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的守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彼岸的守侯-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必是从你袋中掉落的那颗崭新的弹珠
在路旁草丛里
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
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
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
焚烧着
陪伴过你一段静穆的时光
因此
今生相逢
总觉得有些前缘未尽
却又很恍惚
无法仔细地去分辨
无法一一地向你说出
§;§;§;§;§;§;
……
耳畔盈漫着席慕蓉的《前缘》……
天佑哭了。
那天,已记不得什么时间回来的,只知道很累。——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底的。
“你,依然是那一副目空一切的神情。你的美眸,已消逝,却刻入我的脑海;你的容颜,已荡然,却印入我的心坎;你的所有,俱已灭,可我的心已被你占据,没有留给他人一丝丝空间。你,我的一切,我的天下,我的真爱。如果你已离我远去,那么请带走我所有;假如我已不存在于你心,那么我已失去天下;倘若真爱是苦味,所有一切伤痛由我来背负。”
是的,感情就是一个难解的迷——或许,压根就没有一个答案。再多的痛苦在它的面前也显得那么的无助,就像是一个被母亲抛弃的孩子。也哭过,也痛过,之后,该走的人终究走了。
回来的那天,天佑打书店里买回了一本小说。小说的名字叫《荆冠》。
天佑买书的目的单纯的像个孩子。书的内容不加理会,看中的只是它的封面——简单却不失清雅,质朴却难以掩盖骨子里的透出那份高贵。清新脱俗,与生俱来,像一个不经世俗的女子。也许,感情的投入已经远远超乎于现实的既存——喻情于书。
荆冠原本是惩罚耶稣的枷锁,不想却遗落人间。这本身就是一个错。它的自私在于把一个无形的枷锁罩在了天佑这个无辜人的头上,让一个凡人去读懂天上的积怨,也让一个天宇的苦痛亵渎了人间的魂灵。
§;§;§;§;§;§;
彷徨于爱峰之巅,
回味着爱之苦楚,
爱的旅途,
路的艰辛,
爱过的人最是明了……
采下荆棘……
我,
为你编织荆冠,
血染的是我的双手,
欣悦的却是我的心。
我,
为你戴上荆冠,
伤的是你的臻首,
痛彻的却是我的心扉。
我,
为你取下荆冠,
你额上的伤痕依显,

我手上的痛,
早已镂入骨髓。
你的眼里,
只有你。
你说,
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你说,
男人,就应该对自己残忍一些。
你的眼里,
可曾有我?
你的心里,
可否容纳我?
你可知道,
你喋喋不休的怨语,
狠狠地刺痛了我的心;
你可明了,
你的沉默,
无情地终结了我们的爱情。
你,
不会明白的。
荆冠,
不是小孩子的玩物,
那是耶稣受难时额上的枷锁。
荆冠,
不是无言而喻的伤痛,
那是对我们无由之恋的惩罚。
没有缘由的爱情,
是应该受到惩罚的。
这一切,
你,
永远都不会明白的。
悬崖上的爱情,
我,
尝试了,
并去采摘……
这一瞬,
我跌的粉身碎骨;
荆冠,
见证了爱情,
愚弄了爱情,
冻结了爱情,
——是我今生最好的礼物。
'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定会带着荆冠一起遨漫于下个轮回里。'
※※※※※※
记忆是手中破碎了的那朵水莲花,花瓣翩翩飘入河塘,就像是落叶归根的那种感觉。生就何方,卒以时地。记忆随着岁月的涓涓流水会被慢慢遗忘,直到花殒蝶舞后的不再守侯。
高三了,学习不再有以往的清闲。一方面学校领导加紧给学生们吹着冲刺前的号角,另一方面各个任课教师耐心地给这群晚期的“病人”做着最后的化疗。
学生这方面如同躲在别的动物屋檐下的过街老鼠一般——只有听话的份,发言自是甭提。学校的那边不得不积极响应,老师这里也要时刻准备应对,仿佛这次战争的敌人就是这群老头儿老太太们。
