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大笑:“我只是一个流官,任期长不过三、五年,短不过一两年,黔陬县超过琅琊县于我有何好处?”
麋竺又是一愣,想不到对方如此年轻,不谈理想却言利益,不谈政绩却说好处。幸亏作为官商传家的豪族,最不怕的就是言商言利:“东海郡朐县(今连云港)到琅琊港,转陆路到黔陬,之后折向东北去黄县或者芝罘,再转乘海船到辽东郡和乐浪郡――是谓徐州经青州到辽东、乐浪的东北商路。
琅琊港之所以能成为与东莱芝罘、黄县,辽西西临榆碣石港,东海朐县齐名的北方大港口,这条东北商路,与到临淄、冀州的西北商路各出一半贡献。
我听闻玄德将黔陬县废弃,把县治搬到计斤古城东面,计斤港加上灵山,从地理、交通上就比琅琊港更有优势。
甚至可以把琅琊港架空掉!以胶州湾代替琅琊成为青、徐前几名的大港不梦想,而是摆在玄德你面前的最好选择。
所以玄德千万不能把灵山岛还给琅琊县!”
从徐州北上青州之后,分为东北商路、西北商路对刘备而言并不陌生,在幽州时,本就与来自青州、徐州的商人做过生意,属下王翁、任旐等人能够北上幽州,当然与西北商路强大的运输能力有一定联系。
糜竺对局势十分清楚,也说到了刘备想听的痛处。
如今东北商路随着黔陬的废弃,胶州港的建立势必重新调整。
但调整和代替并不一致,相差可以说是天上和地下。
而也不可能认为自己只要虎躯一震,琅琊港的既得利益者琅琊王、伏家、琅琊王氏、赵氏等就会放下成见,损失利益,与自己站到同一个战壕里。
灵山岛,或者说胶州湾航运的展开,涉及的关系面比想象中的多得多。要说伏家、宋家的出现是意料之中,琅琊王在其中就大出预料,刘备需要仔细考虑,耐心等待,权衡得失。
。。。
这些日子,除了接待商人、官员之外,刘备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整编和操练投降的海盗们。相比于灵山岛,相比于商路,一支水军才是刘备最想要的!
齐地学说众多、经济繁荣,人口流动大,齐人因此思想开化、崇尚自由,意见往往难以统一。例如犯罪或杀人之后,只需要逃跑即可,北上幽州冀州、东逃辽东和海岛,南下徐州扬州,官府根本把他们没办法。所以齐人作为士兵或下级时,有时候会发生不听从命令的情况。海盗们的军纪则更加糟糕,思想更加散漫。
经济社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也使得人们对生的眷恋,大大超过贫困的山区。齐人好技击,百姓不时能吃上鱼、盐,营养好,所以青州之兵勇猛强健,高大威武。打顺风仗的时候个个都像条龙,逆风战的时候部分士兵就容易动摇,甚至投降或者逃跑。
当然不是说青州之兵不好,总体来说经济富裕地区的兵比贫困地区的要弱一些,例如泰山、丹阳、会稽、江夏、淮泗之步兵当然要优于兖州、豫州、冀州大部分地区。
第200章 皇帝的忧虑()
光和元年虽没有延续前两年的大范围旱灾,却是更不平静的一年。
首先九真、日南两郡的蛮人与当地汉人大族一起攻破郡县,将今越南中部地区从大汉帝国的版图当中独立出去。
交州的其他郡县蛮人闻风起意,轻则蠢蠢欲动,重则揭竿而起。九真郡以北的交趾郡(越南北部)群贼并起,如梁龙等聚集万余人。
交州刺史和各个郡县召集人手进军讨伐,可因起兵的蛮人和汉人人数众多、拒守险要,胜少败多。战争带来的沉重的加赋,使得更多的人百姓或逃亡山中,或投靠起义军。
屋漏偏逢连夜雨,南海太守孔芝与当地人勾结,起兵反叛,攻破郡县。
于是驻扎龙编(今河内东北)的交州刺史同时面临着南有九真日南之乱、内有梁龙之扰,东有南海之叛,完全成了一个夹心饼干,还是三层的,仿佛地地道道的三明治。
既有边郡之乱,又有地震之灾,都需要大量用钱。而皇帝刘宏继位之时,大汉刚刚经历与羌人数十年的战争,国库几乎没有积蓄,加上去年五路北伐大败后的抚恤和部队重建,已经使得大汉的财政出现了严重的赤字。
可也不能加赋税。
三个月内发生两次地震,波及洛阳关东关西,又经过去前年的大旱,加赋税极容易激起了民乱!
