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果的原因。总之,这次袭击值得人们仔细地加以研究,因为人们通常都把它理解错了。
1741年,奈佩尔克去袭击腓特烈大帝的舍营地,但是全部成果却仅仅是使腓特烈不得不用他没有完全集中起来的兵力变换正面同他进行莫尔维次会战。
1745年,腓特烈大帝在劳西次袭击洛林公爵的舍营地。他所以能获得成果,主要是由于他对最重要的舍营地之一,亨内斯多夫进行了真正的袭击,奥军因此损失了两千人。但从总的结果来看,洛林公爵虽然经过上劳西次退回,了波希米亚,但是他沿易北河左岸又回到萨克森并没有因而受到妨碍,因此,如果不进行克塞耳斯多夫会战,腓特烈大帝就不会取得重大的成果。
1758年,斐迪南公爵袭击法国军队的舍营地。这次袭击的直接结果是法军损失了几千人,并且被迫退到阿勒尔河的另一岸。而这次袭击的精神影响可能更深远一些,它对法军后来放弃整个威斯特伐利亚也是有影响的。
如果我们要从上述不同的战例中得出一个关于这种攻击的效果的结论,那么只有前两个例子可以与胜利的会战同等看待。不过在这两个例子中部队数量都不大,而且敌人没有设置前哨,在当时的作战中,这十分有利于进行袭击。
其他四个例子虽然都应该算作完全成功的行动,但是就其效果来说,显然不能同胜利的会战相提并论。在这些例子中,只是由于敌人意志不强、性格软弱才取得了一般的成果。1741年的那次袭击,正是由于敌人的情况不是这样,所以没有能取得任何成果。
1806年,普鲁士军队曾计划用这种方式袭击弗兰肯的法国军队。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次袭击是完全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的。当时拿破仑不在军中,法军分布在广女的舍营地。在这种情况下,普军如果有很大的决心、用很快的速度是的确可以使法军遭到一定损失,并把它赶过莱茵河的。不过普军当时所能作到的也只是这一些。如果普军抱更大的希望,例如越过莱茵河追求更大的利益,或者想获得很大的精神上的优势,使法军在这一战局中不敢再到莱茵河右岸作战,那是完全没有充分根据的。
1812年8 月初,当拿破仑命令他的军队在维帖布斯克地区休息时,俄军曾经想从斯摩棱斯克袭击法军的舍营地。
但是在实施中,俄军失去了这样做的勇气。俄军没有进行袭击倒是一件幸事。因为不仅法军统帅拿破仑所率的中央军团在兵力上比俄军多一倍以上,而且他本人是一个空前果断的统帅;因为对法军来说,损失几普里的地方根本不起什么作用,而对俄军来说,附近根本没有能使他们扩大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成果的地形;因为法军进行的这个战局不是拖延时日行将结束的一次战局,而是进攻者计划完全打垮敌人的第一个步骤;所以,袭击法军舍营地虽然可能得到微小利益,但这同俄军的任务是极不相称的。这些利益不可能弥补俄军同法军在兵力和其他条件上如此巨大的悬殊。但是,俄军的这个企图表明,对于这种手段的模糊观念能如何诱使人们完全错误地运用它。
以上我们把对舍营的敌人军队的进攻作为战略手段进行了阐述。就这种手段的性质来看,这种进攻的实施不仅是战术问题,而且部分地又属于战略范围( 因为这种进攻是在宽大的正面上进行的,进行这种进攻的军队可以在集中以前投入战斗,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投入战斗的) ,因此整个这种行动是由若干单个战斗组成的。所以,在这里我们也必须简单地谈谈如何合理地组织这种进攻。
对这种进攻的第一个要求是:在一定宽度的正面上进攻敌人的宿营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袭击几个舍营地,切断它们同其他舍营地的联系,使敌人陷入预期的混乱状态。至于进攻纵队的数目和间隔,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个要求是:各纵队进攻的方向必须向心地指向一个预定的会合地点,因为敌人的退却或多或少是以兵力集中而结束的,进攻者也应该这样。这个会合地点应该尽可能是敌人的联络点,或者是在敌人军队的退却线上,当然,最好是在敌人退却线通过某一地形障碍的地点。
第三个要求是:各纵队同敌人军队遭遇时,必须坚决、勇敢、大胆地攻击敌人军队,因为这时总的情况对他们是有利的,这里正是冒险的用武之地。当然,各纵队的司令官这时必须有很大的自由和全权。
第四个要求是:对付首先占领阵地进行抵抗的敌人军队的战术进攻计划,始终应该以进行迂回的方法来实现,因为只有分割和切断敌人军队才可以期望得到最大的成果。
第五个要求是:各纵队应由各兵种编成,而且骑兵不可太少。如果把整个骑兵预备队都分配给各个纵队,也许更为有利。如果认为骑兵作为预备队在这种攻击中能起主要作用,那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因为随便一个村庄,极小的一座桥梁,很小的一片丛林就可以阻止骑兵的行动。
第六个要求:虽然从袭击的性质来看,进攻者不能让自己的前卫前进得过远,但只有在向敌人接近时才应该这样。
如果战斗已经在敌人舍营线内开始,也就是说,希望从真正的袭击中获得的东西已经得到,那么,各纵队就应该让各兵种编成的前卫尽可能远地向前推进,因为前卫可以利用快速运动大大增加敌人的混乱。只有这样,进攻者才能在这里或那里截获敌人仓卒退出舍营地时通常拖在后边的行李辎重、炮兵、差遣人员和掉队人员,而且这些前卫应该作为迂回和切断敌人退路的主要手段。
