。”高峻道,“可不是我姓高的来了么?”
老汉道,“高大人你弄错了,是高大人长安来的高大人在客厅里面。”
高大人一边大步地往院子里走,一边想着老汉的话,一脚迈进客厅里,看到柳玉如她们都在,一个个正襟而坐。一见到他进来,一个个的眼睛里都闪过一丝欣喜的神色,但是柳玉如眨着眼睛向他示意。
高大人往那边一看,是父亲高审行坐在那里,崔嫣紧挨着父亲坐在一边。
高峻脑袋里飞快地转了个圈儿,不知道他怎么这个时候到柳中来。刚要开口问候,不想高审行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沉声说道,“大白天的,你人还在院门处便大呼小叫,让外人看到,不怕笑话你没个大唐官员的做派么!”
高峻马上换上了一副笑嘻嘻的样子,躬身对父亲施礼道,“父亲大人教训得极是,是我不稳重了,”又问,“父亲大人,不知你老怎么有时间到这边来,是长安又是有什么旨意到了?”
高审行面色稍缓,说道,“我是被皇帝陛下赶到西州来的。”
高审行一接到要他到西州任长史一职的委任,高府之中就炸开了锅。审行的兄弟几个都纷纷向他祝贺。都说他以四十岁的年纪,也没新立什么功勋,却把他从太常寺丞一个从五品下阶的京官调用到西州长史的职位上,几乎就与封缰大吏两步之遥了。
高审行也对自己能够再往上升上一阶而有些隐约的自得。西州算是中州,长史的职事是从五品上阶,谁知道皇帝陛下在这个节骨眼上把他送到长史的位置上没有更深一层的用意?
或许真的如兄长们所说,从此便是他平步青云的开始也是说不定的。他认为是家族的关系才有这样的好事,因而心情不错。
为了尽早上任,高审行单人匹马赴任,妻子崔氏不能很快与他一起到西州来。但那都是以后的事,在不远的将来,一向惦记女儿崔嫣的妻子是一定会跟过来的。
他此时坐在高峻的客厅中,一身红袍,金色的带扣让他的手摩挲得闪闪发亮。
贞观初,太宗皇帝对官员的服饰重新划定了一次,天子的袍衫用黄,臣民禁用;亲王及二三品大员、皇后服大科绫罗,色用紫,饰以玉。五品以上服小科绫罗,色用硃,饰以金。六品、七品服用绿,饰以银。
他一到了西州便得到了都督郭孝恪的热情接待,把必要的手续办妥之后,高审行几乎没有在西州府多待半天,便急匆匆地往牧场村来了。因为他从长安出来的时候,妻子崔氏让他尽快看一看女儿到西州后的近况。
一进牧场村,放眼望去看不到一位穿红袍的官员,只有西州别驾李袭誉算一个,高审行更有了些踌躇满志的豪情,立志在这里大干一番。
现在,他看到高峻身上也穿了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服饰,却不知道高峻已经刚刚升到了正五品下阶的天山牧总牧监,是与西州别驾平起平坐的,要比他这个长史还要高上一级。
只因为两人是一前一后升职,吏部不会因为他与高峻是父子便会专门通报。而他在西州只呆了半天,郭都督想与他说也是没有机会。
因而高审行仍以为高峻还是从五品下阶的牧监,对他说话的语气上除了老子对儿子的优势,在品级上也更有说硬话的本钱。他当了柳玉如、樊莺、李婉清、思晴和谢金莲的面,板了脸对高峻说道,“听说你到白杨河去放马半个月,不知事情可还顺利?”
高审行也不说让他坐,高峻只好在当面站着。听了父亲的话,高峻又是一躬身答道,“回父亲大人,一切都还顺利,白杨牧场已经初具规模,有马匹一千三百匹,简易的厩房和人员配备都安排好了,我才回来看看。”
高审行不以为然地说,“才一千三百匹马,不值得大说特说,”又是转身面向了坐在一边的崔嫣,用手抚了崔嫣的手道,“嫣儿到了这里之后,你可曾欺负于她?”
崔嫣碍于礼节,高审行一进屋就对她问寒问暖,也都没觉得有什么十分的不妥,她知道高审行在感情上还是延续了以往在高府时的样子,把她当作女儿看待,也知道这是母亲的因素在其中,因而高审行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也就坐了。
但是崔嫣也有些不得劲儿,因为柳玉如她们这些人都在一起。于情理上讲,这些人在高审行的眼里该是彼此彼此,都是儿媳。他这样厚此薄彼总有些不大正常。
而事实上,这些人里面里面除了柳玉如和樊莺知道高审行的妻子便是崔嫣的母亲。但如此详细的关节,别的人如李婉清、谢金莲和思晴等人哪里知道?
现在高峻出现在大家的面前,高审行不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仍然像对待女儿那样,抚了崔嫣的手说出这番话,便让所有的人都大感意外。这个当公公的,到底是对儿子心近,还是对儿媳心近?
高峻脸色一沉,又不能明说,只是咳了一声,对着崔嫣、李婉清、思晴等人说道,“这半个月,那些小蚕长到多大了?”
崔嫣得到高峻的提示,忙站起来说道,“高大人,这半个月我和婉清姐姐几个人一直好好侍弄它们,已经长到原来的六倍来大,吃得也多,”又对李婉清和思晴道,“我忽然想起来了!蚕叶已经不多了,不如我们快去采桑叶!”
崔嫣说罢,冲着高审行施了礼,拉起李婉清和思晴跑出去了,虽然她们都想和高峻在一起问问白杨河的事情,不过眼下看来,还是躲开的好。
高审行一直看高峻不大顺眼,父子两个对此心知肚明。他见高峻不接他的问话,却把崔嫣支走,心里老大不快,再看到了高峻的脸色,高审行也猛然回味过来,脸上讪讪的,知道是自己大意了。
在他的心里,高峻的地位远远比不上崔嫣,表现出来就不得不让其他的人感到奇怪了。高峻还要把场面圈转回来,想说些什么时,婆子在外头喊道,“高大人,别驾大人到了!”
