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的那些破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五代的那些破事-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恰H缓螅跹逭孪铝畈鸬裟铣牵盟媚玖献龀煞ぷ樱镁空玖⑵渖希郴坪蛹绦フ嵫盍醭恰@畲孥玫弥率つ铣潜徽己螅裁凭牌背牵裢跹逭履茄裁畈鹈穹吭痉に郴坪佣拢仍盍醭恰M跹逭侣示宦飞嫌胩凭餍谢坪恿桨叮康胶拥雷渲Γ骄徒徽讲恢梗杉缬暌话悖鹊窖盍跏本菇徽酱镆话俅沃唷M跹逭侣聿煌L悖铰示恿⒓垂コ牵缫共煌!R蛭跹逭乱埠芮宄盍跛淙皇歉鲂〕牵湔铰缘匚患渲匾绻凭疚冉鸥突岽诱饫锍霰钡泛罅旱氖锥肌K酝跹逭录惫パ盍酰虻锰凭挥兴亢粱故种Γ荒芷此兰崾亍S屑复渭负醣煌跹逭鹿タ耍詈笤诶畲孥玫脑酱镏蟛疟W〔皇А5跹逭乱呀盍醭怯蒙罟抵乩菸Юё。畲孥玫木右参薹ń搿N弈危畲孥弥缓貌赡晒玷旱慕ㄒ椋诙娌┲莞浇幕坪幽习对僦桓龆煽冢ǔ枪淌兀⒁源饲V仆跹逭鹿パ盍醯木印M跹逭录柑旌蟛诺弥ⅲ厦θグ蔚粽飧鼍莸恪4釉绯恳恢钡街形纾诰鸵ハ莸氖焙颍畲孥玫脑搅耍跹逭轮坏贸吠恕�
不过,王彦章这个有点疾恶如仇,因为痛恨赵岩等人屡以谗言惑主,他在出征之前对人说:“如果我得胜回来,就一定要先杀了赵岩这个小人。”可以说王彦章在政治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因为有些事不用去说,光做就可以了。赵岩一伙人急了,他娘的,老子情愿落在李存勖手里,也绝不能死你手里,于是又开始在朱友贞耳边开始喋喋不休了,虽然这期间敬翔,甚至张全义都过来劝说道,如果把王彦章给免职,我国也就再没希望了。但是最后朱友贞还是听信了赵岩的谗言,罢免了王彦章,改任段凝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同时也将后粱推入了灭亡的深渊。段凝支走了王彦章,自己却是连连打败仗,很快就在杨刘之战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李存勖在此战胜利之后,虽然有潞、泽二州的反叛,但这也是小事了。此时的他认为称帝的时机到了,便开始在魏州称帝,自称是继承唐朝正统,而部下们自然也是乐得尊他为帝,而自己也是免不了要加升一级。于是公元923年,李存勖称帝,建国为唐,年号同光。
虽然李存勖在称帝和连连胜利的情况下,情况似乎已经比较明朗了。但其实李存勖也不轻松,潞、泽的反叛还没有平定,契丹那边虽然已经是暂打退,但是他什么时候会再来捣乱,谁也说不清楚。不能再拖了,该是解决后粱这个宿敌的时候了,决定进攻后粱都城汴粱开封府。
而后粱也在进行最后的挣扎,朱友贞无奈之下,只得派王彦章带上几千人马,再挡一阵子,但同时又派上了个监军张汉杰,汉杰,名字多好啊,不过他却是赵岩的人。王彦章看到这区区几千人马,又看了看“英明的皇帝”派来的这位‘汉杰’,也知道现在只是尽尽人事罢了。
李存勖看到后粱确实是气数已尽,命诸军如果是独子的回去,有兄弟的,兄长回去,有父子一起出战的,父亲回去。而自己决定率大军对后粱发动一次最后的打击。于是李存勖率军渡过黄河至郓州,攻打中都。中都守将王彦章虽拼力抵抗,但最终还是兵败被擒。李存勖非常看重他,想让王彦章归降,还亲自为他包扎伤口。对王彦章说:“你一直把我当作小孩子看待,今天为何会落到我的手里。”彦章无奈的回了一句话:“国家要败了,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没有用的。”李存勖又问:“你愿意降我吗?”王彦章正气的回道:“哪有为臣为将,朝事梁而暮事晋的道理!死也很荣幸了。”(岂有为臣为将,朝事梁而暮事晋乎!得死,幸矣!),李存勖软硬兼施,好话说尽,但王彦章就是不降,最后只得将王彦章杀了。王彦章死后,后粱也快要完了。李存勖和李嗣源接着进兵,直指开封府。
