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作沉吟,“关于法国人的第一个要求迪特,你晓得的,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同普鲁士人民,血脉相连,其语言、宗教信仰,都同普鲁士如出一国”
“虽然,目下,法兰西拥有对阿尔萨斯洛林的行政管辖权,可是,如果阿尔萨斯洛林的德意志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难道,普鲁士政府可以装聋作哑,不发一言?”
波赫穆:“我明白了,首相阁下,就是说,关于法兰西‘秘密照会’的第一个要求普鲁士政府表示拒绝,是吧?”
俾斯麦:“是的!”
第五十四章 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
波赫穆:“好!我为阿尔萨斯—洛林的同胞感到欣慰!”
顿一顿,“那么,关于秘密照会的第二点呢?嗯,‘普鲁士“积极运用影响力”,使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合并于法兰西,作为对法兰西在普奥战争中‘保守中立’的报偿。’”
(首相阁下露出了虽然礼貌、但不掩轻蔑——我要向《南德意志报》的读者致歉,限于本人贫乏的词汇量,除了“轻蔑的”之外,我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形容词了——的笑容。)
俾斯麦(耸了耸肩):“‘保守中立’?我必须说,我们西南方的邻居,在语言艺术方面,确实有着某种特殊的天分啊。”
(好吧,亲爱的《南德意志报》的读者,我相信,你们都听出来了首相阁下话中的讥讽之意了吧!)
波赫穆(笑一笑):“是的,首相阁下,我也有这种感觉。”
顿一顿,“据我所知,‘保守中立’的说法,是法国国会里的‘国权主义派’的发明——‘七周战争’刚刚结束,普、奥两国刚刚签署了《布拉格条约》,‘国权主义派’就声称,普奥之争,法国的保持中立,是普鲁士能够取胜的最重要原因,普鲁士很应该对法国感恩戴德,很应该对法国有所报答——”
再一顿,“他们的逻辑是这样子的:‘中立’,分为‘保守中立’和‘积极中立’,普奥之争,法国的‘中立’,是‘保守中立’,若法国采取‘积极中立’,就会对奥地利提供实质性的支持,甚至,出兵同奥地利并肩作战了!”
(首相阁下放声大笑。)
俾斯麦(笑声甫歇):“抱歉,迪特,我实在忍不住了。”
波赫穆:“我也觉得‘国权主义派’的逻辑很有趣——不过,对此,您能谈一谈具体的看法吗?”
俾斯麦(笑着摇了摇手):“迪特,我和我们的西南方邻居有些不同——我不习惯对邻居的言行评头论足,因此,我不适宜在这儿发表什么‘具体的看法’。”
顿一顿,“不过,‘国权主义派’有一句话却是说对了——法国确实应该得到感谢。”
波赫穆(微微惊讶):“哦?”
俾斯麦:“允许我再说一次‘不过’——不过,这个‘感谢’,不应该来自普鲁士,而应该来自他们自己。”
波赫穆:“首相阁下,我有些糊涂了。”
俾斯麦:“我的意思是,在普奥之争上,法兰西未持‘国权主义派’所谓的‘积极中立’政策,是明智的,所以,他们应该自己感谢自己。”
波赫穆:“我有些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是说,首先,不论法兰西对奥地利提供什么形式的支持,都不能挽救其失败的命运?
俾斯麦:“是的!”
波赫穆:“甚至——‘出兵同奥地利并肩作战’?”
俾斯麦:“是的!”
波赫穆:“就是说,您认为,若普、法对阵,失败者,将是……法兰西?”
俾斯麦:“迪特,请你原谅,我的身份,不适宜回答这种太过假设性的问题——不过,我想,我该表达的意思,都已经清晰表达了。”
波赫穆:“谢谢您,首相阁下,我都明白了!”
顿一顿,“那么,如此说来,普鲁士大约是不会按照秘密照会的要求——对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积极运用影响力’了?”
俾斯麦:“法国人对我们和我们的德意志兄弟的关系,大约有什么误会——”
顿一顿,“每一个德意志邦国——不论北德意志,还是南德意志——都是平等的,如果有必要,我们彼此之间,可能会给对方一些善意的建议,但是,对于内政——不,我们谁也不会干涉谁的内政!”
再一顿,“更何况——嗯,法国人之所求,不啻要求我们劝说、甚至逼迫自己的兄弟,将其财产乃至子女——也就是我们的侄子和侄女——送给外姓人!这怎么可能?!”
波赫穆:“是的,首相阁下,我也觉得法国人的要求很过分;不过,我们的消息源说,关于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领土问题,法兰西对普鲁士还有一个‘最低要求’——即,若法兰西进军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普鲁士按兵不动——装作什么没看见就是了。”
顿一顿,“对此,您如何回应呢?”
俾斯麦(大笑):“怎么?要普鲁士‘保守中立’吗?”
波赫穆(也笑):“我想,法国人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俾斯麦(笑声不止):“那么,我要对法国人说声‘抱歉’了!——在这个问题上,普鲁士只能采取‘积极中立’,呵呵!”
