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王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莽王朝-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地的起义犹如燎原烈火,熊熊燃烧起来。除了刘望在汝南割据造反,陇西成纪人隗嚣、隗崔、隗义等起兵于平襄,攻破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诸地。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王莽头都大了,王莽每天愁的吃不下饭,只是喝几杯闷酒,嚼几口鳆鱼度日。读兵书疲倦了,就靠在书案上睡觉,不再回床上就寝。 
刘玄看到新莽势力衰微,认为总攻中原、收取长安的时机到来了。决定派定国上公王匡率军北上,攻取洛阳。又令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直取武关。汉军经昆阳一战,威名赫赫,足以令天下豪杰闻名色变。
汉军兵临武关城下,析城人邓晔、于匡在南乡起兵以应汉军,率众攻击替王莽卖命的武关都尉朱萌。朱萌见腹背受敌,知道没戏了,大摇大摆的出城投降。
邓晔打开城门,迎接汉军入城。李松率领三千余人赶到湖县,与邓晔的军队会合,穿越秦岭北上,共同攻击渭河口的京师仓库。遇到新莽守军的顽强守御,一时没有拿下来。
邓晔决定绕道北上,令弘农掾王宪为校尉,率领数百人北渭水,进入左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县)境内。邓晔、于匡又率军击败右队大夫宋纲,大败新莽军,擒杀了宋纲,然后挥师北克湖县。李松则派偏将军韩臣等人一直往西攻击。
韩臣出秦岭之后,在新丰一带击败波水将军窦融所部,一路狂追,奔至长门宫。王宪率部北上,抵达频阳,所过之处,各地纷纷开门迎降。关中各县大姓都起兵自称汉朝将军,率领其众跟着王宪攻击新军。随后李松、邓晔引军到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对长安四面合围。
由于入陕汉军的主流是绿林军,成员主要以土匪流贼为主。他们进入了繁华的关中地区,兽性大发。诸将纵兵抢掠,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几乎与此同时,割据天水的隗嚣也派军进入关中西部。绿林系将领听到消息,都想抢在隗嚣前面杀进长安,他们都知道长安城中积蓄着巨大的财富。
王莽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和当年四面楚歌的项羽没什么区别。王莽不想甘心受死,他还想再做最后的挣扎,再赌最后一把。王莽仿效当年的秦二世,下诏赦免城中的所有囚徒,分发给他们武器。
王莽把他们召集起来,杀了几头猪取血,亲自与囚徒歃血为盟,王莽与众人宣誓:“有不为新室者,社鬼记之!”宣誓完毕,又令更始将军史谌带领着这些囚徒,出城迎击汉军。这支乌合之众刚刚过渭河桥,囚徒就扔掉武器,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了。史谌无奈,只好带着残部回到城中。
 城外的绿林军可没闲着,他们刨开了王莽的祖坟,开坟掘墓,盗取财宝。乱兵们抢够了,就将坟墓边九庙、明堂、辟雍等建筑还纵火焚烧,甚至连装着死人的棺椁也同时放火焚烧。一时之间,火光冲天,黑烟弥漫。冲天的大火,在长安城里都看得清清楚楚。
新莽王朝的末日,就要来临了……

