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是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别问我是谁-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见李楠沉默不语,知道她心里有顾虑,就进一步开导:“我知道,这件事你是当事人,写自己的亲身体会会很痛苦,可我相信,肯定真实感人!”
李楠沉吟片刻,默默地说:“家驹,我不想让读者知道我是谁。”
于家驹恍然,说:“你的心意我懂了,这样吧,以我的名义写,怎么样?”
李楠感激地点了点头。两天后,在大街上的各处报摊上又听到了报贩子们的叫卖声:“看报了,看报了,今天的《生活参考报》有精彩文章,由《虹》专栏著名记者于家驹写的调查报告《两栖人的梦》第三篇《粉红色的康乃馨》……”
当李楠又一次感受轰动效应的兴奋时,压抑在她心底的一片阴云也逐渐浮到上面来了,那就是离开庭日期越来越近的官司。她似乎想尽快了结这桩悬案,但又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赵灵的养父,也就是杨阳的亲生父亲杨原平。
然而,不管她心里怎样矛盾重重,这一天还是来了。
开庭那天,旁听席上的人很多。除了七八位记者,金星、姜大元和派出所的人,以及一些老知青、老同学都来了。于家驹坐在最前面一排,手中还拿着采访本和笔。
原告赵灵、杨原平与被告张慧英面对面地坐着,他们脸上的表情都很复杂。杨原平和他们的代理律师说明了起诉的理由后,法庭里隐隐响起了一阵议论声。审判长敲了一下木槌,又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审判长向被告提问了:“被告,刚才原告和原告代理律师已经就你假借为原告办理迁移北京户口之机,让自己的女儿李楠冒名顶替,侵犯了原告杨阳的姓名权和名誉权一事进行了陈述,并提供了必要的证据,要求你承担民事责任。现在,你对此有什么要说的吗?”
张慧英没有请律师,她缓缓地站起来,神情内疚地说:“我承认,我在帮助原告迁移户口的时候的确侵犯了她的姓名权。”
旁听席上又是一阵议论声。不料,张慧英突然话锋一转:“不过,有一点我必须得说明:这件侵权事件是在原告之一,也就是赵灵的父亲杨原平的认同下发生的……”
包括于家驹在内,几乎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愕然了。顿时法庭里好像飞过一群蜜蜂,“嗡嗡”声不断,审判长不得不再次敲响了法木槌:“安静!被告继续说!”
“这话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当时,我家和原告家都住的是办公楼改造的宿舍楼里,而且两家的关系很融洽。如果杨先生还有点良心的话,就应当不会忘记,二十一年前那个突然地震的夜晚,我爱人李江为了救原告一家,在已经逃出去的情况下,又返回去敲醒了他们。结果,杨先生父女,也就是原告二人得救了,可我的爱人老李却活活地被砸死在楼道里……”
张慧英说着,掩面哭泣起来。
赵灵情绪有些激动,欲站起纠正,被杨原平轻轻用手按住。旁听席的人开始窃窃私语,不少人还把同情的目光投向了张慧英。于家驹飞速地把这些都记了下来。张慧英抽泣不已,审判长提醒她:“被告,和本案无关的话题请不要说了!如果还有其他有关本案的事实,请继续。”
张慧英满腹伤心地说下去:“从此,杨先生很是感激,总跟我说要报答。后来,他现在的女儿赵灵作为知青子女要把户口办回北京,可杨先生的姐姐不肯做她的监护人,而且赵灵很快就要超过政策允许的年龄限制,本人也因为正在谈恋爱,表示不愿意回来,所以很可能就要失去最后的机会。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杨先生主动找到我,愿意让我在北京借读的女儿李楠顶替原告赵灵回北京,也算是对先前之事的回报吧……”

《别问我是谁》第二十七章(4)