波赫穆:“‘积极中立’?就是说,如果法军开入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境内,普鲁士将——嗯,‘提供实质性的支持,甚至,出兵同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并肩作战?’”
俾斯麦:“巴伐利亚、黑森—达姆施塔特同法国人的领土纠纷,若只限于外交层面,普鲁士会尽力扮演‘忠诚的调停者’的角色——而且,不偏不倚。”
顿一顿,“可是,如果巴伐利亚、黑森—达姆施塔特遭受了外敌——任何外敌,我无意特指任何的特定的国家——的入侵,在收到巴伐利亚、黑森—达姆施塔特政府的请求的情况下,普鲁士将动用一切手段,维护德意志兄弟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波赫穆:“我要再次向您确认一下——‘一切手段’,就是说,包括……军事手段?”
俾斯麦:“是的!”
波赫穆:“好的,首相阁下,感谢您的坦诚!我想,《南德意志报》的读者,已经清楚了解了政府对于法国的秘密照会的态度了!”
顿一顿,“那么,请允许我向您提出第二个问题——关于西班牙的。”
俾斯麦:“请说吧!”
波赫穆:“我们晓得,阿梅迪奥王子已经启程回意大利了,而伊曼纽尔二世也表示尊重王子的选择——这意味着,意大利人已经正式拒绝出任西班牙国王了,西班牙的王位,再一次悬空了。”
顿一顿,“我们都知道,阿梅迪奥王子之任西班牙国王,是出于西班牙、普鲁士、法兰西三国的共同的请求,那么,我想知道的是,西、普、法三国,是否已就西班牙新国王的人选,开始了新一轮的磋商?”
再一顿,“或者,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普鲁士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人选?”
*
第五十五章 铁血周折,终归一战()
俾斯麦:“迪特,请原谅,我要对你的‘自己的人选’说法,做一个小小的纠正——”
顿一顿,“关于西班牙的新国王,普鲁士从来没有‘自己的人选’——在这个问题上,法国人确实有他们的‘自己的人选’,但是,普鲁士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
再一顿,“普鲁士做的——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同一件事情,一以贯之:尊重西班牙人民自己的选择——如此而已。”
波赫穆:“我明白了,首相阁下,您是说——利奥波德王子。”
俾斯麦:“是的,利奥波德王子是西班牙摄政团自主的选择,而我相信,即便是我们的西南方的邻居,私下底,也会同意,利奥波德王子确是西班牙新国王的绝佳的人选——睿智、谦逊、俭朴,拥有良好的教养、渊博的学识和强健的体魄。”
顿一顿,“除此之外,利奥波德王子还具有一位优秀的政治领袖必备的珍贵品质——沉稳、坚毅以及奉献精神。”
波赫穆:“嗯,我想……我明白您的意思了,首相阁下!”
顿一顿,“您一定是在暗示,如果利奥波德王子遇到了阿梅迪奥王子遇到的那种情形——那场可怕的大爆炸,他——利奥波德王子,一定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会如阿梅迪奥王子一般,弃西班牙人民而去。”
俾斯麦(连忙摇手):“不,我没有做任何的暗示,迪特!我要强调,普鲁士政府、以及我本人,都完全尊重阿梅迪奥王子的选择!”
顿一顿,“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对政治感兴趣,有的人对艺术感兴趣;而这个世界,既需要优秀的政治家,也需要伟大的艺术家以及对于艺术和艺术家的慷慨的赞助者——恰好,阿梅迪奥王子对艺术的兴趣比对政治的兴趣更大,并乐意为艺术和艺术家提供慷慨的赞助——如此而已。”
再一顿,“阿梅迪奥王子——他是一个好人。”
波赫穆(笑一笑):“是的,王子殿下确实是一个好人。”
俾斯麦:“还有,迪特,请原谅,我要再次对你的说法做一个小小的纠正了——你方才说的‘岗位’,暂时还是不存在的——阿梅迪奥王子还没有登基,因此,他之拒绝西班牙王位,并不存在‘弃西班牙人民而去’的问题。”
顿一顿,“如果阿梅迪奥王子已经登基了,我想,不论发生了什么,他都会留在西班牙的——阿梅迪奥王子是一个有足够责任心的人。”
波赫穆(再次笑了一笑):“好吧,首相阁下,我理解的——作为普鲁士的首相,您只能这么说。”
俾斯麦:“迪特,这是我的真心话。”
波赫穆:“是!不过,无论如何,您一定认为,较之阿梅迪奥王子,利奥波德王子更适合出任西班牙的新国王,对吧?”
俾斯麦:“这……是的!”(叹了口气)“可是,就因为利奥波德王子是德意志人,我们西南方的邻居,便坚决反对他出任西班牙的新国王,而力推他们‘自己的人选’——阿方索亲王。”
顿一顿,“普鲁士政府以及我本人,对阿方索亲王,并不存在任何特定的意见——”(耸了耸肩,摊了摊手)“可是,阿方索亲王是伊莎贝拉二世所出啊!叫人家推翻了其母,却奉其子为王?这怎么可能呢?这不是为难西班牙的摄政团吗?”
