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后妃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历代后妃往事-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斐闪嘶屎蟮拇蚧鞫韵蟆

既然是安了心,哪里挑不出刺的道理!何况在此后一段时间,清王朝内忧外患,道光帝在朝堂上心气不爽,听得说嫔妃们犯事,也格外火大。而皇后在这种时候只管煽风绝不帮忙。于是倒霉的嫔妃也就越来越多。仅从《清史稿》上的记载来看,道光帝的嫔妃们被贬降的数量,就已经多得可以用反常来形容。——一“祥妃,钮祜禄氏。事宣宗,为贵人。进嫔,复降。”“彤贵妃,舒穆噜氏。事宣宗,为彤贵人。累进彤贵妃。复降贵人。”“佳贵妃,郭佳氏;成贵妃,钮祜禄氏:皆事宣宗,为贵人,进嫔,复降。”在道光朝之前,清宫也有贬降嫔妃之事,但是多少都还能注明个理由(如乾隆惇妃汪氏,由妃降嫔是因为打死了宫女),道光帝的这些嫔妃究竟犯了什么了不起的错,竟从贵妃一降至贵人,却是一点说道都没有。
一时间,后宫中风声鹤唳,气氛异常紧张。 
既然嫔妃们都能拖进去,宫女太监当然就更不在话下。于是乎,皇后处治太后的亲信,太后处治皇后的亲信。刚开始可能还真是秉公办事,但经众人的舌根子一嚼,也挑拔成了蓄意作对了。于是,你把我的亲信打一顿,我就把你的亲信贬两级;你把我的亲信赶出宫,我就把你的亲信发配到关外去……

皇太后与皇后之间的矛盾越闹越僵,越闹越大,夹在老娘和老婆之间的道光帝也渐渐吃不消了。他在朝堂上头晕眼花,回到后宫还眼花头晕,日子实在难过。
道光十九年六月,道光帝终于插手了婆媳之争,下令从此以后,皇后不能随意处理后宫中的事务。——做为被老娘亲口推举上帝位的儿子,他想来想去也不能拿老娘怎么样,于是就只能严管老婆了。只是这样的管法,绝对只能使婆媳间火上浇油,那也是不必多说的了。

在继母和妻子之间,道光帝最终选择了前者,那其实也证明他对皇后的情意,也在旷日持久的婆媳之争中大量损耗了。即使仍有恩情,但在行动上他也势必会自动减少与皇后相处的次数,以此向继母表明态度。加上皇后不免会在夫妻单独相处时啼哭抱怨,于是道光帝的身影也出现在皇后宫中的次数就更少了。对于后宫的嫔妃们来说,这实在是天大的喜事。果然,没几个月工夫,后宫就传出了彤贵妃舒穆噜氏怀上身孕的消息。这个消息对道光帝来说是喜讯,但对于曾经专宠多年的皇后却无疑是雪上加霜,
道光二十年的正月初九,宫中又传出了另一个消息,说是皇后病倒了。
腊月新年,宫廷中礼仪繁重,再加上冬令气候不佳,再加上心情抑郁,皇后感染时疾倒也不是什么令人惊讶的事情。说起来她虽然失权又失宠,好歹还是皇后,皇太后和道光帝听说皇后生病的消息,先后都赶来看望了一番。据说皇太后见侄女儿病中可怜的样子,还大为叹惜,还特地吩咐身边的侍女将自己配来保养的药酒送给皇后饮用。
照说,这也算是婆媳重归言好的契机了。可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却随后从皇后所居的钟粹宫里传出:正月十一日清晨,宫女发现昨天晚上还好好地睡下的皇后竟在睡梦中崩逝了,时年仅三十三岁。

