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成就实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实战成就实效-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特征二:消费者的成熟    
    1990年,我曾经帮助一个卖脚气皂的朋友写了一篇小稿子,题目叫:我的脚气治好了!大致的内容就是刊登了一位读者的来信,说他受脚气的困扰好久,终于有一天用了“XX”牌药皂,结果治好了他的脚气,于是他想借助“某刊物”隆重地推荐给大家,如此云云。最后,还留了一个销售的电话号码和邮购地址。    
    这么一篇文章被朋友发表在国内的一家著名报纸上,代价是他请这个版的编辑吃了一顿饭。可是就是因为这么一篇小稿子,他收到了两麻袋的信和大量的汇款,令我自己都始料不及。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在权威报纸上作这种编读往来,读者会非常信任,他们把这种软文当成新闻来看。5年以前,我帮助一个卖感冒熏蒸器的老板写了一篇专门针对司机的软文,结果一天接到150多个电话,有20多人上门购买。可是在今天,我们花了十几万的广告费,又在报纸上进行软文组合,其作用也非常有限。    
    从消费者对软文的反映来看,消费者已经越来越成熟了。消费者对广告的认知从相信到司空见惯,经历了一个简短的过程。后广告时代,消费者会更加理性地审视广告,把广告当成一种消息的传递和信息的提示,而不是完全信赖甚至依赖。    
    现在,消费者很容易就能分辨哪些是新闻、哪些是广告,哪些是硬广告,哪些是软性的广告。消费者对广告的期待,对内容的谨慎态度,都表明消费者已经极为成熟。    
            
    传播过度和消费者的成熟,带来的是全新的变化,它使得中国的营销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然而,我们的许多老板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对营销的理解仍然存在诸多误区。    
    后广告时代,中国老板的营销“误区”    
    误区一:急功近利的营销心态    
    一个在外企工作多年的朋友和我一起去和一位老板见面。这位老板带了一个好项目,手里有几千万的资金,打算大干一场。在营销队伍为零、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目标:第一年销售额1个亿,第二年上升到2个亿,三年内要达到4个亿的销售额。我这位朋友吓了一跳,他问我:国内的企业都是这样定目标的吗?    
    大多数规范的企业在制定营销目标的时候,都是有大量的企业数据和分析作为参考的,很多外企的企业增长率都是稳步上升的。像我们这位老板,营销还没影的时候,先制定了一个一年200%的增长率的目标,的确令其震惊。    
    事实上,这种目标的制定,体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我们很多企业在创立之初,就想着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不能脚踏实地的工作。    
    我们曾经给一个饮料企业定下第一年的目标:第一年是企业的生存年。因为时值2002年,中国饮品领域竞争已经到了非常激烈的地步。盘整企业的资源和分析竞争环境,我们没有更多的理由认为,这个企业能够快速地盈利和发展。这个企业非常务实地做了一年,不大规模地打广告,把成本优势用在渠道和终端上,非常低调地、扎扎实实地做区域的市场,打下了营销基础。结果当年还盈利1000多万元,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误区二:对营销价值片面的认定    
    一个老板愿意拿出100万来拍一个广告片,愿意再用1000万在电视台播出这个广告片,但是却不肯花30万甚至更低的价格去购买自己营销的整体策略规划。不重视营销系统的规划、对营销战略、策略和战术设计方案的价值认定不高,是普遍的现实。    
    很多老板认为,自己商场征战多年,市场是怎么回事,自己心里还不明白?我们接触过很多老板,他们有敏锐的商机触角,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有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度。但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实是:这些中国老板们的成功,很多是因为营销方面的一个长项让他们获得市场优势,并助他们成功,很多老板并不能真正认识到后广告时代来临的时候,企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梦想再靠一个营销长项获得成功基本不可能!    
    中国老板对整个营销体系把握和认识的欠缺,往往成为中国企业每每“红火三两年就销声匿迹”的重要原因。把市场的“宝”押在广告上,无疑是这种片面认识的直接体现。    
    误区三:经验主义一直在蔓延    
    8年前,一家饮料企业凭借广告作用,拿下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市场。可是面对上海市场,经过3年的运作都没有成功。老板着急,亲自督战上海市场。他到上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广告,理由很简单:不宣传,消费者怎么认识产品?不认识产品如何购买?结果可想而知:广告的投放金额比市场销售增量还大!    
    很明显,他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上海消费者的理性程度远远不是广告能改变的,这和北方的消费者截然不同。对上海消费者的教育,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好终端与消费者直接的沟通。    
    很多老板,特别是有成功经历的老板,最缺乏的是对成功经验在新的营销环境中的重新认识。而这些经验,很多又都是从广告时代中积累起来的。    
    误区四:老板们同样脑乱如麻    
    当老板们站在主席台上和在电视中侃侃而谈的时候,谁能知道在其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背后的另一个现实:中国老板们在面对中国如此复杂市场环境时的脑乱如麻!    
