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了许久,双方都没能占据上风,但皇帝最终同意了钦天监的说法,要改元了。有心的大臣开始猜测皇帝心中应该是有了想法的,只是没有明确表露而已。
。。。。。。。。。。。。。。。。。。。。。。。。。。。。。。。。。。。。。
回到主角这边来看,这些天两人已经比较熟悉了,了解到王员外名敦,字厚之,河北东路大名府人。因故搬到此地,有三子两女。长子王辉,字元实,次子王凯,字逸夫,三子尚幼,呼为三官儿。
王员外主要经营酒楼客栈,在荆湖南路颇有影响。有了钱之后购买了不少田庄,以田耕自居。其实这也是中国古代的通病,那时由于腐儒之见,重农轻商,在社会上商人地位很低,连个小官吏也可以骑在商人头上作威作福,因此凡有了些钱的商人无不纷纷购置地产,捐个功名以自保,相比之下宋代已经算是不错了啦,要在明清商人更难做。
有了想法的李志远开始装神弄鬼,首先赠送了一瓶雪碧给王员外,当然了,这雪碧被称为仙家饮品,常喝有延年益寿之功,光瓶子就是无价之宝,乃是用极南之海中的巨鲸之骨髓做成。李志远再故意在夜晚摆弄一下手电筒,当时差点把全庄的人吓着。再用MP3放点音乐,王员外顿时死心塌地相信他是仙人弟子了。
李志远看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在谈及游历的时候说起户籍来,王员外正中下怀,他都等了许久,但李志远没提,他不知对方想法,没敢乱开口,李志远一说,王员外马上表示愿意帮忙,他有个族兄在谭州做官,儿子又是本县主簿,宋代对户籍管理并不很严,所以并不难搞定,于是将李志远写成自己的表外甥,前来投靠自己。
对王员外来说,这段时间他也试探过李志远,感觉李志远虽然口音较怪,言行举止也与当下大有不同,但他所说的思想理论都自成体系,前后连贯绝非随口乱编,绝非江湖骗子可比。而且李志远每每有惊人之言,仔细想起来大有深意,令他对仙人弟子一事完全信之不疑,眼见李志远要隐藏身份,他更是求之不得。
就这样,来到这个时空一个月之后,李志远成了大宋王朝的子民。顺利定居下来之后,李志远开始寻思自己的创业之路了,虽然王员外对他完全是言听计从,现在又成了自己名义上的表舅,但李志远毕竟不想完全依靠一个人,否则自己将来就很难凌驾于众人之上。
第四章 定策1
李志远考虑再三,决定先把自己的大方针定下来,为了作决定,必须要尽可能的“了解”情况,把自己关在房里好几天,强迫自己回想起当年上历史课时,看书时所记得的一切历史情况,虽然这个平行世界很多随机的事情估计会变得不同,但历史的必然性是很难改变的。 想了好几天,李志远列出以下几点。第一宋徽宗大约当了20多年皇帝,金兵南下时由于害怕让位于钦宗,不久之后父子两人便成了俘虏。第二,宋徽宗笃信道教,大封真人,连自己都封了个道号。第三,蔡京,童贯,高俅,梁师成等先后得宠。尤其是蔡京,时间之长无以伦比。第四,许多地方都会造反,比如浙江方腊会造反,时间估计应该是徽宗上台15…20年左右。河北宋江应该也差不多时间,至于洞庭湖钟相杨幺就不太清楚何时造的反了,但从岳飞曾镇压过来起义军看,应该也是宋徽宗末年或南宋初年。可以肯定北宋末年老百姓日子是很苦的,否则哪来这么多造反的,要知道中国老百姓是天下最温顺的顺民,给口饭吃就不会闹事的老实人。连他们都造反,说明真的是没法活了。只要自己举起义旗不敢说流民蜂拥而来,但肯定不会没人追随的。第五,那时的中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大型作坊,有了大量的专职工人,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期。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零碎的小事,也有些不是太清楚的,只有一些模糊印象而已,应该关系不大。
根据以上情况,那么如果要造反,大约只有十年时间做准备,绝不能再拖下去,因为统一全国估计要花五到十年。那么再留几年时间休养生息正好足以抵挡金国的崛起,当然了最终一定要消灭金国的,不但是他们,李志远暗暗在心里发誓:所有的国家都要屈服在中国的脚下!
