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挫折
在李志远忙于登基时,宋廷正在忙于与辽夏和谈,由于接连的败仗,大宋朝廷乱成一团,一方面追究战败者的责任,另一方面则要下一步怎么办,但是由于几次抽调禁军,现在京畿地区兵力严重不足,为了消灭李志远,必须从边境抽出更多的部队,而这些首先要获得辽国的同意,然后才是与夏停战的和谈。
辽国的使者刘嗣昌探听到宋军在前线屡屡失败后,便公开提出重新商定每年的辽贡,宋廷一开始还指望打个胜仗之后就免了这次和议,不须在此事上受辱,因此能拖就拖。结果随着战事进行不利,辽使刘嗣昌不断提高要价,在镇江大战结果传来之后,宋廷再也不敢拖延,全部答应了辽国的勒索,每年辽贡增加到绢四十万匹,银二十万,整整比以前多了一倍,而且这是从当年算起,也就是说刘嗣昌回辽时就可以带上今年多出的这一倍,刘嗣昌喜喜滋滋的想回去后皇帝应该会对自己的能力另眼相看了吧。
宋夏和谈也迅速进行,在镇江战役的影响下,和谈也取得了进展,双方停战,宋每年“赐”夏绢二十万匹、银八万两、茶四万斤,几乎比以前多了一倍,对于李乾顺来说宋军转入防守后,由于龟缩在各处堡垒中,夏军需付出重大代价才能攻下,往往得不偿失,消耗很大,因此军队也不想再战,得到这个结果也算是可以接受了,再说了一旦发现有更好的机会李乾顺肯定也不会放过的,反正这种停战协定对于他的约束力有限得很。
和谈成功后,宋廷不断抽调各地边军,而且破天荒的大举征兵,强行征召强壮的青年男子入伍,准备尽快消灭匪军。
趁着李志远登基,士气大振的时机,陈飞的部队发起了福建攻势,福建守军放弃了多数地点的守卫,大多集中到福州城内,因此,陈飞部很快就打下来建州(今建瓯),南剑州(今南平)等地,在正月二十日,围住了福州城。
福州城池坚固,一面临闽江,护城河又宽又深,城内原有士兵一万人,而且福建转运使柳士敬还临时征召了大批青壮入伍,又将官绅的护院家丁组织起来,现守军已达两万多人,由于福建路很早就被孤立起来,因此柳士敬城内积了大批粮草武器,完全可以坚守很久时间。
陈飞到达后,由于一向以来屡战屡胜,骄气日盛,到达福州城下,并没有太多的仔细研究过城防情况,对参谋部提出的暂时围城,等待海军到来的建议也不加采纳,便直接下令攻城。
这一天的攻城战极其血腥,经过长时间的胜利以及优秀的政治动员,中华军士气极高,连新编的部队都勇敢向城头冲锋,前一波倒下来,后一波马上跟上来,可是城内的守军也被告知,一旦城破,中华军就会屠城,因此也非常拼命,大量的滚油擂木将第三师的士兵挡在城下,城墙下短短几十米的地面上,到处是残肢断骸,血流成河,多次抢上城头,但又被打了下来,那些小小的区域象绞肉机一般,将双方投入大量的有生力量转化成一堆堆的血肉,陈飞又急又怒亲自带队冲锋,结果全队人只有十几人活着回来,陈飞受了重伤,被护卫拼死救回,被迫撤退。
这一天的战斗损失极其惨重,师长重伤,战死三千余人,伤两千余人,幸好福州宋军无能,否则趁机冲出城外,恐怕损失更大。其实福州宋军根本不知道对方主将重伤,因为中华军跟以往军队不一样,没有所谓的将旗等,所以根本看不出来。
陆军第三师本身是在湖南才组建的,多数是新兵、实力较差,而且只有两个团配备火器,而且还没有师属炮兵,大多数士兵都用的冷兵器。总体来说是不如一师和二师的,这也是陈飞如此拼合的原因之一,他想获得更大的战果来表明自己比别人强,结果却适得其反 。
战后,由第三师高级官员开会后,政治委员庄进宣布,由副师长张超担任临时指挥,对福州暂时围而不攻。