作为学生只记得听话就是好学生,若是再乖一些,“先生太太们”也会把你好好圈养起来——像宠物一般的优遇。
现在的学生,不管是听话的,还是倔强的,甚至是已经考得麻木了的,都乖乖的擦起了自己手中的枪——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应试教育下的花朵,相信是没有不懂得黑暗前那一点点黎明的重要性的,如同刀已悬在了脖子上,选择是没有的——除非你想死。
也不知道是因为熬夜的缘故,还是别离的苦痛依然在缭绕,天佑的近况糟糕透了。一天里,发呆与吃饭睡觉似乎成了同等重要的事情,三足鼎立的局面一直僵持不下。学习倒成了一个作壁上观的看客,似在等待着那一方的妥协。可是斗争的三方,愈演愈烈,看来一时半会儿学习连个插手的份都没有了。为这,老师不知批评了天佑多少次。等到批评的累了,谈话的倦了,放弃的也该放弃了。
其实,每一个老师在刚刚接触学生的时候,都会对学生报以极大的希望,只不过后来慢慢地变成了失望,最后演变成彻底的绝望。一个学生若是成了老师的希望,那也许是学习生涯里最美妙的事情了;相反如果一个学生使得老师绝望的话,那么这无疑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第一次逃课,第一次通宵打游戏,又第一次在外边过夜。太多的第一次了,天佑也逐渐对这些变的不以为然,仿佛和吃饭睡觉一样——都只不过是一些稀松平常的事情,无关紧要得甚至可以不要。
天佑堕落了。
第九章 非典人生
    这个学期结束了。
天佑的几次模拟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平日里很多功课都糟糕透了。绝望的老师也只有照实给了天佑的成绩。没有付出,收获似乎成了最后的玩笑。
考过试,天佑便匆匆回到了家中。家人过分对成绩的关注,使得他不得不再一次编造一个善意的谎言。不过编造的东西始终是缺少那么一点点自信的成分。家人开始也怀疑话里的可靠性,几双眼睛死死盯着天佑。要说唯一可以出卖自己的也就只有这双黑漆黯淡的眼睛了。大概是撒谎已成为了一种习惯或是一个定律,这一次眼睛又拯救了自己。
在家里,没有了晓月似乎清淡了许多。如果说以前的日子是一杯苦咖啡,有一份清雅,也有一份苦涩在里面;而今的日子则更像是一杯绿茶——只有清雅,没有了苦涩,也没有了苦中的丝丝甘甜。扫扫院子,看看电视,睡觉,时间就这样慢慢地打发掉了。
腊月二十七,天佑过了童年里的最后一个生日。十八岁了,什么都不可以不想了。想起了那个花季,那个雨季,他哭了。
这一天,他发觉自己长大了。
过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最高兴的时候。这个春节,很多以前的伙伴都打工回来。
和儿时伙伴们在一起,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及小时候的趣事。现在大家关心的只是明天是否可以一样吃饱穿暖,明天是否还有钞票可赚。人们的眼里,今天似乎就是为明天而生,今天就是明天的“孔乙己”。
仅仅几年的光阴,岁月却已把人蹉跎得不成样子。与昔日的伙伴重逢,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是现在少了欢笑,少了憋在心里久久的话语,多的只有人们对自己的吹捧和自己僵硬的赔笑。
看来,时间真的可以改变什么。唯一不变的恐怕也只有海誓山盟的爱情和天长地久的诺言。真情真爱的付出是一辈子的赌注,而诺言的兑现却是完全付出不保留。无论如何,那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所以,不要轻易爱上一个人,更不要轻易地许下什么诺言。否则,你的偿还也许就是一辈子的付出。
白月里,天佑可以欣然接受一切,惟独那个恼人的礼节。汉族有个传统,就是过年逢人要拜年。如今的蒙古族已渐渐得融入了汉人当中,很多习俗也是依照汉族。
在这个小村里,天佑的辈分低的叫人发抖。因此,他格外痛恨拜年。逢人都要矮下半头,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给一个小不点儿磕头。