赵灵忍无可忍地站起来打断了她的话:“不,她说的这些决不是事实!”
审判长厉声制止她:“原告,你不能打断被告的陈述!”
张慧英得意地瞥了赵灵一眼,继续说:“以后我们商定,由我的女儿李楠假冒杨阳的名字,把户口迁入北京市。杨先生还给我提供了各种手续所需的材料,包括杨阳的身份证复印件、户口迁移证等等,并且特意办理了在京就读的入户委托书。为了以后有个法律凭证,他还为委托书做了公证……”
杨原平听得一头雾水:如果张慧英前面的话还有点影子的话,后面的简直就是信口胡编了。什么入户委托书,还有公证!她是不是昏了头,以为自己说的就可以蒙骗所有的人?难道她不知道要证据吗?
一旁的胡律师看出他情绪激动,悄悄按住他,小声告诫:“杨先生,被告陈述时你不能打断。”
杨原平不服气地说:“她说的都是谎话。根本没有什么委托书和公证!”
果然,审判长提问了:“被告,你刚才所说的证明材料在哪儿?”
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齐刷刷地集中在张慧英身上。张慧英迟疑了。杨原平愤然地“哼”了一声,心里追问着:拿出来啊?刚才不是还振振有辞吗?法律凭证据,可不是想说什么就可以信口开河的。
审判长见张慧英迟迟没有反应,提醒她:“被告,请把证据交上来。”
“我都带来了!”张慧英突然说,她从提包里掏出一沓材料递给了陪审员,陪审员们传着看完,又交给了审判长。
杨原平一时蒙了,摒住呼吸注视着审判长。审判长看完,把材料晃了晃,神色严竣地问:“就这些吗?”
张慧英稍稍停顿,答道:“不,还有……”她的目光朝杨原平掠了一眼,又马上避开了,取出一张纸来,“因为这件事,我和老杨还特意在私下里写了一份协议书,双方认可女儿姓名顶替的事实……就是这张。”说完,她将那张纸也递了上去。
法庭人员传阅以后,审判长又递给胡律师。
因为这个证据事关重大,胡律师看得十分仔细。这是一份在普通稿纸上手写的协议书,甲方是张慧英,乙方是杨原平,里面的内容正如张慧英所说的,写得很清楚,而协议书的下端有两个人的亲笔签字,还有日期:1998年4月15日。
赵灵忍不住凑上前去看,又迫不及待地抢过来递给父亲。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激愤,杨原平的手微微颤抖着,他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字地看着,渐渐脸色都变了,大声叫起来:“不对,这份协议书是假的!上面的签字字体摹仿得很像,但绝对不是我的!”
法庭里顿时“哗”地乱了,审判长不得不连连敲打木槌。
李楠因为没有被列为被告,再加上她也不愿意直面赵灵,便一直在大厅外面不安地徘徊着。当然,她的心还在里面。法庭一阵一阵传出来的声音使她越来越担心,于是鼓了鼓勇气走到审判厅的门口,隔着门缝可以听清里面双方的辩论声。
一番唇枪舌剑后,胡律师与杨原平父女小声商量了一下,郑重地向审判长提出了申请:“我的当事人要求有关部门对所谓协议书上的‘杨原平’这三个字进行鉴定。”
审判长勉强同意,又问张慧英还有没有证据要提交法庭。
张慧英似乎信心大增,马上又举起一张票证:“有。虽然杨先生是为了报恩才这样做的,可毕竟这是件大事,所以,事成之后,我还特意让我的女儿到邮局给他寄去了两万元的感谢费,而且对方已经收受了。所以,我认为,原告方在这件事情上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赵灵气得忘记了法庭秩序,朝着她大声叫起来:“她,她撒谎!”
胡律师连忙解释:“审判长,对不起,我的当事人情绪有些激动。现在由我来陈述她的意见吧。我想问被告张女士一个问题,你拿什么证明是你让你女儿给他寄去了两万元钱的感谢费?”