不仅不能加税还在减税。大汉已无力救济地震造成的灾民,皇帝只好下旨大赦,减免遭灾地区的赋税。
支出不断增加,收入不断减少,大汉帝国的财政出现了严重问题,根本就没钱平叛。
三公换了一个接一个,可都是背锅侠,没一个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皇帝刘宏不得已,接受了宦官们提出的饮鸩止渴的馊主意:于西园开置邸舍卖官,价钱依官职大小而定,地方官二千石郡守国相钱二千万,四百石县长钱四百万。京官三公千万,九卿五百万。
有些家贫的官员无力支付高昂的买官钱,拒绝赴任。宦官们就给扣上大帽子,说不赴任就是抗旨不遵!于是官员们骂声一片,都说称宦者专横霸道、恣意妄为。
宦官们的想法、做法比官员们想象中的灵活,同意给予优惠:一是可以打折,名声越好的折扣越低。二是可以先首付,到任之后分期付款。
恐怕皇帝刘宏和他的宦官团队,是这个时代最有想象力和执行力的商业团队之一,短时间就赚到了数千万钱,而且还在迅速增加,数亿钱不是梦想!其经商思想放到两千年后也与房地产开发商们一个水平。
。。。
手中有钱,又有正统之名义,皇帝刘宏任命中常侍张奉之弟、太常常山张颢为太尉,掌握军权。之后,开始频繁地接见能战的官员,巡视驻扎南宫、北宫的郎、卫士、虎贲、城门守卫、羽林军,雒阳城门校尉属下将士,这些可通称为南军。然后是召见驻扎在雒阳城外的五营北军。总之,保证军队供应,接见有功之士,安定将士之心,加强军队控制。
军队在握,皇帝刘宏开始放飞自我,不提美女与狗的重口味,这次追求明显上档次了,成为一名追求高尚的文艺青年,设立和扩大鸿都门学规模,招募能写、会画、懂音的文士,最大时直到3000人,几乎接近太学。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事实上很多太学生转入了鸿都门学,追求文辞华丽、词赋优美、画技精微、余音绕梁成为一时之风俗。
不仅如此,皇帝还要求州郡、三公征辟鸿都门学的士人,混的最好的乐松担任了侍中、任芝担任了尚书,获得郎官出身的文士不知凡几。
位置只有那么多,征辟文艺之士多了,其他人就少了,导致正途出身的官员,未获取举荐的士人,退休或者因各种原因赋闲在家的官员,对他们很不满意,视之作妖魔鬼怪、跳梁小丑。
攻击的理由则是各种灾异,比如侍中寺(寺本是官衙,后面逐步演变为宗教寺庙)雌鸡化为雄,就专门是攻击侍中乐松的借口,进而攻击鸿都门学,再加上地震,也是攻击宦官、外戚的灾异。
汉代流行的主流思想是儒家的春秋公羊传,到东汉大一统、大复仇、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谶纬之学等越发突显。公羊传是一把双双刃剑,既给皇帝合法性,也给了借灾异攻击朝政的合法渠道。对于各种攻击,皇帝不能不管不顾,只好继续把三公推出来做挡箭牌。
六月六月,有黑气堕于皇帝所居住的温德殿东庭中,长十余丈,似龙如蛇。七月,青虹见玉堂后殿庭中。
在衮衮诸公看来,黑公气、青虹就是诸多的灾异的几种,与所有地震、洪水、干旱等没有多大差别,都是攻击政敌的武器,但却是更厉害的武器,因为非常稀少。这下百官就如同打了鸡血,几乎每天都有人上书批评朝政。
不论是谁天天被批评都受不了,皇帝刘宏毕竟年轻,还是希望做一番事业,于是诏召光禄大夫杨赐等议事。
