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乃致信普国首相俾斯麦,陈言利害。俾相深明大义,指令普国兵部,暗中售予轩军一切所需枪支子药。轩军美国平叛,历经艰难险阻,终收一篑之功,俾相之义助,实在功不可没。”
两宫皇太后不约而同,都轻轻地“哟”了一声。
慈安笑着说道:“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普国的这位首相,是个明白事理的,真正难得!不过,你到底跟他说了些什么呀?他这么听你的话?”
“回母后皇太后,臣在信上说,‘贵我两国,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至于利益何在,敌人谁何,俾相识穷天下,自能默喻。”
“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敌人”,两宫皇太后听在耳中,颇为违和,但意思是明白的。
慈禧深深点头,说道:“这个俾……斯麦,眼光放到了好多年之后,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然后,用极欣赏的目光看着关卓凡,说道:“你也是如此。且时时刻刻,不忘君父之仇,好!”
“太后奖谕,臣惶恐!”
慈禧说道:“如此说来,咱们和这个普鲁士,倒要着意交结一番。嗯,这个事儿,你们看着办吧。”
“是,臣等谨遵懿旨!”
“不过,总要等到奥地利和普鲁士见了分晓之后,咱们才好有什么真正的大动作,这个,你们说是吗?”
“是,太后指画明白,臣等不敢孟浪。”
慈禧微微一笑,说道:“好吧,咱们就等个半年,看看你算得准不准吧。”
沉吟了一下,说道:“奥地利不及普鲁士,似乎不假。不过,法兰西和普鲁士比呢?西洋诸强,法兰西不是仅次于英吉利吗?”
关卓凡说道:“回太后,以现下的国力而论,确乎如此。普鲁士之于法兰西,实在还差着一小节。可是,普鲁士举国上下,奋起直追,势头极猛,臣以为,普鲁士赶上法兰西,甚至赶上英吉利,都是迟早的事情。”
“还有,法兰西的皇帝,称拿破仑三世,此人志大而才疏,色厉而内荏,他的牛皮,总有吹爆的一天。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却是位缜密深刻的贤君;首相俾斯麦,更是一世之杰。他们君臣相得,龙虎相济,那拿破仑三世,断然是比不得的。”
“所以,臣断定,普、法若不免一战,普鲁士必胜,法兰西必败。”
顿了一顿,关卓凡补充道:“待奥、普之争见了分晓,日后普、法之争,胜败利钝,也就可以窥见端倪了。”
拿破仑三世是火烧圆明园之元凶,一切贬斥他的话,慈禧都本能地爱听;而“君臣相得,龙虎相济”,放在自己和面前的这个男人身上,不也恰如其分?或者说……嗯,“凤虎相济”?嘿嘿。
于是,自然而然,对普鲁士的国王和首相更生好感,更添信任,也自然而然,觉得“联普抗法”,实在是高明之至。
她和慈安对视一眼,彼此微微点头。
慈禧回过头来,缓缓说道:“‘联普抗法’,定为国策,我们姐俩儿,没有异议,你们认真办差吧!”
军机全班齐声应道:“是,臣等谨遵两宫皇太后懿旨!”
“联普抗法”,至此算是定规了。
慈禧沉吟了一下,说道:“我方才说,‘总要等到奥地利和普鲁士见了分晓之后,咱们才好有什么真正的大动作’——嗯,仔细想想,这句话,多少势利了一点儿!雪中送炭才算金贵,等人家发达了,咱们才腆着脸凑上去,可不能叫患难之交!何况人家当年顶着好大的压力,帮过咱们的大忙?”
“你们看看,奥、普相争一事,咱们是不是做点什么,对普鲁士,表示一下支持?我想,奥地利毕竟不同英法,得罪他也是有限的。当然,也不好得罪的太狠了,总之——”
慈禧使劲儿想了一想,吃力地说出一个较为雅驯的词儿来:“惠而不费!”
关卓凡是真心佩服御姐了。
*(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七章 豹变()
PS:看《乱清》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联普抗法”,于关卓凡,是穿越者的历史投机;于慈禧,接纳这个建议,却是出色的政治判断,难易有别,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在奥、普胜负未分之际,即对普鲁士表示支持,更是重大的“风险投资”,需要更加精准的判断力,在政治上,亦需要更多的承担。
普鲁士胜,奥地利败,关卓凡的依据,是历史事实,并不能算是自己的判断;慈禧却要根据关卓凡提供的有限资料,真正对未来做出自己的判断。
可惜你是一个女人,幸好你是一个女人。
关卓凡拿出自己的“套路”,努力放大脸上的敬佩之意:“太后圣明!患难见真情,普国上下,必感念我中国皇太后拳拳至意,如此,血盟可期以成!我中国——”
顿了一顿,高声说道:“左擎美利坚之鹰扬,右牵普鲁士之豹变,犹如鲲鹏展翼,一翼垂于美洲,一翼垂于欧洲,怒而飞,则击水万里,翱翔九天!”
