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敌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的敌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无法确定伊朗发展方向的政权,便扶植起了一个新首相拉兹马拉,希望他能为自己遏制苏联的强势。     
可惜的是,这位新首相没有摸透美国的想法,只倾心于国内改革。不仅如此,拉兹马拉也没能力处理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政治上需要亲英派的支持,可民间的石油国有化呼声偏偏十分高涨,拉兹马拉是亲英也不对,仇英也不能,只好委身于夹缝之中艰难呼吸。最终,这位首相在夹缝中身亡,仇英势力选择了终极手段刺杀了拉兹马拉。巴列维乘机把自己人扶上了首相之位,但新首相坚持了没多久就在混乱中辞职。     
伊朗的局势越来越混沌,人们对国王和首相的失望转化成了对其他力量的希望,失望越深希望就越发强烈。巴列维醉心于权力的贪婪把人们推向了对宗教的狂热追捧当中,于是,伊斯兰势力顺势而生。其中的典型人物就是同霍梅尼齐名的阿亚图拉卡萨尼,此人虽然有些保守,但是对时事却有着敏感的嗅觉。     
与伊斯兰势力同时出现的还有民族主义阵营、伊朗党,这些组织的成员都有比较先进的思想和较高的觉悟,是当时抵抗英国势力的中流砥柱。     
其中最有威信的是民族主义者穆罕默德·摩萨台,一个出身贵族的非保守派代表。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贯古今,曾经反对过巴列维父亲的政变,是个积极的反英分子,以拒绝与英国签订石油协议而闻名朝野。坚定、执着、爱国、廉洁,这些优点成为摩萨台傲立群雄的资本。在石油公有化运动中,摩萨台始终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他将所有的爱国热情转化成与英国抗争的动力。           

第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2)         
1951年4月,在多人的要求下,巴列维极不情愿地任命摩萨台为首相。摩萨台一上台,便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与英国在石油问题上周旋,并最终强迫巴列维签署了石油工业国有化法案,以此为法律依据来继续与英国对抗。英伊之间的矛盾,随着摩萨台的上台而激化。英国对摩萨台恨之入骨,一边图谋扶植一个亲英分子来代替摩萨台政府,一边抵制伊朗轰轰烈烈的石油国有化运动。     
在美国看来,在冷战时期,英国与伊朗把关系搞僵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当时的态势来看,伊朗的变革已经势如破竹,不可阻挡,英国一味地遏制,与伊朗作对,只能把它推向苏联的怀抱。更何况,美国也想在伊朗分一杯羹,自然要先弱化英国在当地的影响。不过在英伊冲突的过程中,美国除了对英国提出一些建议外,并没有采取过火的干涉,美国也很清楚,当下冷战的时局,美国也不能没有英国的支持。     
然而,随着冷战高潮的到来,美国突然意识到有着丰富资源的伊朗也同样对苏联有强大的诱惑力,于是,美国开始偏向英国,逐渐由原先的〃骑墙派〃角色,变成了主动干预。杜鲁门曾经提出,如果伊朗可以向英国进行一定数量的赔偿,国有化就比较合理。显然,美国虽然不太赞成伊朗石油国有化,但也不敢表现出过于尖刻的态度,否则,伊朗很可能转向苏联。     
为了确保伊朗与苏联保持距离,美国加大了对伊朗的经济、军事援助,同时说服英国将石油利润与伊朗五五分成,尽量表现出真心实意。然而,英国和摩萨台都不买美国的账,该是什么样还是个什么样,一点让步都不肯,美国的调解在英国的贪婪下起不到丝毫作用。     
美国只希望逼迫伊朗尽快解决其与英国的冲突,却忽视了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是当时民族解放运动的代表,这不是一两个国家的事情,而是一种觉醒。伊朗的勇敢受到了英国的痛击,但却是中东其他产油国的典范。在伊朗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产油国果断扛起了反西方大国的大旗。这下,美国意识到了危机美国在这些地区的利益可能会受波及。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调整对伊政策。其实,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各种思想正影响着美国的决策。在冷战时期,美国已经不知不觉将伊朗当作了同英国和苏联竞赛的筹码,并在政策中逐步体现出来。美国是个善于在混乱中思考真理,在夹缝中获得生存的国家,似乎所有的危机都可以变成转机。     
如果说在杜鲁门的时候美国还有希望维持与英伊的双边关系,那么在艾森豪威尔上任的时候,这个希望就完全破灭了。     
艾森豪威尔的政策偏重于英国。他一再表示,只要伊朗肯对英国做出赔偿,一切都好商量。可惜,摩萨台如果要同意,那种种矛盾也不会延续到1953年了。     
英国当时完全把美国当作了解决伊朗问题的关键,英国外交官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出访美国,希望美国可以多出一把力。美国虽说亲近英国,但始终担心过分的干涉会变成伊朗远离美国的催化剂,因此还是保持对摩萨台的援助。时间一久,英国难免会心生埋怨。于是,美国不断接到来自英国的警告。英国并不愿意讨好摩萨台,对于影响自己计划的人,英国从来没有手软过,即使这次有美国的阻挠,英国还是杀气腾腾地想把摩萨台斩于马下。     
