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贞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空降贞观-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噢,您也承认是家事了。这么说,突利进攻阴山大营的事情,某也不需再解释了。”赵云泽又绕回去了。

    “我现在是在说薛延陀!”赵德言大声吼道。

    “对呀,我也是在说薛延陀啊!”赵云泽一脸委屈道,“突利打颉利,是你们突厥的家事,颉利打薛延陀,也是你们突厥的家事。都是家事,我才不去掺合,也不该掺合。难道不是这样吗?”

    赵德言被绕糊涂了。他很想像范厨师一样说一声:等等,好好理一下,理一下。

    可赵云泽却不给他机会理,好不容易把你绕糊涂了,岂能再让你清醒过来?“颉利打薛延陀,原本是你们突厥的家事。可是打完之后,这就不是你们的家事了。”赵云泽说道。

    “为何?”赵德言也顾不上“理一下”了,连忙问道。

    “这就像当爹娘的打孩子一样。生气了,拉过来打一顿。可事后,对这熊孩子,当爹娘的该管还得管。可你们颉利可汗呢,薛延陀打完了,就不管不问了。去年冬天,薛延陀那地方大雪纷飞啊,别说牲畜冻死了很多,连人口也冻死了不少呀,也没见颉利可汗赈济薛延陀啊。”赵云泽说道。

    赵德言心道:我们颉利可汗傻呀?薛延陀都跟颉利翻脸了,颉利还去赈济他们?

    赵云泽又道:“这就等于说,你们颉利可汗这当爹的,把薛延陀这个孩子扫地出门了,不认这个孩子了。我们大唐,乃突厥的邻居,看薛延陀这个孩子可怜,便想帮这个孩子一把,扶持薛延陀自己创业。这难道也有错!换做是你赵使节,看到邻居的孩子被父母赶出家门,在外面挨饿受冻,难道你就硬的下心肠,对那孩子也不管不问,任凭他冻死饿死?”

    高呀!以国喻人,这个比方打的好!很多官员都对赵云泽暗赞起来。

    可话说回来,有些时候,可以把国家比作一个小家庭或者是一个人,可也有些时候,却不能这么比。赵云泽打的这个比方,就纯属牵强附会了。可你还真不能说他错了。要是说他错了,那赵云泽肯定就会反过来说,你这人太没恻隐之心了。这就是诡辩!

    赵德言又糊涂了,他被赵云泽说的呐呐不言。

    “那朔方呢?我们突厥可没有不管朔方,他们还不是投奔你们大唐了!”赵德言又提起一事。

    “朔方自古就是中原之地,以前被你们突厥强占,我们大唐碍于邻居情面,就不说什么了。可既然人家朔方那边自己愿意回归到大唐治下,我们大唐岂有不接纳之理?”赵云泽说道,“反过来,薛延陀也是一样,如果薛延陀哪天想回归突厥,只要你们颉利可汗善待薛延陀,那我们大唐也绝不说三道四。陛下,我说的对吗?”

    李世民一愣,随即点头道:“正是如此。若颉利可汗能善待薛延陀,那大唐也绝不掺合这种事情。”

    赵云泽敢这么说,是因为他摸透了李世民的心思。最多一年,连突厥都要成大唐之地了。方才那话,只是一个空口许诺而已,说了也就说了。再说,薛延陀也绝不会那么傻,夷男放着好好的可汗不当,非要上赶着去舔颉利的脚后跟?

    “自始至终,某就从未掺合过你们突厥的事情。某只是忠于王事,尽心完成出使的任务而已。可你们突厥生了乱子,某的任务无法继续,这却怪不得我了。”赵云泽像是总结陈词一般说道。

    “哼,诡辩!全是诡辩!”赵德言不服气道。

    赵云泽微微一笑,道:“赵使节说某是诡辩,那请拿出实际的证据来,证明某掺合了你们突厥的事情。如若不然,某也决不允许你往某身上泼脏水!”

