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大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之大中华-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获的苏联外交电报。

    北京和伦敦的轰动性披露,对克里姆林宫和国家政治保卫局来说损失不可估量,因

    为这件事正发生在苏联与中国、英国的关系处在转折的关键时刻。从1922年起,苏俄的

    对华政策是建立在与国民党民族主义制度合作的基础上的。1927年4 月,由于**领

    导的起义使得上海落人国民党总司令蒋介石的手中。“蒋”斯大林说,“应该像柠檬一

    样被榨干,然后给扔掉”。但实际上充当了柠檬的却是**人。在上海取得胜利后,

    蒋开始系统地消灭**人,而正是这些人帮助他掌上了大权。根据斯大林的命令,共

    产党人以一次次武装起义作为回复。但所有的起义都被残酷镇压了。

    对苏联间谍的揭露,还带来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苏联同仍然被其视为有影响的世

    界大国——英国的关系破裂了。1926年5 月的总罢工,被保守党的多疑分子视为是俄国

    的阴谋分子组织的,从此,斯坦利?鲍德温政府便受到要求断绝同苏联的外交关系的极

    大压力。1927年,英国政府对苏联军事情报活动展开了声势浩大、毫不留情的揭露。接

    着1927年5 月26日,奥斯汀?张伯伦向苏联代办阿尔卡季?罗森戈列茨通告说,鉴于苏

    联进行“反英的间谍活动及宣传”,英国政府决定断绝与苏联的外交关系。对自己的正

    式声明,张伯伦赋予了一种出人意料的个人性质,他引证了罗森戈列茨4月1日发出的一

    封电报,并说:“您在电报里请求向反对英国政府的政治运动提供物质援助”。在回国

    途中,罗森戈列茨在华沙做了停留,并和苏联大使彼得?沃伊科夫在中心火车站小餐厅

    里进了早餐。在罗森戈列茨的火车开动前几分钟,一个白色俄国流亡分子一边喊着:

    “这是为了民族的俄罗斯,而不是为了共产国际”一边朝沃伊科夫连开了几枪。苏联

    政府很快作出反应,声明“这是英国之手给了沃伊科夫致命一击。”不管多么耸人听闻,

    反正1938年在战前最后的公审中,罗森戈列茨竟然承认,说从1926年起他就在为英国情

    报机构工作。

    苏联情报机构在1927年春的失败造成了严重后果。首先,整个苏联使馆和国家政治

    保卫总局的安全体系以及密码体系都不得不做出重大变化。所有苏联使馆和贸易代表团

    都收到了紧急通知,要求销毁所有一旦被截获可能造成新的披露的文件、甚至是在遭受

    攻击危险最小的德黑兰使馆,其院内由于焚烧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文件而燃起的火堆惊

    动了当地的消防队。国家政治保卫总局驻外国情报机构也接到命令,他们只能保存近一

    个月的信件,还要同时制定出一个一旦被搜查即迅速销毁文件的计划。而对与当地的共

    产党人所进行的间谍合作工作也下达了新指示,主要是要抹去他们同国家政治保卫总局

    接触的任何痕迹。

    为了保障外交信件和国家政治保卫总局联络系统的安全。克里姆林宫下达命令,启

    用虽然费力费时、但只要使用正确则绝对可靠的“一次性”密码。结果使得西方的破译

    员们从1927年到二战开始,几乎未能破译一份重要的苏联的密码通告。为此,作战处处

    长A?T?丹尼斯托曾悲伤地写道,英国政府将破译苏联密码之事公诸于众“无疑是破坏

    了整个工作”。

    1927年,对苏联间谍人员的揭露,对斯大林的影响也相当大。他从中看到了帝国主

    义阴谋的迹象:“毫无疑问,现代的主要问题就是帝国主义战争威胁的问题。这不是某

    种非现实的、抽象的、局部战争的‘危险’,而是完全现实的、具体的、整体上的战争,

    尤其是反苏联的战争的威胁。”

    依斯大林看,反对苏联的“帝国主义联合阵线”的组织者,首推其主要敌人——

    “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战斗指挥部——保守党”。“英国帝国主义曾经是、现在是、将来

    也仍是人民**的最凶险的刽子手”。斯大林认为保守党政府制造的阴谋分三个主要阶

    段。

    第一步是对北京的苏联使馆进行搜查,目的是“揭露有关苏联进行破坏活动的‘可

    怕的’文件,并以此制造群情激愤的氛围”。第二步是对伦敦的“全俄有限公司”的处

    所,进行突击检查,并断绝英苏外交关系,目的是“在整个欧洲开始对苏联的政治封

    锁”,以作为战争的序曲。第三步是“保守党间谍组织”在华沙刺杀沃伊科夫的行动,

    它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刺杀奥地利皇储弗郎茨。

    费迪南的事件一样。

    虽然这个“英国阴谋”没有带来任何结果,但之后必然会有其他阴谋接蹱而至。英

    国继续资助“在苏联的间谍恐怖主义小组”,并试图挑起白色流亡人员及其他帝国主义

    势力的对苏行动。斯大林表示,他反对“那些所谓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他们认为新的战

