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权论-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通过自然选择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其间的斗争如‘自然选择’这个词所表示的包含
着冲突与痛苦。如果能理性地评估发挥影响的力量,并通过在今天看来显然更适当的协
商和妥协这些人为方式来求得自然的协调,这些也许能被避免,至少是部分地被避免。
 
2·海权与陆权的冲突



    陆上强国和海上强国的政策对象均是那些政治与社会前景尚不确定的地区。这些
地区有东面的中华帝国,西面的土耳其之亚洲部分及波斯

    谈及陆权对亚洲中心地带——北纬30度与40度之间——的未来的影响,自然环境使
俄国特别偏爱实行领土独占。而其他国家即使在俄占领土上享有一份权利,那也纯属偶
然、而且该权利的大小、地位和运用也只是差强人意。不过也有明显的例外,这会在以
后提到。凭借着实行全面主宰,俄国得以在海权作用范围的极限之外随心所欲地施展力
量。不过,即使在某些地区不能对俄国采取直接的抵制,也常常可以通过在其他地区运
用力量来施以足够的制约。这种力量或是陆上的或是海上的,其作用取决于其本身的强
度以及存在的场所。施加上述压力在任何情况下都多少是可行的,因为各国利益都是多
样且广泛分布的。在国际场合这非常明显,在一个地区的行动永远受制于对在其他地区
的虚弱地位的牵挂。作为军事行为,这类约束方式被专门称作‘转换’。
    如果俄国推行一项愚不可及的独占政策,而这导致了上述压力,它极易因此分散力
量,受到削弱。这既和它幅员的辽阔、内部交通的欠发达以及利益受独占行为之损的国
家众多而且强大有关,也是因为这些国家拥有不少可供采取‘转换’行动的有利地点。
就此而言,事情非常简单易行,因为这些地点,或是其他许多很容易被占领的地区,都
处在直指俄国侧翼的位置上。如不考虑另外情况,某种程度的压力或攻击施加于侧翼比
对于中间地带更为有效,简单不过的道理就是两个侧翼间的距离比中心与它们间的距离
要远得多,而集中力量的进攻或防御行动在中心和一翼之间比在两翼之间更容易开展。
所以,尽管和俄国得以将力量充分集中情况相比,那些与其对立的国家即使进行结盟或
合作也难免显得虚弱,但这些国家也拥有上述的种种机会,从而能得到一些弥补。不过,
从潜在的可能来看,陆权和海权也趋近于达成某种均衡。如前所说,这是促进亚洲问题
的和平与永久的解决的两个要素之一。
    另一个要素——摩擦的消失——由于极难维持而显得更为突出。完全有把握认为,
忧虑不安是摩擦的心理内涵,而这目前正弥漫于各国政府之中。为了有效防止这种不安
导致最坏的结果——战争,必须对形势以及应采取的态度作全面考虑。如做不到这些,
国家的行为就会漫无目标。假若没有认识到自身和他方的优劣所在,以及导致这些优劣
的因素,国家和政府就会在形势需要时不能当机立断,在时机未熟时反而可能急于求成。
这两种状态都是不可取的,多少会招致危险;反之,如果每个国家都透彻地、真实地了
解了事实及蕴于其间的可能变化,按形势的需要做好准备,国家就会更普遍地具备承受
心理,彼此间也更多地相互考虑,这样一来行动就会更为正确,从而和平将因对战争局
势的防止而得以保持。勿庸置疑,对国家间相对力量的分析有助于国家更谨慎地维护自
己的利益并认为选择冲突纯属吃力不讨好。这正是目前和平能在欧洲国家间有效存在的
原因。
    同样的道理,如果和亚洲的未来紧密相关的国家能对于现时的各自优缺点、至关重
要的利益及在东方的合作可能有着合理的评估,并对各自所需的多少和能力的大小进行
厘定,亚洲问题就肯定能被和平地解决。根据现实情况的力量协调以及相互谅解更可能
是心照不宣的——将导致与产生摩擦及心理恐惧截然相反的情形。在其中,如业已在欧
洲发生的,战争将得以避免,相互竞争的意愿之间将存有一种恰当的制衡。接下来,在
已经考察了俄国固有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我们将对那些本能地要对俄国的排他性主宰地
位进行限制的国家进行同样的考察。在这个工作中,需要不时涉及自然状况以及实际存
在的人为的联合或同盟。不过建立联盟对于真正的国家利益来说是否明智不是要在此讨
论的问题,虽然会简单地谈及它。
    将海洋由自然状态有效地转变为存在着海权的状态,最具决定性的方式是商业控制。
它对应并反作用于陆权对无法由水路抵达的内陆地区的独占性统治。单纯据有海洋的表
面——这是海权的所在——并不能补偿无法在大陆立足的损失。海洋就其本身并无什么
产出,但作为主要的商业通道和交通场所,它拥有独一无二的价值。海洋的独特意义体
现在被转运的商品身上,交换的利润带来了国家的物质繁荣。因此,放弃对商业的控制、
放弃海上帝国是决无可能的。所以,由于海上强国在可见的未来有着一致的利益,面对
日益增长的要求它们放松对商业的控制的呼声,这些国家应谨慎考虑能作出多大让步。
因为海上强国推行其必要政策的手段有所受限,它们有必要保持上述独特优势,对甚嚣
尘上的呼声不应过早响应,应持缓行和慎重考虑态度。放弃它被长期认可的特权绝非一
朝一夕之事。掠获所谓的私人财产就是这样一个自商业冒险时代就已存在的权利,不过
其中的‘私人’一词是颇值得商榷的。给象‘战时违禁品’这样本质上很难把握的概念
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也很难得到人们的赞成。在研究这个概念时,如果认为在海上敌方的
物资可由中立国承运,更大错特错了。海上帝国无疑是一个世界帝国,它的权杖无疑可
被放弃,但这样做是否明智呢?
