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所言差已,微臣倒是觉得,这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契机!”许贯忠听见杨峰丧气的话语,不由开口说道。
杨峰闻言,精神一震,“许卿你说!”
“向大宋国称臣的利弊都非常清楚,不能实战练兵,托延了军队士卒个体战力的提升,每月需要向大宋国输送高级人才,间接扩大了大宋国的人才聚集;然而,如果我们投效了大宋国,短期内必然可以高枕无忧,千羽国虽然发展迅速,然而无论是军政还是民工都还有很多很多的环节需要巩固与改善,没有足够的军队和相应的人才,开扩领土,反而会更加影响我国的前进,至于人才的事情,其实并不困难,每月主神都会授意一名人才来投靠国君,新晋人才的实力不容置疑,但对于我国的归属感并没有多少,国君将他们送出去也并没有什么,而且,这其实也是我们将势力打入大宋国的一个契机,国君可以安排一些忠心的臣子,送到大宋国任职,收集一些大宋国的情报。”
许贯忠的话语,使得杨峰眼前一亮,看来是大宋国的强势崛起,扰乱了心神,竟然没有从中发现一点利益。
“许大人言之有理,微臣也认为,这对于我国而言,利极大于弊!扩充领土,并不一定只能走南汉国这一条,大宋国只是不允许管理下的国家互相征伐,却没有禁止合并。我国还有几个盟友国,虽然他们都被称为一国之君,但他们统治的只是一个县或两个县的土地罢了,相比于县令,他们的权力也大不了多少,以如今的局势而言,只要我们诚心交好他们,并对他们许以重利,想必他们对于投靠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排挤。”郭嘉说着缓了缓,其继续侃侃而谈道。
“至于军事扩张的事情,微臣认为以我国与周边的地形而言,还是要以水军为主,首先,我国兵力不足,需要继续募兵,扩充水军队伍,而且我国紧邻渤海,渤海上面的水寇、海盗多不胜数,还不受大宋国制约,水军训练不成问题,而且,我们与隋杨帝国的势力是盟友,也可以像秦琼将军过来一般,通过传送阵分批传送将士们过去参加战斗,在练兵之际,还给盟友起到了军事支援。”
“好!好!好!诸位爱卿真是替孤解忧了,既然如此,那么明日就由许卿当任使者替孤前往大宋国祝贺如何?”
见杨峰说起,许贯忠自然没有异议,向现在这种情况,除非情况特殊,否则各国君主都是不会亲自前去祝贺的,万一被挟持了呢!就算是万一,也没人愿意涉险。
“水军的事情确实需要提上日程,扩军的事情,孤一会通知兵部尚书和李将军,姚卿这边也可以和李将军那边沟通一下,先协助着,把我国渤海地域800里海洋内的势力都探查一遍,水军扩编结束就动身剿灭他们。”
姚广孝闻言当即点头,表示下去后就去处理这件事情。
此事就此告一段落,杨峰和这些大臣聊了些家常后,便让他们都退下去了。
然而,让杨峰意外的是,一直在千羽国没啥存在感的学士陈晨却没有马上离开,摆着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
杨峰见状,自然是知道,他是有话想跟自己说的,便示意他重新坐下。
其实以陈晨的能力而言,虽然算是个人才,但也就只能勉强当个县令罢了,杨峰给予他学士之职,并留在自己的身边,其实也是为了有机会谋划他的叔叔陈平罢了,毕竟身边都是郭嘉、王猛、姚广孝这些名垂千古的名臣辅佐,陈晨真的找不到机会施展自己的所学。
“陈学士,现在人都走了,你有何事想要告诉孤。”见御书房中只剩自己和陈晨了,杨峰当即便问了起来。
陈晨闻言,有些蹉跎不已,略微思量了一会,方才开口道,“国君,您的身边有三位大学士和诸多大臣替您排忧解难,属下愚钝,自出任学士一职,未有丝毫建树,不能为国君排忧,甚是惭愧,今听尚书令许大人之语,甚有醍醐灌顶之感,微臣希望可以成为您布局在大宋国的眼,从侧面为国君的宏图霸业添砖添瓦。”
陈晨的话语,让杨峰眼前一亮,对啊,怎么没想到这种打开方式呢!以他叔叔陈平在历史上的表现,那简直就是超神级的卧底啊,身为自幼在陈平的熏陶下生活的陈晨,这方面应该也不会很差。
而且陈晨自带模板特长就是“反间计”和“离间计”,现在杨峰突然觉得,如果不派陈晨去给赵匡胤穿小鞋简直就是对不起自己。
当即,杨峰便问清楚了陈晨是否真的就是这个打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杨峰便让陈晨先下去了。
这东西,你得先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才能让陈晨过去后,不会被大宋国的人起疑,不然,大家都提防着你了,那么你能力在强也很难施展出来,而且他是陈晨而不是陈平!
