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肌肤相亲……那个感觉,就好像……被什么东西蛰了,不是痛,不是痒,却“蛰得”她浑身发抖……或者,又是痛,又是痒?
全身上下都被“蛰”了,忽轻忽重,没完没了……
好像掉进了大水里边儿,一会儿,一个大浪打来,没了顶,几乎呼吸不得;一会儿,怒涛涌起,被高高地抛上半空,只想放声大叫……
天爷,自己不会真的叫出声来了吧?那可就……
一切都消停下来的时候,她已经一丝儿气力都没有了,好像,连魂儿都被抽走了,转个念头,都没有气力了。
……
奇怪的是,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全然混沌一片,“他”说的话,却记得清清楚楚。
这些话是“他”什么时候说的呢?嗯,大约是“事儿”了了,自己窝在……他的怀里的时候。
“臣之行事,苟利国家生死以,认定了便去做,再难,不过‘粉身碎骨’四个字。热河一夜,擎天扈驾,剪除凶顽,是这四个字;独赴君父之难,带几百兵,南下上海,对抗长毛十数万之众,是这四个字;波涛万里,荒服异域,同美利坚南逆生死相搏,是这四个字;冒天下之大不韪,改革八旗,开千年未有之局面,是这四个字。”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魂牵梦绕,情难自禁,干犯万死莫赎之罪,亲香泽,承雨露,也是抱定了这四个字——纵然粉身碎骨,臣,亦无悔,亦无恨。”
这个时候,昏昏沉沉之中,自己似乎莫名其妙地说了句:“这个,不是国事……”
“不是国事,亦是国事。”
接下来,他是怎么说的?嗯,“江山永固,端赖君臣同心戮力,两宫不谐,君臣离心,是置国家社稷于危卵之上!所以——太后心里的这根刺,一定要拔了出来!”
你如此对我,就是拔我心里的“这根刺”?这……是什么道理?
可是,你如此对我,我心里的“这根刺”,似乎真的不见了啊,这……又是什么道理?
想不明白,想不明白。
他还在继续说着:“臣以身许国,这个身子,早就不是自己的了,是国家的,是太后的!太后母仪天下,系天下之重,万金凤体,亦非一人一姓可专有!即便是天子——只要是守成的天子,就是承继祖宗鸿业,那么,天子的身子,说到底,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是列祖列宗的,是江山社稷的!”
这段话,铿锵有力,听起来,好像“好有道理的样子”。不过,慈安听着,只觉得莫名的顺耳、顺心,至于为何如此之顺耳、顺心,昏昏沉沉之中,无从细辨,其中是否还有什么其他的深意,亦无从细究。
回宫之后,慢慢儿地想明白了:这是……叫自己不必感到内疚——包括对先帝。反正,“他”也好,自己也好,先帝也好,这个身子,统统都不是自己的!
先帝,可不就是“守成的天子”,“承继祖宗鸿业”吗?
他还说了这么段话,类似的意思,说得更加“明白”了:
“太后崇佛信道,佛祖过去世行菩萨道之时,曾救下一只被鹰追捕的鸽子,却又不忍令鹰无食饥饿而死,乃发大愿心,割肉饲鹰,并说,‘我一无悔恨之意,若我所言不虚,当令我身上皮肉,复生如初。’话音刚落,佛祖身上皮肉,果然复生如初。”
“太后是活菩萨,是现世佛;臣,就算是那只鹰了。太后肉身布施,既为臣,亦为天下,这个……功德无量。”
唉,我还能说什么呢?
*(未完待续。)
第一零二章 大内侍卫()
“今儿视膳,得了彩头!”
小皇帝一边儿由小李子服侍着,除下了“大衣服”,一边儿兴高采烈地说着。
今天小李子另有“差使”,没有随小皇帝去钟粹宫视膳,他一边儿手脚麻利地解纽子,一边儿笑嘻嘻地说道:“那奴才要替万岁爷贺喜!想来是万岁爷圣学精进,母后皇太后大大夸奖了一番?”
小皇帝脸色微微一沉,说道:“‘圣学精进’?屁!哪儿有那么容易的事儿?”
顿了一顿,说道:“皇额娘说了,现在的功课愈来愈多,我就不必每天都过去视膳了,嗯,隔一天去一次就好了!你说,从今往后,可不是自在了么?”
小李子心中嘀咕:这叫什么“彩头”?视膳是做儿子的孝心,减少视膳的次数,你居然如此兴头儿,叫别人听见了,怎么看你这个皇帝?
同时,他也有点儿奇怪:上一次,母后皇太后抓到小皇帝“逃学”,慈颜震怒,小皇帝身边的人,都很吃了番挂落,自己挨了二十巴掌,长春宫那边儿的桂莲和王二喜,本来不相干的,也罚了两个月的月例。这一番疾言厉色,摆明了是要加强对小皇帝的管教,怎么,没过几天,就将小皇帝视膳的次数减少了一半?这不是,更加松开手了么?
这些“腹诽”,自然不会写在脸上,不过,他也不敢附和小皇帝的话,不然,叫人听了去,他这个近侍,就是“教唆皇帝”,严重点儿,给他戴顶“离间母子”的帽子,都不稀奇——对于太监来说,那可是杀头的罪名!