波赫穆:“因此,我们‘西南方的邻居’这个‘自己的人选’,遭到了西班牙新政府的坚决的反对。”
俾斯麦:“是的,所以,在利奥波德王子、阿方索亲王皆被否定的情形下,只好请阿梅迪奥王子勉为其难了,结果——嗐!”
(说着,首相阁下重重的摇了摇头。)
波赫穆:“可是,西班牙总是需要一位新国王的——再拖了下去,或者,‘共和’之浮议泛起;或者,爆发大规模的内战!首相阁下,不晓得我说的对不对呢?”
俾斯麦:“很有道理,迪特!这也正是普鲁士政府以及我本人深感忧虑之处。”
顿一顿,“而且,西班牙如果生乱,影响所及,一定不止于西班牙一国——譬如,果真像你说的‘“共和”之浮议泛起’,则谁可以保证,这股子邪火,不会窜出西班牙,烧到法国、烧到德意志,甚至,席卷整个欧洲?”
波赫穆:“确实令人担忧啊!——西班牙的大位,再不能虚悬下去了!”
俾斯麦:“是的!”
波赫穆:“首相阁下,我想,为了大局着想——其中,也包括我们的‘西南方的邻居’的‘大局’——在西班牙国王候选人的问题上,普鲁士可以没有‘自己的人选’,但是,不可以没有‘自己的立场’啊!”
顿一顿,“可不可以请您告诉我,在这个问题上,普鲁士的‘自己的立场’是什么呢?”
俾斯麦:“迪特,不是我故意推搪,不过,内阁确实还未来得及就此展开详细的讨论——”
波赫穆:“那么,您个人呢?”
俾斯麦(略一沉吟):“我个人的意见——尊重西班牙人民的自主选择。”
波赫穆:“就是说,回到最初的方案——利奥波德王子?”
俾斯麦:“是的!”
波赫穆:“内阁对此展开详细讨论的时候,您会坚持您的这个意见吗?”
俾斯麦:“当然了!”
波赫穆:“首相阁下,我们都晓得,我们‘西南方的邻居’——从政府高级官员、国会议员到新闻界——都曾反复宣称,德意志人出任西班牙国王,是法兰西绝对不可接受的,是……‘逾越了红线’,‘等同对法兰西宣战’!”
顿一顿,“他们还说,‘若普鲁士坚持此议,则法兰西的炮弹就要出膛’,云云——面对赤裸裸的战争的威胁,您还会坚持原议吗?”
俾斯麦(微微一笑):“迪特,我不能说法国人是在空言恫吓,不过,即便他们的战争威胁是实实在在的,难道,普鲁士人就不做正确的事情了吗?”
顿一顿,“我和你分享一句中国的古老的格言——‘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狮子插一句:这句孟子记述的、曾子从孔子那儿听来的“古老的格言”,出于俾首相之口时,当然已是“德语白话”了,大意是“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难道就不害怕吗?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因此,波主编并没有什么理解障碍的问题。
波赫穆:“好一个‘虽千万人,吾往矣!’”
顿一顿,“首相阁下,我想起这样的一个‘传说’,说是当年您在议会发表‘铁血政策’的演说之后,国王陛下对您说,‘我很清楚将来会发生什么——他们会在歌剧广场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我的头。’
(首相阁下大笑。)
波赫穆(微笑):“而您,是这样‘开解’圣虑的,嗯,一个版本是,‘人固有一死,既然迟早要死,大丈夫之死,必要轰轰烈烈!——这是一场战争,我们必须抗争到底!就算最后失败了,上了断头台,也相当于捐躯于战火之中了!’”
顿一顿,“另一个版本是,‘这是一场战争,我们必须抗争到底!就算最后失败赴死,也要像查理一世那样,有尊严的死去;切不可像路易十六那样,窝窝囊囊的死掉!’”
俾斯麦(大笑不止):“迪特!你真狡猾!哦,抱歉,我失礼了!我是说,这个‘传说’事涉国王陛下,因此,请原谅我不能向你证实它的真实性,以及,哪一个‘版本’才是正确的。”
顿一顿,“不过,今天的普鲁士,不是‘传说’之时的普鲁士了!今天,我不会再这样‘开解’圣虑了!我是说,我不会再对国王陛下说什么‘断头台’以及死啊、活啊这些子字眼了!”
波赫穆:“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是说,普鲁士今非昔比,今天,若普、法终究不得不一战,普鲁士可操必胜之算——对吧?”
*
第五十六章 拭目以待新时代()
俾斯麦:“兵凶战危,‘必胜’二字,似乎略略过分了一点,不过”
顿一顿,“无论如何,若果真发生了你说的那种情况,我有坚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