十年,实在是太少了,是不是应该再增加点时间呢,再一想,不行,如果中国未能统一,那更难抵挡金兵的进攻,受难的就是老百姓,绝不能再拖了,只要做好计划,一个良好的制度,那么自己的势力应该能象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快吧。
想到这里,不由得羡幕起那些穿梭时空的前辈们,不是带着部队回去,就是拉了一堆武器,连工厂设备都有。自己呢,连把枪都没有,唉,人比人气死人。(作者说道:知足吧你,有几个土豆地瓜就已经不错了)
这个计划怎么做呢,写了半天,还是非常凌乱,一点点来吧,先从科技开头,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兴办工业商业大把捞钱。积累各种物资。
至于官场上,王员外的族兄王封是谭州通判,曾与蔡京有一面之识,李志远已告诉他蔡京前途贵不可言,让他将那瓶仙酒转送去巴结一番,想来这么精美的玻璃瓶,这么名贵的美酒绝对可以打倒任何人。然后再培养几个可靠的人进入官场。目的主要在于确保自己的工商业能顺利发展,找保护伞。李志远之所以送酒给蔡京而不是直接献给皇帝,是考虑到这酒有多好是李志远自己的想法,但宋朝的人都已经习惯淡酒了,会不会真的喜欢这种酒呢,万一皇帝并不喜欢这种口味,岂不是浪费了重要资源吗。而送给蔡京就好得多,听说他现在被贬,冲着雪中送炭的心意,无论这酒对不对他味口,均会另眼相看,再说了,他就算自己不喜欢喝也会把这等独特口味的美酒送给喜欢喝的人,总能派上用场。
至于贸易,除了赚钱以外,要确保海洋贸易,既可以获利,获得战略物资,又可以顺便培养一支海军,还可以随时将军队放到外海去训练,避免被官府查觉。实在不行战败了还可以跑路,以后再卷土重来。
教育方面,现在自己就开始回忆各科知识,一点点写,大约一两年有钱后就开始开办学校教人。考虑到可能会有些腐儒出来反对,所以教育是限制性的,只对自己的家奴,而且名字也不叫学校而是叫工匠培训班、农庄护卫队训练班之类。人才都是教育出来的,根本不需要凡事都找历史上知名的人。
再联想起家奴,不由兴奋起来,是啊,古代不许奴告主,家奴的忠诚度还是比较有保障,再加上自己提供的待遇,以及适当的分权监督,估计他们背叛的机会约等于零。哈哈,爽啊。
至于军队,在造反时,至少得有五千以上训练有素的军队,每一个人都是专面手,既是弓兵又是骑兵,因为这两个兵种都要长期训练的,没个一两年根本没法上战场,如果临到造反前才练,肯定派不上用场。而一旦开始造反,就要大量召兵,那么,就得从中分出两千人去组织训练新兵,只能留出三千精锐作战。至于作战力不是自己吹牛,这一千多年的知识积累肯定能训练出远胜敌军的精兵强将,估计自己的精兵应该有三倍到五倍于敌的作战力,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新武器如手榴弹之类,应该有能力应付两万人以下的进攻。嗯,造反之初,自己一方很困难,但朝庭也不见得好到哪里,一时之间调几万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只是目前没钱没权,哪敢建军啊,要等以后有钱了,官场上有人罩着了,再偷偷的建吧。实在不行就先在海外搞块殖民地再说,李志远恶狠狠地想到。
至于自己手上的土豆,玉米,地瓜,甚至苹果,桔子,那可是无价之宝,前面几个农作物适应能力强,产量高,是重要的粮食。苹果好象现在还没有吧,桔子虽然不稀罕,但这品种可是绝对没有的,口感强太多了。以前是不知道,到了古代才明白,古代的水果一般都不好吃,口感又差,甜度也不够,还以为是采的野果呢!其实想也想得出来,现代的水果不知经过多少科学筛选,又经过N多基因工程什么的,不仅产量高,味道也是好极了,虽然不敢说一定比古代顶级产品如贡品好,但也不致于差多少。等开春了,小心翼翼的分几个地方种好,将来就要靠它们出力啦。
作者注:蔡京的官职到底是什么,本人查史书上写“知永兴军”,查了半天,只有个永兴军路,大约是山西,陕西一带,没弄明白他到底是永兴军节度使还是永兴军路转运使,或者还有永兴军知府? 由于他是被贬,估计就是节度使吧,这是宋代虚职,不用上任的。所以也符合下文中所说的蔡京正在老家杭州的描写。
第五章 定策2
大方向定来下来,首先就很得创业赚钱,那得先想想有哪些东东是可以做的呢?
