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后膛枪倒也有了,但大多是从欧洲搜罗来的,本地货,唯一像样点的,是一种叫做“夏普斯”的单发后装步枪。但山度士发现,这种枪是使用撞击火帽式枪弹的,即火帽和子弹分离。山度士想,关大人在国内使的英国步枪虽然用的是纸壳弹,毕竟已是定装弹了,不成出了洋反而倒了回去?这种枪必定入不了关大人的法眼,用不得。

    没想到美国虽然冒出来斯潘塞这种连发步枪,单发的却反倒没有跟上来。

    想来想去,还是得用回外国货。

    当时普鲁士、法兰西、英吉利都发展了自己的后装单发步枪,论性能各有千秋,不好说谁一定压倒了谁,但这样的时候,美国政府向英国法国买枪,数量还这么大,十有八九没戏。既然选了外国货,就还是全部用普鲁士的好了,这样部队的武器型号也比较统一,后勤补充弹药什么的也比较好做。

    没想到的是普鲁士那边也不阴不阳、犹犹豫豫。

    *(未完待续。)

第十章 大洗澡() 
当时的欧洲,对美国内战普遍持中立的态度,英法是皮里阳秋,但大多数的国家的中立的态度是真实的,因为不晓得到底谁能打赢,万一和自己做生意的是输家,将来怎么见赢家的面?

    特别是武器这种敏感的交易。

    普鲁士下面的官员不敢做主,花旗洋行欧洲司的卢卡斯和美国驻普鲁士公使几次登门拜访普国防部高级官员,始终不得要领,官司便一直打到了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那里。

    最后美国公使作如下表示:这批武器的买家应视为中国政府,使用者也是如假包换的中国军队,美国政府或公司仅仅是作为中间人和代为付款罢了。

    而卢卡斯说,统领这支军队的是一位中国皇家爵士,英法烧掉了中国皇家的万园之园,这是铭心刻骨的大仇,椎心泣血。现在中国在首相的带领下,正自新图强,以血前耻。这个中国人称作“洋务运动”的改革,这位关侯爵是首相之下的最积极的推动者。卢卡斯暗示:中国和普鲁士有着共同的战略目标,理应成为坚强的伙伴。

    俾斯麦默谋良久,批准了这笔交易。

    关卓凡倒没想到卢卡斯还有这番口才,虽然好事多磨,却打下了一个有益的楔子,说不定会和以后的计划形成微妙的契合点。

    斯潘塞连珠枪的成事,更加曲折。

    山度士刚找到斯潘塞的时候,小斯还以为这个人是来消遣自己的。在此之前,斯潘塞拿着连珠枪的专利,四处推销,已经碰了无数的壁。人家要么以为他在吹牛,要么诸多挑剔,大多数的情况下是根本不搭理他。

    说起来这也是所有先进武器乃至技术问世之初的共同命运。多数人以为在听天方夜谭,少数肯认真关注的,要么接受不了离谱的性价比,要不然就对不靠谱的稳定性大摇其头。

    当斯潘塞终于相信山度士是认真的,而且“代表联邦政府”,那真是喜从天降,差一点就热泪盈眶。

    但计划报到军械部,又出了幺蛾子。军械部的人说,我们当然要按约定提供装备,可只能提供“斯普林菲尔德”步枪,这个神马“连珠枪”,打得响吗?

    “斯普林菲尔德”还是前装枪,怎么可以?山度士据理力争,斯潘塞表示可以试枪。军械部的老爷们说,我们很忙啊,先这样吧,要不,你们找找上面,看看上面的意思?

    于是找到军械部长詹姆斯。里普利。谁知道里部长说,还是要尊重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啊,领导随便干预,以后他们的活还怎么干?你说是不是?