在接到战报后,李志远气急败坏,摔了一堆杯子碟子之后,总算安静下来,陈飞是自己的老下属来,而且在近卫队是时候一向勇猛直前,在一向的剿匪作战中表现也相当不错,只是这一次太顺利了,所谓骄兵必败,也算是给自己也给所有人提个醒,兵凶战危,不可轻易视之。
由于湖南这边正在准备“冰山行动”,部队正在扩编,抽不出来,目前近卫旅已扩编成近卫师,正在组建陆军第四师,师长赵远,陆军第五师,师长花来福。赵远本来是骑兵团长,但由于马匹太少,各部队的通信侦察等都需要骑兵,因此骑兵部队从起义以来没扩大过,只扩编成旅,旅长又没自己的份,赵远看着眼红,三天两头找李志远求情,李志远一开始舍不得,这骑兵培养可不容易,这次组建第四师,李志远想通了,至少打败宋朝以前都不可能有足够的骑兵,那又何必浪费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将领呢,当初这些人都是一手带出来的,无论步兵骑兵都练过,因此赵远摇身一变,从骑兵转到步兵了。
由于一时之间扩编太多部队,因此军官奇缺,各个部队都在抢人,为了保证战斗力,第二师、军训部甚至连正在作战的第一师等许多军官都被填进新编的部队,由于都是新人,所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训练演习才能真正具有作战力,目前都派不出去。
李志远思前想后,最终命令:由于陈飞重伤,免去陈飞第三师师长之职,待伤好后安置。此次福州战败,陈飞负有指挥失误之责,记大过一次。另外由于陈飞一向以来的功劳,晋升为二等忠勇伯。
虽然李志远非常不高兴,但他还是很有容人之量的,而且他一向认为一个勇敢的将军哪怕打败仗也值得信任和培养,因为他有勇气,只要能吸取教训,那他总有可能变得更优秀;而一个懦弱畏敌之辈,哪怕碰巧打了胜仗,都不值得培养。因此他对陈飞这次失败还是相当宽容的,并下令医生一定要尽力救回陈飞的性命,表示如果陈飞不能移动,那就马上把人派去。
至于福建战事,就由李新(时任广东守备师长)暂兼任第三师师长,负责福建战役。
这一下广东也是忙得鸡飞狗跳,李新想了好久,他一开始是想直接坐船到福州接管第三师,但是想了又想,决定一路打过去汇师为好,自己亲自带广东守备师两个团和师直属队从福建南部打过去,另外两个团单独进攻汀州(即后来的长汀),从情报来看,一、福建守军大多聚集在福州,而且福州基本上被封锁,福建各地守军互不统辖,没有统一的指挥。其次,第三师已经建立了坚固的防线,并得到海军的供给,只要不冒险基本上立于不败之地,不需要担心。三、自己率部从漳州、泉州打过去,一路有海军支持,不至于危险。四,就是李新的私心了,他想带着一支胜利之师与第三师汇合的话,自己的形象要高大得多,然后一举攻克福州,这样第三师的上上下下应该会对自己心服口服了。
考虑周全后,李新通令第三师,在已经占领的区域开展政治宣传运动,包围福州,除此之外唯一的作战要求就是加强防守。然后自己率领广东守备师大部出发进攻漳州,李新独出心裁,没有从潮州集结,然后沿陆路进攻,而是完全采用海运的方式,在征得李志远许可后,广东海军和台湾海军都派出船只协助,准备好了之后李新便乘船出发。
至于进攻汀州那两个个团,李新对时间要求不高,慢慢打过去即可,从实力来看,汀州守军只有一千人,又没有援兵,只要稳扎稳打,几乎赢定了。
几天后到达漳州附近的海口镇登陆,正如预料的那样,根本没人来阻拦,轻易便占领了海口镇,集合之后便包围漳州,那时的福建仍然被视为蛮荒之地,地广人稀,漳州也只是一个小城,守军都是些老弱,士气低落,因此中华军只用一天就破了城墙,知府投降,周围的小县都是传檄而定,留下行政管理人员和少量部队之后,李新继续前进。
