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主要是陪自己走一趟,去看白衣的情况的。可惜,建大的图书馆和他住的地方都找了,也没找到这个人。
林雨桐就跟四爷说了温柏成这个人:“是不是他给接走了?”
有可能。
要找吧,也没法去找。白衣留下话了,说过半个月再过来上课,那就是自认为会没事的。
林雨桐给白衣又发了短信,表示一番关心。但那边一直也没有回应,那今天就算了。本来还想去看看楚教授的,但这……也不得其法。这次干脆就算了。
四爷上山:“实地测量一下,这个道观到底该怎么修,回来还得规划。”
那里有很多东西四爷也不愿意叫别人接触。这与四爷来说是正事,林雨桐干脆就叫他去忙算了。
花格子左右陪着,临走的时候又腆着脸过来,问林雨桐说:“大师,你帮我看看……看看桃花……桃花还在不在?”
早不在了!
头上那朵桃花没有了,反而泛着红光。这证明这家伙最近运道不错。
花格子乐的什么似的,千恩万谢的。
林雨桐只说:“以后叫我小林就行,别叫人听见什么大师大师的!”尤其是在小区里。
花格子比较上道:“那我以后叫你小林,叫男大师元先生。”
小林……元先生……
这个称呼……四爷像是有身份的人,而自己被叫的像个打杂的。
把四爷和花格子送走,林雨桐去学校附近的理发店,让人家给把这一头长头发剪断算了。一直是一头马尾,简单的扎着。如今流行直发,什么离子烫、等离子烫,染着黄毛绿毛的发型师不停的说这个好那个好的,林雨桐只叫剪了,要很利索干练的那种。
不剪也不行,昨儿是晚上,林妈没注意。今儿她梳头又刻意的把头发梳成了丸子头,所以,发稍好些地方被烧焦了这事林妈还不知道。再不给剪掉,回头问起来怎么解释。
对着镜子里自己的脸,其实她自己反而觉得不真实。
镜子里的人是自己吗?
怎么看怎么不像了。
也是!一个十多岁的姑娘怎么会跟一个老妖婆一样?气质和身上的气势确实能影响一个人的相貌的。
这张脸去配家里的各种公主裙吗?
算了!她自己去商场选了几身衣服,算是比较满意的。
可下午奔回家里的林妈一双眼睛却跟探照灯似的上下的看:“这衣服谁帮你挑的?”
林雨桐:“………………我自己挑的。”
呵!
人家就那么了一声,直接往卧室去了。
林爸又上下打量了一眼,留下两个字——呵呵!然后也跟着进去了。
什么意思呀!
这还没法解释了是吧?
林妈在里面嘀咕:“以前都是我给买什么就穿什么……”
才怪!
林爸心里吐槽完,嘴上却道:“行了,挺好看的!现在的小姑娘跟咱们那时候的审美可不一样。”
是挺好看的!
格子短袖,背带的阔腿裤,简单大方利索,“就是鞋不好,跟戏台上唱戏的似的。”
“你知道什么,人家那叫松糕鞋。”林妈不是很满意:“我把她生的也不矮!”
一米六八的身高……也不算是特别有优势吧!
好容易收拾好了,大包小包的,这就出门了。家里是没车的,出门可不得坐客车?先是公交,再是客车,齁热齁热的天气,车上虽带着冷气,但这来回周转却受罪。林雨桐觉得,这还真得弄个明面上赚钱的营生了,家里这日子过的……也是一言难尽。
心里这么寻思着,就听自家妈问说:“你看上那小子什么了?”
啊?
林妈靠在椅背上,一脸的高深莫测:“那房子是你帮着给租的吧!你俩之前就认识?”