杨赐引经据典,说了一大堆朝政危机的话,其中有一句大汉“四百之期”很快就到了,把皇帝刘宏吓得心惊胆战、汗流浃背,极其担心会做亡国末帝,立即端正态度认真接受批评意见。
杨赐接下来的批评却毫无新意,矛头直指后宫、外戚、鸿都门学中的部分不肖之徒,却不点名,希望皇帝见灾异则修德,疏远他们,征辟清正、懂经学的鹤鸣之士。其他人提出的意见多半类似,多批评而少建设性,多空泛而少具体。
也有一些大臣,不好推到当面提意见,或者言语不能尽,便写了奏章,以放入盒中密封的秘折方式递交。
皇帝之后仔细阅读了许多,只觉得越读越气闷,遂将案上奏全部推地上去,气呼呼的说:“难道我的常侍们就没有一个好人?难道宦官们的子弟乡党就没有是一个能用之辈?
我看也不见得。故辽西太守赵苞北胜鲜卑为国尽忠、为母孝而死,就是大大的好人。太尉张颢也是可用之人。”
过来好一会儿怒气渐消,这才随手又拿了几件来奏章来看,竟然转怒为喜:“看来还有几个人是真正肯替朕谋划的啊,谁是忠臣?谁是奸臣就一目了然啦。若其他人能够如此,何愁大汉不治。”
第201章 悲剧的蔡邕()
皇帝遂将其中几份奏章放在案上显眼的位置,以便在筹划朝政时予以考虑。
冷不防曹节将皇帝感叹听得一清二楚,趁皇帝起身上大厕时,偷偷将几份奏章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其中有一份指名道姓的批评了一群人:首当其冲的是老资格的中常侍程潢,作为守门的内侍,天天收红包,不给就不向内庭通报,让求见皇帝的人进不了门。其二是太尉张颢,以前仕途起步时引荐他的人是被打倒的奸邪。其三又把光禄勋,长水校尉,屯骑校尉等二千石高官拿来骂了一顿,说他们贪腐。
话锋一转,接着表扬了三人:廷尉颍川郭禧,光禄大夫桥玄,故太尉刘宠。郭禧家族精通律法,后来的著名谋士郭嘉、郭图就是郭禧的后人,也都精熟律法。桥玄老家梁国,与沛国曹家相邻,多次称赞曹操为非常之人,并建议曹操找许子将扬名,许子将给出了“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著名评论。故太尉刘宠是青州东莱人,其弟刘舆官至2000石,刘舆的孙子是后来大大有名的刘岱、刘繇。应该说表扬的三人都名副其实。
最后又将尚方监的工技巧物,鸿都门学的篇赋文章加以批判,认为皇帝只能以此为消遣,不能做治国重用。
。。。
曹节浏览完奏折,如获至宝,恰巧皇帝回来,曹节装作在一旁塌上小寐。
皇帝看见了笑道:“大长秋困了,去休息吧。”
曹节放才苏醒,急忙告罪:“多谢陛下体谅,老臣年老体弱身体不适,今天就回去休息了。”又目视左右,“奏章上的事,今后还要请赵忠、张让两位多费些心思,老夫老了没那个精力仔细读奏章啦。”
待曹节告假离开,张让赵忠大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原来之前曹节曾以大长秋兼尚书令,可谓实权在握,之后身体出了问题,便不在担任尚书令,但依然有内相的权力可以翻越和过滤一些奏章,从尚书台来的一些“不重要”奏章,曹节会指挥其他宦官将之放在后面,而将一些重要的放在前面,皇帝问策时经常要提供参考意见。
如今曹节主动表示身体不好,这事就落在赵忠、张让头上,其职权说小不小、说大很大,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但皇帝刘宏不太勤政,只抓大事,小事一般不怎么在意,为他整理奏章的中常侍实际相当于“内相”!
