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很好的效果,以改革的幌子加强了王权,而且还让美国人满意。事实上,巴列维并不打算将改革进行到底,而且也无法进行到底。他依然把大量经费用在了发展军事上,而且其他方面的改革措施也有欠考虑,不符合伊朗国情。有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阻挠,改革的寿命不会长久。美国中情局也同样提出过,在他们看来,伊朗当下的状况并不如表面那么风光,巴列维的种种改革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上,显然,国王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
在肯尼迪坚定不移认为伊朗国王是位改革者时,大多数伊朗人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们看得清楚国王与美国之间的暧昧关系,也同样认识到美国贪婪丑恶的嘴脸。
伊朗人的这种觉醒在1963年更为明显,不管是与美国合作的政府官员,还是学者专家,都知道美国在伊朗民间是被唾弃的对象。当然了,不否认肯尼迪本人在学生中间颇受尊重,但是这并不能改变美国支持独裁这个事实。伊朗几乎将近90%的人,不希望美国继续影响伊朗,觉得美国的〃帮助〃只会让伊朗更加贫穷。
因为在〃白色革命〃中的反抗,霍梅尼被巴列维流放到他乡,这一走就是15年。流亡日子是在伊拉克度过的,伊拉克政府用接待上宾的礼遇接待了霍梅尼。对于伊拉克来说,霍梅尼是他们用来对付巴列维的最好武器。霍梅尼在伊拉克又吃又喝,安心搞起了他的宗教渗透事业。他在伊拉克制作一些宣传资料,然后通过伊拉克将这些资料送回伊朗。于是,霍梅尼成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指挥者,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精神领袖,这也是最让巴列维头痛的一点。
1979年初,霍梅尼影响的反王权宗教运动接连上演,巨大的精神压力让巴列维几乎窒息。无奈之下,巴列维舍弃了王位狼狈地远走他乡。国王前脚出走,霍梅尼后脚跟进,立即填补了国家领导人的空缺。1979年3月31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正式成立。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成立,让美国大惊失色。霍梅尼带领的原教旨主义在疯狂的信仰中寻找治国方案,美国人不得不考虑,这位宗教领袖是在怎样的屈辱后得到重生,然后再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来面对美国。
在伊斯兰中,原教旨主义也并不都是被统一化了的思想,在保证遵守原教旨主义的基础上,分裂出不同的思想派别。有保守派,像霍梅尼这样的;有自由派,他们不赞成宗教学者在政府任职;还有激进派,其最主要的代表就是被西方国家视为恐怖组织的〃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既然所具有的理念不同,就难免会产生冲突。
1979年,美国驻伊朗使馆的大使,被一群德黑兰学生扣为人质。当然,光是一群学生还没这种本领,这后面是霍梅尼的支持。这不仅仅是霍梅尼与美国的较量,也是保守派和自由派的争斗,以巴扎尔甘总理为首的自由派认为这种行为过激,然而却无力回天,最终被迫妥协。这场较量,保守派胜出。
不过新一届的政府,还是自由派当家。新任总统巴尼萨德尔是个纯正的自由派代表,他接触了较为先进的西方思想,虽然在反巴列维运动中与霍梅尼并肩作战,但在政教合一的问题上却分歧颇深。他反对霍梅尼的独断专横,提倡分工明确的国家机构。确切来说,巴尼萨德尔是个国家领袖,他的目的是发展伊朗;霍梅尼是宗教领袖,他的目的是保护、扩大伊斯兰。
接受了资本主义思想的巴尼萨德尔,一直以来都不希望伊朗与美国关系僵化,对于大使馆人质事件,他也是持反对意见。显然,这与霍梅尼的思想格格不入,也难怪会被霍梅尼赶下台。
第9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6)
巴尼萨德尔的下台,给霍梅尼及其所代表的保守派创造了更为舒适的独裁生活,全国所有的权力机构都光明正大地换上了霍梅尼的支持者。
自由派被轻松送离了政治舞台,接下来就是激进派。
其实,这些派系都曾经在反对巴列维的战斗中立下过汗马功劳,也正是这个原因,霍梅尼不得不给他们在政府中安排一些职务。可惜的是,这些派别有强烈的独立思想,根本不受霍梅尼的左右。〃人民圣战者组织〃是霍梅尼主要的攻击对象,这个组织曾经表示支持自由派,而且还不断地制造一些暴力事件来威胁霍梅尼。于是,伊朗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不断地发生恐怖活动,绝大部分都因为激进派与保守派的争斗。
经过一段时间的镇压,伊朗看似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内部已经伤痕累累。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交,伊朗都举步维艰。由于霍梅尼的狂热宗教统治,使伊朗看起来带有浓重的恐怖主义色彩,直接导致其在国际上的孤立状态。
1981年6月,伊朗发生了惨烈的爆炸事件。当执政的伊斯兰共和党开会时,会议厅旁的大楼突然爆炸,随着一声巨响,会议厅顿时成了废墟,73名干部遇难,这其中包括伊斯兰共和党总书记、最高法院院长、总统3人委员会成员贝赫什提以及其他一些党政要员。贝赫什提是伊朗的二把手,最重要的是,他是霍梅尼的心腹。虽然这次事件是共和党党员所为,但是此人却受到了〃人民圣战者组织〃的深刻影响。