    山度士七窍生烟。多方打听,其实问题就出在这位军械部长身上。詹姆斯。里普利进入政府之前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董事长。

    靠,找总统去。

    还以为这官司要打好久,没想到总统马上接见,还当场请斯潘塞试演,斯潘塞打完了,林肯自己亲自上阵,砰砰砰一连打了几筒子弹。

    总统当天便给军械部下令,请按山先生斯先生要求计划生产。

    里普利表示为难:计划都排满了,插来插去插不进去,这,这,这事一时半会办不了啊。

    办不了?那不用您办了。总统下令,免去詹姆斯。里普利军械部长之职,由乔治。拉姆齐接任。

    山度士兴奋地说:“关侯爷,咱们这位总统,当真痛快!拉姆齐天上掉馅饼,捡了个大便宜——军械部可是联邦政府里最肥的缺了。他因为此事上位,对斯潘塞连珠枪的生产最是热心,一直从华盛顿跟到纽约。今天听说你从华盛顿回来,赶快过来站班。”

    山度士又说:“我跟斯潘塞一说,他感激得不得了,把你当成最大的知己。不过他也奇怪,真正的识货的人,怎么会在万里之外的中国?”

    怪不得拉姆齐那样一番态度,斯潘塞那样一种神情。

    关卓凡轻轻按了按山度士的手:“山迪,事情办得很好,你当真不容易。”

    山度士容光焕发。

    关卓凡心中感慨:这件事放在中国,慈禧会这么办吗?议政王会这么办吗?还有……自己会这么办吗?林肯这位总统……

    在白宫招待自己,从头到尾,这件事他一个字也没提过。

    他能够打赢这场战争,绝非幸致。

    倒让关卓凡想起有一件事,自己在国内做得如鱼得水,到了美国却一时不见及此,他提醒自己:这里不是二十一世纪的美国,这个时候的美国官员,大多数都是不知道“清廉”为何物的。

    比如那位陪自己上华盛顿的战争部长西蒙。卡梅隆,便被时人称为“除了烧得通红的炉火之外,没有不偷的东西”。

    其实,林肯内阁中几位最重要的成员,国务卿威廉。西沃德,战争部长西蒙。卡梅隆,财政部长赛门。切斯,司法部长埃德华。贝特斯,都是政治交易的产物。这几个人在共和党内各有山头,获得高官厚爵的代价,都是要支持林肯的上位。

    这些事,我要好好想一想。

    “对了,”关卓凡说,“山迪,有一件事,请你留意。斯潘塞是一个人才,这场仗打不了太久,战争结束之后,我估摸着除了对印第安人的一些小征伐外,美国暂时是不会打什么大仗了,他那间小兵工厂还能不能维持下去难说得很。如果不如意,欢迎他到中国去,一是我……中国还有好久的仗要打,二是斯潘塞除了武器设计,也是了不起的机械工程的人才,中国建设必然日新月异,在在都有他大展拳脚的地方。”

    山度士郑重地点点头:“我晓得了,关侯爷请放心,我一定替你把这个人才招揽过来。”

    车队到了地方,这是纽约当地的一间寄宿学校,专门给学生放了几天假,把学校暂时空出来,作为轩军的换装之所。换完装,就从这里开去火车站。

    事前已经下了严令,不许破坏校内物品草木,走前需打扫收拾干净,断不可留给人家一地狼藉。

    除了换装,每个人还要好好洗一个澡。

    这个要求是关卓凡加上去的。当时行军作战,一年半载不洗澡是家常便饭,但关卓凡明令不但要洗,还得洗干净,要用刷马的刷子互相刷洗,洗完了长官要检查,若有敷衍了事的,抓到了要重罚。

    于是澡堂里便蔚为奇观,无数男人的裸体挤在一起,雾气弥漫,欢声笑语,自然也有此起彼伏的惨叫,那是刷得太狠了——刷马的刷子哦。

    澡堂外大排长龙,按建制一拨一拨来,一拨刷洗完了,再轮到下一拨。

    这个命令大家都觉得有趣,但……连华尔都觉得有点过分。

    关卓凡没有时间跟他们细细解释,再说也未必讲的明白,对于在军营讲求卫生的重要性的理解,这个时代最好的医生也比不上关卓凡这个自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非医学专业人士。