等到李嗣源攻克曹州之时,正坐以待毙的朱友贞急了。开始拉着谋臣敬翔问道:“现在该怎么办啊!”但是敬翔的回答是:“你早做什么去了,早先我叫你救镇州,你不救,让你用王彦章,你要罢免他。现在啊,就算是有张良、陈平那样的谋士也是没有用了。我不愿意看后粱的灭亡,还是先找根绳子自杀吧。”朱友贞一看敬翔这样的说法,而粱朝的的臣子们也是认为粱朝气数已尽,纷纷另谋前程去了,就连他一直信任的小舅子赵岩也离开了他。朱友贞知道此时自己离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而且恐怕这个时间只能用天数来计算了,决不能落在李存勖手里,于是他决定先走一步,好平息自己的惭愧、无奈、痛苦,虽然心中也还是有点不服,可是却无可奈何。于是他对部将皇甫麟说:“你杀了我吧,我决不能落在李存勖的手里,你就当是做好事吧。”皇甫麟把心一横,承担起了这个“弑君”的罪名,又按照朱友贞的‘遗旨’,把朱友贞的皇后也一并杀了,最后皇甫麟也自杀了。朱友贞的自杀,并没像一些末代皇帝那样无耻,朱友贞的失败,在于他虽然有大志,却无大才,加上耳根软,误信谗言。最终将朱温一手建立,并在当时势力最强的粱朝给断送了,所以还多少让人有一点同情。就连李存勖也在他死后说了这样一番话:“敌惠敌怨,不在后嗣。朕与梁主十年对垒,恨不生见其面。”
不过李存勖决不会停下进攻的脚步,此时的后唐军正以势如破竹的速度向汴粱进发,沿途各州纷纷迎降,后唐军马上就来到了汴粱城下。时任开封府尹的王瓒(就是差点要李存勖命的那位)开城投降了。
当李存勖进城之时,那些原来是粱朝的臣子纷纷跪拜在李存勖脚下,说什么“臣等身事伪梁,罪该万死,今日重见大唐中兴,虽百死而无一恨”之类的话。也许你会觉他们这样做很无耻,不过你想过没有如果失败的是李存勖,他们肯定是会为朱友贞歌功颂德的,而原先李存勖的部下也会投在粱军的账下的。于是在三年后,他们又上演了一场让人有些恶心的好戏。其实那些人也是为形势所逼,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除非你不想混了。
李存勖进城之后,当然不会怪罪那些“身事伪梁”的臣子,而对他们进行了安抚,但却并没有放朱氏家族,而是把朱温一族全部杀了,只留下了朱昱一脉,毕竟朱昱还说了一句‘公道话’。而敬翔、李振、赵岩等人莫不是被夷族,其实李存勖是应该感谢赵岩的,没有赵岩,他那里能这么顺利的打败后粱。
而那位善于“忍辱负重”的张全义却用了重金打点逃过了这一劫,并且李存勖还听从了他的建议迁都洛阳。李存勖终于打败了后粱这个劲敌,将父亲临终时候的三个愿望全部实现了。
李存勖长达十五年的征战终于有了回报,而且凤翔李茂贞也在看到后粱被灭之后,开始依附于后唐。当李存勖灭粱之时,人们似乎都已经忘记了他曾是来自沙陀的胡人,而把他当成了中兴唐室的刘秀。李存勖势力迅速上升,开始有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这个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呢,还是看第二部分吧。
(第一部分完)
一、李存勖的昏着
    李存勖消灭了后粱之后,一跃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势力。凤翔的李茂贞开始还想来谈一点附加条件,还是看到唐军强大也只能归附。李存勖迁都洛阳,又在李茂贞手上得到了关中的大片领土,实力愈加强大。但淮南的实权派人物徐温却不买他的帐,只是上表一个大吴皇帝上大唐皇帝,使原本希望取得正朔的李存勖十分不爽。但李存勖刚刚经过数场大仗,也知道现在不是讨伐徐温的时机。但是这些没有什么大的关系。