在天佑心里,最对不起的就是姥姥老爷。每次除夕夜里,天佑都想过给二位老人家拜个年。可是到了时候,之前的想法便难以落实。就这样,错过了一年又一年。今年,也没有例外。
总算熬过了苦难的白月。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陆续就职: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看家的看家。
这个新学期,压力压得人快要喘不过气,仿佛站在了青藏高原。学生早早便回来,拼尽气力做着垂死的挣扎。一模二模的接踵而至,校长老师的最后医嘱,这群没救的孩子就像是守侯在山丘边缘的昔日猛虎——一点一滴为自己挖掘坟墓。
天佑的日子,照旧不误。
正当斗争在热火朝天的准备中,另一场震撼神州的战争开启了。
这一年三月,非典遍及全国。
报道中说,这次战斗源于沿海地区。大概起于乱吃乱。
这十几年,祖国母亲敞开了胸怀,无私到袒胸露乳哺育普天之下的孩子,可谓尽心竭力。母亲甘甜的乳汁把一些地区的孩子喂得似怀胎十月一般丰腴。偶尔畸形的几个孩子肚子大的恐怕只有从侧面才辨认的清这个的玩意儿的概念——他不是一个肉球。
“畸形儿”为了保持形态,只有牺牲那些懦弱的动物。“吃啥补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似乎只有血的记忆。
“乱吃乱”,还要乱吃,结果非典的斗争掀起了。表面看来,只不过是一次瘟疫。其实,这是全国各地弱小者揭杆的起义,更是流血亡灵对无知人类的惩罚。
这次斗争,人类最终还是靠着智慧赢了。可是,付出的不只是千万无辜的生灵,还有一个血的教训。
非典期间,学校并未坐以待毙,相反却把自己弄的像“少年犯管教所”。学生只有躲在里面叨念着没完没了的麻痹“经文”,宽容的时候来到操场“放放风”便是万幸,却不知大墙外的一切。
这段日子,天佑老实多了。无聊的时候,倒只有学习。起初,一匹野性未泯的狼被人用绳子拴起来当狗使唤用以看家,实是难事。失恋的人或者单恋的人,总是不住告诉对方“感情有待于培养”,日子久了,这个男孩渐渐拾回了自己。
就这样被关了几个星期,上面的政策丝毫没有宽待。在此期间,妈妈来“探监”过一次。那天,母子俩都哭了。隔着铁窗,母亲看着儿子削瘦的脸庞,再也忍不住哭了出来。天佑自己都觉得:倒真不如自己此刻是在坐牢,也许母亲会好受一些呢?一个人若真是坐牢,亲人也就只有眼里伤心的眼泪;可若是无辜蒙受牢狱的生活,作为亲人就不单单是眼里的眼泪了,还有心里沉沉的痛。
天佑的人生就像是蔓延的非典肺炎,一路荆棘坎坷,一路漂泊不定。他的一生有别于凡人的平静安谧,是一个典型的非典型人生。
牢狱的日子长达三个月,直到高考封闭性的结束,一切才渐渐好转。可是谁又晓得升学不会是另一段牢狱的开始呢?
四天的考试后,同学各奔东西,鲜有消息。
第十章 随风飘逝的童话
    风继续吹,不忍远离,心里极渴望,希望留下伴着你……
风继续吹,不忍远离,心里亦有泪,不顾流泪望着你……
……
耳边又响起了这首《风继续吹》,十几年如一日。可以说,我是伴着风长大的。很是庆幸,这十几年里一直有哥哥的陪伴。
小时候,看见哥哥的照片,惊艳于他风华绝代的容貌,一副只有在童话里才会出现的绝美面容。尘世间,竟有如此美丽的男人。那个年代,一张黑白照片足以叫我炫耀了整个童年。心底私下里,时常充盈着一个幼稚的念头:若是以后嫁给这样俊朗的男人,该是多好。试问,哥哥这样的男人,怎会不是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一张哥哥的黑白照片,编织了一个少女十年的梦。
高三那年,全国闹起了非典。神州遍起燎原之势。一时间,上下人心惶惶。
阴罹,笼罩了每一个角落。
这天一早,右眼跳个不止。无法睡去,便去了自习室。自习室里,只我一人,空荡荡的。
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屋里静得叫人害怕。没有心思再看书,起身呆望着窗外漆黑的夜。黑寂,启明星亮了,天也开了。
上第一堂课时,也不知同学打哪弄来的报纸。课听不进去,随手翻了几张。恰巧看到了一张巨幅照片,是张国荣的。
我扯了扯同桌的衣角,“看,我的男朋友!”同桌瞥了我一眼,笑了,“他是你的男朋友?那我只能安慰你了,你可要守一辈子活寡了!”