毕竟是二十年夫妻,虽然半年来夫妻间纷争不止,但面对皇后如此仓猝的弃世,生性优柔寡断藕断丝连的道光帝还是又禁不住回想起了皇后在生时的好处来,表现出了非常的哀伤。他下令将皇后灵柩安置于澹怀堂,自己每天都亲至灵前奠酒,并于正月十七日亲自为皇后选定“孝全”为谥号。
四月,道光帝为“孝全皇后”举行了隆重的“册谥”典礼;
十月,道光帝出发“谒陵”,虽说他也一路拜谒了泰陵(清世宗胤祯雍正皇帝陵)、泰东陵(乾隆之母孝圣太后陵)、昌陵(清仁宗顒琰嘉庆皇帝陵),但是实际上他真正的目的,还是要亲自将“孝全皇后”的灵柩送至西陵龙泉峪自己的帝陵中。
十一月,道光帝亲身参与了“孝全皇后”入葬地宫的全过程,并命众皇子行礼。
十二月,返回北京后的道光帝又参与了“孝全皇后”灵位供入奉先殿的仪式,“亲诣告祭”。并特地让“孝全皇后”的亲生儿子、皇四子奕裕诹榍靶欣瘛
对于道光帝如此隆重的悼念,皇太后也表现得非常通情达理,她自己也曾经好几次亲临“孝全皇后”灵前祭奠追思,倍显亲情。
做为封建时代的“皇后”,孝全能在身后得到丈夫和婆婆如此的重视,享有这等哀荣,倒也算不虚此生。




作者:招福 日期:2006…11…06 18:44


不过,对于“孝全皇后”的猝死,在野史中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而所有的说法,都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了皇太后。

第一种说法,说的是皇太后“赐”给皇后的那瓶酒内有乾坤,皇后是喝了那瓶格外加料的“大补酒”后,在睡梦中毒发身死的。
此种说法的诱因又有两种,一是说皇后受不了冷落怨恨不已,皇太后也觉得皇后毕竟还没法废掉,若是他日有了翻身之机,自己终是没有好果子吃,干脆先下手为强;二是说皇后恨上了皇太后,在宫中偷偷地施行诅咒,结果身边的宫女向前来探病的皇太后告发,于是皇太后便以牙还牙。
第二种说法,则是说皇太后命道光帝“赐死”了皇后。而其中原因也有两说。
一个原因是这样的:几位皇子随着年龄增长,各自显露出不同的天分和贤愚来,在当时的几位皇子中,静贵妃所生的皇六子奕䜣显得非常出挑,道光帝也时时表现得有些偏爱的意思。然而在这个问题上,皇后却无论如何也没法学当年皇太后的样子,在她的心目中,自己肚里出来的儿子才是儿子,怎么也不愿意让自己的亲儿子有朝一日做了情敌儿子的臣属。于是她就想趁着过年皇子们可以一起到后宫中与母亲们一起用饭的机会,在皇六子奕䜣的菜肴碗盘中下毒。结果皇六子未曾中毒,消息倒传了出去。皇太后闻讯大怒,立即让道光帝赐死了皇后。
另一个原因则是这样说的:孝全皇后当年在做“全贵妃”生下皇四子的时候捣了鬼。全贵妃原本的预产期,在生下皇五子的祥妃之后。但当时皇长子早逝,谁要是先生下了儿子,谁的儿子就是事实上的庶长子,日后能问津帝位。于是全贵妃就暗中找了太医,软硬兼施,逼着太医配制了催产药物,终于比祥妃提前七天生下了儿子。——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皇太后与皇后婆媳反目,皇后又失了权,于是就有人向皇太后报告了这个多年前的隐秘。此事一发,皇太后更不能容忍,于是逼着皇后自尽。(不过,在众多说法中,这种说法倒是最站不住脚的。且不说清宫中对后妃生育管理极严;也不说以那年头足月婴儿尚且极低的成活率,焉有哪个后宫女人愿意主动让自己的儿子“早产”,增加夭折的机率;就是这种说法的理论根据——事实上的庶长子能够问津帝位,其母能够爬上皇后之位,就已经很不对头。皇四子出生时,佟佳皇后还活得很精神,一点也没有提早死掉空出后位的迹象,而且清朝皇位传承与其它皇朝不同,从来没有“立嫡立长”的祖制。正是因为如此,道光帝旻宁本人虽然是先皇后嫡子,在没找到传位诏前,大臣们仍然不愿拥其为帝。)