第七个要求:最后,必须预先指定军队作战失利时的退路和集合地点。
第二十章 牵制性进攻
就词的一般涵义来说,所谓牵制性进攻,是指为了使敌人把军队调离某一重要地点而对敌人国土进行的进攻。只有当进攻者的主要企图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不是夺取进攻的那个地方时,这种进攻才是特殊的行动,否则,它仍然是一般的进攻。
当然,即使如此,牵制性进攻总还必须有一个进攻目标。只有当这个目标具有重要的价值时,才能诱使敌人把他的军队调到那里去;此外,一旦这个行动没有能起到引诱敌人的作用,那么,占领这个目标也是进行这一行动所耗费的力量的一种补偿。
要塞、大仓库、富庶的大城市( 特别是首府) 和可以征收各种军税的地区,以及可以得到对本国政府抱有不满情绪的敌国臣民的支持的地方,都可以作为这种进攻的目标。
牵制性进攻可能是有利的,这是容易理解的;但是毫无疑问,它并不总是有利的,它甚至往往是有害的。对牵制性进攻的主要要求是,它应使敌人从主要战区撤出的兵力多于我方用于牵制性进攻的兵力。如果牵制性进攻所吸引的敌人兵力同自己所使用的兵力相等,那么它就不再是真正的牵制性进攻,而成为一种次要进攻了。甚至由于情况有利,由于有希望用少数兵力取得特大成果( 例如轻而易举地占领一个重要的要塞) 而进行的次要的进攻,也不应该算作牵制性进攻。当然,人们通常把一个国家正在抵抗敌国时受到的第三国的进攻也叫做牵制性进攻,但是这种进攻同一般的进攻只是进攻的方向不同,因而没有理由给它另起一个名称,在理论上,专门的名称只应该用来表示专门的事物。
很明显,要想用少量的兵力吸引敌人较多的兵力,必须有可以造成这种结果的特殊条件。因此,任意派遣一支部队到至今没有驻过军队的地点,是不能达到牵制性进攻的目的的。
如果进攻者派遣一支一千人的小部队侵入主要战区以外的敌方某一地区,以便征收军税,那么当然可以预见到,敌人向那里派出一千人是不能阻止这一行动的,如果他要确保这一地区不受侵犯,就必须派去更多的兵力。但是,这样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防御者是否可以不去保护这一地区,而同样派出一支一千人的部队侵入进攻者相应的地区,从而取得平衡呢? 因此,如果进攻者想从这种行动中得到利益,他就必须事先肯定,他在敌人的地区比敌人在他自己的地区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或者可以造成更大的威胁。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兵力很小的牵制性进攻就肯定能吸引敌人较多的兵力。然而,毫无疑问,用以进行牵制性进攻的兵力越大,所能获得的利益就越小,因为五万人不仅能够卓有成效地保卫住一个中等地区不受五万人的侵犯,甚至能够抵抗更多的敌人。所以,牵制性进攻的规模较大时,这种利益是很值得怀疑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从中取得一点好处的话,那么牵制性进攻的规模越大,就越要求有利于牵制性进攻的其他条件起决定性作用。
对牵制性进攻有利的条件可能是:(1) 进攻者派出进行牵制性进攻的军队以后,主要进攻仍然没有受到削弱;(2) 进攻者用牵制性进攻可以威胁防御者的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地点;(3) 在受到这种进攻的地区内敌国臣民对本国政府怀有不满情绪;(4) 受到这种进攻的地区是可以提供大量作战物资的富饶地区。 既然进攻者只有考虑了上述条件,认为有可能取得成果时才能进行牵制性进攻,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进行这种进攻的机会是不多的。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必须指出:每一次牵制性进攻都会给本来没有战争的地区带来战争。因此,牵制性进攻就常常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激起敌方潜在的作战力量,而且,如果敌人准备用民兵和民众武装来进行战争的话,这种情况就表现得最为显著。如果一个地区突然受到敌人军队的威胁,并且没有任何防御准备,那么这一地区内所有的力量都会围绕在有才干的官员的周围,提供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非常手段来防止这场灾祸,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而且是经验所充分证明了的。这样一来,在这里就会产生新的抵抗力量,而且是一种接近民众战争并且很容易引起民众战争的抵抗力量。
这是进行任何一次牵制性进攻时都必须注意的问题,不然的话,就会是自掘坟墓。
英国军队1799年对荷兰北部的军事行动和1809年对伐耳赫伦岛的军事行动,作为牵制性进攻来看,只是由于这些军队不能用于其他地方,因而还可以说是正确的。然而毫无疑问,英国人的这一行动使法国人的抵抗力量增加了,而且,在法国本土的任何登陆都会引起这种后果。威胁法国的海岸当然能给进攻者带来很大的利益,因为这样就能牵制法军防守海岸的很大一部分兵力,至于用很大的兵力在法国登陆,只有当人们能指望得到一个反对本国政府的地区的支援时,才是可行的。