第217章 亲家同僚()
牧场村旧村的改造进展很快,持有村中那些旧房的那两个大头——王允达和高峪不闹意见,只是其他的一些细节根本难不倒堂堂的别驾大人。因而高峻不在的这半个月,旧村改造一天一个变化,旧房都拆净了,新房平地而起。
平时高峪不露面,只有个王允达副牧监鞍前马后地侍候着别驾,王允达又是会来事,几乎让别驾把他当做个人才。
公事一清楚,别驾李大人就时常想起自己的女儿来,总想找个由头到女儿家里看上一看。只是高峻一连半个月都不在家,他一直把思女儿之情压着,今天看到新任的西州长史高审行到儿子家去了,李大人一想,这不就是个现成的机会!
从公事上论起来,自己是别驾,他是长史,到了一处如何不要会会面?也显得同僚和气;于私来讲,怎么着二人也是亲家,那就更该去见上一见了。
虽然他的品级和职位都高过高审行,但一来高审行长年在京中任职,那些地方上进京办事的封疆大吏们,见了他哪一个不是客客气气?因而高审行早就养成了京官高人一等的做派,乍到西州赴任,见了别驾也只是寒暄几句就过来了。
好在李别驾和谁计较也不会和亲家计较这些俗事,因而不请自来了。只是刚看到高峻的家门,便看到自己的爱女与崔嫣和思晴跑了出来。
李婉清一见父亲,悄悄对他说了句,“我们去去就来,爹你先进去帮着点高峻。”别驾不知女儿此话何意,一边想着不知道高峻的爹和丈人谁近,一边摇着脑袋进了院子。
高审行此时已经摆正了身份,一听是别驾到,忙与高峻父子两个迎了出来,三人在院子里见过礼,再一同回到厅中。柳玉如一看今天真是热闹,忙着与谢金莲一块,招呼着婆子准备午饭,又让老汉打酒。
不大一会儿,酒席摆好,而崔嫣和李婉清、思晴已经回来。她们哪里是去采桑,分明是躲出去转了一圈儿,到了柳中牧场的大门就回来了。
高峻请二人入座,客厅里就是一张大桌。按着正常的规矩,儿媳们是不能与这些人坐在一桌的,但是高审行再一次犯了糊涂。
他以为总也不与女儿见面,正该在一起吃个饭,于是抢先张罗着道,“别驾也不是外人,我们大家就不要客气。再说只我们三人,这一大桌子的菜也不协调,你们就一起吃吧。”
他的心意别驾并未感到不妥,二人的心思是一样,只是别驾想的是女儿李婉清罢了。柳玉如等人谢过了,纷纷入座。
高长史和李别驾在正位上一左一右坐好,高峻在二人的对面坐下。长史待要招呼崔嫣坐在自己的身边,话未出口,就看到崔嫣已经坐在了高峻的身边,于是就不便再叫她。
而李婉清也紧挨着高峻在另一边坐下,崔嫣的右边是柳玉如,柳玉如的右边是谢金莲,谢金莲挨着高审行。李婉清的左边是樊莺、思晴,思晴挨着李别驾。甜甜回来后让婆婆子带到下边去吃饭,一大家九个人把一张不算小的方桌坐得满满的。
高峻本想举杯先说些什么话,但是别驾和长史两个都在,好像现在自己也算不得家中的老大,真不知道话由哪边说起,因此也就不吱声,等着他们说。
最后还是李袭誉举了杯对高审行道,“高大人喜得升迁,到西州长史的职位上来,从此你我既是亲家,又是同僚,更有理由彼此照顾,共同襄助郭都督办好西州的事情,来,下官先敬高大人一杯。”
柳玉如在边上听了,忍住了不笑,想不到别驾大人在这里面对着长史也会自称下官,就听高审行回敬道,“哪里哪里,李大人弃扬州繁华之地而到西州,才是真的令下官感到敬佩,审行也敬李大人一杯”。
然后这两人来言去语,你敬我我敬你的,一转眼一人三杯就进去了。而高峻这里却没有人搭理,那杯酒一动未动。
柳玉如这些人都已经看出了门道,想要拉着高峻也喝起来,气氛才不会冷清,但是她们谁都不能不理两位长辈,必要有个先后。因此这些女人们先一一敬过了高审行和李袭誉,才又拉着高峻喝。
高审行手里端了酒杯,终于想到儿子。他看到女儿崔嫣和别驾的女儿李婉清,正一左一右地忙着给高峻夹菜,这两个女子几乎都要靠到高峻的怀里去而不自觉,一边夹菜一边旁若无人地与高峻低低耳语,他就有些不快。
李别驾看到女儿一脸幸福的样子心中大是欣慰,而高审行却看到儿子不懂礼数,当了长辈还只顾了与老婆们亲热,真是一点规矩都不讲了。
他举了酒杯也不喝,对高峻道,“我听你说起白杨牧场刚刚建成,手下那些人老成不老成?不过我看到你的样子,已经知道个七八!白杨河那里远离西州,未知的事多的很呢!你可不要辜负了皇帝陛下和郭大人的厚望要多想些正事,少想些儿女情长才是正理!”
高峻嘴巴动了动,却什么都不好说,只是在座上正了正身子。
李别驾打圆场道,“高大人教子有方,不然高峻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升迁,他现在可是大唐天山牧的总牧监,与我这个上了年纪的别驾都一样的品级了!”
别驾此话,高审行过了一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