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满族八旗
八旗制度是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初具有军事、生产和行政三方面的职能,对早期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努尔哈赤兴起以后,于1601年将征战中所吞并来的女真各部中的自由民“诸申”、“伊尔根”按每三百人编为一个牛录,作为八旗组织的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汉译为旗)。每个固山用一种专用的颜色作旗帜,最初只分四个固山,有黄、白、蓝、红四种颜色,分别为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后增设的四种镶边旗,分别为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共为八旗。 清军入关以后,八旗制度变为单纯的军事组织,变成了职业军队。八旗劲旅在痛击沙俄侵略军、收复雅克萨城等反对外来侵略、保卫祖国的战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满族贵族进军关内夺取了全国最高统治权,也给八旗兵带来严重灾难。 清朝政权为了加强对全国的军事控制,把八旗兵半数集中在北京守卫京城,称为“禁旅八旗”。一半分驻在全国九十多个城市和据点,称为“驻防八旗”……凡此种种使旗人长期被迫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技能,除了“披甲当差”、“赖饷而食”,充当维护清朝统治者的工具以外,大部分人无所事事,被迫成为“不仕、不农、不工、不商、不兵、不民”的人。处于这种生活困境的满族驻防旗人,有的街头卖艺,有的去拉人力车,有的甚至沿街乞讨……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结束了八旗制度。 摘自《大河报》葛家禹文
浅谈八旗的兵役制度和优抚制度
这次所发帖子主要谈一下八旗的兵役及优抚制度在入关后的一些变化。水平有限,还望各位海涵。
注:相关文章可参考《浅谈清朝八旗制度的新发展》一帖
兵役制度
八旗的兵役制度来源于女真人历史悠久的牛录制。牛录制是满语的语译,意为射野兽用的大披箭。当时,女真人“凡遇行师出猎,不论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结队而行。“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此总领呼为牛录(华言大箭)厄真(厄真华言主也)”。后来,汉语所称佐领,既指牛录,也指牛录额真而言,从牛录发展到八旗制度都实行兵民合一的制度。清太宗皇太极曾把后金的兵役制度与明朝的相比较,他说:“明国小民,自谋生理,兵丁在外,别无家业,惟持官给钱粮;我国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先还之兵,俱已各整器具,治家业,课耕田地,牧马肥壮,矣耕种既毕,即令在家之人经理收获,伊等军器缮完,朕即率之前往。”由此可见,八旗兵实行的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隶乎旗者,皆可为兵”的世兵制。
“八旗子弟人尽为兵”,凡年在十五岁至六十岁的男丁皆可为兵。在一般情况下,“满洲出兵,三丁抽一”,蒙古八旗也是“每三丁一人披甲”,“汉人十丁编兵一名”,平均每牛录“以六十名为常数”,在特殊情况下,则抽调每牛录三分之二以上的男丁为兵。奴隶和未成年的子弟,虽不能列入正规的八旗兵数内,但他们可以根据情况需要随家主出征。所以,应调出征的八旗官兵,有时候,“出战时,则将卒家有奴者,不限多少,自以其意,甲骑皆行”,以及“各带子弟甚多”的现象相当普遍。他们“于战阵之间则奋力向前,到营则汲水造饭,夜则牧马匹”,起到后备兵和后勤兵的作用,目的在于“专为抢掠财物”而来。
入关后,八旗三年比丁一次,凡年满十五岁(有时是十六岁、十八岁),或身高五尺的壮丁,都要编入佐领丁册,不许隐匿脱漏,不许户下奴仆冒充正身旗人混入丁册,不许旗人抱养民人为子改入旗籍。由于人口增加,而兵额有限,八旗子弟虽已成丁,却不一定都能当兵。生活困难者,当上养育兵就不错了,因为这时的八旗兵已失去生产职能,惟以兵饷维持生活,而武器装备仍需自备。
清朝“定鼎之初,八旗生计颇称丰厚”,后因八旗制度的束缚和人口的增加,广大士兵的生活“甚觉穷追”。清朝统治者认为,八旗为国家根本,“均系累世效力旧人”,连满洲八旗中都有“穷迫不能养其妻子者”,势必动摇国家根本,可是,“再四筹画,并无长策”,只得采取一系列优抚政策来缓和矛盾。例如,增加正兵和养育兵的名额,恩赐饷米,官给马匹、器械。给银赎回民典旗地,免还旗人借贷的国库银两,赏给婚丧银两,天灾或大典大庆,皆赏赐银米,官员年老告休优给俸禄,等等。
例如内外一二品武职大臣,因年老、得病自行奏请休致,奉旨令原品致仕者,该旗将伊军功及俸禄午分查明,或给全俸,或给半俸,具奏请旨。若非自行奏请,特旨令其休致者,不给俸禄。内外三品以下官员,有年至六十岁以上,因老病告休,曾经出征打仗受伤及有功牌者,请旨令其原品休致,给与全俸。其出征未打仗及无功牌者,请旨令其原品休致,给与半俸。
优抚制度
对官兵家属的优抚:官兵身故后,无论伊妻年岁、有无子嗣,情愿守节者,该管官具保,给于半俸半饷之数给与,不行复减。阵亡官兵寡妇无嗣,或子年幼,无钱粮者,照伊夫原食俸禄之半给与养赡终身。如伊子长成当差,其银米足抵寡妇所食半俸半饷之数,则停其支领。前锋、护军、领催、披甲人等,曾在军前行走立功,因老病告退,每月给银一两,米一斛。身故后,其妻照伊夫所领银米之数继续领取一年。若未立功便老病告退者,无所依靠,每月给银一两,身故后,其妻照领一年。无嗣无依之独身寡妇,由该佐领和骁骑校具保,给与养育兵钱粮养赡终身。出征官兵阵亡或受伤病故后,预借银两可以具奏免还。