只是李存勖打下天下以后,就开始充分表现出了他在政治上的缺陷了。他先得意的对别人说,看看,啊,这天下都是我自己一手打下来的。你可以这样认为,但是你这样一说,将士们会怎么想,这天下都是你一个打来的,如果没有我们,你就是有十个李存勖恐怕也得到地府去报到了。
另外,由于李存勖本人爱好广泛,既喜欢跑马打猎,有时也还静下来读读书,写写歌词,唱唱歌。但他最喜欢的事却是亲自写写剧本,演演戏,集编剧、导演、主演于一身,据说当初他带兵打仗之时,就充分发挥了他的专长,军中军歌就是李存勖亲自下笔的,还能大大提高军队的士气。等到他当上了皇帝,灭了大对头后粱之后,更是觉得应该将戏剧事业发扬光大,并为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以此带动戏剧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由于他的一位演员朋友周匝在被“伪粱”俘虏期间,受到了“同行” 陈俊和储德源的照顾,于是借着自己在演艺事业上的成绩,向李存勖为两位恩人求起了刺史之位。李存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旁边的郭崇韬一听就急了,忙上前劝阻:“不可!河东将士们从陛下百战灭梁复兴我唐,现在将士们还没有得到封赏,如果封了这几个戏子,会让将士们寒心的,惹会生出乱子来。”虽然李存勖知道其中的利害,不过李存勖并不喜欢郭崇韬。郭崇韬这个的性格也是有着很多的两面性,一方面他能征善战,对李存勖也不能说是不忠心,另一方面,他为了增加自己的威望,便开始无耻的自称是郭子仪的后代,并且为了打击威望比他高的李存审,便将李存审发送到了与契丹的交界处防御契丹。虽然李存审病重不能去,想找李存勖说个清楚,而郭崇韬却将李存审的奏本屡屡扣押,使李存审含恨而终,李存勖还因此罢朝三日,以示哀痛。加上李存勖家里的败家媳妇刘氏也老在身边吹枕边风。结果李存勖回了郭崇韬一句,哎呀,可是我已经答应了他,所谓君无戏言,这事就不好更改了吧。结果最终还是任免了陈俊和储德源为刺史,真是”战场不惜把血流,不如交个戏子好朋友”,演而优则仕的这条路在李存勖那里,走起来还真是挺不错的。于是三军将士很生气,后果自然也就很严重,差一点就引发了一场兵变,要知道在五代那时候,发生兵变可是家常便饭。虽然后来军士们的哗变被平息了,但是李存勖在军中打拼了十几年的威望一下子就降至了冰点。玩是可以的,但却千万别拿正经事来玩,玩过了头,是会玩出火来的。在五代那个军队领导一切的年代,失去军心,基本就等于失去一切。
可惜这个时候,张承业已经死了,国家的财政由于多年的战争也是消耗得非常多,而李存勖一高兴便开始拿国库的钱,来打赏身边能让他一笑的人,或者顺便赌赌钱什么的。这种事在张承业理财的时候是绝对不允许的。张承业是李克用的托孤大臣,对于国库的钱,不该花的一分也不让花。就算是李存勖亲自来要,他也不会给的。李存勖有时为了一些自己的需求,想借机问张承业要钱,他在钱库中设酒宴招待张承业,席间让儿子为张承业起舞助兴,舞罢,张承业拿出自己的宝带、马和钱给李存勖的儿子。李存勖不高兴了,他指着堆积的钱说:“和哥(指他的儿子)没有钱花,七哥(张承业)就给他这一堆吧。宝马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张承业道歉说:“郎君为我歌舞,承业已经拿出自己的俸禄钱还报。而这些却是大王国库之物,是要支援三军作战用的,不敢用公物当私人礼物随便送人。”李存勖拉下脸来,趁着酒劲儿拿话责怪张承业。张承业说:“我不过是个太监,省钱根本不是为子孙谋财,这都是为了大王的基业,大王如果要自己赏赐别人,对老夫来说这也没什么,不过等财尽兵散的时候,就一事无成了。”李存勖听了大怒,回头对侍从说:“给我去取宝剑来!”张承业拉住李存勖的衣角,流着泪说:“老奴受先王托孤之命,发誓为本朝效力诛杀梁贼,如果今天因为为大王节省国库财物而斩承业之首,那我死也无愧于先王了,请你杀我吧!”硬得很啊,在原则问题上一点都不做退步。