经过这一战,李新现在越来越喜欢这种方式了,因为坐船太省力了,下船后士兵即可作战,而且坐船速度又快。如果陆地行军的话,一天通常六十里地,挥汗如雨走到目的地,嘿嘿,别想休息,还要辛辛苦苦地挖沟扎营设拒马等,累得半死才安好营地,设好岗哨才能睡一觉,第二天一大早就得把昨天安好的营地重拆下来,又要累得半死,然后再走一天,继续循环。
第十二章 福州战役1
两天后到达泉州,泉州位于晋江入海口,城墙不高,但护城河还是不好对付。
李新采用的是陆富贵在江宁的保守打法,因为广东守备师是一支地方部队,几乎全是冷兵器,只有一个完整的火器营,因此强攻并不值得,不过虽然自身没有炮,但海军有啊,利用海军炮把城头上的重要目标和守城器械一个个敲下来。
这一次台湾海军连旗舰都派出来了,这艘全世界最大的巨舰上有100门炮位,注意是炮位,因为火炮太少,而且炸药也非常珍贵,因此就算是旗舰也只装备有40门炮而已。这也是无奈之举,火炮需要非常优质的钢材,现在产量太少,陆军作战更需要,所以自从起义后,海军不但拿不到新炮,还得拆下一些来。更惨的是硝石的产量不多,被李志远大量吃进,目前市面的价格已经涨了三倍,李志远也很苦恼,全世界盛产优质硝盐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智利,李志远倒是早就想去南美了,就算只为了辣椒西红柿也值得啊,李志远都后悔好几回了,怎么当年爬山的时候没往自己包里放点辣椒呢。其实就算带了,也没用,因为辣椒粉能做种吗?
对于人工制造硝酸的技术,李志远还记得一些,好象是用铂金在高温下催化氮气与水蒸汽产生氨,李志远让化学家们试验了好多回,还没有成功,不知是不是记错了。总算还好的是,目前硝石的使用量还是能保证的,战还是可以打下去的。
经过三天的火力准备之后,泉州城头上几乎没人敢停留,护城河也填平了好几段,城墙更是破料不堪,于是李新下令总攻开始,士兵们冒着箭雨和檑木冲向城墙,虽然守军相当顽强,滚油檑木不断扔下,也勇敢地与云梯上的中华军博斗,但在大炮远距离支持以及火枪兵的近距离支持下,中华军步兵仍然很快纷纷冲上城头,很快占据了一段段的城墙,然后,当中华军的火枪兵和弓箭手登上城墙时,守军大势已去,纷纷投降。
下一个目标就是兴化军(即后来的莆田),这里的驻军几乎都被抽到福州去了,剩下的人一看到中华军立即举了白旗。
终于在二月底,李新与第三师会合,目前第三师的士气完全恢复,由于敌军从不出战,因此平时都是大搞训练活动,新补充的士兵已经完全融入团体,第三师已经恢复整装满员状态了。
李新非常惊讶,他本以为第三师就算没有垂头丧气、士气低落也会军无战心,平时的纪律训练都会松下来,他还想到时来个三把火,没想到第三师还真有人才啊,经过交谈了解,发现副师长张超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不过只局限于事务上,比如后勤、工事、训练等,而且自己也以身作则,但对于作战指挥并不在行,因为为人细心只能说防守还不错。
既然军心可用,李新开始了解福州的详细情况,福州转运使柳士敬为人很有才能,而且甚是体恤民众,在福州也有柳青天之称,其人性格坚强,又善于鼓动他人,因为福州人上下齐心,让中华军没办法。
在进攻前,卧底曾用鸦片威胁,没想到反而被杀,柳士敬也凭毅力硬是摆脱了毒瘾,仅从些事就看出其人果然不凡。
而福州城内囤集了大量粮草物资,想困死也不容易。真是老鼠拉龟无处着手,唯一的好事就是此人不善军事,因此从不出战,但这一条也不完全是好事,反过来说也是坏事,因为柳死活不出战,想引诱出来歼灭部份有生力量也不可能,守军死守福州,对攻城来说还是很吃力的。