八旗官兵婚丧银两俱于内务府生息银两内支取,存贮该旗银库。遇有喜事,由佐领、骁骑校、领催、族长出具图记保结,现行赴库支领,补行呈明都统。前锋校、亲军校等,喜事给银十两,丧事给银二十两。马甲等,喜事给银六两,丧事给银十二两。步军等,喜事给银四两,丧事给银八两。丧事,如亲祖父祖母、父母、妻,方淮给与,若有子孙多人者,但视其应得之人给与一个。嫁女之家给其父,娶妻视承办者职分给与。不应得赏官员其子弟不应给与。
尽管清政府“凡可为旗人资生计者,无不委曲备至”,旗人生计仍日益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八旗“户口众多,无农工商贾之业可执”,清政府又“不使之自为养,而常欲以官养之”。清朝统治者之所以知错不改,是想在政治军事战略上,利用八旗兵的“居重驭轻之势”,确保以满治汉的统治地位。清政府的这种战略随着这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证明是弊大于利。
八旗由来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度上建成的,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满族人按八旗制分隶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初建时,不但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产职能。大清统一,太宗皇太极为加强对旗人的束缚,增强了八旗制的军事职能,并为扩大军事实力和笼络人心,又建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军营、前锋营、骁骑营、健锐营和步军营等常规伍,司禁卫、云梯和布阵等职。另外,设立了相礼营、虎枪营、火器营等特殊营伍,演习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练检枪等。由于清初诸帝很重视枪炮武功等实战本领八旗军在平定三藩收台湾抵御沙皇侵略等战斗中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八旗兵分为经营和驻防两类,京营是守卫京师的八旗军总称,由郎卫和兵卫组成,侍卫皇室的人。称郎卫,且必须是出身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的人,如紫禁城内武门,东西华门、神武门由上三旗守卫。驻防是指驻防全国各要地的八旗。京营总兵约十万,驻防兵总人数也在十万左右。镶蓝旗 今内蒙古乌兰查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了下辖八十七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变是蓝旗人。正蓝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闪电河流贯领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滚降为下五旗,不在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3个整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镶红旗在今内蒙古乌兰查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正红旗 在今乌兰查布盟的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子和贝勒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七十四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也是红旗人。镶黄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市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规模扩大到下辖84个整佐令又两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贵妃,“垂帘听政”的慈禧和慈安都是,朝中不少官员也来自镶黄旗。正黄旗 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旗无王,都归皇帝所领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使八旗中人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两个半分佐领,约三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为15万人。康熙的爱臣,乾清门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就是正黄旗人。镶白旗 在今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子贝勒所分统,清末时规模是84个整佐领,兵丁2。