后来太后听说李存勖酒后行为不当,急忙派人来召他去。李存勖平时非常孝敬母亲,听说太后要他去,马上知道自己错了,赶紧给张承业磕头道歉:”我今天贪杯多喝了些酒,冒犯了七哥,太后一定会责怪我的,请七哥痛饮两杯酒,替我求情分点过失吧。”李存勖连饮四杯,然后劝张承业也喝,但张承业没有喝。李存勖回宫后,太后又派人转告张承业:”小儿冒犯张公,我已经责打他了,你可以回去了。”第二天,太后又领着李存勖去他的府上安慰他。张承业这才原谅了李存勖,但是国库的钱还是一分都不能乱花。
正是由于有了张承业这个“吝啬”的管家替李存勖管理国库,李存勖才能在前方打下胜仗,虽然后来李存勖的失利其中便有太监的缘故,但是张承业却一个一心为主的太监,而且为主为的很识大体,很有理智。谁说太监都是坏人,至少张承业他便是个好人。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张承业的死对于李存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的原因。假定张承业不死,李存勖决不会败得那么快,当然,也不排除李存勖会在消灭仇敌之后,又杀了张承业这个严管家的可能。
虽然欧阳修说李存勖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宠信戏子的原因,加上后来也被一位”兼职”的戏子所杀,似乎这个推断就更加不容置疑了。但是戏子中间就没有有良心的吗?正如太监之中就没有好太监吗一样,其中也有有良心的人,还随时利用自己特殊的位置来提醒李存勖不能犯下错误。
比如说敬新磨,他在听到李存勖在演戏时接连说了两遍”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不由上前打了皇帝一巴掌,然后对李存勖说:”理天下的只能是皇帝您一个人,怎么说出两个李(理)天下。”李存勖认为说得对,还大喜赏了敬新磨。
还有一次,李存勖因为特别喜爱打猎。一天,他又领着一帮人浩浩荡荡赶到中牟县围猎,一头受了伤的野猪嚎叫着逃进麦田,踩坏了好多青青的麦秆。中牟县县官目睹此景,心里发急,跪地叩头劝道:“皇上,别派人追了,再糟蹋好多麦苗,老百姓要少吃好多口粮呢。”话音刚落,皇帝当即大发雷霆:“把这狗胆包天的县官绑起来,推出去宰了!”一声令下,在场的人俱噤若寒蝉,心里虽纷纷不平,但谁敢出声阻拦?宫殿里的演员敬新磨站在一旁,突然眼前一亮,想出了救县官的办法。他冲上前去,指着绑着的县官破口大骂:“你这糊涂的东西,你这头蠢猪,亏你还作一方父母官!难道,你不知道皇上最爱打猎吗?”皇帝见这个宫殿演员帮自己骂县官,很高兴,连连捻须点头。敬新磨的喉结上下滚动着,嗓音越来越响了:“你这狗官真长了花岗石脑袋不开窍。你应该事先把那一大块麦田空起来,事先通知皇上来围猎。为啥偏叫老百姓在上面种庄稼?要播种杂草、灌木,派人捉了野兽放进去,让皇上打猎时满载而归!你还怕百姓饿肚皮?怕国家收不上税吗?”敬新磨越说越激动,仿佛真的沉浸在某个角色中,右手中指在那县官的鼻尖前直晃:“你要明白,皇上打猎是大事,老百姓饿肚子是小事;让皇上高兴是大事,国家不收税是小事。这个道理谁都懂,偏你不明白?”慢慢地,李存勖听出敬新磨是话中有话,这演戏人是在委婉地批评我呀。看样子,是自己错了。如果硬要一意孤行,杀了这县官,下属们不满,名声也不好。于是,李存勖脱口而出:“算了,这县官一片爱民之心,放了他吧。”
但是由于演员队伍良莠不齐,虽然有这种有良心,但还有更多只为自己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去捞官捞钱的人。而李存勖分不清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