    争的威胁是‘凭空想象’的,而用和平的谎言去麻痹工人,并对资产阶级对新的战争的

    准备视而不见……”为了对付帝国主义的威胁,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需要在

    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加强我国的防御能力”,尤其是加强军事工业,并提高苏联人民的

    警惕性。其次,必须向那些内部敌人——恐怖分子、工业生产中的怠工分子和“其他的

    废物”进攻,以“巩固我们的后方”。斯大林的“废物”也暗指**内的反对派:

    “经过这一切之后,我们对我们的反对派还能说些什么呢?无论是对他们在面临新的战

    争威胁之时对党的非难,还是对于他们在战争威胁切实存在的时刻加紧对党所进行的攻

    击,我们都勿需表白什么。”

    在1927年之前,对斯大林日益增长的权力欲构成唯一威胁的因素来自于布尔什维克

    党内部。战争威胁的出现对斯大林是个绝好的时机,因为此时他正在积极巩固手中的权

    力;从另一方面讲,斯大林这个人,正如赫鲁晓夫所言,是个“有着病态的疑心”的人,

    很显然,他坚信自己的阴谋理论。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可以这样来概括所有的党的领导

    人,要知道是意识形态本身使得他们相信这一点。布尔什维克人的信仰的基本公理之一,

    就是世界资本主义永远不能容忍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帝国主义国家及其特工机关一定在

    策划阴谋,以图消灭“工农国家”。正是国家政治保卫总局,作为“**的盾牌和宝

    剑”,担负着揭露帝国主义的阴谋,并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的使命。

正文 第二百五十五章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第二百五十五章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构成及其渊源

    陈祥超

    一、“法西斯主义”的由来

    现在,一提起“法西斯主义”,人人深恶痛绝,恨之入骨,总是把它与对内****、血腥镇压和对外疯狂侵略、残酷掠夺联系在一起。其实,“法西斯”一词从它出现到1922年法西斯政权首先在意大利建立,其含义几经演变。

    “法西斯”这个名字最初来自拉丁文“Fasces”,古罗马时期,国家大权掌握在**官、执政官和**官手中,他们的权势很大,出游时总是分别由24名、12名和6名扈从跟随,这些扈从每人都举着一个中间插着一柄突出斧头的棒束,名曰“法西斯”。它是象征有权对违背其意志者处以鞭笞或死刑的特殊标志。

    然而,墨索里尼在最初倡导法西斯运动时,并非取自拉丁文“Fasces”这个词,而是取的意大利文“Fascio”。该词在意文中的意思是“协会”或“联盟”。1970年出版的意大利《UTET大百科全书》对“Fascio”所做的解释是,指“一些从思想和纪律的角度来看其性质大体相同的力量,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联合起来”的意思。事实上,在上个世纪末,新兴的意大利工人阶级受社会主义新思想的影响,纷纷组织起来,有的地方所建立的工人组织就是以“法西斯”(Fasico)命名的,有的就定名为“工人法西斯”,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90年西西里岛的硫磺矿矿工、工厂工人和农民联合建立的西西里“劳动者法西斯”(Fascio Dei Lavoratori)。该组织建立后,提出了一个要求取消苛捐杂税、改善劳动条件和反对资本家霸占耕地等反映工农要求的**纲领,对工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分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而发展很快,会员达30多万人。虽然西西里“劳动者法西斯”在1892年因遭政府残酷镇压而被迫解散,但它在意大利全国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那以后,“法西斯”就成了**的代名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各派政治势力围绕着参战与中立的问题展开激烈斗争。10月5日,力主参战的米兰工会领导人戴齐奥?巴奇、工团主义领导人米凯莱?比昂基和反动的民族议者切萨雷?罗西等第一个自称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西斯组织——“国际行动**法西斯”,发表了宣言,号召广大群众参战。1915年1月1日,墨索里尼将其更名为“**干涉行动法西斯”。当时墨索里尼刚刚脱离社会党。他的思想和活动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和共和主义的阶段,而且他本人也仍然以社会党“左”派领导人自居。因此对他来说,也就很容易去效法西西里劳动者法西斯的做法。但是,**干涉行动法西斯却随着墨索里尼于1915年8月应征入伍而名存实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墨索里尼纠集一批退伍军人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分子于1919年3月23日在米兰建立了新的组织,仍以“法西斯”命名,称为“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应当说,此时他仍想以“法西斯”的**名义来争取工农群众和重新获得社会党的广大党员的支持。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的第一批政治声明和宣言对此可资佐证。