李新与参谋研究了很久,决定继续采用陆富贵在江宁的战术,用谨慎安全的方法进攻,这一准备工作整整持续十天,上百台投石机不断将土石投向福州城,填平一段段的护城河,在城墙外堆出一条条斜坡,在海军的支持下,福州城墙上的工事也大部被毁。
宋军多次想趁夜间修补工事,但由于中华军夜间非常警觉,总安排人值班,一有不对就投掷燃料瓶,照亮之后用火枪兵射杀,所以反倒损失不少人手。
李新觉得时机成熟,于是发动进攻,一开始进展相当顺利,经过反复拼杀,冒着滚油冲上去,虽然死伤不少,但由于敌军不多,顺利登上城墙,李新在望远镜中看到后兴奋无比,认为战斗基本结束了,可是没想到,宋军在这时迸发出疯狂的战斗力,简直不是人类所有的力量,宋军士兵们不畏刀枪冲上来,只为了将中华军挤下城墙,在那狭窄的城头,守军用血肉之躯用一刀换一刀的方法与中华军拼命,每一个人都象不要命一般,哪怕挨了一枪已经贯穿了腹部,但那个士兵却象不知疼痛一样,用力抓住枪杆,顺着枪朴过去将中华军士兵一把抱住,滚下城去。其它守军哪怕断了腿的,就用手抓,没有手就用牙咬,象打不死的怪兽一样,这样可怕的战斗意志已经完全不是人类所有的,中华军虽然勇敢,但面对这样不怕死的怪物渐渐无法支撑,李新看得目瞪口呆,眼见着城头上的阵地越来越小,敌军越来越多,当机立断命令部队撤下来,海军炮击城头,投石机继续砸。
清点之后,李新很郁闷,仅上午战死九百人,伤二千人。从来没想到过有这样的守军,这么勇悍的意志,恐怕比得上当年的睢阳张巡了,自己居然也遇到,还挺伤脑筋的。
想了半天,这样可怕的军队跟它硬拼实在不值得,损失太大,自己的部队应该是能打败对方的,但没必要用在跟死人拼命,要尽量采用远程兵种消灭,而且要尽量打击对方士气。
目前没什么好办法,那就简单一些的法子,一来挖地道到城墙下,炸掉一断城墙。在城墙外搭更高更大的土台,让火枪兵站上去尽量杀伤敌军。经常还让士兵做假冲锋,引诱宋军站到城墙上来射杀。
同时也制造更多的投石机,反正砸死也是宋军。也让投石机投大量传单进去,主要是投降不杀之类的,而且保证生命财产安全。只要捉了柳贼来降,一律重赏。
李新还想让楼船从江面贴近城墙,因为楼船比城墙高,这样火枪兵在楼船上射击效果更好,海军坚绝不肯,大型楼船是为海战准备的,在江水区非常笨拙,太靠近了万一被宋军火烧了怎么办,尤其那艘旗舰,目前中华军仅此一艘,有点损伤海军还不心疼死啊。李新认为舰上有大量防火设施,没关系的,但海军却反驳这正说明了舰只太怕火了。无论李新怎么说都没用,最终只得作罢。
作者注:张巡,唐代人安史之乱时,任雍丘县令,率众拒敌,屡屡以少敌众,从未一败,后由于睢阳太守许远相邀,负责指挥睢阳军事,麾下不足万人,却先后消灭敌军十二万人之多,敌军屡战屡败,无可奈何只得以优势兵力围困。为了保护江淮地区虽弹尽粮绝却不肯突围一直困守孤城,史书上记载“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雀鼠又尽,巡出爱妾,杀以食士,远亦杀其奴;然后括城中妇人食之;既尽,继以男子老弱。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馀才四百人。”看到这一段话,令人不忍再看,敬佩张巡绝不屈服的精神,又感叹战争的残酷。记得梁羽生的书中有一句话“要如南八方男儿”,南八就是指张巡的部将南霁云。
第十三章 福州战役2
(又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