《别问我是谁》第二十七章(5)

“当然有。看吧,这就是我特意让我的女儿寄出钱后留存的汇款单和邮局的收据。如果不相信,可以按照上面的地址和日期去查。”张慧英特意将票证在手里晃了晃,展示给众人,然后才交了上去。
胡律师追问:“可我的当事人说,那两万元是他委托你帮助办手续时必要的费用和花销,后来,你没有办,给他退回去的。”
张慧英反问:“证据呢?谁能证明那两万元钱是他的?”
胡律师也步步紧逼:“你刚才说,这两万元钱是你女儿帮助汇出去的,请问,她知道这两万元钱是干什么的吗?”
张慧英犹豫了,言辞含糊地说:“不……她不知道……”
就在这时,从门口传来了一个坚定的声音:“不!我知道!”
那声音震惊了所有的人,大家都回过头去,看见李楠站在法庭门口。
于家驹吃了一惊,脱口而出:“李楠?”
赵灵也惊得伸长了脖子。
李楠在众目睽睽之下,红着脸低头走到证人席前。
张慧英不敢相信地眨了眨眼睛,叫了声:“楠……”她的眼睛里闪出一线希望,又不无担忧。
李楠抱歉地看了看母亲,又对着审判长喃喃地说:“我,我是被告张慧英的女儿李楠,我可以作证吗?”
审判长点头回答:“允许!”
李楠再次看了母亲一眼,鼓了鼓勇气,声音颤抖地说:“我就是冒名顶替杨阳的那个李楠……”
议论声从下面响起,她有些慌,不知该怎样说下去,茫然地看着旁听的人群。倏地,她看见了坐在最前面的于家驹正用鼓励的目光望着她,右手还高高举起,做着胜利的手势。
她心头一热,顿时信心大增,把头高昂起来,勇敢地说了下去:“虽然,这一切是我母亲一手操办的,虽然,我一开始并不知道,可是后来,我还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遗憾的是,因为我已经面临着高考,我没有勇气放弃得来不易的在北京参加高考的资格。私心作怪,我一直不敢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而是听之任之,直到毕业。母亲为了使我的户口能够稳妥地过户到她的名下,暂时不让我把学校的户口转回来,而是各方寻找关系,等一切风声过去了再转;我呢,在母亲的眼泪和央求下,也抱着侥幸心理等待蒙混过关。审判长,扪心自问,我今天站在这里,根本不能称为证人,而是实实在在的被告之一。我再重申一遍:那两万元钱是杨叔叔交给母亲办事的钱,决不是母亲给杨叔叔的感谢费。不是!妈妈,我没有说谎吧?”
面对着女儿坦诚的目光,张慧英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
胡律师带头鼓起掌,带着胜利的喜悦对审判长说:“审判长,一切都已经清楚,我没有问题了!”
审判长当即宣布休庭,下一次开庭日期另行通知。
人们纷纷站起来往外走去,赵灵却木然地站在原地久久沉思着。直到法庭要关门,才在父亲的提醒下离开了。一路上,她沉默寡言,引起了杨原平的注意。
“还在想法庭上的事哪?”
赵灵点点头:“嗯,爸,我一向以为自己很勇敢,现在才发现,我不如李楠。要知道,她站出来指责的可是含辛茹苦养育了她二十多年的母亲啊。”
杨原平会心地笑了笑:“孩子,你能这样想,我很高兴。”
赵灵又接着说:“这个张慧英的行为真可谓十恶不赦了,连李楠这样的乖女儿都能站出来反对她。”
杨原平摇摇头:“说话别那么刻薄。不管怎么说,你也得叫她张阿姨。我看,她也有难言之隐。也许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都会变得心胸狭窄吧。”
赵灵笑起来:“爸,您这是什么歪论!”
杨原平轻轻拉住女儿的手,感叹道:“反正我是觉得这城市里地方太窄,空气也不如咱们那儿新鲜,真想回去了。哎,咱们谈点别的,你那个金星怎么样了?”
赵灵自打从厦门回来就想跟父亲说她和金星准备结婚的事,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既然父亲主动问到了,立刻如数家珍地把金星的情况详详细细地介绍了一番,临了,还不忘介绍金星的现状:“真是应了那句话,‘天生我才必有用’,他已经被一家上市公司录用了,现在属白领阶层。另外,结婚得有个窝啊,我们又物色到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就用温泉花园卖房剩下的五十万块钱首付了四十万,齐了!”