战争中进行大规模决战的可能性越小,牵制性进攻就越是可行,当然可以从中取得的利益也就越小。牵制性进攻只是一种可以促使驻止的部队运动的手段。
牵制性进攻的实施(1) 牵制性进攻可以是一次真正的进攻,在这种场合,实施中除了大胆和迅速以外没有什么其他的特点。
(2) 但是,牵制性进攻也可以只造成将要进攻的假象而不真正进攻,在这种场合,牵制性进攻同时就是佯动。至于这时应该使用哪些特殊手段,只有熟悉情况和人员特点的机灵的人才能提出。这时,必然会引起兵力的极大分散,这是事物的性质决定的。
(3) 如果兵力不是十分小,并且退路被限制在一定的地点上,那么建立一支支援这一行动的预备队,是实施这一行动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二十一章 入侵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所能谈的几乎只限于解释词义。我们发现现代著作家常常使用这个词,甚至自以为是地用它表示某种特殊现象。“入侵战争”就经常出现在法国人的著作中。他们想用入侵这个词来表示向敌国腹地的进攻,并想把这种进攻同有步骤的进攻,即蚕食敌人边境的进攻对立起来。这是一种不合逻辑的、用语混乱的现象。一次进攻只是在国境附近进行,还是深入敌国腹地,是首先夺取要塞,还是首先寻找和不断追击敌人的主力,这都不取决于进行的方式,而取决于当时的情况,至少在理论上不能有其他的看法。在某些情况下,深入敌国腹地比逗留在边境要更有步骤,甚至要更为谨慎,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深入敌国腹地不是别的,正是一次猛烈的举攻获得成功的结果,因而同进攻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附录:关于胜利的顶点
胜利者不是在每次战争中都能彻底打垮敌人的。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是大量经验所充分证明了的。这个问题对于战争理论特别重要,并且是几乎所有战局计划的依据,同时这个问题从表面上来看,就象一种颜色在阳光下反射出奇光异彩一样,似乎有很多的矛盾,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要细致地加以研究,并且要探讨其内在的原因。
胜利通常产生于各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总优势。
毫无疑问,胜利能增大这种优势,否则,人们就不会去追求胜利和以重大的代价去换取胜利了。胜利本身毫无疑问是能增大这种优势的,胜利的效果当然也能增大这种优势,不过它不能无止境地增大这种优势,它大多只能增大优势到某一点。这一点可能很近,有时甚至近到会战胜利的全部效果只不过增大精神力量的优势。现在我们就要研究一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在军事行动的过程中,军队不断遇到增强自己作战力量的因素和削弱自己作战力量的因素。因此,问题在于哪种因素占优势。交战双方中任何一方力量的削弱,都应该看作是另一方力量的增强,因此,无论在前进时还是在退却时,双方无疑地都会遇到增强力量和削弱力量这两股洪流。
我们只要研究在一种情况下引起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也就同时说明了在另一种情况下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
前进时导致力量增强的最主要原因是:(1 )敌人军队遭到损失,这种损失通常比我们大,(2 )敌人在仓库、补给站、桥梁等无生命的作战力量方面遭到损失,而我们根本没有这种损失;(3 )从我们进入敌国领土的时刻起,敌人就开始丧失土地,因而也丧失补充新的作战力量的源泉;(4 )我们获得了这些源泉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得到了以敌养己之利;(5 )敌人的各个部分失掉内部联系,不能正常活动;(6 )敌人的同盟国同敌人脱离,而另一些国家则转向我们;(7 )最后,敌人丧失了勇气,甚至有的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前进时引起力量削弱的原因是:(1 )我们被迫围攻、封锁或监视敌人的要塞5或者敌人在我们取得胜利以前用来采取同样行动的部队,在他退却时撤回主力了;(2 )从我们进入敌国领土的时刻起,战区的性质就变了,它成了有敌意的地方;我们必须占领它,因为只有被我们占领的地区才是属于我们的,但是即使在我们占领了的地区,我军的整个机器也会到处遇到困难,而这些困难必然会削弱整个机器的效能;(3 )我们日益远离自己的补充来源地,而敌人则日益接近他们的补充来源地,这使我们不能及时地补充已经消耗的力量;(4 )敌国受到的威胁,引起其他强国来保护它;(5 )最后,由于危险的增大,敌人的努力程度会上升,而胜利一方的努力程度则相反地会逐渐下降。
所有这些有利的因素和有害的因素都可以同时并存,犹如两个相对而行的人面对面碰在一起后可以按原来的方向各走各的路一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