艾森豪威尔对伊朗的偏袒,一度让摩萨台产生了幻觉,认为他找到了一个可以依赖的人。可摩萨台很快就发现,美国和善的面具下是一张比英国还要狰狞的脸,摩萨台很是失望。美国对伊朗的石油也早已垂涎三尺,曾经也想过买下英伊石油的股份,但却遭到英国的拒绝。英美也不是什么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伴随着利益的此消彼长而忽近忽远。英国想在中东地区实现石油垄断,同样美国也希望如此。如若不是当时的冷战需要英国的帮助,恐怕美国早就拔刀相向了。     
摩萨台同所有人一样,是美国利益的牺牲品。当英伊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时候,美国势必会选择英国而丢弃摩萨台。毕竟在对付苏联方面,英国的实力要比伊朗强得多。而且,看中中东的何止美英,西方诸多国家都在一旁虎视眈眈,如果美国对伊朗表现得过于热情,势必会遭到这些国家的反对。思前想后,艾森豪威尔最终决定放弃摩萨台,与巴列维一同策划了一场政变结束了摩萨台的政治生命。这就是伊朗著名的〃1953年政变〃。           

第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3)         
英国终于实现了宿愿,拔掉了摩萨台这个眼中钉。然而,伊朗却建立起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亲美政府。英国少了一个难缠的不听话敌人,却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对手。美国的目标则十分简单,赶走英国,让自己成为伊朗的石油大亨。     
在摩萨台下台后不久,美国就开始在伊朗打起了石油攻坚战。先是与英国讨价还价,希望收购英伊石油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在遭到拒绝后便直接与伊朗展开讨论,对伊朗人言传身教告诉他们当下的世界石油形势。美国要让英国人知道,如果不与美国合作,可能连最后一点利益都会损失掉。当时,负责与伊朗、英国商谈此事的负责人是美国石油商、后来的总统胡佛,胡佛一直认为可以借助伊朗对英国的仇恨来为美国获得更多的股份。而这也的确是个事实,就当时的英伊关系来看,伊朗很可能以此来发泄对英国的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也不得不改变原先坚定的立场,让美国得到40%的股份,而且还降低了伊朗的赔偿额度。至此,美国成功地解决了英伊矛盾,而且还从中捞到了自己所要的好处,并取代了英国在伊朗的地位。美国再次以其出色的外交手段,在英伊两败俱伤的情况下获得了渔翁之利。狡猾也好,奸诈也罢,美国最起码敢于实践自己的梦想,并努力让其成为现实,这点精神恐怕是美国在国际上逐日追风的重要武器。     
二 愤恨从政变开始 当英国在伊朗的利益被削弱之时,美国与伊朗之间看似建立了鱼水情深的情意,然而,在1953年政变之后,美国却无形中在伊朗人心里埋下了愤恨的种子。确切来说,1953年政变让伊朗人失去了民主、改革、自由的希望,换之是对美国的唯唯诺诺。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也许美国还能保持与伊朗〃亲密〃的外交关系,可当更多伊朗人觉醒之后,伊朗就是美国在中东的另一个棘手的敌人。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正式成为白宫新主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伊朗这把火在新总统外交策略的转变下变得尤为重要。艾森豪威尔的重心都在如何对付苏联上,他的目标是将苏联周边的国家都拉到西方阵营之中,在苏联周围建立一个密不透风的防御系统。按照艾森豪威尔的计划,尽快解决英伊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掐断伊朗投靠苏联的可能。然而,英伊双方的执拗让艾森豪威尔大伤脑筋,于是,摩萨台的爱国热情便成为美国最大的阻碍。伊朗政局越是动荡,美国越是认为摩萨台无法胜任攘外安内的角色。在这种情绪的唆使下,艾森豪威尔决定答应英国,消除摩萨台这个不安定因素。     
政变的详细计划于1953年6月全面出台。为了让政变看起来天衣无缝,美国不得不让国王参与进来。当然,巴列维对摩萨台也十分不满,可一直忌惮于摩萨台的个人威信而隐忍不发。     
政变以摩萨台的倒台结束,8月27日,艾森豪威尔兴高采烈地给巴列维发去了祝贺函,表示美国将会在未来继续支持国王政权。然而,艾森豪威尔大概没有想到,这场具有战略意义的政变竟然会点燃伊朗对美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仇恨,他所认同的战略方针恰恰影响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     
摩萨台的倒掉,给了巴列维一个圆梦的机会,在有生之年过了回独裁的瘾。不过,当统治者对权力的热爱大于对人民的关切时,独裁就是民众最痛恨的字眼,换来的也必定是怨声载道。巴列维也不例外,他享受独裁带来的心理满足时,也在受着民间反对声音的煎熬。     
贪心的巴列维把国家搞得千疮百孔,毫无顾忌地挥霍金银,在一些无法实现的发展计划上浪费财力。伊朗石油就是再多,也无法填补国王急功近利的野心。于是,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加上天灾,伊朗在1959年~1960年经历了严重的饥荒。国王手忙脚乱地甩出了所有的外汇储备,可仍然不见效果。     
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巴列维采取了一些相对缓和的政策来压制国内的改革呼声。就在巴列维千方百计维护独裁的时候,美国完毕了新一轮的总统竞选,肯尼迪政府正式成立。           