8万人,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正白旗 位置在内蒙古锡林郭乐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因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滚将自己所领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成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亲领之一,旗内无主,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 清麽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绿营兵制
清军入关后其主力八旗部队的兵力仅有20余万,且有大半驻守在北京,清廷为了弥补八旗兵力的不足,加强在全国的统治,便开始招募汉军和将明朝的降军进行改编,为了和八旗部队有所区别,这支汉人部队使用的是绿旗,有因为这支部队的建制单位是营,所以称为绿营,史称绿营兵。
绿营兵分为马兵、战兵、守兵、水师四种,分驻于北京和各省。驻守在北京的绿营兵称为巡捕营,由步兵统领统辖,驻守各省的绿营兵有督标(由总督统辖)、抚标(由巡抚统辖)、提标(由提督统辖)、镇标(由总兵统辖)、军标(设于四川、新疆,由将军统辖)、河标(由河道总督统辖)、漕标(由漕运总督统辖)。标下设协,由副将统领,协下设营,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领,营下设汛,由千总、把总统领。
逮捕义和团团众的巡捕营士兵
绿营兵制建立后,经过数次改良,到康熙帝时已相当严密,武将已无法拥兵自重。绿营的将官由兵部直接管理,将官不能直接统兵,只到战时临时拨给部队,而统兵之将多由文官担任,文臣不知兵,以文制武。绿营兵制虽然很好的防止了武将专权,但由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遇到战时临时抽调成军,上下不相习,号令不一,各自为战,败不相救,由此引起兵败如山倒的惨状。
到了清朝中后期,由于长期未经战事,加上绿营内部的贪污腐化,徇私舞弊,绿营兵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到了太平天国起义时,绿营兵遇到战事一触即溃,其职能逐渐被后起的湘军、淮军所代替。清廷为了节省开支,从光绪帝即位后开始大规模裁撤绿营,绿营兵从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清国实行宪政之后的军制
清国的宪政无论是行政还是军事,都仿效日本。实行的是实君政治和旗人内阁。在军队的编制装备上也以日本为标准。远东同盟建立后,清国全力重建新式陆军,并以重现八旗荣光为口号。到发动“南征”时共组建了正规八旗师16个,分别是:满八旗师团: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和杂色(由关外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组建)八旗,以及独立的直属旅团和联队。南征时为了招抚降兵,甚至还预留了绿营师团的编制。除此之外,一战后还招募了带雇佣兵性质独立的白俄旅团和日侨旅团。
空军方面,:在日本的帮助下,建立了四个航空联队:镶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
海军方面:受远东同盟条约的限制,清国几乎没有建立象样的海军。共同防务的海上义务由日本海军承担。
陆军师团: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辖2个联队,每个联队装备41式山炮4门,37炮4门,92步炮6门,重机枪24挺),1个炮兵联队(48门炮,其中36门38式75毫米山炮,12门100毫米炮),计25375人
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国工业
以下内容是关于洋火、洋漆、洋泥等。
1879年,广东佛山县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厂。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忙于战争,输入中国的商品,包括火柴数量都大为减少;加上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制日本货,提倡国货,全国各地又兴起了办火柴厂的热潮,在短短几年中,全国的火柴厂就增加到100多家。
1920年11月,上海的“火柴大王”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
工厂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试验研究,采用高强度的胶粘剂,解决了火柴头受潮脱落的难题;并购置磨磷机,提高了赤磷面的质量。改进后的鸿生火柴,头大,发火快,火苗白,磷面经久耐用。此后,他们又对生产技术进行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改进,火柴质量一再提高,鸿生成为众口一词的名牌产品,不但在国内成了抢手货,一度还打入了南洋市场。工厂的利润也逐年上升。
1935年7月,刘鸿生首先邀集国产火柴制造同业成立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