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念蝉有此想法,老夫感到欣慰。但念蝉可知先锋一职之重要,责任重大也是危险重重。念蝉初上…”卢植沉吟道。
“卢伯父,念蝉自知初上战阵便讨先锋一职,颇为不当。但有公达与吾这两位义弟相助,念蝉敢以项上人头保证绝不会出任何偏差,否则军法处置。”我打断卢伯父的话,咬牙说道。
“可你要有什么不测,老夫实在不好向伯喈兄和子师兄交待啊!”卢植皱着眉头说道。
“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此正是为国捐躯之时。如念蝉不幸战死沙场,也是念蝉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念蝉相信蔡伯父和义父亦会以念蝉为荣。望卢伯父成全。”我大义凛然道。不过心中却不以为然,以我的功夫,只怕全军都死光了,我也死不了。不过到时就只怕很没面子就是。
“好!说的好。那老夫就依念蝉所言。不过念蝉需立下军令状方可领先锋一职。念蝉敢否?”卢植大喝道。
“行。念蝉在此就立下军令状。黄巾不平,此生不回。”我傲然说道。
“好。那老夫就拨1000军士及200辎重部队和12匹探马与你,念蝉可为先锋部队速行,不过最多只能与我本部保持2日路程。”卢植深思一会后说道。
“偌!”
(敬请期待第四卷 第六章 战略方针 砸票啊~~~~~~~~~~)
第四卷 第六章 战略方针
在将部队交给高顺进行一番整编后,我们一行1200余人浩浩荡荡上路了。经过整编后,高顺将调来的800军士择其精锐、强壮之人选入重步兵,将重步兵扩充为250人。然后再择其次之挑选250人为刀盾轻步兵,剩下的所有士兵皆为弓兵。而由于重步兵盔甲之厚重不利于长途行军,因此高顺命他们将盔甲皆放置于辎重部队车上,只手执长盾、长矛行军即可。也因此在负担粮草和弓箭等一批军需品的同时还需要运输这批沉重的盔甲给辎重部队造成不小的负担,高顺特抽调200人进辎重部队,以保证其行军速度。
故现在我军编制为重装步兵为250人,轻步兵250人,弓手300人,辎重部队400人。并因其特性,在行军中由张飞率领轻步兵走在最前,管亥率领重步兵居中,我和荀攸则统领弓手在其后,高顺则随辎重部队殿后,并将12匹探马分为三班,每次四匹轮流向前探路。
看着高顺有条不紊,合理化地整编部队,荀攸点了点头,对我叹道:“念蝉,你二弟长风真乃统帅之才。若仅论治军,我看当朝少有人及也。”
“不错,长风治军严谨,作风清白,又每每以身作则,令人不得不为之折服。”我也感叹道。
“此乃念蝉之幸,亦是攸之幸。不久,这支陷阵营必将天下闻名。而念蝉与长风等人之名更将威震四海。”荀攸笑道。
“而公达之才亦将会为天下之人所铭记。不过到时公达可不要弃我而去呀!”我再次借机拉拢荀攸,不过很显然,我又失败了。荀攸只是笑而不语。看着他那有如古井一般不起一丝波澜的平淡笑脸,我实在猜测不出他心中到底作何所想。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
由于我们还在洛阳范围内,并且在朝廷增设八个关口校尉之后,洛阳地界内并没有黄巾兵的踪影。因此我们放心的排成一字长蛇阵快速向前行军。不过在出了洛阳范围后,我们有了一点小小的分歧。
荀攸提出由于现在黄巾军分为三部,张曼成在南阳,波才、彭脱在颍川,而黄巾军的主力张角则在我们前去的冀州地区叛变作乱。而此时由于叛乱伊始,黄巾军虽人数众多,但大多皆为农民,并无行军打仗之才,我们此时应该以最快速度行军,赶在黄巾军知晓朝廷派大军围剿之前赶到,予以黄巾军重创。虽然我们人数较少,但个个皆是精锐,而且以250人为首的重步兵将绝对是我们克敌致胜的不二法宝。这样即可以避免黄巾军在叛乱中迅速成长、壮大,也可以给予当地的各级郡守官员信心,令他们增强抗击黄巾军的勇气,保护冀州这个天下粮仓免遭彻底破坏。而我们也可以依此闻名天下。而一旦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发展、壮大,等他们成长起来剿灭的难度就要几倍为之,不如趁此时,叛乱伊始,找寻黄巾主力,一战定乾坤。