无论如何,孝全皇后死了,道光朝的皇后宝座再一次空缺了下来。




作者:招福 日期:2006…11…06 18:46


十、送终的孝子

也许是对皇后专宠、婆媳争权心有余悸,自孝全皇后死后,道光帝再也没有册封过皇后。只是后宫总要有个统属,他便于道光二十年的四月将皇六子奕䜣的生母静贵妃升为“皇贵妃”,让她管理六宫事务。
静皇贵妃脾性温和,不但是道光帝的宠妃,还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即使在皇太后与孝全皇后争得剑拔弩张的时候,她也能够一直在漩涡中保持自身的平衡,实属难得。让她来管理复杂的后宫,确实非常合适。与此同时,由于皇贵妃毕竟只是个“代理皇后”的身份,也就避免了再发生象孝全皇后那样与皇太后发生权力之争、与妃嫔发生宠幸之幸的可能。静皇贵妃无论是出于自己的本来性情,还是局限于自己的身份地位,都不可能与皇太后较劲、或动用宫规控制皇帝宠幸嫔妃。可想而知,自孝全皇后失宠以来,一直掌握着后宫中主宰权的皇太后,此后仍然能牢牢地控制着后宫,也不必担心再发生儿媳妇不服管教的事情。
于是,道光帝的后宫又恢复了平静,婆媳夫妻之间,又重新找回了和睦景象。

说起来皇太后也确实是不简单,她不但在当初主动做出了传帝位于继子旻宁的决定,还在此后的太后生涯中尽了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支持继子的“帝业”。为了配合道光帝的“节俭作风”,皇太后主动削减自己的待遇、主动提出不过生日当然是这些支持的内容,更重要的迁就和支持,还得数皇太后在自己的亲生儿子与继子皇帝之间发生冲突之时,总是在大节上支持继子更多一些。对于继母的这些作为,道光帝的感激之情当然是不用说了,直把她看成是自己的亲娘一般。

皇太后亲生的两个儿子有两个,小的一个叫绵忻,排行第四,于嘉庆二十四年封瑞亲王,在道光年间各项表现颇有称得上是中规中矩,道光八年八月二十四日就去世了,只留下个还在吃奶的儿子,一生履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大的那个绵恺,表现就有点令人不敢恭维了。他在嘉庆年间只当了个郡王,道光帝即位后将其封为亲王,算是表现了一把兄友弟恭。可是这位惇亲王举止粗疏,自命为太后亲子,犯下不少罪状。
道光三年,这位惇亲王放纵自己的福晋坐着轿子直入神武门,在皇宫大内里乘轿而行,犯了大不敬的谵越之罪。道光帝大怒之下,将他的“内廷行走”资格取消,罚俸五年。
听说儿子闯下这祸,皇太后不免心中难过。道光帝气头过去,也觉得有些对不住母亲。不久就特地陪着皇太后一起亲自去了惇亲王家中看望,看在老娘的面子上,恢复了弟弟的“内廷行走”,罚款的数额也减为“罚俸三年”。
然而惇亲王并不知收敛,或者说他压根就不想收敛。总之,老实了没多久,他又搞出了新名堂。原来此君有龙阳之好,而且还借着“内廷行走”的机会,在皇宫内院的太监群里找起了寻欢作乐的新目标。在勾搭上的太监中,有几个尤其与他“情投意合”,竟是有些难舍难分的光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道光七年,惇亲王的风流勾当终于被揭发。托了这位荒唐王爷的福,两位太监也留名史册。一个是与惇亲王“私相往来”的,叫张明得;另一个叫苑长青的就更胜一筹,竟到了使得惇亲王甘冒风险,将其从宫中弄到宫外偷藏起来的地步。道光帝闻听这消息,真可谓恼羞成怒:有清一朝,男风极盛,龙阳之好算不得什么,问题是竟然将手伸进了皇宫大内!亏得是偷太监,若是偷了别的那还了得!此风万不可长。于是下令将惇亲王贬为郡王。
被贬后,绵恺倒也振作了一段时间。道光帝也念及继母恩情,就坡下驴,一年后又将亲王头衔给回了他。
不过绵恺却并不肯就此消停。在为佟佳皇后办丧事的时候,他又再次闯祸,说了不该说的话,被伤心头上的道光帝处以“退出内廷,罚王俸十年”的责罚。
道光十八年五月,这位惇亲王又惹出乱子。这一回,是一个民间女子告状,说自己的丈夫穆齐贤被这位王爷给囚禁了。看来很可能是当年私藏小太监作乐的故态复萌。道光帝派定郡王载铨负责此案,结果此事属实,道光帝大感面目无光,于是又将绵恺降为郡王,罢免了他所有的职务。算起来他这时前后已经经管了武英殿御书处事务、左右两翼宗学,还担任了镶黄旗总族长、宗人府宗令、玉牒馆总裁,都是皇家最要紧的地方。如今被清了个干干净净,只能怪自己太不争气。
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四十四岁的惇郡王绵恺终于在半生恣意妄为之后,离开了人世,由于他少近妻妾,因此只有一个儿子奕缵,而这根独苗竟死得比父亲还早,使得绵恺的爵位后继无人。
儿子再不争气,毕竟还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皇太后对儿子的死伤心欲绝。道光帝为了安慰继母,亲自前往绵恺的王府为其上奠,并追封弟弟为“惇恪亲王”,绵恺那个早死的儿子奕缵,则被追封为“贝勒”,寡妻则得到了相当郡王半俸的国家赡养费。
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下令将自己的皇五子奕脤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为后,使其香火不至断绝,以安慰继母之心。