    但是,战斗的法西斯在1919年11月的大选中遭到惨败后,墨索里尼“放弃了社会主义的调子”,开始与地主和资产阶级结合,在城乡广泛建立法西斯武装行动队,大搞暴力恐怖活动,变成统治阶级镇压工农**运动的工具,“法西斯”一词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把它与蓖麻油和大棒相提并论。

    嗣后,战斗的法西斯在地主、资产阶级的支持和纵容下,发展异常迅速,到1912年春季已发展成一支能左右意大利局势的政治力量。墨索里尼在意大利议会正式宣布,法西斯主义与**为敌。在这之后,他即做起重新恢复古罗马帝国霸业的迷梦,把“法西斯”一词的由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如前所述,在古罗马时期,“法西斯”是一种特殊标志,其形是一捆削得整整齐齐、粗细和长短均相同的圆棍,中间插一把斧头,外用红绳紧系。墨索里尼认为,“棒束”标志既可用来向法西斯分子灌输古罗马帝国的好战精神,又可以此来说明法西斯是一个生死与共的整体。它强调“一致”与“纪律”,凡是有不一致或违犯纪律者,立即加以斧削。

    墨索里尼的目的在于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民族主义思潮和强烈的怀念古罗马的情绪,以强化他在法西斯运动内部的权力与地位,为其日后对外推行侵略政策和在意大利实行**的**统治寻求历史的和理论的根据。

    1921年11月7日,墨索里尼在罗马召开了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将其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棒束”定为党徽,墨索里尼本人当选为“领袖”。“领袖”成了墨索里尼的代称。这不仅为墨索里尼在法西斯政权建立后在意大利实行**统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法西斯主义”也就成了遗臭万年的“非常反动、极端沙文主义和最富有侵略性”的****的同义词。

    二、法西斯主义理论的主要构成

    法西斯作为反动的政治运动于20世纪初首先在意大利出现,主要是为了对抗俄国十月**在意大利引起的**危机,对抗社会主义**的威胁。反对布尔什维主义,反对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主张民族沙文主义、极权主义和“领袖”原则是其思想标志。但是,从法西斯主义的由来以及“法西斯”含义的演变看来,法西斯主义不是作为一种理论,而是作为一种夺取政权的手段兴起的。法西斯运动的初期由于没有明确的理论,人们不知道它究竟属于右翼还是左翼,直到1921年11月的罗马代表大会之后,法西斯主义理论才逐渐得到完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国家至上论。墨索里尼亲自为《意大利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法西斯主义”的词条,就作了明确的表述,他说:“法西斯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就是关于国家的性质、任务和目的的观念。对于法西斯主义来说,国家是绝对的。个人和集团只有置身于国家之中才是可以想象的。”墨索里尼还说,“按照法西斯主义的观点,国家不是一个纯粹消极的实体,一个只负责公民安全的守夜人”,而是一种“精神的、道义的存在”,它应“超越短暂的人生的限制,成为民族自我意识的象征”。用国家法西斯党的第一个纲领中的话来说,这是因为“民族不是活着的个人的简单集合……民族是包括无数代人,而个人则不可能永存于其中的有机体,它是一定种族全部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最集中的体现”,“个人的独自的价值和与其他个人所共有的价值,应在其所隶属的民族的范围之内得到鼓励、发展和保护”。正是这个原因,国家法西斯党主张,“国家是至高无上的,就连教会也不能并且不应损害或削弱这种至高无上性”。墨索里尼称这样的国家为“lun理”国家。实际上,法西斯的“lun理”国家吸收了黑格尔思想中关于“lun理”国家的观念,但它与19世纪lun理国家的传统有所不同。19世纪的lun理国家指的是有具体内容和有其lun理道德的国家。而法西斯主义的lun理国家是一种高于一切具体存在的实体,是消灭个人意志。从这方面来看,法西斯主义的国家至上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极权主义。极权主义就是不允许任何个人意见存在,更不允许反对意见存在,一旦出现即予严厉打击。一切都要从帝国和强权的需要出发。在这种情况下,虽说“个人是力量的主体,是主宰意志的意志”,是“存在和力量的意志”,实际上,个人已不复存在, 个性也已消灭,执行国家这个至高无上实体的决定,就成为每个人的天职,因为“在国家之外不存在任何有人性或精神的东西”。墨索里尼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西斯主义就是极权主义”。这也就足以证明,极权主义是要取消个性,强调“一切都存在于国家之中”,国家之外既没有个人,也没有集团,全国上下从3岁幼儿至古稀耆老都要归于一个组织,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规定,3—5岁的幼儿入法西斯“幼稚园”(Asilo);6—8岁的儿童入法西斯“狼子团”(Figli Della Lupa,相传罗马建国者罗牟拉斯王曾由一母狼哺乳而生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