    有证据我还用费这个劲跟你砸牙!赵德言无语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道:“赵使节,之前我大唐君臣就说了,突厥发生的那些事情,与大唐无关。如今,朕也如你所愿,让赵云泽与你当堂对质了。既然贵使辩不过赵云泽,也拿不出实际的证据来。那朕也只能如先前一般答复你了,突厥的家事,我大唐从来没有参与过。贵使难得来长安一次,不如多住些日子,好好领略一下中原风光。”

    “多谢陛下盛情。只是,某此次来长安,是奉了大可汗之命,与大唐交涉国书中所言之事的。既然陛下如此说,那某也无话可说了。某在长安的一切经历,某自会禀明可汗。至于可汗做如何反应,那就不是某能干涉的了。”赵德言语气不善的说道。

    “呵呵,颉利有何反应,我大唐也拭目以待。”赵云泽不待李世民说话,就直接对赵德言说道。“赵使节,某最后再送你几句话。我们大唐的待客之道便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弓。谁要是把大唐当朋友,那大唐就拿他当亲人;谁要是把大唐当敌人,那我们大唐,必是他最称职的敌人!”

    “说得好!”程咬金大声叫好起来。

    李世民一笑,对赵德言道:“赵使节,赵云泽方才所说的话,也是朕的意思。”

    赵德言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白一阵过后,对李世民一拱手道:“小使告退!”

第404章 辽东方略(上)() 
前文曾经说过,唐朝的大臣们上朝,退朝之后还要在皇宫吃一顿早饭。这顿早饭,称之为“退食”。

    用过早饭,赵云泽又被李世民召到了武德殿。

    “鹏羽,昨日你说对辽东有些想法,这会儿可以对朕讲了。”李世民对赵云泽说道。

    赵云泽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道:“陛下,在臣说出对辽东的想法之前,臣有一事想请教陛下。”

    “但说无妨。”

    “对于异族,陛下持何态度?臣的意思是,如果大唐征服了异族的土地之后,陛下将如何处置异族之人?”

    从后世的历史评价来看,大唐是包容的、开放的,李世民君臣,对于异族的态度也是亲和的。也因此,李世民才被称为“天可汗”。

    这些东西,赵云泽自然知道。可他此时也必须探一下李世民的底细。历史记载的东西,终究是经过粉饰的,活生生的李世民,是不是真的跟史书中记载的那样,能善待归顺大唐的异族百姓,尚不可知。

    再者,大唐如今的疆域还很小。立国至今,军事战略上一直是被动防御,疆域并未扩张。也就没有被征服的异族。没有现成的示例可参考,赵云泽也只好硬着头皮直接问李世民了。

    赵云泽问出这个问题后,李世民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说道:“朕也经常考虑如何对待异族百姓之事。就拿突厥来举例吧,若有一天,大唐征服了突厥之地,朕觉得,对待突厥百姓还是要以安抚为主。让他们与中原百姓享受同等的待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对待王土上的百姓,朕自然也一视同仁。”

    赵云泽松了一口气。有了李世民的这个态度打底,他就敢尽情抒发他对辽东的战略构想了。

    “陛下,臣归途曾路过契丹部跟靺鞨部。这两个部族,都对大唐施放了善意的信号。臣的想法是”

    “让这两个部族像朔方一样,先暗中投靠大唐,然后关键时刻对‘东’突厥倒戈相向?”不待赵云泽把话说完,李世民玩味的笑着说道。

    “呃,臣就是这个意思,全被陛下猜出来了。”赵云泽尴尬道。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若是刚认识你赵鹏羽时,朕是猜不出你的心思的。可如今嘛,前有暗中收朔方之计,今又有挑动突利和颉利反目攻伐之谋,你再说起辽东,朕依着你的行事风格一猜,自然能猜出你的心思来。”

    “嘿嘿,那陛下以为此计可行否?”赵云泽问道。

    “此计可行不可行,要看投入和收益的比例如何了。”李世民忽然摆出一副奸商的嘴脸来,“靺鞨部和契丹部,怕也不会只付出不讨好处吧?若他们索要的好处太多,大唐得不偿失的话,此计也就失去意义了。”

    赵云泽道:“陛下但请放心,契丹与靺鞨两部索要的好处并不多。他们那地方太穷了,真要他们狮子大开口,他们都不知道该要什么好处。”

    “那他们提出了什么条件?”

