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她最近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要是论她的地位,那真是无人能及。
少有的一些功成名就的名宿前辈们虽然名声在外,但和沈武寰的传奇性一比较起来,那自然是萤火与皓月之别。
更重要的是她甚少在这种公开场合露面,这次他们是真的可以一饱耳福了。
沈武寰提着箱子和李芸熙走入会场的正中心,两人穿着礼服莲步轻移,像极了一对并蒂莲花。
会场正中间安置着一架黑色的钢琴,在会场灯光的照射下映照出灿烂如同银河一般的灯光。
两人向着观众们鞠躬后,李芸熙轻巧坐在了钢琴前,而沈武寰则将琴盒放在了地上,从盒中拿出一把高音萨克斯管。
萨克斯管是管乐器之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乐器。
它不但拥有铜管乐器的力度,更能兼顾木管乐器的音色,所以作为管乐器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交响乐团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今天沈武寰将要演奏的就是这样一件乐器。
李芸熙坐在钢琴前向着沈武寰点了点头随后朗声道:“CN特色浪漫主义钢琴曲《彩云追月》,作曲人沈武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随着李芸熙的手指触键,一连串如梦似幻的音符如同水银乍泄般的叮咚作响。
勾人的刮奏带来了一丝特殊的韵味。
这似乎是国画之中山水泼墨般的写意,让人一下子置身于云层之上。
接着叮铃清脆的旋律奏响了整首曲子的主题。
好似一道月光挥洒在人们心头之上。
所有人都惊呆了。
在场的人即便对古典音乐无感,但作为谈资的一部分是和社交捆绑在一起的。
他们当然知道在这首曲子出现之前,是根本没有所谓的CN特色的西洋古典乐曲的。
这可不是古筝、琵琶、二胡等等传统的CN乐器,这是钢琴这样的彻彻底底的西洋乐器啊!
所有人一下子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沈武寰的身上。
既然钢琴可以,那这把萨克斯管又能奏响什么样的音乐呢?
接着沈武寰吹响了萨克斯管。
洪亮的声音立刻传遍了整个会场。
粗犷嘹亮的音色如同贯穿云层的一把箭矢,随着钢琴键的流动,带来了扑面而来的澎湃气势。
沈武寰在这里对整首曲子作出了修改。
《彩云追月》是一首相当静逸的曲子,而高音萨克斯管的无论是音色还是音量都拥有极强的穿透力。
如果增加萨克斯管的旋律覆盖,就会影响整首曲子的平衡,给观众造成一种不和谐的感觉。
沈武寰作出的改动是让整首曲子的旋律分成男女两个旋律。
并非是旋律真有男女,而是在演绎的过程中表现出男女之间的那种天然不同。
李芸熙如水一般的演奏将整个旋律部演奏的如同月亮上居住的美丽女神一般光彩动人。
而沈武寰的萨克斯管则豪放粗犷,如同登高云端,豪迈盖世的人王。
这首彩云追月,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彩云追月。
虽然都是讲述追月的故事,但不是彩云追,而是站在彩云之上的人去追。
追求的也不是月亮这样毫无感情的死物,而是其上居住的女神。
钢琴晃动的颤音如同女神初见人王是摇摆不定的心思一般,每一次颤音都让人心头发慌,欲罢不能。
萨克斯管间奏流畅的旋律并没有突出任何的技巧性,以粗犷为核心的音色似在宣泄着人王内心深处的渴求。
旋随着情绪的激荡,两种乐器的旋律开始交汇。
钢琴和萨克斯管这两种并不好融合的乐器却在这一刻真正的水乳交融了起来。
李芸熙和沈武寰两人的演奏技巧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她们的默契在这首曲子里真正的体现出来了。
此时。
沈武寰是站定在原地的,看不到背后的李芸熙,但如果她背后有一双眼睛,那一定能够看到李芸熙那双动人的美眸之中展现的动人感情。
这不是她们第一次共同演奏了。
但也从没有一次,是演奏这样充斥着各种暗示的曲子。
这首特别的《彩云追月》是沈武寰特别为李芸熙改编的,虽然是为了演出,但如果没有这次演出,恐怕她也想不到这样的改编方法。
而现在看起来,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李芸熙对于她来说正是这个世间至高无上的珍宝。
情意的交汇构成了一副极强的美感。
这种空灵感和色彩的丰富程度堪比一整只交响乐团。
观众们情不自禁的跟着音乐摇摆了起来。
音乐之中蕴含的缠绵爱意让他们心头温热,这种贯穿内心、直击灵魂的意境让他们简直陷入了忘我的境地。
一曲终了。
在场几乎每一个人都眼角翻红的奋力鼓掌。
一些不明国籍的老外们纷纷大喊道:“bravo!”
但更多的则是充满CN韵味的呐喊:“太棒了!”
“从没听过这么感人至深的曲子!”