对于水军扩编一事,最开心的莫过于水军的各大将领了,对于人才匮乏的千羽国而已,扩军就代表着他们也将随之升迁。
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暂时只扩充一个旅的水军,以后在慢慢扩编,这也是因为千羽国的战船不足以支撑更多的士卒。
分批使用战船训练水军,还不如以后有战船了在扩充军队,至少这样会降低很多的资源消耗。
第250章 最杰出的航海家()
次日清晨,许贯忠便带着1000金币在五百禁卫军的护卫下朝龙呤国而去。
虽然千羽国和龙呤国只能算口头上的盟友,但杨峰也在李云飞走后的第一时间把情况通过区域论坛的私聊系统告诉了陈青。
这事情对于陈青而言,也是迟早知道的,不如卖他个人情,提前告诉他,让他们有个准备。
而得知这个事情后,陈青当即表示,明日派使者在国中等候,等千羽国使者过来了,一同前往大宋国。
虽然不知道陈青的打算,但既然他们提出结伴同行,杨峰自然也没有拒绝的理由,所以便有了许贯忠等人直奔龙呤国而去的这一出。
而也是这一天,千羽国各县各镇各村之中的公告栏上,再次贴上了募兵公告。
这段时间,这已经是千羽国的第三次募兵了,百姓们早以习以为常,看热闹路上比之以往少了很多。
而看过公告栏的百姓,都发现了这次募兵的不同,那便是,兵种的改变了,希望都是陆兵,而这次则是水军。
水军的选择要求要比陆军要高很多,在原来的体质基础上,征召的青壮不得有任何晕船、厌水的情况,同样本身就习水性的青壮有优先从军的优待。
然而,尽管是近期的第三次募兵,而且募兵要求也略微有些提高,然而应召的百姓却反而比之以前人数还要多上很多。
突如其来这么多人,使得兵部的官吏有些措手不及,连忙禀告兵部尚书潘军,请求加派人手。
其实,百姓们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以千羽国的政策而言,家中如果有人从军,获得的利益是远远高于普通家庭的,只是现在千羽国正处于战乱时代,参军太过危险,使得百姓们犹豫不决,而这次的水军征兵,却是让他们甚为惊喜,生长于湖泊大海边的人们,不说晕船什么的不良反应,连不会水性的人都极为稀少,这个要求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任何阻碍。
而千羽国水军的情况,他们还是了解的,一般都是处于训练的状态,除此之外,也就是去渤海清缴海盗,实战练兵;然而说是清缴海盗,其实将军们都会提前打探目标的实力,进行万无一失的规划,然后才统兵前往。
一般水军中很少有人会出现重伤的情况,至无战死的事情,那就更不用说了,至少到现在为止,百姓们也没见到或听说哪家的男人在水战中战死了。
在这些因数的引导下,水军募兵的火爆程度就可想而知了,而这次的募兵人数也只有5000名额而已,所以,募兵对于士卒的要求也在募兵的同时,慢慢提升,以期提升这次应招士兵的整体素质。
而让杨峰有些意外的是,丁奉竟然摆着自己的爱徒,求见于他,希望让自己的爱徒加入水军部队。
“国君,马和的水性很好,而且微臣觉得他对水战方面也颇有一些见解,这次他有意参军,然却因为年龄问题,被淘汰了下来,这次老臣厚脸恳求国君,无需让他正式成为水军,只要给他在水军中干干苦力,有机会接触水军的机会。”
对于丁奉的这种小小的请求,杨峰自然是没有什么异议的,怎么说,这马和也是丁奉的得意爱徒,学习了葵花宝典的人才,只要他在水军中积极学习,以后必然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水军将领。
得到了杨峰的肯定,马和欣喜过望,当即郑重的开口说道:“承蒙国君信赖,小民进入水军后,一定会努力向各位将军学习,争取他日能报效朝廷报效国君。”
“哈哈哈,好了,好了,你能有这个心,孤很是欣慰,这样,孤一会向李俊将军那知会一声,你就挂个亲卫的名义,跟着他好好学习,等有战事了,你可依战功晋升。”
马和闻言,激动的连连磕头,感激杨峰的关照之情。
“小民马和本是布哈剌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然突发战争,不幸被敌国俘虏并被净了身,然万幸的是师父在我无助之际救我于水火之中,并传我绝伦功法,今日又得国君信任,小民感激涕零,今日小民下定决心,改我姓氏为郑,愿至今日起,斩断前尘往事,好好学习水战之术,以后为国君争霸于海洋之中!”
“好,好,好,郑和你有此心,孤甚感欣慰!”