(六)魂断渐台

 王莽现在除了长吁短叹之外,什么办法也没有了。这时大司空崔发却给他出了一个搞笑的主意:“古时国家有难,多用哭泣来餍驱破解!如今之计,陛下应该哀告上天,施在神手,救万方于苦难。”
 王莽现在也没咒念了,死马权当活马医吧。王莽带着群臣来到长安南郊,宣读了精心撰写的长篇大论,详细自己是如何根据符瑞受命的前后始末。宣读完毕,王莽带头哭,一直哭到背过气去,然后趴下叩头。群臣也跟着哭,哭嚎之声,响彻云霄。
 不过王莽的哭瘾还没完完,他下令太学里的儒生以及城中的平民百姓,每天早、晚都必须到场来大哭一次!凡是来哭的,都给施舍米粥!哭得悲哀动人的,授予郎官。
 城中的人看到有甜头,纷纷前来赶场。在一天之内,被授予郎官的竟然达到五千多人!长安城,在顷刻之间好像变成一个巨大的灵堂,哭声震动天地。真是亦真亦幻,让人哭笑不得。这场闹剧,是王莽亲自导演的一场闹剧,也是为自己诵唱的挽歌!
 不过,王莽还不算太糊涂。他明白江山靠哭是保不住的!要解危局,还得靠枪杆子!王莽从军中挑选了史熊、王况、郭钦、陈翚、成重等九名将军,都冠以“某虎将军”之名,命他们率领北军精兵数万人向东讨击汉军。不过,王莽对他们并不放心,担心这些人叛变,就把所有将士家属都送到皇宫中做人质。
 王莽的国库中还剩余有黄金六十多万斤,其他的财物更是多的不计其数。现在都火烧眉毛了,王莽还是舍不得花钱买人心,他只给这“九只虎”每人四千钱。诸将没想到王莽是头铁公鸡琉璃猫,全都泄了气,再无斗志。只是因为家里老小都被王莽捏着当人质,他们不得不强打精神,跟着王莽的指挥棒转。
 这九只虎出了长安,不敢交战,到了事先选好的华阴回谿,凭借要隘死守。邓晔、于匡率汉军二万余人从阌乡南出枣街、作姑(再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破其一部。于匡率领数千名弓弩兵,迂回到“九虎”背后展开攻击,大败“九虎”。
 九只虎之中,六只虎败走。其中,史熊、王况逃回长安向王莽请死,王莽大怒,派人责问:“死人在哪里?朕只听说两个活人回来了!” 史熊、王况知道皇帝不打算放过他们,只好引剑自杀。
 其余四只虎不敢回长安,逃的无影无踪。剩余的三只虎―――郭钦、陈翚、成重,收拢残兵败将,退保弘农郡华阴县灌聚之北的要塞―――渭河口京师仓库。
 九月一日,绿林汉军总攻长安,终于打破了长安的外城。城破之后,汉军如同潮水一般涌进宣平门。绿林将领张邯率先带领本部突入,无数百姓被乱兵所杀,倒在血泊之中,尸骨遍地,惨不忍睹。刹那之间,长安城变成人间屠场,化为阳间地狱!
 新莽将军王邑、王林、王巡、蹛(dai 或dié)恽等人退守皇宫,带领各自人马在皇宫北门前瞭望楼边迎战。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整整血战一天,长安城中的大量官府衙门、豪门宅邸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

第二天,富家少年朱弟、张鱼担心自己的家也被抢劫、掠夺,也加入了绿林军。因为他们熟悉地形,二人纵火焚烧未央宫西北边的作室门。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随后他们又用大斧劈开敬法殿的小门,率众冲进宫内。大喊:“反虏王莽,何不出降!”大火逐渐蔓延到皇宫各处,逐渐接近后宫掖庭,逼近了承明殿。
 王莽的女儿——(平帝王皇后、黄室主)的住所掖庭、承明殿附近。她看到汉军攻入皇宫,心情非常复杂。她是汉朝皇后,可也是覆灭的贼臣之女,身份的矛盾让王皇后痛不欲生。王皇后已经对人生彻底失望了,该到了上路的时候,她痛哭一场,慨然长叹一声:“何面目以见汉家!”自投火中而死。
 此刻,皇宫内外烈焰冲天,浓烟滚滚,成了一片火海。王莽为了避火,急忙躲进宣室前殿。说也奇怪,王莽跑到哪里,火就跟着到哪里。到了危急时刻,王莽还不忘穿上他那身红黑色的全套戎装,手里拿着据说是虞帝时代传下来的匕首,怀抱他的护身符“威斗”。
 王莽来到宣室前殿,他令天文郎布置七星图,让他们这些随从六人按照星位坐在前面,自己坐在北斗的斗柄位置。王莽说:“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我受命于天,汉军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九月二日,王莽在宣室前殿度过了一夜。次日凌晨,绿林军逐渐逼近,群臣急忙扶着王莽仓皇出走,从前殿躲到渐台。渐台就是朝廷里负责时间历法的天文台。渐台建立在一个大水池中(天上的星座也有一个叫渐台,是织女星梭子的一部分),王莽觉得这里比较安全。
 王莽还是死死怀抱着“威斗”不放。王莽对北斗威力的迷信,可见一斑。他也许在想:凭水阻挡,兴许能多挺一会,手里的“威斗”一定会保佑他。这时,身边还有公卿一千多人追随着他。
 