然而,悲剧还没有停止。两个月后,这场灾难被完整地复制到了总理府的会议室。同样是震耳欲聋的爆破声,同样是火光冲天的人间炼狱,这一切被复制得近乎完美。这次死亡的是伊朗两任总理拉贾伊和巴霍纳尔、国防部长纳姆朱以及警察司令,共达10人。
这次完美的复制出自〃人民圣战者组织〃成员之手。
20世纪80年代,是伊朗最沉重的年代,动荡、黑暗、流血、炸弹、镇压、恐怖。〃人民圣战者组织〃在受到政府的伤害后变得小心谨慎,同时也充满了愤怒的力量和复仇的烈火。霍梅尼曾经用子弹教训不同政见者,〃人民圣战者组织〃在庞大的政府面前显得软弱无力,他们需要自我保护,于是便选择更加偏激的方式来警告霍梅尼。
霍梅尼在混乱中诞生,后来竟变成了混乱的制造者。这对伊朗人民来说是灾难的延续,可对美国来说,这却是个天赐良机。
美国向来以人道主义来标榜自己,〃不忍心〃看着任何一个国家人民由于政府的残酷而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在如此正义的理由下,美国将触角伸进了伊朗。
在霍梅尼的观念里,美国和苏联应该归属在〃压迫者〃行列,至于伊斯兰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则属〃被压迫者〃阵营。他认为,强权霸权给人民带来的是数不尽的灾难和痛苦,只有伊斯兰才能解救〃被压迫者〃。说到底,霍梅尼就是想对其他国家进行伊斯兰革命渗透,让伊斯兰成为更多人的信仰。这种精神上的霸权,往往更加可怕。
这是让美国最无法忍受的,霍梅尼也是个具有野心的人,当同样的野心碰撞在一起,必定就是一场腥风血雨。美国希望用强大的国力实现世界霸主的梦想,而霍梅尼则希望统治全人类。如果说美国的霸主梦想是对外侵略,那么霍梅尼的思想渗透也同样如此。
就这样,伊朗不仅成为了美国的敌人,而且也成为诸多阿拉伯国家仇视的对象。然而,几乎孤立的外交环境并没有让霍梅尼清醒,反而坚定了他付诸行动的决心。于是,80年代遭殃的不只是伊朗人民,还有其他的阿拉伯国家人民。一时间,伊朗成了所有伊斯兰组织的根据地,那些后来在国际上臭名昭著的恐怖组织都曾经在伊朗受训。霍梅尼的泛伊斯兰思想得到了很多狂热宗教徒的热烈追捧,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扩大了伊斯兰的影响力。
眼看着伊斯兰影响在迅速蔓延,美国不得不痛下决心铲除原教旨主义这颗〃恶瘤〃。对于美国来说,伊斯兰的庞大就像是一股巨大的冲击波,一旦冲撞起来,不仅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会受损,就连全球计划也要被迫搁置。
第10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7)
伊朗从霍梅尼建立反美、反西方的政策开始,就变成了美国的肉中刺。轰轰烈烈的反西方原教旨主义也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完整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一些温和的原教旨主义者,对伊斯兰之所以〃追杀〃西方做了一些研究。
曾经,西方列强的殖民思想伤害了一代伊斯兰国家,迫使这些国家接受了西方思想,并对后代产生影响。随着历史的前进,西方思想在伊斯兰国家逐渐形成了一种规模,开始渗入到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甚至使传统的伊斯兰教育被割裂。同时,那些独裁者往往都是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才会如此肆无忌惮。伊斯兰在逐渐弱化的时候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要求伊斯兰重新振作,并用实际行动来与西方大国对抗。然而不幸的是,伊斯兰并没有找到一种更有说服力的方式反抗,而是采取过于激烈的暴力形式,并把这种暴力思想种植在了〃圣战〃当中,致使人们提到〃圣战〃就想到了恐怖主义。
而伊斯兰政权的强烈反美情绪,恰恰让美国认识到了一点,要想在中东恢复过去的利益地位,就必须消除伊斯兰政权,这便导致不断的冲突和暴力事件,也就有了美国无懈可击的扩张借口反恐。
于是,美国在对付伊朗伊斯兰政权的同时,不断地唆使伊拉克向伊朗进攻,而美国也错把感情投放在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上,为自己埋下了颗定时炸弹。
当美国发现自己支持的萨达姆〃忘恩负义〃时,便在打击伊朗的同时警惕伊拉克。21世纪,崭新的开始,美国将反恐的面积一再扩大,将影响其全球利益的国家都安排在了〃邪恶轴心〃里,伊朗自然也不例外,霍梅尼当之无愧地成为轴心中的轴心。
在收拾完伊拉克之后,美国自然而然地把目标对准了伊朗,核武器、是否支持巴以冲突、能否与美国进行全方位的合作,这些都成了美国考察需不需要对伊朗动武的关键。不过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美伊之间要想和平共处还有待时间的磨砺。
三 美国与伊朗,猫捉老鼠的游戏 21世纪的开始,美国就给了伊朗当头一棍,打得伊朗眼冒金星。美国最先利用的借口,就是伊朗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指责伊朗在签订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同时还在研究核武器,而且在导弹和生化武器方面的成绩也相当不错,除此之外,伊朗还从俄罗斯购进了大批先进的常规武器。美国就是这样,霸道得让人窒息,连常规武器都不允许别国拥有。