    脑乱如麻主要体现在过于深重的企业情结,和对企业资源不能清楚地认识上。过于深重的企业情结,难免导致老板们对市场环境认识的不足,和对自己的过高认识。对企业资源的认识不足又往往在企业发展战略和策略制定时产生重大偏差。    
    一位做植物蛋白饮料的企业老板,对自己产品的营养价值充分认可,他非常纳闷:消费者为什么要喝可乐?它的营养比不上自己产品的一半!如此企业情结,如何让他能够十分清醒地分析消费者的需求?    
    老板们常常深入企业和市场的各层面,但是头脑中储存了过多的信息,更多时候还需要旁观者来进行梳理排序。    
    后广告时代,中国老板更加面临着综合的挑战,从单一广告策略转变为营销全方位的市场竞争,一个企业老板的营销“短板”修补,对企业至关重要。    
    中国老板,请站在营销的两端    
    广告时代的风光虽然已经渐渐过去,但仍有很多老板念念不忘当年的辉煌,他们没有意识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后广告时代已经来临的事实,依旧希望靠广告完成自己今天的创业梦想。如今,企业的决策者对营销的误区依然存在。    
    说实话,我也觉得肯德基的广告拍得好,但那仅仅是肯德基营销中的一个方面,又有几个老板会注意到肯德基的卫生间里这样一个简单的表格:    
    肯德基能够做得那么成功,决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广告,还有更多的营销细节在支撑。这张卫生间的检查制度,可以保证它的卫生间时时刻刻地保证清洁。然而,我们总是听见老板们这样的惊呼和感叹:    
    ● “我很欣赏百事可乐的广告,他们的营销手段高明!”    
    ● “我觉得百威的广告很棒,他们的营销太成功了!”    
    ● “我想要一句‘农夫山泉有点甜’这样的广告语!”    
    迄今为止,把广告看成营销,把传播和营销画等号的老板大有人在。当我试图去向他们解释关于营销体系中其他的诸多重要的要素时,当我想多费点唇舌去解释成功的企业营销都是系统的成功时,我们的很多老板不耐烦了。只看营销的上半截,是今天很多企业的误区之一。    
    在这里,我想把这张简单的营销要素五环图再拿出来,和中国老板们再分享一下营销的各个要素。    
    后广告时代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市场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某些单一因素占主导地位的竞争,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比拼。    
    从产品上看    
    从短缺到过剩,是广告时代和后广告时代的显著区别。现在在大多数的行业里,你的产品都不可能一骑绝尘,想从产品力上远远地拉开竞争者已经难上加难。广告时代,你的产品力过硬,竞争者又不多,广告一打,当然就能引起注意。    
    现在,你的产品今天是先进的,明天就可能被人跟进,后天就可能是和人家同质化的,再过一段时间,对手就可能超越你。因此,完全靠产品力的优势,已经很难成功了。    
    从价格上看    
    从企业单方设想的定价到必须得到消费者认定的价值才能有真正的意义,价格已经变成了消费者和厂家之间互通的游戏杠杆。企业之间单纯地拼价格更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后广告时代,企业必须学会系统地定价和打造品牌的溢价能力,并让消费者认定产品和品牌的价值。因此,比拼价格就变成了后台更综合的比拼,包括策略制定和产品溢价能力的打造等等。    
    从渠道上看    
    渠道成员随着各行业市场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经销商从销售商向服务商的转型正在进行。渠道模式的变化使企业对渠道的控制不再那么简单。如今,粗放的渠道经营难以支撑销售目标,厂家需要对渠道花费更大的精力进行投入。渠道之争,对于企业的营销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广告固然能激励经销商的信心,能够帮助经销商拉动消费者,但是渠道成员不仅仅要求如此。渠道成员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广告来拉动销售,实现长久经营已经不切实际。经销商还希望在经营方法、市场操作上得到企业的综合指导。    
    近几年,零售业的变化也使渠道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和大卖场等重点零售客户打交道,如何进行重点零售商管理(大客户管理),这些问题都摆在了企业的面前。企业的渠道之争,已经进一步地深化和发展了。    
    从促销上看    
    从较高的层面上看,包括媒体传播、公关活动和促销活动在内的行为都是促销行为。在广告时代,媒体的传播成为主角,甚至成为整个营销活动中的关键一环。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促销已经向更加综合的方向发展。    
    整合传播的大行其道,说明促销已经不仅仅是打广告这么简单,而是把策略、媒介和各种手段结合起来,并结合企业的销售行为,从而达成统一的效果。从单一的广告传播到整合传播,促销发生的变化委实不小。    
    在管理上看    
    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率已经成为现实而不是口号。目前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企业的内功上。以往很多倒下的企业,不是因为广告做得不好、营销的策略和思路不对,往往是死在了管理上。企业如何组织高效的营销团队,如何吸纳优秀的营销人才,如何进行管理等等,这些问题,是企业打造核心营销能力的根本。在后广告时代,营销管理不到位,企业的辉煌必定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    
    由此可见,在后广告时代,企业的营销不仅仅是单一要素的竞争,而是综合实力的比拼。后广告时代,是比拼企业营销体系竞争力的时代!但愿老板们能够深思熟虑,及早醒悟!