不久,大司马王邑带着几个残存的将领也赶到了。原来,王邑他们昨晚带着残存的兵马与绿林军整整激战了一夜。最终,全城都被绿林军攻克,王邑的兵马死伤几尽,无处可逃。
 他为了活命,率领残部飞驰入宫,也退守渐台。刚一进宫,就看见自己的亲儿子、侍中王睦准备换衣服逃走。王邑上前,将儿子痛斥一顿,严令王睦与自己一起保护王莽。王邑、王睦父子共同守护在王莽的身边,拼死抵抗。

 绿林军发觉王莽在渐台,于是将其重重包围。渐台是皇宫的最高建筑,王莽下令王邑、王睦、蹛恽、王巡等人发弩箭向下射击。一时之间,飞矢如雨。
 绿林军一时无法攻上去。最终,弩箭射完了,绿林军士兵潮水一般涌上渐台。绿林军攻到高台上,双方展开短兵相接的格斗。王邑父子、蹛恽、王巡等人战死。眼见大势已去,王莽带着几个仅存的追随者苗䜣、唐尊、王盛躲藏到渐台内室。
 九月三日申后五刻(即下午五时三刻),绿林军士兵进入内室,逮住新莽大臣苗䜣、唐尊、王盛等人,将他们全部杀死。众人也捉住王莽,都想立功。商人杜吴抢先杀王莽,校尉东海人公宾就砍下了王莽的脑袋。大家七手八脚地肢解王莽的尸体,争相杀砍的就有数十人。公宾就拿着王莽的首级献给将军王宪。王莽死的时候时年六十八岁。
九月六日,将军赵萌、申屠建、李松、邓晔也先后赶到,他们嫉妒王宪打破长安的功劳,借口将王宪杀死。随后,申屠建等人以飞骑将王莽首级送到宛城。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头号逆臣王莽被杀,他的家族自然要陪他下地狱,纵横天下五十年之久的王氏家族的最终难逃天诛!所有在京王氏子弟全部被屠戮殆尽,只有王谭的儿子王磐在几个月前就发现局势不妙,提前带着家小溜掉了, 这才为王家保留一支血脉。还有就是郡太守王闳因遭王莽嫉恨,被贬黜为东郡太守,这一枝也得以保全。
 王莽建立的大新王朝,从始建国元年(西元9年)正月开始,到地皇四年(更始元年,西元23年)九月覆灭,前后大约十五年(算上摄政的三年是十八年)。