完了!她一定是打电话给房东大爷了。当初是自己带着辛年一起去租的。
果然就听她继续道:“辛年这孩子也有些日子没到咱们家来了吧?这次回去你叫她到家里玩,我给她做酱排骨。”
当时可是说四爷是辛年的表哥来着,估计房东大爷也是这么跟自己妈说的。
这么刨根问底,誓不罢休的……林雨桐还能不知道几个意思吗?那意思明晃晃的:
第一,要么老实交代,把你对象的具体情况一五一十的给我说清楚。
第二,麻溜的给我一刀两断。
四爷如今的条件,林雨桐没法跟家里说。一说准得崩了!
那怎么办呢?
林雨桐将头上的帽子往脸上一扣,整个人往椅背上一靠,张口就说:“我找的这个……答应入赘!”
山上的四爷张着嘴,酝酿出好大的一个喷嚏! skb6wswl
第31章 与你同在(31)三合一()
与你同在(31)
“招赘?”林妈压着声音哼了一声:“真要是想着闺女不可靠; 当时我不会给你生个弟弟呀?那时候管的可没那么严。我们有公职的超生顶多就是不升职……这对我跟你爸有影响没?”
没!你俩一直也没升职。
“我们那是不想要。”林妈语重心长的; “养儿子咋了?养女儿又咋了?不管是儿是女,养好了就靠得住,养不好就是有十个儿子能咋?当妈的老了还不是得去要饭去。”
这话说的也是。
一个妈能养一窝孩子,一窝孩子养不了一个老娘的多的是。
林雨桐将帽子从脸上拿下来,睁开眼睛便道:“那你们就是不稀罕招赘呗。”
那也不是!
林妈就说:“招赘……有能耐的不乐意招赘受人管束。这乐意受人管束的又有几个是有能耐的?这找对象; 得找个靠的上的。长的好看当然是好了,对着也能多吃两碗饭,但只是锦上添花……真到了过日子的时候,男人指靠不上,什么事都得你出头,家里家外就忙你一个人; 到那时候; 你就知道什么是苦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男人得有本事。
“但有本事,未必是一定得挣多少钱。”林妈又把话兜回来了。能挣多少钱,这事不能说强求。一个人一个运道; 没钱不等于人家没本事; 钱不是衡量人的一个绝对标准; 但在能养家糊口的前提下,这男人在外面的处事交际; 处理事情的能力; 应该重视一下呢。
这话真就是亲妈的说的话。
也只有为你想的亲妈,才会这么说。
她发火发怒林雨桐都不怕; 就怕这么正儿八经的。显然,这件事在她心里是搁着一点没过去的。
这叫林雨桐怎么说呢?办事能力……这个需要怀疑四爷这方面的能力吗?但这得用事实说话。现在说出来林妈肯定不信,毕竟年轻人嘛。现在年轻人办事,有几个是不靠着父母亲戚积攒下的人脉的?而四爷现在就是无父无母没有亲朋故旧。
这么一个背景……自家老妈能相信才有鬼。
她能说啥?
巧舌如簧也没法说。只得给她吃定心丸:“那您就看着呗……您要是觉得成,那就成。要是觉得不成……”
“怎样?”林妈的眼睛都亮了。
不怎么样,“……您肯定觉得成的!以后您找机会接触接触就知道了。”林雨桐只能这么着把人支着。
这个答案林妈不甚满意,但听着也还像是句人话。这种事硬的不行,只会越刺激越跟你拧着来。温水煮青蛙嘛,慢慢说就是了。小姑娘这种恋爱,来的快也去的快。心里这么想着,但嘴上还是给予警告:“谈恋爱就是谈恋爱,不许逾矩,听到了没?”
到了!到了!