关卓凡这段话,莫说两宫皇太后,就是其余五位大军机,入耳亦觉血热,包括于他心有千千结的恭王。
慈禧明眸闪亮:“说得好!”
顿了一顿,稍稍平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慈禧朗声说道:“我们姐俩儿……嗯,应该说,是国家,国家有厚望于诸位焉——洗雪前耻,振奋中兴,击水万里,翱翔九天!诸位,且请努力!”
这句话,和前边儿“狼子野心,其来有自”那几句一样,实在不是圣母皇太后的“画风”,不晓得是自个儿憋了许久憋出来的?还是什么人教的?
不过,诸位臣工自然是齐齐称诺:“是,臣等谨遵慈谕!”
这时,母后皇太后插了一句:“讲得真好!不过,‘鹰扬’是什么意思我晓得,这个‘豹变’,是个什么意思呀?”
呃……
关卓凡庄容答道:“回母后皇太后,周易有云: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这‘豹变’,大意是说,豹子出生的时候,体格弱小,身上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花纹,但假以时日,却变得身躯强健,皮毛炫丽。君子为人处世,当如豹子一般,努力自强,臻于至善。臣以为,这普鲁士,由小而大,由弱而强,可称为‘豹变’。”
“啊,是这么回事!我原先还以为……嗯,我觉得,这个和咱们中国的情形,可有点儿像啊。咱们中国,虽然不小,不能叫‘由小而大’,可‘由弱而强’的情形,却差不太多吧?”
中国和普国的“由弱而强”,情形是不一样的——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母后皇太后这个意思极好!这位姐姐能由彼及此,想出这样一番道理来,当真令人刮目相看!
而且,要顺风借势,宣传推广!
“太后圣明!为人处世和治理国家,道理是一样的,太后‘豹变’之训谕,实为中国由弱而强之关键,大小臣工理当奉之圭臬!自省自强,汰旧生新,君子豹变,化蛹成蝶,终于鲲鹏万里!”
这段话,关卓凡巧妙地加进了自己的私货:“汰旧生新”、“化蛹成蝶”。不过,自然而然,毫无违和之感,在场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
慈安笑道:“哎哟,我就是不大明白意思,随便这么一问,随便这么一说,可不敢就‘圭臬’了!”
关卓凡大捧慈安,慈禧听在耳中,莫名其妙地,心里边儿生出一点酸意来。她不及细品,说出来的话,却是这样子的:“姐姐的这番话,意思是极好的,很该叙进上谕里边,关卓凡,这个事儿,你要留心。”
“是,谨遵圣母皇太后懿旨!”
慈安真不好意思了,刚刚“哎”了一声,就见慈禧向她微微摇头,只好把下面的话咽了回去。
慈禧沉吟了一下,说道:“军事上的事儿,我们姐俩儿,是不懂的,问多几句,不是要打搅你们的部署——嗯,到时候和法国人见仗,是不是——嗯,顶好……普鲁士那边儿、咱们这边儿,一块儿动手?”
咦,说是“不懂军事”,问出来,颇中关窍嘛!
“真正圣明不过太后!到时候,普鲁士在欧洲,咱们在亚洲,同时动手,以有备攻法国之无备,法国人‘双线作战’,必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不大败亏输,亦不可得!”
慈禧听得神采飞扬,正要开口,慈安先问了出来:“这个‘亚洲’,是个什么意思啊?”
关卓凡料到慈安姐姐必有此一问,说道:“回母后皇太后,洋人的地理堪舆,将万国分为几个大洲,英吉利、法兰西、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都在欧洲,咱们和越南,还有日本、朝鲜,都在亚洲。”
慈安说道:“啊,我明白了,就像‘四大部洲’!东胜神州、西牛贺洲什么的。”
咦,这个譬喻,倒是不错,孺女可教。
“是,太后圣明!臣上回进的‘世界地图’,上面有所标注,太后可以取来御览。”
“哎哟,是呀——你瞧我,从来没有仔仔细细看过,回去可得好好儿瞅瞅,嘻嘻!”
嗯,姐姐,您要不要这么……萌?
慈禧说道:“有一个事儿,不是我多心,问多一句,把事儿办得周到些——将来对法开战,轩军自然是主力。不过,我晓得,轩军的洋兵洋将里边,有些个法国人,这个,有没有什么避忌?”
“回太后,这个自然是要避忌的。不过,臣请太后且纾厪虑,轩军中的法兵法将,当年打苏州的时候,大多划给了戈登,跟了李鸿章。后来,戈登和李鸿章闹意气,这批洋员,风流云散,不少当时就回国了。”
“之后,轩军新增的洋员,都是美国人和英国人,没有一个法国人的。留在轩军的法员,两三年过去,又陆陆续续复员了一批,剩下来的,已经很少了。咱们也不是明天就要和法国见仗,再过个三五年,到了时候,轩军里边,一个法国人也不会有了。”
“好,”慈禧满意地点点头,“周到得很!”