    “目前急需大唐应承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这两部能直接与大唐通商;二是,大唐用粮食当作他们出兵的军费。”赵云泽说道,“我们只需满足他们这两个条件,那靺鞨部和契丹部,今后便成为我大唐的仆从军了。只听大唐的命令,参加作战。”

    “仆从军?!这个名称倒是贴切。”李世民仿佛自言自语一般念叨。随即,他又一皱眉道:“这两个部族真的只提出了这点要求?”

    这两个要求,在李世民看来,简直都不能称之为条件。

    通商,这是两利之事。

    如果说,李世民以前还对商人和商业有所偏见的话,那么从去年的招商会开始,又加上赵云泽在朝堂上的一番论商之词,在红果果的巨利和道理面前,李世民也早就能正确定位商人和商业对于一个国家的贡献了。

    以粮食作为军费,这更没问题了。当兵吃粮,吃粮当兵。既然让人家拼命,总得管饱人家的肚子。就算靺鞨部与契丹部不提,大唐朝廷也会这么做。

    见李世民诧异,赵云泽微微一笑道:“臣说过了,靺鞨部和契丹部太穷了。又受到高句丽和突利的两面封锁。在咱们看来不值一提的条件,他们却看得极重。”

    李世民点点头,道:“那鹏羽的想法,朕应准了。这件事,也交给你暗中办理吧。反正,整个‘东’突厥都能被你搅得乱成一锅粥,只搅闹一下小小的辽东,对你赵鹏羽来说,应该没困难吧。”

    “陛下,此事是臣提出的,靺鞨部与契丹部也是臣联络的,自然也该臣负责到底。”赵云泽应道,“不过陛下,臣对辽东,还有更深的战略构想。”

    “更深的战略构想?说来听听。”李世民又生起了兴趣。

    之前说的收契丹部、靺鞨部为仆从军之事,只是走个过场而已。赵云泽也知道李世民一定会答应。接下来他要说的“更深的战略构想”,才是这次奏对的主题。

    赵云泽又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其实,臣对于靺鞨部和契丹部的最终想法,是将这两个部族之地并入我大唐疆域。让这两个部族的百姓,成为大唐的百姓。如此一来,大唐就对高句丽形成了水陆三面合围。另外,从靺鞨部和契丹部往西,便是如今‘东’突厥之地,往西北,又能扼薛延陀汗国。辽东此地,对于大唐来说,无论是短期战略,还是长期战略,都是要地啊!”

    李世民沉默了一阵,说道:“可吞并顺服我大唐的部族之土地,大唐不占大义啊!”

    赵云泽笑了笑,道:“若是契丹部和靺鞨部主动来投呢?”

    “那就另当别论了。”李世民说道,“不过,就算契丹部和靺鞨部主动来投,这两个部族的首领,抱着的也是全其部族,获得大唐的保护的想法。大唐还是无法将兵马直接驻于辽东。想发挥辽东之地的战略作用,怕是难收成效啊!”