    就‘私人’这个词的一般意义而言,属于个人,但运往其他国家以求交换的商品并
不是‘私人’的。众所周知,钱是战争的血液。而一旦参与了对外贸易,个体公民的财
产就对国家财富的增加起了作用,所以个人财富对于战时国家的血液循环举足轻重。这
和国内贸易的情况根本不一样,后者在一国之内进行,没有其他国家的参与,因而只不
过起到一个生物体内功能活动的作用,仅把身体拥有的东西分配给不同的体内部分而已。
不过,一个有机体绝不可能自己养活自己,它要消化、吸收、分配那些得自外部的东西,
而这些不可或缺的外来养分就等同于政治或经济团体的对外商业活动,它使国家获得外
部资源的支持。海上商业就是这种资源的主要流通渠道,因而对支撑战争的进行甚为重
要。扰乱国内贸易会导致功能过程的紊乱,这可能妨碍、也可能不妨碍战争目标,但前
种情况因造成了不必要损失而受到抱怨。如果对外商业活动由于所谓的‘私人’财产受
掠而被阻断,其影响更是不言自明了。干预他国对外贸易直接促进本国的战争目标,它
使对方因失血而筋疲力竭,被迫顺应于我,而实施其的代价又是极小的。
    前面说到,如把俄国看成一个对应于亚洲中心地区的浑然一体的国家,它的扩张是
——而且将继续是——从两翼而不是从中间进行的。这的确是实际情况。因此也只有通
过主要针对俄国的侧翼,才能有效地扼制俄国。这种扼制之所以十分有力,不仅因为如
前所述侧翼攻击有种种好处,也是因为它是针对着俄国的海岸,也就是朝向海洋的出口。
而内陆地区需要和这些海岸保持不受阻碍的联络以尽可能获益。而这必然由力量强大且
占据较好地理位置的海上强国所左右。
    现在,让我们再考察一下俄国侧翼的形势:首先,由于它们关系到有关国家的利益
目标和政策目标,大家对其都心有属意;其次,各国根据其在该地区的地缘状况,或是
推进或是阻止他国的推进,并由此根据自身力量发挥作用。
    若俄国的地缘状况和要实现的目标的确如前所说,它的利益所在用一句话表达,就
是寻求尽可能宽阔、开放的通向海洋的出口:东部的目标就是中国海岸;在西部则有两
个方向,一是经波斯抵及波斯湾,另一是经黑海或小亚细亚涉足地中海。从来自俄国政
府的信息:最近的历史以及俄国推进地带的天然状况——没有什么自然的障碍或民众的
反抗能阻遏俄国——来看,上述计划是顺理成章的。而且,除了这些计划,不少人猜测
俄国对印度也有野心。这如果是真的,那它就是从中间地带而不是两翼发起推进了。研
究一下地图就可知道俄国在波斯的进展不仅会使它靠近海湾,也可能使它跨越阿富汗的
山脉,如果暂不考虑阿富汗的艰辛环境和居民强悍性格所造成的困难。这样,俄国就能
在阿富汗及其与北部地区的交通方面获取良好区位,从而便于进行针对印度的行动。
    俄国的这些行动将影响其他国家的利益,激起后者的强烈而且合理的敌对情绪,它
们将利用一切强有力的手段去对抗俄国。这些手段的基础是海权。不过,海权除非得到
认真加强,否则不能和俄国由于地理上的接近及其他情况而具备的陆上霸权相抗衡。另
外,由于俄国的政治一统及领土的绵延不断,对俄国施加的影响或许散乱无章。然而,
有关国家已认识到,它们由于在维护争执地区的商业和运输自由方面有着共同利益,从
而有着一致的要求。这些国家政策的正确,其间协调的成功正取决于它们能否认识到上
述利益并准确评估自身的力量。国家间合作的有效性取决于共同利益导致的必要性。所
以,对利益及其实现条件认识得越清楚、全面,合作就越稳固、长久。
    陆上和海上强国的政策对象是那些政治与社会前景尚不确定的地区,决定这些前景
的是各强国施于该地区人民身上的影响。这些地区有东面的中华帝国,尤指汉族地区;
还有西面土耳其的亚洲部分及波斯。后两者互相毗邻,其分界线是一条虽然高大但起不
到什么阻隔作用的山链,它从亚美尼亚山地向东南延伸几至波斯湾。由于没有铁路,该
地带从现代角度来看商业比较落后。其面积——如不包括阿拉伯地区——是大约一百万
平方英里,南邻地中海与波斯湾,北依黑海与里海,南北宽度大约是五百英里,相当于
纽约至芝加哥距离的一半。该地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修建一条铁路先把地中海
和波斯湾顶点连接起来,再另建一条铁路经过波斯直抵印度边境。如果这样一条干线得
以投入运营,它自然会随后得到扩展。
    在上述地区以及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同样地安于现状,不知道也不期望发展进步。