(七)千古殷鉴

 在传统史学家笔下,王莽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千百年来,王莽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万世不得翻身。其实这个世界是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的,尤其是人性,很难用简单的善恶标准来衡量。人性很复杂,环境能够造就环境,环境也能造就人。王莽的出现,是当时的历史人文环境决定的。
 后人多将王莽与曹操、司马懿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一路货色。其实和与曹操、司马懿这样真正的野心家相比,王莽的思想要单纯的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高尚”的多。
 王莽的治政能力虽然不算特别突出,但和西汉晚期的元帝、成帝、哀帝等人相比,王莽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在王莽担任大司马、安汉公以及“假皇帝”期间,国家的局势非常的稳定,社会经济也得到了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元帝以来的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土地问题、奴婢问题、冗官膨胀问题,必须要动大手术才能解决。自宣帝以来流传于当时的“汉朝中衰,必须重新受命”思潮,给了王莽新的思路,所以王莽才挺而走险,废掉汉朝,建立了新王朝。
 建立新朝后,王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王莽想通过改革,裁撤冗员、解放奴婢、平均土地,彻底解决一切痼疾,实现平均财富的梦想,建设一个大同世界。
 王莽是个书生,有着远大的抱负与崇高的理想。但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基层锻炼的经验,这是王莽最致命的弱点。王莽慕古追远,锐意改革,效果却并不理想。他的改革过于急促,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酝酿,也没有一个稳步推进的计划,完全是走一步算一步,走到哪算哪。
 王莽不会用人,他手下那些人,无论文武,多是一些没有实际经验的儒生,缺乏强有力的中层力量为他的改革保驾护航。王莽的改革,更多的是一种花架子,只重视虚名而忽视了实效。
 王莽陶醉于名称、制度的变换,导致地方上无法理解,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混乱。特别是王莽出于慕古的需要,多次频繁改革币制,动摇了社会稳定基础,近乎伤害了社会所有阶层的利益。

除此而外,王莽的运气也不好,骤然变冷的气候,导致社会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灾害连年,民不聊生。朝廷又缺少必要配套的赈济制度,加上贪官污吏的盘剥克扣,使得临时赈济的效果极差,造成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流离死亡。
 经济的崩溃,从根本上导致了新朝的土崩瓦解。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只得扯旗造反,走上了武装对抗的道路,最终埋葬了新莽王朝。王莽死的很惨,他本人被乱刃分尸,首级被砍下悬竿示众,甚至连舌头也被愤怒的人们割下吃掉。王氏家族除了少数侥幸逃出的支系亲属以外,几乎全部被族灭。
 纵观王莽的一生的宦海沉浮,有着一定的偶然性,也有着必然性。王莽本来只是个思想单纯的穷酸儒生,如果不是他生在天下第一豪门王氏,王莽永远都没有可能当上皇帝。
 王氏家族树大根深,又苦心经营近四十年。王莽本人精明强干,众望所归,怎会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就垮台了呢?
 引发王莽政权崩溃的原因,表面上看似乎是旱灾、蝗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其实大新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很多,但千条万条,只有一条理由,那就是王莽失尽了人心!
 每个王朝初兴之时,创业者无不殚精竭虑取信于民。而当这个政权走向崩溃之时,守成者无不遮腥掩臭、文过饰非,愚弄天下。王莽集创业者与守成者于一身,他自然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人心有多重要!可一旦触及到王莽的个人私益,他就会一脚踢开人心,本性暴露无疑。
 
对于为政之道,孔子曾有过极其精辟、深刻的精彩论述:在著名的儒家典籍《论语》之中,记载了孔子的与学生的一段对话: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认为:为政之道,需要做好三件事情:使民温饱(足食)、使国家武备严整国家强盛(足兵)、取信于民(民信)。
 在这里,孔子主要是强调政府的信用问题。如果政府与民众之间相互不信任,就会形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导致生灵涂炭。失信于民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如果政府能够事事取信于民,人民就会相信政府。即使遭遇灾害,百姓也不会轻易造反,“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个道理。
 可上层统治者醉生梦死、奢侈糜烂,底层民众却衣食无着,谁不恨之!赤眉、绿林的大暴动,根本原因不在于缺乏粮食本身,根源在于朝廷失信于民。
 对于一个政权来说,自然灾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丧尽。尧舜时,洪水滔天,遇到这么大的灾难,那时的百姓也没有造反,这是因为尧舜得人心的缘故。
 其实中国的老百姓最善良,最能忍耐。只要统治者能做到言出法随,令行禁止,保持较高的信誉,百姓自然信得过他们。身为最高统治者的王莽,理想虽然远大,但他一味复古,政策与实践严重脱离。
 在荒唐多变的政策指导下,部分贵族、各级官吏都变的精穷,他们为了吃饭,只能往下盘剥,压榨百姓。贵族、官吏尚县混的如此之惨,更遑论平头百姓了。

大新王朝十五年里,非但没能缓解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