第四部分广告费,到底浪费在哪里——方法

    方 法    
    媒介策略制定,促销宣传的核心    
    大多数企业已经明白:自己的产品不可能卖给每一个人,每个产品都应该确立自己的目标人群。产品应针对这些目标人群,传播自己产品的核心卖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诉求。但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传播时对媒介的选择却非常粗放。    
    事实上,任何产品的目标消费人群都有一定的媒介接触习惯,而产品的传播要通过适当的媒介发布,才能有效地传递给诉求对象。这样,就需要事先做好媒介的选择与评估。由于现代媒介也是企业,企业与媒介合作就像和经销商合作一样,要协调媒介单位的时间、资源,对广告的发布时间早做计划。所谓媒介策略就是针对广告使用何种媒介、对不同的媒介如何组合、广告发布的时间和频率怎样安排等问题进行事先的安排。    
    广告的发布是产品促销活动中重要的实施环节,同时,由于购买媒介需要支付大量费用,因此,广告媒介策略直接影响促销的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策略是促销活动的核心内容。    
    对媒介的特性进行了解,是为了根据每种媒介的不同特点进行组合,互相取长补短。    
    媒介的评估因素    
    不同的媒介在表现形式、覆盖区域、传播范围、受众数量、受众特点、对受众的作用和影响程度、媒介自身的定位等方面都各有特点,除了凭借媒介策划人员的经验进行定性把握外,评估媒介主要有四个指标依据。    
    发行量    
    媒介的发行量是衡量媒介的规模和影响面大小的重要尺度。一般来说,报刊的发行量,指发行(包括零售和订阅)的总份数;广播和电视的发行量是指收听或者收看的受众总量。    
    受众    
    受众指接触某种媒介、并且通过该媒介获取信息的总人数。对于报纸、杂志、直邮广告等媒介,受众包括直接接触者和通过传阅的阅读者,它的数量和媒介的保存时间、媒介的传阅率有直接关系。对于电视、广播、互联网来说,受众指听众、观众和浏览网民的总量。    
    有效受众    
    接触媒介并具有广告诉求的目标对象特点的受众人群。在总体受众里,特定的广告针对特定的人群进行诉求,而这些人群只占总体受众的一部分,这才是有效受众。在广告界有句名言:“我知道我的广告费至少浪费了一半以上,但我不知道究竟浪费在哪里?”事实上,大多数的广告浪费就出现在广告宣传的目标受众仅占总受众的一小部分。这样,大量的宣传就针对了非目标人群,对于产品销量毫无帮助。例如:某一个电视栏目是少儿节目,其目标受众就是少儿和他们的父母。那么,在这个节目时段插播的广告如果恰好就是针对这类人群诉求的产品,对这个产品的广告而言,它的效益就好,因为它的宣传对象里目标受众最多。反之,则大大影响广告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根据媒介和受众的特点预测有效受众的多少是进行媒介选择的重要任务。    
    每千人成本    
    这是一个我们常常在选择媒介时听到的术语,它指某一媒介发布的广告接触1000个受众所需要的费用,一般的计算公式是:广告费用除以媒介的受众总量再除以1000。这个尺度可以明确地显示出在某一媒介发布广告的直接效益,因此常常作为评估媒介的重要量化标准。一般来说,千人成本最低,成本也就最低。    
    了解了各种媒介的特点和评估媒介的方法,就可以进一步进行媒介的选择和组合。    
    媒介的选择与组合    
    传媒的丰富使人们获得资讯的方式越来越多,也必然会增加受众对媒介的选择,当然,也增加了广告主对媒介的选择。在我们对一种产品进行传播和推广时,已经无法找到可以把产品信息传播给我们受众的单一的一种媒介。因此,如何在众多的媒介中选择最符合促销的目标市场策略、产品定位策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