    而全军洗热水澡这样的条件,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不会有的了。所以,必须抓紧。

    然后换装。

    彼时美军标准军装,北军方面,军帽是一种平顶的圆帽,帽徽(通常是本军团的徽志)缝在这个小平顶上,而非帽沿上面,小平顶斜斜地塌下来,便看得见帽徽了,非常有趣;上装深蓝色,小立领,裤子天蓝色,侧面的裤缝有一条黄色的边。冬装是在外面加一件深蓝色短大衣。鞋子是黑色皮鞋。

    南军方面,规定是一种叫做“略帽”的小软帽,灰色短大衣和蓝色长裤。但实际上,南军的军装五花八门,各自为政,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

    至于原因,是因为穷。

    *(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 田纳西战区() 
这两天,查塔努加的联邦田纳西战区司令威廉。罗斯克兰斯将军比较郁闷。

    原因是那支几天前过来报到的中国军队。

    得到增援当然不是一件坏事,问题是他不认为自己需要增援。

    自己的昆布兰军团共有五万五千人,在查塔努加不远处集结的叛军以邦联田纳西军团为主,人数大约四万出头,自己是有一定的兵力优势的。

    何况,南军的主帅、田纳西军团的军团长布莱克斯顿。布拉格,还是自己的手下败将。

    罗斯克兰斯受命率昆布兰军团袭取查塔努加的时候,布拉格带着他的田纳西军团的一个师驻守城内,发现北军大兵合击,立马弃城而去。没打什么像样的仗,罗斯克兰斯就拿下了这个西线交通枢纽,并因此升任田纳西战区司令。

    布拉格凑齐了自己的军团,转过头来找回场子,但罗斯克兰斯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对接下来的这场会战,他有足够的信心取胜。

    这个时候华盛顿派一支外国的军队过来,是什么意思呢?

    江湖传言,袭取查塔努加,正是这支中国军队的统帅、一位年轻的侯爵向联邦政府建议的,这点让罗斯克兰斯感到相当地不自在。

    在军中,罗斯克兰斯属于总司令哈莱克一系,而哈莱克在军队的势力虽然根深叶茂,但不是总统的嫡系——那些人都是后起之秀。有人说,这支中国军队是“政府的一次政治公关行为”,罗斯克兰斯的理解:就是来抢功劳的。

    还有,中国人能打仗吗?

    哼哼。

    但罗斯克兰斯也知道,现下这支中国军队正在华盛顿那里当红,舆论也正高潮着,虽然划归了田纳西战区,算是自己的下属,可也不能明显怠慢了。

    所以如何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安置这支军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

    关卓凡侯爵并不知道罗斯克兰斯将军正为自己头疼,侯爵阁下忙着呢。

    摆在首位的当然是督促士兵们尽快熟悉新接收的装备,这自有各军事主官负责,关卓凡并不需要费太多心。

    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三件事上。

    第一件事,抽调精干力量,在炮兵教导队的指导下,从速组建炮兵团。

    炮兵教导队的队长是一位叫做汤姆?安德森的少校,军衔不高,年纪不小,来头更大:西点军校的炮兵教官,北军南军不少高级将领都曾出自他的门下。

    联邦政府这是相当给面子了。

    关卓凡是把这支炮兵教导队当作“战地炮兵学校”来用的,边学边打,边打边学,希望打完了美国的仗,真真正正能把炮兵这位“战争之神”请驻轩军。

    第二件事,颁布更加严格的卫生条例,并亲自主抓执行。重点两个:一个不许随地便溺,一个不许乱扔垃圾。

    军团营地周边挖了许多茅坑,上面搭了帐篷,周围洒了石灰,严令:大小解尤其是大解只能在此解决。茅坑的规格尺寸蹲位数量居然由爵帅手定,建好后关侯爵还亲自莅临检视,弄得大伙面面相觑。

    另指定了几个专门的地点为“垃圾场”,周围也洒了石灰,军营内的垃圾不可随意抛弃,由专人收集后运往该所。

    军官们其实也并不怎么了解关大帅的苦心,只是每天按照同一套说辞训斥士兵:“叛军的枪炮,一粒子弹只好打死咱们一个兄弟,一发炮弹只好炸死几个兄弟。你娘的‘不讲卫生’,得了疠疫,一个好放倒几十个几百个兄弟!”