沉吟了一下,又说道:“方才已经说了,将来对法开战,轩军自然是主力。轩军现在是六万出头的样子,和法国人打大仗,这点子兵力,够用么?”
既说了“这点子”,自然是不够用的啦。
“回太后,自然尚嫌不足。”
“我觉得也是。这样吧,国家财力还有限,饭要一口一口吃,先给轩军加三个师的编制——是步队、马队还是炮队,你自个儿定吧!”
轩军现在的编制,是五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炮兵师,再加一个工兵团。增加三个师的编制,总兵力便增加了差不多百分之四十。
天津阅兵,此时获得了最直接的回报。
“是,臣遵旨!”
*
*
法国人,你且等着,我这就来了。
没有这一战,圆明园的冲天烈焰,永远不会从关卓凡的心头熄灭。
不过,报仇雪耻,还不是关卓凡的第一目的。
最关键的是,中国需要这一战。
这是中国的“再立国之战”。
跑到美国,打败邦联,不够——你是配角,主角是人家美国人自己。
跑到日本,打垮长州,不够——西洋人怎么会看得起东洋人?
打败法国人,够了——这是世界次强,打败他,全世界都会承认,你已进入了强者的行列。
中国乃可昂首阔步,屹立世界名族之林,并终有一天,重新领袖群伦。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抬起头,中国人的头顶上,必是最湛蓝的那一片天。
干吧!
*(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八章 名满天下,谤亦随之()
PS:看《乱清》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刘长佑调任云贵总督,并“钦差督办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军务”,上谕一经发布,朝野大起轰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眼镜跌得粉碎,这个,这个,之前没觉得刘子默的帘眷好到这个程度啊:捅出来那么大一篓子,反而……升官儿了?!
再去从头细细考察刘子默和关逸轩的交集,呃,也看不出来,这两位的交情有多么结实啊?
不过,有一点,大伙儿是有共识的,张六之乱,是因刘子默整顿长芦盐法而起,“上头”不肯重处刘子默,意味着朝廷是铁了心要整顿盐务了!
多有人心中开始打鼓了,不过,多是退堂鼓——那两千颗人头血迹未干,再不知机,一个不小心,自己脖子上的吃饭家伙,就得和那两千颗血淋淋的头颅做了伴儿去。
胳膊还是拗不过大腿呀!
可是,如果仅仅因为盐务的事情,不降刘子默的级就很好了,或者“降级留任”——也算不坏,刘子默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呃,用不着反而升他的官儿呀?
再怎么着,激起变乱于先,应对无方于后,也不能说你立了功呀?
还有,大伙儿和刘长佑初初的反应是一样的:没听说西南方向有什么大乱子,这“军务”从何而来,又如何“督办”?
嗯,看来朝廷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呀!
只是这盘棋到底是和谁下,除了两宫皇太后、军机全班和刘长佑本人,暂时没有第十个人知道。
唉,圣谟高远,圣明莫测呀!
刘长佑右迁引起的波澜,起伏太过,一时之间,大伙儿甚至没来得及去推敲直隶总督继任人选的事儿,待到人们的注意力刚刚转到这上面——不需要操心了,上谕发布,曾国藩调任直隶。
这一番轰动,过于刘子默逾格右迁,大伙儿的目光立即从刘子默身上移开,死死地盯着江宁——要看看曾涤生到底会不会痛快奉诏?
大多数人的眼镜再一次跌得粉碎:曾涤生既没有以这儿忙、那儿难为借口,推迟动身北上的日期,更没有来告病请假这一套——曾国藩有眼疾,之前不少人认为他会拿这个称病。事实上,曾国藩一接到廷寄,就行文上海,要江苏巡抚赵景贤至江宁“护印”,同时打点行装,准备北上。
曾国藩的宦囊极轻,几乎无可“打点”,不过,他的幕僚班子非常强大,说到“行装”,每一个幕僚的行李,都要比他们的“爵相”的多得多。当然,曾国藩没有把所有的幕僚都带上,带到直隶的,主要是两位:一位赵烈文,一位薛福成。
赵景贤和曾国藩办了交接之后,并没有留在江宁,而是陪同曾中堂,江宁解缆,东浮上海——曾国藩到上海转坐海船,北上天津,再由天津入京陛见。
地方官去职,都讲究“别留去思”,送“万民伞”、“攀辕脱靴”神马的,官声不好的,没人肯攀辕送伞,还得自个儿花钱,偷偷请人来玩儿这个套路。官场上,流传着许多类似的笑话。
曾国藩呢?
上船那一天,曾国藩大轿经过的道路两边——不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