他转换了话题,用刻意压低的声音说道:“奴才这儿有好消息,保管万岁爷听了,更加醒神儿呢!”
小皇帝眼睛一亮:“你说!”
小李子对着窗外,努了努嘴。
窗外廊下,隐有人影。
小皇帝会意,拉长了调子,高声说道:“外边儿的人,都回避了!”
脚步纷沓,外边儿的太监、宫女,纷纷走开了。
“说罢!”
“奴才找到一个相熟的侍卫,他说了,万岁爷出宫的事儿,他……愿效死力。”
小皇帝的眼睛一下子就睁大了,两个鼻孔,也兴奋得猛地张了一张。
“什么?好!这个侍卫,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当差?”
“他姓许,叫许保田,在神武门当差。”
“神武门?”小皇帝的眼睛放出光来,“好,好!”
紫禁城之格局,以乾清门为界,以北为内廷,以南为外朝。紫禁四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其中,严格来说,东华门该算“东南门”,西华门该算“西南门”,这两个门,东西方向几乎是和太和门在一条水平线上的,距乾清门——也就是距内廷,距离遥远。
午门就更加不必说了。
紫禁四门之中,神武门是距内廷最近的,一出作为御花园北门的顺贞门,神武门即在望,顺贞门和神武门之间,无遮无挡,只有一片青条石铺就的开阔空地。
太监出宫办事,正常情况下,都走神武门;不能出宫的宫女,和家人相会,就在神武门和顺贞门之间的空地,唯天气不佳,可以进入神武门内东、西两侧的东长房、西长房。所以,紫禁四门,出入品流的复杂,以神武门为最。
小皇帝若要出宫,紫禁四门之中,不消说,神武门是最容易混出去的。
其他三门,小李子是太监,不奉特旨,午门是绝对走不得的;走东华门、西华门,也得有很特殊的理由,且缘由既然特殊,盘查便必特别之严。
不说这一层,单说东、西、南三门距内廷如此遥远,如何安全地走过这一大段路,就是个极其头痛的问题。
小李子“嘿嘿”一笑:“这个姓许的,若不是在神武门当差,奴才也不会去兜搭他了。”
“许……保田?听名字,似乎是个……汉人?”
“是。”
“这么说,他是武进士出身了。”
“是,他是……呃,对了,壬戌科的三甲。”
紫禁城侍卫,即俗称之“大内侍卫”,国初的时候,完全由满蒙八旗子弟充任,一个汉人也没有,连汉军旗的也极少。不过,到了后来,这个规矩,慢慢儿的松了,不仅有了汉军旗的,甚至还出现了汉人,只是人数有限,比例很低,而且,明确规定,都在武进士出身中选拔。
“壬戌科……”小皇帝沉吟了一下,“那是同治元年……嗯,这个许保田,现在是什么位子?”
“回万岁爷,蓝翎侍卫。”
“哦?就是说,五年了,一步窝也没有动过。”
侍卫的级别,分为四等,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蓝翎侍卫。武进士出身做侍卫的,一甲一名,即“武状元”,授一等侍卫;二名、三名,即“武榜眼”、“武探花”,授二等侍卫;二甲出身选做侍卫的,授三等侍卫;三甲出身选做侍卫的,授蓝翎侍卫。
许保田是三甲出身,入宫的时候,自然是最末等的蓝翎侍卫,五年过去了,还是个蓝翎侍卫,可不是“一步窝也没有动过”么?
小李子“嘿嘿”一笑,说道:“圣明不过万岁爷,这姓许的,正因为混得不如意,才……嘿嘿,这个,力求上进啊。”
小皇帝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笑骂道:“就你鬼!你许了这个许保田什么好处啊?”
“奴才哪敢擅自做主?是那姓许的自个儿提出来的,他说……”
顿了一顿,小李子觑着小皇帝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道:“求……皇上亲政之后,赏他个一等侍卫。”
“什么?”小皇帝的眼睛,又瞪了起来,“一等侍卫?”
“呃,是。”
“怎么可能?他这个武进士,不过三甲出身,又是个汉人,怎么可能巴结到一等侍卫?他不晓得规矩?这么糊涂,怪不得,混了五年,还是一个蓝翎侍卫,哼!”
小李子默然片刻,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奴才有一句话,若说出来,未免不知天高地厚,万岁爷……”
“别啰嗦了,你说!”
“是,奴才……就放肆了。”
顿了一顿,小李子说道:“出宫这个事儿,如果漏了馅儿,万岁爷……嘿嘿,不过被母后皇太后骂上两句,奴才和这个姓许的,脖子上的吃饭家伙,却是搬家搬定了的。奴才的命,是万岁爷的,没什么好说的,这个姓许的,嘿嘿,拿他自己的话说,‘办这个差使,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好处不给足了,人家,嘿嘿,怎么肯……拿命出来卖?”
小皇帝翻了翻白眼,却没有说什么。
小李子又陪着笑说道:“至于规矩……嘿嘿,万岁爷的话,不就是规矩?万岁爷亲政了,高兴赏谁个一等侍卫,难道,还有人敢聒噪不成?”