皇帝沉浸在曹节老了,权力将归自己的喜悦中,一点没有发现秘折内容已经被偷窥:“好好,赵卿、张卿今后一定要努力!”
。。。
曹节出门,眯着眼睛以极低的声音自言自语道:“我这一辈人寿命已经不长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子孙。在士族中蔡邕名声极高,若能以此要挟他为我曹家子弟说些好话、写着好,岂不是大助于子弟的仕途!美哉,美哉!”
于是让尚书令曹鼎联系蔡邕,劝告他只要与曹家合作,一定让他步步高升,否则就将奏章内容泄露出去。
蔡邕一言不发,就在曹鼎以为他同意时,说:“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老夫能有这点名声就是因为能够持正以言、秉笔直书,如今我若是违反做人处事的基础,士人们又岂能认可我说的话呢?”
。。。
曹鼎如实向曹节回报,还说蔡邕的为人值得敬重。
曹节淡淡的说:“一个人沉默许久才的说话,已经不是心中的真实想法,不是真心投靠的人,我们怎么能信任呢?我们开出九卿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蔡邕却不同意,不是对条件不知足,而对你我也很不满,他之所以在先前在奏章中不批评你我,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
蔡邕回家之后长长叹气:“君不密,漏言于人,则失臣,为臣者,立即有失身之祸!我的君王使尽忠正直之臣,受奸佞小人怨仇,以后还怎么会有人秉正直言呢?”
曹节果然将蔡邕的奏章透露给被其批评的之人。
中常侍程璜知道后大怒,问计于女婿阳球,于是让几个大臣一起上奏章,说蔡邕和叔父卫尉蔡质因为私事几次向大鸿胪刘郃、将作大匠阳球走后门,刘、阳二人没有同意,所以蔡邕恶意中伤大臣!
阳球的策略就是把水搅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因为蔡邕的秘章确实存在问题,其一,打击面太大,既得罪了三公之一的太尉,又得罪了北军校尉,还得罪了内侍,可以说里里外外得罪了个遍。其二,推荐了三个人,其中郭禧老家颍川郡、桥玄老家梁国都与蔡邕老家陈留郡相邻,很难解释没有私心。其三,也是最重要的,郭禧、桥玄职务都相当于九卿,刘宠曾经是三公,蔡邕请皇帝多向这三人请教,会让杨赐、袁隗、张济、陈球、段颎、刘颌等当过三公并且还有可能继续当三公的人怎么想?将他们置之何地?
所以阳球的举措效果也很好,几乎没有人为他说话,可怜的蔡邕被下狱等死,连累叔父蔡质也丢官去职。
只有中常侍河南吕强向皇帝求情:“蔡邕46岁了只有个女儿,他为谁托关系呢?就算有私心也有限吧。”没有儿子的人往往做事情更加较真,不会想身后之事,也很少怕得罪人。
吕强与曹家交好,他的发音让很多人以为曹节不打算将蔡邕置之死地。于是减死一等,流放朔方。
只有程璜仍然不满意,指示阳球派门客在路上追杀蔡邕,幸运的是蔡邕命大,竟然几次让加害的人主动放弃,且又有袁家故吏协助,最终幸免遇难。
大匠大作阳球,娶中常侍程潢之女为侧室,初得到曹节、程潢等赏识。打到蔡邕一事,是阳球全面倒向宦官党的标志和投名状,更展现出了阳球的能力。阳球平时对于王甫等中常侍也很尊重,让王甫感觉就是个听话的小弟。
曹节考虑到曹鼎的身体健康很成问题,在程潢建议下,不久,就想办法让阳球替代曹鼎做了尚书令。
曹节不知道的是,阳球心中燃烧着不一样的火焰。
。。。
曹节记得偷看到的几个奏章中,有一个来自于东莱,刘备这次又提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第202章 聪明的曹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