等等,什么!他叫郑和!杨峰的脑袋一下有些迷糊了,肯定只是巧合,嗯,肯定是巧合。
杨峰听见小小年纪的马和竟然有此决心,竟然自己替自己改了姓氏,不由起了欣赏之情。
然而,话一开口,杨峰就回过味来了,改姓后的马和竟然叫郑和,那可是我们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航海家,七下西洋的功绩,那可是名震古今中外的。
随时难以相信。但杨峰还是条件反射的点出了郑和的属性面板。
姓名:郑和,字三保
身份:千羽国凤凰教执法长老亲传弟子
称号:三宝太监
职业:航海家
等级:七阶(超级历史名将)
属性:
统帅——77(308),
武力——35(140),
智力——62,
政治——43。
天赋:七下西洋——其曾七度远航东南亚以及印度洋沿岸地区,对海洋的各方面都极为了解,所率部队在海洋上航行时,不会遇见风暴、海啸等自然灾害,率领部队在海洋中作战时,所统帅的士卒全属性提示10%。
特长:航海家——善于在海域航行,所率船只,移动速度+20%。
水战精通——尤为善长水战,在水军作战中,自身战力提升10%。
剑术专精——舍弃其他兵器。专修剑技,使用剑类兵器时,战力提升20%,使用其他武器或徒手作战时,战力降低50%。
功法:葵花宝典
技能:袖里藏针——使用技能后,从衣袖中激射出一根绣花针,伤害+50%,有极小几率触发必死属性,10000次。
辟邪剑法——使用技能后,迅速使出72招诡异剑法,伤害追加5%。每招消耗500法力值,中间可随时停止连招。
装备:无
评价:,本姓马,布哈剌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为人有智略,知兵习战。曾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在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上,有着伟大的功绩。
第251章 大宋庆典()
郑和的出现,简直就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虽然他现在只有7阶的实力,然而确是千羽国继吴起之后的第二位超级历史名将,在名将加成的情况下,10岁的郑和统帅能力仅次于吴起。
千羽国的水军有郑和的存在,杨峰相信,以后千羽国的水军必然可以雄霸一方。
丁奉带着喜形于色的郑和退下后,杨峰直接召见了李俊,从郑和的属性上来看,其应该是和郭靖一样,属于成长中的人物,未来充满了可能性,所以在教导方面,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而千羽国的这些水军将领中,杨峰感觉拿的上台面的也只有李俊和杨幺了,这次召见李俊,也是将这件事情告诉与他,让郑和在他身边学习,其不仅要认真仔细的教导,同时经常鼓励、不反对他去找其他将领求教。
而就在这个时候,许贯忠和龙口呤国使者已经进去了大宋国境界,在其等人刚刚到达边境的时候,便被一只千人团的军队挡了下来,问明开路与去处。
当两家拿出大宋国发个各国的请帖后,千人团的主将当即从队伍中分出一支百人团,由他们带领许贯忠等人前往大宋国都邺城。
一路上,许贯忠等人看见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许贯忠不由越来越心事重重了,这些队伍的的士卒都是四、五阶的实力,看样子并不比千羽国的军队强上多少。
但许贯忠却能看出这些军队的姿态都极为严整,并且身上都有着带有一丝肃杀之气,可以看出这是一支经历过战事,纪律严明的铁血之师。
众人没走多久,李子飞便纵马而来,亲自为许贯忠引路,可以看出,他或是大宋国还是比较看重千羽国的。
一路走来,众人互相攀谈,许贯忠也初步了解了一下大宋国的情况,大宋国在兼并飞云国和凌云国后,已经扩张为到了九郡之地,这次庆典,不仅是为了庆祝凌云国和飞云国的加入,同时也为了庆祝大宋国至此正式晋级为大型诸侯国,成为神州大地上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
大宋国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度,原凌云国国君张一诚为太尉,原飞云国国君李云飞为御使大夫,丞相为赵宣,地球赵家的家主,赵匡胤的后人,也是他带领赵家族人帮助赵匡胤建立的大宋国,从三公的人选可以看出,玩家在大宋国的地位有多高。
庆典的时间定为午时,所以许贯忠等人没到一会,便开始了,作为千羽国的使臣,许贯忠被安排在了一个上首位上,旁边是滇国,在他们的上面是南汉国和北汉国的使臣。
许贯忠随意性的打量了一下过来恭贺的队伍,发现原宋月皇朝底下的诸侯国都跑了过来,包括后燕,后燕来的使臣是丞相吴用,当许贯忠看过去时,吴用也正往这边打量,两人相视一笑,互相点了点头,表示问候。
在礼官宣布庆典开始后,赵匡胤便率先发表了言讲,表示至此凌云国与飞云国并入大宋国,大宋国至此晋升为大型诸侯国,并表示大宋国是和平之都,不愿生灵涂炭,所以不愿参与战争的同时也不愿附近发生战争。
赵匡胤刚刚发表完庆典开场词,许贯忠便率先站起,对赵匡胤拜倒,表示千羽国愿意改认大宋国为宗主国,以后以大宋国马首是瞻的意图。
许贯忠刚刚说完,赵匡胤还没来得及回答,滇国的使臣便也跪倒,表示滇国的想法和千羽国一般。
而作为提前知道情况的龙呤国使臣,当然也不会有什么犹豫,跟着便表了态。
三个“大国”这么一说,其他一些小国的使臣或国君自然也发现其中的道道,有着不少的国家也当场表示了臣服,当然,并不是所有国家的使者都有权力直接表态的,还需要回国禀告自己的君主,然后决定。
所以,对于选择臣服自己的国家,赵匡胤给予了肯定,对于没有臣服的,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