张国荣于愚人节跳楼自杀身亡,头版头条。
报纸实在再也看不下去了,想要哭泣,可又总觉得对哥哥是一种亵渎。
眼泪,还是止不住落了下来。
因为,这辈子,我守寡了。
昨天,二零零三年四月一日。
昨天的十八时三十一分前一秒钟,他还在。可下一秒,他却走了。
仅仅时一秒钟,生命仅仅在于一秒钟。
哥哥走后的日子里,我写了很多文章。多得几乎连自己也数不清了。一天一点爱恋,一天一点思念。终日,用酒精来麻醉未泯的一点神经,沉醉中慢慢睡去。
知道吗?哥哥。
两年来,四处搜寻着哥哥的作品。几十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几十部经典的影视佳作。
《霸王别姬》里,我见尤怜的程蝶衣;《倩女幽魂》里,一生痴情的宁采臣;《英雄本色》里,豪傲不羁的干探;《东成西就》里,柔媚风情的师兄;《上海滩》里,义胆忠肝的许文强;《异度空间》里,情悔一世的郎中……
哥哥,痴心不悔,编织了一段又一段星月童话。
一切都过去了。
或许,哥哥原本就不属于这个烟火人间。他的到来,无非是在游梦。这样一个脱俗的男人,就该永享天上人间。
“我劝你早点归去,你说你不想归去,只叫我抱着你,悠悠海风轻轻吹……”
风,还在吹着……
就像我对你的爱。
※※※※※※
四月一日,西方愚人节,就在这一天,张国荣选择了离别世界。繁华红尘,夜幕浅坠,香港中环文华酒店19楼,纵身一跃,与大地的最后一次拥抱。张国荣,就像风一样,这样与我们作别。
那天在课堂上看到报纸的时候,天佑还不愿相信这会是事实。后来,强忍着泪水写下了《童话》。这个男孩为了一个信念,再一次重拾旧笔迫着心情写下故事。
这么多年来,天佑早已把他当作了“哥哥”。不想失去原来只不过是一朝一夕,可是残留的记忆又是多久的等待呢?天佑只顾拿起笔,不愿去想着那些痛苦的事情。这也是他第一次以一个女孩的身份写下文字,也许正是为了一段纪念——对江芷的思念没有削减,只是不能重新来过。
小的时候,姥姥就常常给小天佑讲一些童话故事。那时的童话,何其的美好!长大后,才知道世间的故事没有永远的美好,更多的却是凄厉。
以前与江芷在一起的时候,嘴里讨论最多的恐怕就是这个“妖艳的哥哥”。女孩子若是说出不喜欢张国荣,那也是违心的。江芷喜欢这个男人。
有的时候,天佑开玩笑地说,既然你喜欢这种类型的男人,那么我就不耽误你的青春了。每当天佑开玩笑的提到“分手”的时候,江芷总会撒娇地在他的胸口捶几下。轻得不如一团棉花的重量,但却要这个男孩记住一辈子。
的确,天佑的脸棱角分明得如一尊庄重的雕塑,不像哥哥那样的美丽;天佑的眼睛漆黑忧郁,也没有哥哥的那份懒散。无论哪一方面,天佑都不是江芷喜欢的类型。但是,这个女孩却偏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不标准”的男孩。
与江芷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天佑自然而然地也喜欢上这个“哥哥”。特别是那首《风继续吹》。
天佑自小便喜欢风,喜欢在风里飘摇的那种感觉。很惬意,很温馨。就像和江芷在一起的日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