第一 织布机。黄道婆的故事中学历史书上都有,这个是现在就已经有的技术,最多改良一下,应该不会太难,派人到崖州去学吧,自己当年也曾在少数民族地区见过纺机,织机,估计最多一两年内绝对可以搞定。哈哈,对了,自己的牛仔裤可是用帆布的方法织的,帆布的结实程度不比牛皮差,让技师们学会,用帆布替代普通士兵的皮甲应该没问题,这样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第二 玻璃 玻璃物品中国自古就有,除非精品,否则值不了多少钱。不过,自己是想做望远镜,所以一定要想法做出来,毕竟对于军队指挥官来说,有了望远镜,胜利的可能性大多了。只要玻璃纯净度够好,两种透镜多试试,再加忆一下高中的光学,少量生产应该不成问题。另外,玻璃虽然不值钱,可是镜子值钱啊,哈哈,银镜反应,硝酸银和葡萄糖起化学反应。这是高中化学(也许是初中吧?)都学过的,很简单也很有趣,当年做试验时大家在实验室玩得不亦乐乎。这些东东都不是太难搞出来,做好了镜子可值大钱了!一面镜子估计就能养一支部队了。
第三,炼钢,虽然大宋有管制,盐铁专营私人不能炼钢,但起码技术上要先储备好,一旦需要就能用起来。这东东难度太大了,什么高炉平炉都是听说过没见过。自己只懂些化学上的道理,只记得国内的铁一般都是硫化铁,是贫铁矿,炼钢不外乎先脱硫再脱碳之类。好象海南有富铁矿,但当时上课不专心,现在也不知在哪。这个技术操作起来不容易,但对于军队以及将来的建设来说非常重要,预计需要花五年到八年时间应该能搞起平炉转炉来。
第四 火药,这倒容易,宋朝基本不怎么管,毕竟现在还不是主力武器呢。黑火药的大致配方自己基本知道,硝化棉更简单,硝化甘油应该也能配出来。考虑到安全性,估计需要两年,只是大量生产估计够呛,毕竟自己懂的化学只是皮毛,光是如何大量生产硫酸就能把自己难倒,自己只会用绿矾油而已。
第五,蒸馏酒,这个工艺不复杂,一年时间肯定搞定。
第六,铅活字印刷,这个也不太难,也算一两年吧。
第七,染料,哈哈,学有机化学时,老师讲的第一件事就是有机化学起源于煤焦油工业,虽然懂得不多,但玩点萃取,分馏应该还是可以的吧。而且这里离江西(现在叫江南西路)萍乡很近,那可是大煤矿,原料是不愁的了。
第八,水泥,伤心啊,当年有一次考试印象特深,水泥的成份一张口就来,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但是怎么做的呢,当时书上说得很详细,便现在光记得考试会用的成份知识,而工艺则太不清楚。不过这可是前两千多年就出现的东东,不至于有多难,再说自己也参观过水泥厂,技术肯定能搞出来,只是时间不好说暂定两年吧。
其它的如香皂,香水等主要是原料难找,技术并不复杂,时间不太多就能做好,等有时机就大种玫瑰花吧。至于铅笔,肯定需要,但很难有市场,就当做给自己用吧。
李志远数了数,掂量一下之后决定现在最合适的就是染料和蒸馏酒啦,至于棉布,考虑到又要种植,又要选派人去学,涉及人事比较多,又不是自己独门技术,所以决定将它交给王员外来发展,钱也不能全是自己赚啊,李志远心想。至于启动资金,看来要厚着脸皮跟舅父大人伸手啦。正在这时,下人过来说员外有请。