因此,处理这些国家的问题是十分棘手的,不如等到外部的文明进步国家确实需要处理
它们时再说。不过,现在针对中国而言,鉴于各国对问题的迫切有着现实的认识,且都
在为从中国获得一块用以施加控制或影响的地盘而努力,它们已经十分重视关系到自身
将来的需要了。不管各国想建树什么影响,总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要求获得某种优势,
实实在在地据有某些权力和地盘。这就是一些亚洲本地人所认为的强国想要得到某种特
许权的唯一原因。假如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这种动机十分强烈,它显然会左右各国的行
为。当然,完全用不着剥夺当地人民的权利,这既不实际也无必要,合理的打算只应是
诱导他们接受一种能促进他们的进步、增进他们以及全世界的利益的局面。如何实现这
一局面,是逐渐接管对当地的统治——如在印度,还是象在埃及那样对保持名义上的统
治的政府进行鞭策,是一个尚无法预测的细节问题。对它的回答与其说是事先设定的,
不如说还是取决于实际的演变。
    在过去的历史上,上述变化一般是由私人商业企业为前导的;而且,当地政府的无
能导致了大量的非法行为。后种情况要求外国政府进行干涉以保护其公民的权利,这不
仅表现为要求当地政府改正过去的错误,并承诺永不再犯,还表现为要求为此得到某种
担保,比如说被给予某种程度的地方统治权,而宗主国的勃勃生气会使这种统治趋于加
强。这就好比一粒种子如果被播下,它的发芽、生长更多地是由其自身的而非土壤的条
件所决定,而且它一旦生根,也不易被拔除了。决定一个国家能否主宰一块土地的不是
当地的抵抗,而是与其同类的国家的抗衡作用。
    上述情况存在于印度过去的历史之中——当克莱武与杜布雷各自代表的英国和法国
之间对抗出现时,印度就处于紧张状态,在当今时代也有大量表现。在埃及,不同国家
影响的抗衡过程刚刚结束,与人们一开始的估计恰恰相反。其结果是一国主宰局面形成
了,这和印度的情形一样。在中国,上述过程已经开始且在继续。不过有几个国家参与
竞争,这种局面是否会象在印度和埃及那样为一些突发事件所根本扭转仍需拭目以待。
至于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也不应认为它们将永远处于上述过程之
外。我们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但情况已清楚地表明这个过程必定会开始并产生相关的
后果,虽然尚不能预测它开始的时间及其具体内容。
    无论这类过程会导致什么具体结果。普遍的情形已充分表明它是一个客观现实。为
此,应该对现状进行研究以使未来比过去更多些确定性。这个研究起始并基于两个业已
说明的基本情况:第一,当前的斗争是在亚洲中心地带的两翼进行的,而且将因俄国的
扩张而延续下去;第二,局势明显表明上述斗争是在海上强国与陆上强国之间展开。不
过认识到有这两个主要竞争者并不意味着就忽视了这种情况,即海权和陆权都不是单独
存在的东西,而是彼此相辅相成。就是说;陆上强国也需要推进至海边以利用海洋为己
服务,而海上强国也必须以陆地为依托并控制其上的居民。不过,关于第二种基本情况,
有一个明显的例外。由于与俄国有着正式联盟关系,就其根本利益来说是海上强国的法
国在东方成为了俄国的支持者。除此之外,还是天然的利益决定了国家的倾向,这是一
个合理且长期存在的情况。所以,德国、英国、日本和美国有着一致的利益,而这绝非
一时的情形,因为某些局面看来会长期存在。
    这儿就讨论一下这些局面。上述几国和俄国共同决定了侧翼地带的军事、政治形势。
在这几国中,英、日、美三个国家绝对是海上国家,它们的军事力量主要在于海军方面。
德国不太一样,不过它近年来的商业发展使它也希望在不发达地区实行自由贸易。和他
国一样,德国也必然要反对独占性控制——这种情景令它无法想象。德国的这种立场是
众所周知的,而且体现在了德国的扩充海军计划上。因此,我们可以预计,一旦形势需
要,四个国家可以在中国采取同样的一种以海军为后盾的行动。这些国家可用手中掌握
的基地来支持这种行动,强大的海军力量足以使这些基地防范陆上进攻。不过德国的情
况有些不同,它的胶州湾基地比较易受攻击。日本则因其岛国地位而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