“真到了。”林雨桐朝外指了指,“到前面该停了吧。”
记忆里就是到了那个水塔的地方下车的。
果然,林爸就喊:“师傅,水塔寨路口停一下。”
对了!老家叫水塔寨。
下乡的客车就是这样,半路上你自己注意着路,过了可不管。叫停就给你停的这种。
林爸这一喊,林妈和林雨桐都得动了。大包小包七八个,过道又窄,磕磕碰碰的挤下去。这会子倒是不太热了,太阳下山了。傍晚的时候,乡下周围都是田地,凉风习习的,除了蚊子多点,也没啥。
从车上下去,大伯开着三轮车在路边等着。见他们一家下车了,就过去帮着拿东西。
好些年不见了,不见想不起来,见了倒是什么都记起来了。她欢欢喜喜的叫大伯,林大伯挺高兴。
林妈就说:“等的久了吧。我说到了再打电话,桐桐他爸非不听。”
林爸一边拎着包往车上放,一边道:“这不是妈正好打电话过来嘛,她问了,我就说了。”
林大伯在边上接话:“妈早上给你打了电话,今儿在家忙叨了一天。又是给你们收拾屋子,又是杀鸡炖肉的,快回吧,这会子肯定等急了。”
三轮车,碎石屑的路,两边绿树成荫,风吹的头发扬起,感觉是比城里的车水马龙舒服。
林大伯一边开车,一边跟林爸说这一片的地是谁家的,种着什么什么。又说林雨桐:“不是放暑假了吗?你奶奶这几天就念叨,说这孩子说好的暑假回来住段时间,怎么也不见人?”
这话绝对不是林雨桐说的。至少曾经的林雨桐是不会说出这话的。
爷爷奶奶上城里去住,这个可以。叫她到乡下来住,一是确实不习惯,二是不怎么喜欢大伯娘。所以,这种说回来住的话,一定是林爸哄林奶奶的,结果老人家当真了。
一听这话林爸就扭脸看闺女,使了个眼色。
林雨桐就接话:“就是打算来住的。这不是等录取通知书吗?等通知书到了,我就回来住几天。”
“那得回来请客。”林大伯就说林爸:“这也是咱们老林家的大事。”
林雨桐被这话带回很远很远的曾经,曾经考上大学的那一年,爸爸也有这个意思。说是不管怎么说,城里的同事朋友不请都行,老家得回。可那时候的林雨桐对这种行为十分不理解。平时跟老家都不怎么来往。相反,早年的时候,为了老家这个亲戚那个亲戚的事,家里受了不少麻烦。她特别烦农村这一套。
可如今再想,却都能理解了。
林爸这会子也是爽朗的笑:“当然得请。要是没出差错,过些日子再回来。”
从村口到村里,开三轮车也就是五六分钟的事。没说几句话,这就到地方了。林爸一到村口就下车,带着林妈一起。以往每次回来都是这样,进村不坐车。一路上见一路的人问候一路的人。曾经的林雨桐只觉得这是嘚瑟,在外面未必有多大的本事,但回来便像个人物。还觉得挺羞耻的。如今再回过头来看,完全不是那么一码事了。
她也跟着往下走。
林大伯说:“桐桐先跟大伯回吧。”
“没事,我跟我爸一块吧。村上好些人我都不认识呢。”她说着,就从车上蹦下来。
林爸的表情总算满意了一点,心说,这才像是个大人办的事。
就这么着,一路跟着林爸林妈叔叔婶婶大爷大娘的从村头走到村尾,这个聊几句,那个聊几句,到家的时候天差不多都快黑透了。
家里的院子亮着灯,灯火通明的。林爸林妈先进家门,林雨桐蹲下寄了个鞋带,要进去的时候却愣了一下:隔壁的门墩上,坐着个‘人’,正再朝这边看。
这肯定不是活着的人,要不然林爸不可能看不见,也不可能不搭理。她以往很少回老家,也不知道那人是谁,里面林妈叫了,她也就没顾得上先进去了。
林家的院子其实是俩院子,林爷爷有俩儿子一个闺女。
老大是林大伯,老二是林爸。最小的是林小姑。