    “不讲卫生”的处分重得离谱,最重的竟然是死刑。

    军官们口沫横飞:“想荡秋千的尽管随地便溺!”

    为免“国际观瞻不雅”,轩军的死刑暂时不砍脑袋了。校场边立起了十来个两人高的木头架子,架子下平平支着一张木板。洋兵们自然知道这是什么,很快,华兵们也都晓得了:绞架。

    吊上去就是“荡秋千”。

    三军肃然。

    第三件事,巡查地形敌情。

    关卓凡每天都带了一哨骑兵,沿田纳西河了解水文地形敌情。探马斥侯当然也放出去许多,但关卓凡以为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是为将者应有之义。再说,历史书上得来终觉浅啊。

    确实颇有收获,有一次还救了一个被一帮爱尔兰人追杀的中国人。

    查塔努加这个地方能遇到中国人,大出关卓凡意外 。这个叫做叶茂的年轻人请求加入轩军,愿为大帅鞍前马后、入死出生。但关卓凡对他却另有计划。这个叶茂既然华工出身,在加利福尼亚还做过“人事经理”,那么有一件更合适的活计给他做。至于他在加州得罪了人,不相干,难道有人敢破坏联邦政府的招兵工作?

    只是这个得等到打完这一仗再着手进行。

    战云愈密。

    双方的骑兵已经开始小规模的接触,互有死伤俘获。城里城外的气氛愈来愈紧张,所有的人都知道:大战即将爆发。

    关卓凡正在帐中和华尔张勇福瑞斯特白齐文等会议,卫兵进帐报告,司令部来人。

    快请。

    来人通知关侯爵赴司令部参加战前军事会议。

    这是关卓凡第一次被邀请参加正式的军事会议,不敢怠慢,带了数名卫兵,打马直奔城内的田纳西战区司令部。

    进了司令部,在会议室门口报了名,便见到罗斯克兰斯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着实寒暄了几句。

    关卓凡见屋内昆布兰军团的三个军长都在。身高体壮仪表堂堂的那位是二十军军长麦库克,身形中等面色和善的是二十一军军长克里腾登,这两位都是见过的。

    第三位是十四军军长乔治?亨利?托马斯,身材不高,但神情彪悍。这位关卓凡是第一次见面,托马斯和他挺像,也是一天到晚带了人在外边晃悠,因此一直未得谋面。

    几个人都打过了招呼,然后围到一张巨大的沙盘前,罗斯克兰斯开始讲解。

    这个时代的沙盘限于技术手段,精细程度还不能和后世的军事沙盘相比,但也粗具规模,只是使用的时候要结合地图。

    “叛军主力已经运动到查塔努加东北的奇克莫加河一线,我判断他们的目的是有两个,一个是自北夺取查塔努加城东的传教士高地,取得对我军居高临下的优势;一个是从查塔努加上游渡过田纳西河,切断我军来自北方和西方的补给线。不论那一种情况发生,都会对我军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我决定尽快展开攻击,争取在奇克莫加河沿线击溃叛军。”

    关卓凡微微皱起了眉头,奇克莫加河,这个地方地形复杂,草木茂密,敌人如果已在此地布阵,对于进攻方来说,真不算什么太好的选择。

    当地的印第安人的语言中,“奇克莫加”正是“死亡之地”的意思。

    “我军兵分三路,” 罗斯克兰斯一边继续说,一边用马鞭柄指着沙盘,“麦库克军走左路,托马斯军走中路,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