道光帝虽然不是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却比亲生儿子更懂得孝敬之道。
就在道光帝发自内心的百般孝敬恭顺中,老钮祜禄氏舒心满意地将自己的“皇太后”生涯一直过了二十九年。
时光流逝,日子很快就到了道光二十九年。这年秋末冬初,七十五岁的皇太后生起病来。虽然道光帝下令太医全力救治,皇太后仍然于当年十二月十一日下午申时(15…17点)辞世。
皇太后弥留之际,道光帝一直在旁边侍奉,眼看继母不治,道光帝顿时抚尸痛哭,直哭得几次晕厥过去。好容易清醒过来后,道光帝亲自看着皇太后大殓,移柩慈宁宫,为其举行规模盛大的丧礼。
从十二日开始,整整九天里,道光帝每天都要到皇太后棺木前致祭,每祭必痛哭,并且就在灵堂旁边铺设草苫,席地而寝。
年纪老迈的皇帝竟如此伤神劳心,诸王大臣和后宫嫔妃都不知所措,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道光帝返回寝宫正常食宿,却都被道光帝拒绝了。
十二月二十一日,是皇太后梓宫(棺木)由皇宫送往圆明园的日子。在这天,道光帝先是亲自将继母棺木送至城外,又策马赶在送灵队伍前头先到达圆明园,在园门外跪迎。
皇太后梓宫被安置在圆明园绮春园迎晖殿。从安置的那一天起,道光帝又令人在旁边的慎德堂里铺上白毡、灯草褥,在里面守孝。

皇宫就在这样的哀戚中,迎来了道光三十年。
老皇帝大半个月不眠不休少进饮食的痛哭,把王公大臣和嫔妃们都吓坏了。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五,大臣们再次请求道光帝停止原定亲自将皇太后梓宫送至河北易县清西陵的打算。
这一次,道光帝答应了众人的请求。这不是他孝心不够,而是他实在力不从心了。
这时的道光帝已是七十岁的高龄,早是气血衰枯的人了。再加上多年国事家事不遂心意的压抑,如今又添上皇太后去世,真是百事不济,想到伤心处哪里还控制得了情绪。于是没日没夜的不眠不休加痛哭,就是铁打的人也捱不住。
不能送葬的道光帝随后勉强支撑着在圆明园里为皇太后进行了大祭礼、周月祭礼,并为继母上了一个谥号:“孝和恭慈康豫安成熙圣睿皇后”,尊其陵墓为“昌西陵”。
然而,还没等“孝和”皇太后的梓宫出发,伤心过度的道光帝自己就已经病倒了。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自知大限已至的道光帝召来宗人府宗令载铨,御前大臣载垣、端华、僧格林沁,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总管内务府大臣文庆等人,当着他们的面打开了自己在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预先写下的传位诏书,将皇位传给了“孝全皇后”钮祜禄氏所生的皇四子奕裕

就在当天中午,道光帝在圆明园慎德堂的灯草褥子上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这个努力想要励精图治,却又把一切都越治越糟的皇帝,就这样结束了他矛盾的一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