“这才是CN作曲家应该有的样子,这才是CN的骄傲!”
沈武寰的一首小曲子也许不会让普通人联想到这一层含义,但这些在场的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无论什么事情,从无到有的过程都是最艰辛的。
沈武寰的一曲《彩云追月》,将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完整的展示了出来。
这种气魄,这种力量,是在场每一个CN人都不能小觑的!
当音乐结束之时,会场的灯光暗了下来。
司仪的声音传来:“请靠近门口的宾客让出一条道路,接下来的演奏的曲子需要对乐器进行一些调整,请耐心等待一下。”
第二百四十九章 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上)()
在聚光灯的笼罩之下另外一架钢琴被送入了会场。
在场的人都愣了一下。
“两台钢琴是要做什么?”
“不知道呀?”
“我想可能是双钢琴表演吧,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演奏形式,至少目前为止在CN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在下有幸在德国观赏音乐会的时候见过国外两位大师共同合作,精彩绝伦啊。”
“如果是沈武寰的话应该是新曲子咯?那么就意味着这是一首CN自己的双钢琴古典音乐?”
人们开始躁动起来。
对于新鲜事物,人们总是拥有异乎寻常的兴趣。
双钢琴是一种演奏形式,不太严格的说来,大部分的古典曲目都可以改编成钢琴或者双钢琴来演奏(无非好听不好听而已),李斯特就干了不少这样的事情。
勃拉姆斯同样有几首双钢琴的音乐作品,各大作曲家流传于世的双钢琴作品不算少数。
但即便是前世那个古典音乐已经进入完备的时代,现场演出和录音却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多。
主要是两位水平相近、气质相合的高水平钢琴家很难碰到一起,即便相遇,也要花很长时间去相互理解和妥协。
这就意味着这两位高水平钢琴家很可能在演奏过程之中无法发挥自己全部实力。
但像沈武寰和李芸熙这样朝夕相处的两位高水平演奏者却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她们对彼此知根知底,音乐上的相性最为适合。
沈武寰坐在了刚刚被推上来的钢琴前,工作人员已将钢琴轮上锁,保证它不会随意移动。
两架三角钢琴正反放置,让钢琴共鸣箱位于中心,两人各坐一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钢琴自己的音量,并且让整个场面极具美感。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沈武寰的介绍简短无比,却能够让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够清晰的听到。
这是一首标准的古典时期的古典音乐。
全曲共三个乐章,前两章采用的都是普通的奏鸣曲式,第三乐章则采用的是较为特殊的奏鸣回旋曲式。
接着李芸熙开始了她的演奏,而沈武寰紧随其后。
第一乐章的开端以双钢琴的分解和弦大齐唱开场。
明晰的将乐曲讯息透露了出来。
欢快明朗的旋律,在李芸熙手中显得娇俏迷人,这同样也预示着她此时内心快乐的情绪。
沈武寰本次担任的则是第二钢琴,主要以配合、规整,并为整首曲子增色。
D大调的旋律,踩着4/4拍子,以快板的节奏展现出其饱满的精神。
引子段落的娇俏颤音和叮铃之声不绝于耳,而第二钢琴配合之下展现出来的急促节奏,营造出了一丝进行曲的味道,让听众们不知不觉之中情绪亢奋了起来。
漂亮的引子在欢快的节拍之中结束。
紧接着是一拍休止符。
这一拍休止符连接着引子与第一主题,这一拍似是跨越时空的一拍,不仅仅是时间上的间隔,强弱的对比更营造出了空间的反差。
两位演奏者似是将在场的所有观众带入了异空间之中。
之所以会有这种极强的差异感,正是因为两个段落之间的联系并没有那么浓厚。
无论是旋律性还是节奏型等方面都没有直接继承,这就造成了极其强烈的反差。
在这一排休止之后,以极其轻微的触键将声响引入主题。
这正是沈武寰那如同灵魂般深刻的触键在发挥着作用。
她的触键控制着乐曲的音量,在这些轻微的声响成片升起之时,整个场中就像被笼罩在了迷雾之中一般。
触键由弱至强,营造出了一种鼓点行进般的画面。
整个第一主题在沈武寰和李芸熙的配合之下展现的颇为有趣。
在场一些喜欢打闹的小孩子在这首曲子之下都不自觉的安静了下来。
充满童趣的旋律和生机勃勃的意念相交融,展现出了绝无仅有的画面。
整个第一乐章都呈现出了一种极其欢乐的氛围。
沈武寰和李芸熙俨然化身成为了幻想之中的花仙子。
她们纵情的在无尽的花海之中,追逐嬉闹。
正如她们在钢琴之中表现的那样。
整个第一乐章之中时常能够听到第一、二钢琴的“追逐战”。
强弱之间的变化,就仿佛是有人端着摄影机在拍摄这一副画面般。