这闺女要嫁人的,这俩儿子,饶是一个儿子在外头,这家里总该有老二一个院子的。当年好些人就是这么想的。于是,大伯结婚的时候,就在自家院子的隔壁又买了一院。老宅的房子,是留给林爸的。平时爷爷奶奶是住这边的,两院的隔间墙上,开着个拱门,照顾方便。平时老两口也不跟大伯那边吃,只自己做饭。除非农忙的时候大伯娘顾不上,得要奶奶帮着做饭,两家才合在一起吃。
林爷爷是个斯文的老人,以前是村上的文书。林奶奶是个干净利索的老太太,家里家外拾掇里的井井有条。不大的院子,各种菜种着,前院种着石榴,后院栽着核桃,中庭是一架葡萄,都是有了年纪的老树了。
爷爷奶奶稀罕孙女,进来就拉着瞧。就着水龙头洗了脸,方桌支到院子里就开饭了。
饭都上桌了,大伯母才过来,端着一盆煮好的玉米:“想着你们爱吃,从我娘家特意要来的。”
这就是林雨桐不喜欢大伯母的地方。
也不是人不好,就是处处拿她娘家出来炫耀。她娘家兄弟姐妹都在县城,日子过的有油水。好像这么着,就能压住林大伯一样。那意思就是:别以为你兄弟在外面工作有什么了不起,我娘家兄弟姐妹也都在外面。
林雨桐忍不住就怼:“那多不好意思,人家都在城里,吃啥都得买。又不是自家种的要点没啥……吃人家特意买的……”
林妈就在桌下踢了闺女一下,这肯定不是她娘家的。不过是找个借口提一嘴娘家,偏你非给捏破。
林奶奶瞪了大儿媳一眼,就夹了鸡腿给孙女:“吃这个……是自家养的土鸡。还给你攒了一篮子土鸡蛋,这回给你带回去。”
“好啊!”林雨桐就说:“这回爷爷奶奶跟我们一块走呗,去住一段时间。我带你们出去玩呀。”@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去不了。”林爷爷又给孙女夹了一筷子鱼肚,“你大伯那边要盖房。”
大伯这房子盖了有二十年了。当时只盖了前面,如今大堂哥要娶媳妇了,这后院的上房得盖起来了。
林爸就顺势问大伯,“什么都准备好了?”
大伯没言语,大伯娘先道:“别的都好了……就只差一两万块钱。”
你说这话说的,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现在的工资收入,一两万可不是小钱。
林妈就说:“这是打算多少钱盖房呢?”农家院只盖后面的话,三万就下来了。刚才从村口一路进来,好几家新盖了房的都是这么说的。一共才三万,大伯娘一开口就是一两万。这是想叫自家出一半呢。兄弟盖房,不出不好意思,出吧,还不够憋屈的。林妈说话向来耿直,见她要开口,林雨桐就说:“爸,咱把这边也盖了吧。两个院子一起盖,看着也齐整。”
我们家也盖房,你总不好意思从我们借钱了吧。
林大伯俩儿子呢,早惦记爷爷奶奶住的这一院子。如今我们把院子盖起来,这就是我们家的,谁来说也不顶用。
林爸‘啊’了一声,“也不是不行……”
林雨桐就给林爸发短信:从给我攒的上大学的钱里拿一部分出来盖房呗。
林爸收了手机,看了闺女一眼,就跟林大伯商量:“那咱们明儿再合计合计,先吃饭……先吃饭……”
把这一茬算是给暂时揭过去了。
乡下的夜里,一过十点就比较安静了。亮着的灯间次的熄灭。
老两口肯定叹气,为了盖房的事。自家爸妈也肯定没消停,压着声音在屋里估计都吵上了。林大伯大伯娘应该也是,大伯娘一定说林大伯‘看看你家兄弟,一点劲儿也使不上’之类的话。
这跟林雨桐都没关系。
她住在抱厦里,开着窗户,夜风吹着,外面是蛐蛐青蛙知了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