作者注:以上的知识基本都是作者平时就知道的,包括水泥的成份在内,并没有特意查书。用来作为李志远的知识底子应该是合理的。关于玻璃的话绝对是有根据的,本人曾在南京市博物馆亲眼见过西晋时的玻璃碗,还是很精致的,只是颜色很暗。前两天看网上一文也曾写过中国春秋时就已经出产玻璃球了,所以恭喜各位回到异时空的兄弟们,根本不用太费劲去研究玻璃制作了。绿矾油,即硫酸铜结晶的蒸馏物,学过化学都知道,它就是浓硫酸,顺便说一句这种生产方法,在凡尔纳的小说中称为北欧硫酸。
第六章 婚姻
王员外毕竟人老成精,从李志远的只言片语中判断出来李志远的心意是准备有所行动了,拦阻肯定不应该。他开始犯愁怎么样才能把李志远牢牢联系在一起呢:虽然有认的这个亲戚关系,但毕竟比较虚,达不到自己所想的紧密程度。想来想去,嗯,他没成过家,那天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双胞胎女儿时,都看呆了,从表情上看似乎很受吸引,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呢。民间对双胞胎多多少少有些偏见,高不成低不就的,结果这两个女儿直到现在也没许过人。但李志远会不会也有偏见呢,从他表情来应该不会。嗯,这事探探他的意思呢,他是自家人,找媒婆纯属多事,自己庄中也没有清客,没有身份地位正合适又认识双方的人去说媒。但要是等他出去之后,万一被别人抢了先,再后悔就来不及了。考虑再三终于下定决心,派人去请李志远。
到了书房,王员外很热情的说道:
“贤侄,快来坐下”
“舅父见召,不知有何吩咐?”李志远自己从认了这个舅舅之后,礼数上是周到的,完全是当长辈对待,这一点,王员外也很欣赏,觉得他是个做大事的人。
“贤侄春秋二十有四了吧”
“正是”
“贤侄孤身来到这里,这婚姻大事不可久拖啊,舅舅想问一下你家中有没有什么规矩,另外你自己的意下如何?”
李志远顿时不知所措,脑中转着念头:原来他要给自己做媒啊,虽然前几天偶尔也曾考虑过政治婚姻,梦想过三妻四妾,也曾悲叹过再也不会有自由恋爱了。也算有了心理准备,但事到临头,还是一阵心慌。细想来王员外对自己应该说是有大恩的,而且看得出他想在自己身上“投资”,这个婚姻应该还是值得的,只不知这女方是何人。
于是很不好意思的说道:“家中没有什么特别规矩,这事但凭舅舅做主”
“那,你看你两个表妹如何?”
李志远根本没有想到过,毕竟这两个女孩才十三周岁,看上去不过是中小学生一样,用港台话来说就是幼齿仔,根本就没有想过。那天第一次见到,虽然不是绝色,但也是小美人一对,而且清纯可爱,当时看得一呆。眼前既然提出了这个婚姻无论从利益还是色心来说都没有拒绝的必要,只是不知是一个还是两个,心下想,要是分别答复两个不同的评语,那估计最多只有一个,要是完全相同(其实本来就是双胞胎当然完全相同),那说不定两者得兼,哈哈,双胞胎美女,去哪找啊!
“两位表妹都是国色天香,一般无二,要是能娶到她们,真是无比的福气”
哈哈,王员外顿时放下一块大石,站了起来。
“既然如此,那我就把两个丫头托付给你了”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