而两位花仙则由远及近,她们相互追逐,并且乐此不疲。
时不时伴随而来的大齐唱展现出了极其强烈的喜歌剧效果,丰满乐段的感情和情怀。
这其中最为特殊的要属第四十一小节的时候,李芸熙演奏了一段上行华彩,接着便开始了双钢琴的齐声卡农。
卡农并不是指那首极其著名的《C大调卡农》,卡农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曲式。
卡农,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特指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的一个小节,最后的一个和弦,融合在一起。
这种叫法就和《无穷动》类似,帕格尼尼的《无穷动》也是以曲式直接命名的单曲。
而这里指的卡农则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
卡农的形式并不太长,只有八个小节,但却无形之中增加了整个第一乐章的神圣感。
而在这其中的第六十五小节开始,第一钢琴有了气息较长的旋律,以李芸熙为主部的快速旋律。
在沈武寰以快速音型织体烘托下,加剧了整个音乐的紧张感。
整个第一乐章从显示部到发展部,再到再现部,以及最后的结束部,可以说每一个乐句都能够体现出莫扎特其人超越凡人的人性光辉。
再加上两位超越常人的演奏者的倾情演绎,可以说将整个第一乐章表现的极端完美。
前面已经说过,如果不是像沈武寰和李芸熙这样日常生活在一起的人,恐怕根本不可能有着这样的默契。
事实上,莫扎特一生一共有六首双钢琴作品。
他的双钢琴处女作正是在其全家一同前往巴黎、伦敦旅行演出期间进行的首演。
演奏者正是莫扎特姐弟!
莫扎特和他那极富才情的姐姐用一首谱面简单却充满童趣的曲子,赢得了满堂彩。
而这首《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背后则有更加特殊的故事,让我为你们一一道来。
第二百五十章 定情曲(求月票!求各种票!)()
纵观整个音乐史,莫扎特也是这条长河之中独一无二的旷世奇才。
但这部《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却显然没有像现代时刻这么受到欢迎。
事实上很多西方音乐学者的重量级著作之中甚至都找不到K448的记载。
唯独格劳特的《西方音乐史》之中有关于这首曲子的聊聊数笔。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375a,作于1781年,为与他的女弟子约瑟华·奥文隆汉玛一起演奏而作。”
前文中所描述的莫扎特共有六首钢琴二重奏是历史上的真事,但如此这般的话,这首曲子就没有那么多传奇的部分可以大书特书了。
所以,日本漫画《交响情人梦》之中,将之描述成为莫扎特一生之中唯一的一首双钢琴奏鸣曲。
其实这样理解并没有错误。
事实上除了K448这首之外,其他的五首均可以采用四手联弹的形式进行演奏,其中的个别几首可以进行双钢琴演奏。
所以K448才是莫扎特真正意义上唯一的一首双钢琴奏鸣曲。
正是它的特殊性让人产生了新的联想。
这样一首特殊的曲子是为了与他的女弟子共同演奏而作。
即便音乐家多多少少和普通人不太一样,但归根结底他们依然还是人类。
是人类自然就有七情六欲。
我们大可以对于这个作曲动机略作揣测。
而这首曲子之所以在音乐史中不受重视,却在现代社会之中如日中天,请检索“莫扎特效应”,具体内容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但更多的人则愿意相信K448,称得上一句特殊的称呼。
“定情曲”。
而今天同样的事情也在发生着。
李芸熙和沈武寰的感情至今仍然也没有开花结果,不过谈恋爱这种事情个人有个人的方法。
而如今的这首共同演奏的曲子,正是一位音乐家所展示出来全部的爱意。
如果说第一乐章是花仙在花田之中欢呼雀跃,那么第二乐章则是愉悦之中的慵懒的闲情逸致。
李芸熙手指间流淌的旋律优美而舒缓,而沈武寰则在这种旋律之中配上了强律动性的伴奏织体。
那厮甜腻的感觉油然而生。
恍然之间,听众们被带入了如同梦中仙境般的美妙世界之中。
第二乐章以G大调起始,却从第十三小节开始,调性在G大调和D大调之间徘徊,这种调性上的不稳定性和旋律的和谐性同时存在,展现出了莫扎特无以伦比的作曲技巧。
而整个旋律的观感却让人如梦似幻。
整个连接部的旋律之中,沈武寰的旋律显得高雅而唯美,少了第一乐章那种快板的急促,多了的确是灵动如同古典舞步般让人心动的诗情画意。
而李芸熙的钢琴声则完全符合她此时的心情。
更甚者,李芸熙已经完全融入进了乐曲之中,她的水平在这首曲子背后隐含的深意之中悄然进化。
充沛的感情和人文精神是古典音乐的核心。
这些东西并非是旋律之中生来就有的,而是演奏者通过自己的灵魂填充出来的!
而李芸熙也终于成为了这样的一位演奏者。
舒缓静怡的旋律让人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