然而,美国此时已经变成了〃狼来了〃,在多次无凭无据的叫喊后,国际社会也麻木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跳来跳去,不断要求联合国前往伊朗查处,但是却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加以证实。国际社会后来也学会了,任由美国又叫又闹,就是不动声色。
可是,当国际社会已经对美国失去信任的时候,伊朗却主动承认拥有可以进行核技术和发展各种导弹的铀。伊朗的坦白让全世界大惊失色,美国一下子变成了最委屈的国家。于是,2003年成了美国最繁忙的时期,一边对付伊拉克,一边对付伊朗。
伊朗总统哈塔米说了,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完完全全是想造福百姓,本来伊朗也有核电站,不过被伊拉克给炸了,现在重建也是理所应当的。美国却不这么认为,谁都知道伊朗是个石油大国,根本不存在能源缺乏的问题,何必靠发展核能源来满足百姓日常生活。反正华盛顿是一口咬定伊朗要发展核武器,只要伊朗有了核武器,美国在中东辛苦打造起来的战略优势就会被破坏。而且,伊朗背后还有一个俄罗斯在支持,这更是让美国耿耿于怀。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同俄罗斯做过协商,希望俄罗斯能停止对伊朗发展核能源的支持,结果遭到了拒绝。2002年,布什再次就伊朗核武器问题与普京针锋相对。俄罗斯认为,美国是在利用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阻止俄罗斯公司进入伊朗,美国则威胁普京,俄罗斯的一意孤行将会破坏俄美关系,双方争执不下,最后不欢而散。美国的威逼利诱并没有阻止俄罗斯在伊朗修建核电站,普京做的最大让步就是向美国保证会将在修建核电站过程中消耗的核燃料全部运回,不给伊朗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第11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8)
美国好不容易才放心了一会儿,伊朗就宣布已经开发出了铀,也就是说,伊朗不再需要借助他人之力就能发展核能源。
2003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派人到伊朗纳坦兹进行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伊朗铀浓缩技术比美国想象中还要先进,已经拥有了100多台离心机,而且还在生产。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伊朗一年就能制造3个核弹头。这让美国忐忑不安,可是国际方面却一直没有查出伊朗发展核武器的证据,更让美国心惊胆战。
不过,美国从来不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仲裁当作判决,只要它认定的事情,就是联合国也奈何不得。不管国际结论是什么,美国只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伊朗正在研究、生产核武器。在华盛顿眼里,政教合一的伊朗完全没有理智,难以想象当伊朗拥有核武器后会怎样疯狂使用,到时候倒霉的不只是美国。
更重要的是,伊朗一旦拥有了核武器,中东的核平衡会被破坏,其他国家也必定会奋起直追,难保一些恐怖分子不会把核武器首先用在美国身上。无论是从战略地位、安全利益,还是人类文明考虑,美国都无法容忍伊朗在核武器上有所成就。
美国接二连三地公开警告伊朗,如果伊朗我行我素,美国及其盟国都会出面干涉。国际原子能也发表声明,伊朗继续下去将被视为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从而招致惩罚。
从7月开始,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始了与伊朗的一系列会谈,希望能说服伊朗放弃核能源的开发。在伊朗看来,国际原子能机构不过也是跟在美国后边亦步亦趋罢了,以色列有核武器库,但是人家有美国罩着,国际原子能机构还不是乖乖地三缄其口。对于所有跟美国有关系的国家或组织,伊朗都采取一种不屑甚至蔑视的姿态来应对,对于国际原子能的要求,伊朗不仅不答应而且还让国际对伊朗核开发进行帮助。
美国绝对不是个轻言放弃的国家,伊朗的嚣张只会激发美国的斗志。于是,美国连同英、法、德等国家对伊朗步步紧逼,总算是让伊朗签订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不过这些协议在伊朗看来并没有多大约束力,不过是用来掩人耳目罢了,该怎么干还怎么干。
很快,伊朗在离心机方面的发展就更上一层楼,这意味着,伊朗制造出核弹的速度比从前又加快了。2004年2月,国际原子能发布了新的检查报告,怀疑伊朗已经研究出了更多的放射性元素,这大大加强了核武器的生产可能。尽管伊朗一直叫冤,但在国际原子能检查出的浓缩铀面前也无法狡辩。
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至今没有放弃追查。华盛顿有一套堪称经典的外交手段,谴责、制裁、策划政变、武力干涉……这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身上,上演得精彩绝伦,环环相扣,一步不落。而美国在伊朗身上,谴责和制裁都用过了,而由于伊朗伊斯兰政权的特殊性,政变并不适合,美国是否会走上最终的武力干涉,至今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美国是被〃9·11〃给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