第7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4)         
肯尼迪是个相对来说比较务实的总统,除了当时轰轰烈烈的美苏争斗外,他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第三世界的发展上。众所周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族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不光是拉美,第三世界的民族运动一样惹人注意。肯尼迪能从众多总统所贪恋的美苏争斗中解脱出来,本身就是个突破。而且对于肯尼迪来说,当时的伊朗的确是个烫手的山芋,如果不实行民主化和改革,很难有实力对付苏联。     
肯尼迪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巴列维实行改革和民主统治。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且不说巴列维有多固执,单是美国内部就有若干势力加以阻挠。美国的反对派认为实行改革只会使伊朗更加动荡,而且会增加其倒向苏联的可能性。     
就在这个时候,伊朗再次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国王游行。在各方压力下,巴列维不得不改变立场,1961年任命偏向改革的阿里·阿米尼担任新首相。阿米尼是伊朗有名的大地主,家庭富庶,而且思想先进,原先是民族阵线的一员,但他在经济上的理念不被认可,被迫离开民族阵线。简单点来说,他是个经济内行。但他犹如一匹烈马不容易被驯服,让巴列维感到不舒服,使得阿米尼的仕途暗淡无光。     
阿米尼的到来可以称得上是〃受命于危难之间〃,给死气沉沉的伊朗注入了强心剂。他就是有一种能力,让人信服的能力,不管是守旧派还是改革派都愿意无条件地信任他。有了美国的支持,阿米尼更是如虎添翼,做起事来也底气十足。大概在这个时候,巴列维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仅仅是美国手中的一颗棋子。     
可惜的是,阿米尼并没有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不可否认,在美国的帮助下,伊朗的经济有了起色。但是,当时很多人都无法接受阿米尼的经济改革措施,不被理解的政策寸步难行。更重要的是,阿米尼在改革上表现出的无畏让美国感到害怕,害怕他会脱离掌控。于是,内外兼忧阿米尼最终被迫辞职,伊朗的改革再次搁置。     
在阿米尼辞职后不久,伊朗便爆发了著名的〃白色革命〃。这项革命是由巴列维国王策划的,改革内容基本上顾及了百姓生活需求,但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王权统治。     
肯尼迪对〃白色革命〃持认可态度。自从巴列维推出这个计划后,来自白宫的夸赞声就不绝于耳。还没有哪次改革像〃白色革命〃一般受到了华盛顿上下的一致肯定,并且在国内也是好评如潮。     
尽管这期间,一些美国改革专家并不看好〃白色革命〃,但都动摇不了肯尼迪继续信任巴列维的决心。在肯尼迪看来,巴列维在尽力使伊朗的农业、工业得到发展,而且与苏联寡淡的关系深得美国之心,即使在伊朗还有不少反对国王的人存在,但伊朗的军队绝对能保证巴列维政权的稳定。对于一个既能保证政权稳定,又能使伊朗实行深度改革的人,肯尼迪没理由不力挺到底。     
然而可惜的是,巴列维的个人影响力并没有因为〃白色革命〃而得到恢复。伊朗内部仍然是有大把的人反对国王的统治,当然了,再完美的改革计划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一些人有益,就必定会伤害到另一些人的利益。在土地改革问题上,宗教界就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因此开始以信仰之名发起对国王的抗议。     
霍梅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变成举世瞩目的宗教代言人,他对信仰的无比忠诚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感染了很多人。他厌恶外国干涉伊朗的内政,特别是美国。霍梅尼曾经针对1963年美国要求在伊朗的美国军事顾问能获得法律豁免权而发表了言辞激烈的演讲,他指责这是殖民主义的残余,是一种变相的奴役,而伊朗王权就是美国的帮凶。霍梅尼的演讲的确起到一定的效果,当人们逐渐认清真相时,美国的在伊利益就会受到影响。     
霍梅尼与王权的针锋相对,让巴列维如坐针毡。1963年爆发了几次暴力冲突,其中也有传教士死亡,这便引起了宗教界的强烈不满。霍梅尼站在风口浪尖上,对国王嗤之以鼻。巴列维盛怒之下,逮捕了霍梅尼和其他几名传教士。国王泄愤的举动换来了更大规模的反对浪潮,德黑兰的示威活动层出不穷。在经过政府惨烈的镇压后,示威活动被迫停止。           

第8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5)         
巴列维的统治已经成了一个死循环,破坏民主,然后想尽办法弥补民主。在血腥镇压之后,就是象征民主的议会选举。这些被选举人无一不是国王的崇拜者,伊朗在他们的手里,彻底变成了一个王权独裁的国家。     
1963年对于巴列维来说,意义重大,他在这一年走向了更加极端的独裁道路。然而美国却无视这一事实,仍以巴列维是〃改革者〃来标榜这种独裁。巴列维的〃白色革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改革的幌子加强了王权,而且还让美国人满意。事实上,巴列维并不打算将改革进行到底,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