《别问我是谁》第二十七章(6)

杨原平慈爱地看着女儿说:“得了,爸都清楚。小伙子太那个白马王子了,模样长得帅气,性格也好,为人还很懂事,是吧?”
赵灵被说得羞红了脸,撒娇地抱住了父亲的胳膊:“爸,您在中央情报局受过训练吧?还没见面,就把人家的档案都背熟了!”

《别问我是谁》第二十八章(1)

正当杨原平为女儿的婚事忙前忙后的时候,法院传来了消息:那份协议上他的签名笔迹鉴定已经出来,竟然无法判定真伪。
杨原平大惑不解:怎么现代科学连这三个字都鉴定不出来呢?胡律师这方面见的事情比他多多了,告诉他,这是因为鉴定的字太少,只有三个字,对方摹仿得又很相像,所以很难下准确的结论。可怕的是,如果这个协议书无法推翻,那我们这一方就有可能败诉。
眼看着胜券在握却突然插入这么一档子事,杨原平不由得激动起来:“岂有此理!我本来还替她考虑,觉得适可而止要鸣金收兵呢,想不到她太过分了!”
胡律师安慰他说,事情的真相总会水落石出的,下面得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了。于家驹当然对杨原平的人格深信不疑,所以,当胡律师将鉴定结果告诉他后,也气愤得拍案而起。但愤怒不能解决问题,冷静下来后,他开始在灯下认真研究那份复印的协议书。这是一张看上去已经微微发黄的横格稿纸,协议的内容按行整齐地写在上面,没有任何勾画修改的痕迹。在稿纸的下端,有一行印刷小字:XH98-05。
于家驹从头到尾认真地看了好几遍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只好无聊地盯着那行印刷小字走神。这时,小高进来了,见他那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打趣道:“于大记者,是不是又想大杨阳了?”
于家驹哪有心情开玩笑?他拿起那份协议书递到小高面前,问:“劳你大驾,看看下面这行字,什么意思?”
小高认真看着,读出声来:“XH98-05?这好像是各个印刷厂都要往上面打的一种标记。具体这是什么标记,那咱们得去印刷厂问了!”
于家驹脑子里一亮,高兴地拍了他一巴掌:“行啊,别看你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关键时刻还真有把刷子!”
两人立刻就去了报社的印刷厂,找了一位资格最老的工人师傅请教。老师傅一看就明白了,大声告诉他们“XH”是拼音的抬头字母,就是“新华”的意思。这稿纸是新华印刷厂出的。
谢过师傅,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位于郊区的新华印刷厂,业务科的一位女业务员确认这种稿纸是她这儿生产的,而且生产日期是1998年5月份,现在早已经不生产这种型号的了。
小高很是失望,于家驹却顿时喜出望外,马上给胡律师打去电话,约他一小时后在报社见面。小高见他手舞足蹈的样子,很是奇怪,问他到底发现了什么。于家驹指指协议的签署日期,说:“刚才还夸你有办法,怎么眨眼工夫又糊涂了?这还不清楚吗?稿纸生产日期是1998年5月份,而这个协议却在1998年4月15日就签在上面了,这可能吗?显然这协议书是假的!假的就是假的,不堪一击!”
小高佩服得直点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见到胡律师,于家驹也把自己的分析对他讲了。胡律师完全同意他的分析,还抱歉地说:“这些取证工作本来应该是我这个当律师的来做的,却辛苦了你。真得谢谢你。”
于家驹说:“谁和谁呀,你还说这么见外的话?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去告诉杨老先生,恐怕这两天他连觉也睡不安稳!”
两人匆匆赶到杨原平的临时住处,不出所料,他正心事重重地在家中踱步,仿佛一夜之间头发又白了许多。见到他们俩,杨原平就像见到了大救星,上前拉住手连声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