    赵云泽道:“臣要说的,就是如何同化契丹部和靺鞨部,让他们乖乖服从大唐的调度。”

第405章 辽东方略(下)() 
从离开辽东到回长安的这一路上,赵云泽都在考虑契丹部和靺鞨部的问题。

    别看现在这两个部族对大唐充满了善意,那是因为他们实在太穷了,羡慕大唐百姓的生活。也因为他们太过弱小,才没有野心。

    可有句话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有朝一日,靺鞨部和契丹部强大了,难保他们不对中原生出觊觎之心。

    赵云泽可是知道,宋朝时候的辽国,就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也经常入侵中原之地。

    对于契丹部和靺鞨部,如果处置方法不妥当,那要么冷了这两个部族之心,让大唐失去了外力援助;要么,就是养虎为患,为将来大唐的边境安全留下隐患。

    也正因此,赵云泽才对契丹部和靺鞨部格外上心。

    默默整理了一下思路,赵云泽对李世民说道:“臣认为,对待异族,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同化,让他们变成中原百姓。”

    李世民道:“朕何尝不知这是最好的方法,可这却是一项耗时长久的策略呀!”

    赵云泽道:“就算耗时再久,为了将来中原的安定,这项策略也要实行。如今,正好拿契丹部和靺鞨部来做些尝试。看能不能找到一条简单易行的同化异族之路。”

    “看来鹏羽是胸有文章了。说说吧,你准备如何同化契丹部和靺鞨部。”

    “臣的想法,就是将部分异族百姓内迁,同时也将部分中原百姓迁至异族之地,形成杂居。从而分化异族,让他们形不成合力。”赵云泽说道,“那些异族百姓,对我华夏本就仰慕。我华夏文明,又有着强大的感染力。一旦杂居的局面形成,那用不了多久,异族百姓必会受我汉人影响,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成为与汉族百姓相同的人。”

    华夏文明,有着强大的包容力和感染力。中外历史上,华夏文明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就拿四大文明古国为例。古巴比伦早已泯灭,古印度文明,也早就被外来文明所取代。古埃及、古希腊,那两片地域上到了后世,所生活的人根本就不是创造出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人。只有中国,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几度遭遇外来种族的占领,但华夏文明,却把入侵的种族给同化了。

    中外历史,能不被外来入侵文明取代,反而同化外来入侵文明的,也唯有中国。

    可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似乎不怎么重视自己的文明传承了。反而有太多人看不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刻意追求洋气了。诚然,别人的长处我们要学习。可自己的好东西,也不能弃如敝帚。“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赵云泽正是认识到华夏文明强大的包容力和感染力,才会想同化异族百姓。这与他以前提出的文化入侵理念,是同样的思路。

    李世民默然一会儿,道:“这道理倒是讲得通,可真实施起来,怕也不容易呀!”

    赵云泽点点头,道:“的确不容易。无论是中原的百姓,还是异族百姓,乡土观念都比较重。谁也不愿背井离乡、撇家舍业的到异地重新生根。但现在却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臣曾经与靺鞨部和契丹部的首领说过,如果有可能,朝廷会安置许多懂得农耕和匠作的中原百姓,先到他们的部族内生活,教会靺鞨部和契丹部百姓耕种庄稼,以及纺织、建筑、制器等手艺。以此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靺鞨部和契丹部的首领,也非常欢迎朝廷实施这一举措。”

    “打住!”李世民忽然一抬手,阻止赵云泽继续说下去。“鹏羽,你说的这方法,朕怎么听着像是费力不讨好呀!若真如你所说,中原百姓教会辽东的异族这些手艺,那契丹部和靺鞨部就会变得强大。有一个强邻,对大唐可不是好事。”

    赵云泽一笑,道:“陛下,您把臣的道德水平拔的太高了,舍己利人之事,臣真的很不擅长啊!”

    “哈哈,你赵鹏羽倒是认清了自己。”李世民大笑,“莫非,你又有阴谋?”

    “陛下,您又把臣的道德水准看的太低了。”赵云泽故作委屈道,“臣行事向来正大光明,就真的有想法,那也是阳谋!”

    “阳谋?这倒是个新词。那便说说你的阳谋吧。”

    “臣是这么想的。要迁中原百姓去契丹、靺鞨两部,普通百姓怕是不愿意响应朝廷这一举措。那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