“你不懂,”小皇帝摇了摇头,“这种事儿,没那么简单!不过……”
“不过”就是有戏。
“万岁爷……”
“你别打岔,让我好好儿想一想。”
小李子不说话了。
小皇帝抬起头,凝神思索,过了一会儿,脸上渐渐露出喜色。
“有了!武举三甲出身的汉人,做一等侍卫是不成的,不过,我可以放他出去!”
“放他出去”,就是外放到地方上做官,当然,是做武官。
“一等侍卫和一等侍卫是不一样的,”小皇帝兴致勃勃的说,“八旗出身的一等侍卫,外放可以做副将,如果是汉人,就算他是‘武状元’,授了一等侍卫,外放了,却只能做参将。”
顿了一顿,说道:“你跟那姓许的说,我答应他,差使办下来了,将来,比照八旗出身的一等侍卫,补放他一个副将!到时候,他可就是八面威风了!那,不比在京里做个一等侍卫、见到个亲王贝子就要打千儿请安强?再者说了,副将的出息,也不是拿一份干饷的一等侍卫比得了啊!”
小李子眉花眼笑的说道:“万岁爷圣明!许保田赤胆忠心,擎天保驾,是不消说的了!”
*(未完待续。)
第一零三章 瞒天过海()
小李子这句话,听在耳中,实在熨帖,小皇帝不由自得地“哼”了一声。这是他第一次对人“封官许愿”,虽然还得几年之后才能兑现,但已隐隐的感到了人主大柄在握、赏罚随意、黜陟由心的快感。
他脸上笑容不去,却刻意地微微皱起了眉头,说道:“你先别太兴头!先说说你和那姓许的,到底是怎么筹划的?”
“回万岁爷,第一,弘德殿那边儿,得给万岁爷放个假……”
“这个容易,”小皇帝脸上的笑容变得古怪了,“倭师傅年纪大了,有个头疼脑热,或者,闹个肚子什么的,就不能入直了,剩下王师傅一个,好说话!”
倭师傅“头疼脑热、闹肚子”这个事儿,主仆早有默契,此刻不必深谈,小李子点了点头,说道:“是,叫王师傅替万岁爷布置些功课,回太极殿‘用功’就是了。”
“下午的‘国语’课嘛,我叫玉林给我放假,谅他也不敢不答应。”
玉林是教小皇帝“国语”的“谙达”。
“这个……奴才以为,一天之内,两个师傅,都放了万岁爷的假,未免太扎眼了一点儿,不如,叫玉谙达找个什么由头,自个儿请一天假,当天不要入直就好了!”
“咦?你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
“万岁爷回到太极殿,传过午膳……”
“等等,”小皇帝打断了小李子,“什么,传过午膳?好不容易有了假,还不赶快出宫?传过午膳,那得磨蹭到什么时候?”
“万岁爷,如果离开弘德殿就出宫,那么,午膳之前,就得赶回来……”
“啊,这个,是……”
皇帝一日三餐,都有记录,一顿不少,不传午膳,小皇帝出宫一事,就很有可能暴露;午膳传得太晚,如无合适的理由,也会启人疑窦。
午膳是绕不过去的,可是,若午膳之前就回宫,那么,在外边儿最多呆上一个时辰,刨去来回路上花的时间,出宫一趟,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
所以,宁肯传过午膳再出宫。
这次,小皇帝是真把眉头皱起来了:“传过午膳,不都过了午时了?大半个上午,不就都白白浪费掉了?”
小李子笑了:“这个简单,咱们早些传午膳就好了,就说万岁爷肚子饿了,过了巳正就传,午初不到,就能出宫,晚膳前赶回宫,算下来,能在外边儿呆上……三个多时辰呢!”
“呃……对呀!”
宫里传膳,并无固定时间,全看各宫主子的喜好,且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比宫外普通人家要早。小皇帝因为要上书房,他的午膳,几乎是内廷各宫中最晚的,因此,他对午膳的概念,是“传过午膳,不都过了午时了?”没有想到,若当天不上书房,早些传膳,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况且,”小李子说,“那些‘有趣’的地方,都是‘夜夜笙歌’,第二天,起得都晚,有睡到午初才起床的呢!咱们去早了,也没啥用处。”
所谓“有趣”的地方,指的是“八大胡同”之类的红粉销金窝。
小皇帝的心,一下子就热乎了起来,连声说道:“对,对,对!”
“传过了午膳,”小李子说,“万岁爷就说,去御花园逛逛,遛一遛食儿,小李子一个跟着就好,其他的人,就不必跟着了。”
“好!”
小皇帝离开太极殿,如果是去弘德殿上课,或者去钟粹宫视膳,做这一类的“正经事”,一定是前呼后拥,一大群太监跟着,并带上各种衣物、茶具等御用物事。不过,如果只是“消消食儿”,东游西逛一番,那么,只带一个贴身侍从,亦无不可。
之前那个小桂子,在御花园“失足落水”,现场,就是只有小皇帝和小桂子两个人。
“咱们在御花园的时候,”小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