不过此战略却遭到高顺的强烈抗议。高顺指出我们虽然甲坚矛利,但敌人数量之巨大绝不是我们所能比拟的。所谓强而避之,我们这1000人的部队却要迎十倍、百倍的敌人而上,乃犯轻敌冒进之忌。而且我们一旦与主力部队拉大距离,在遭到敌军主力部队时,将陷入苦战,并可能导致全军覆灭。而且我们皆是步兵,并且有重步兵和辎重部队,急速行军的速度并不能快多少,反而会加倍增加士兵的疲劳度,而且由于我们是孤军深入,在骤然遇敌时恐怕会发生意外。况我们这支部队虽然经过长时间训练,但并没上过战场,因此战斗力如何还有待考察。因此此等激进战略绝对不妙,不妥,不当。
看着他们两人在那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将决定权抛到我这,我就头疼不已。这两个方案,各有各的好处。荀攸之计,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黄巾军绝不会想到朝廷大军会如此快速即开赴战场,我们的军队绝对会起到震撼性作用。而且此时的黄巾军刚刚起义,可以说还没经过多久时间训练也未经过太多战火磨练,以我们的精兵对一群初上阵的农民,胜算极大。依此看,只要我们能搜寻到黄巾主力,趁其不备,我们可一战定乾坤。
但高顺的战略方针也没错。的确,无论我们现在甲有多坚,矛有多利,但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我们此刻的士兵数量实在太少,仅仅只1000人。而黄巾军的数量动辄上万,我们仅其十分之一而已。如果一旦被包围,只怕就会陷入苦战。而且我们如果与大部队脱开太远,只怕也不利于请求支援。因此,高顺提出的循序前进方针可保万无一失,但就失去了一战而平叛乱的绝好时机。
这两个方针孰优孰劣,我实在难以区分。可时间就是战机,无论我选择哪个都比窝在这不动强。在反复权衡了下后,我决定用荀攸的计略。一来,其中虽然风险甚大,但利益更大,且目前尚处叛乱初期,应有一博之地;二来,我相信以这个时代大汉所不具备的重步兵攻击一群刚放下锄头之类的农民应该是可以一击而溃敌,不会出现缠战等状况;三来,吾有张飞、管亥之猛,又有高顺之帅才,更兼有荀攸此等一流谋士,而反观黄巾军,似乎并无任何出名之才,两相对比,差距甚大,只要击杀敌酋,应可无虑。
综合几点考虑,我沉吟道:“就依公达所言,我们急速行军,赶到冀州,寻其主力一战而平叛乱。速度以辎重部队极速为限。”
“偌!”见我已下决定,所有人齐声应道。
命令下达后,高顺立刻将部队再次整编,减少一半弓手协助辎重部队运输各种军需品,再加大探马搜寻范围,搜寻频率,确保不会遭敌人突然袭击。经过此番整编后,我们的速度再次提速,基本达到轻步兵的正常行军速度。
在数日行军中,由于我们离叛乱核心地区冀州尚远,因此尚未遇到黄巾部队,而偶尔的小股山贼之类的见势打劫的小股部队见到我们也是避而远之,因此一路上我们倒还相安无事。不过虽然没有遇上黄巾兵,但一路上所遇见的难民却是一拨又一拨。看见他们拖家带口沿途讨粮的凄惨模样,令我们所有人都憋足了一口劲,要一战定乾坤,剿灭黄巾,还天下百姓一片乐土。
不过在见到如此之多的难民后,荀攸献计将其中青壮年招入军中运输辎重,将运输辎重的士兵变为步兵,那样虽然他们的战力不尽如人意,但比寻常老百姓还是强多了,至少面对黄巾时不占下风就是。经此一扩编,我的部队现在有2000余人。重步兵250,刀盾兵250,弓手300,轻步兵400,辎重部队1000人,战力再次提升。
但问题此时也出来了,扩编1000人后,粮草就不够了,何况所招之众大多有妻儿子女,为了不绝人之后和收买人心,我更是将军粮发放给她们,并指点她们去荆州或江东避乱。也因此原本足够1200人吃20天的粮食现在只够数日所用。面对此困境,我做出了个令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决定。我命令管亥率领200刀盾兵头带黄巾沿途向各个县城大富之家“借粮”,而我则率大部队在后跟随而至,美其名曰“讨伐黄巾”,以此来讹诈粮草。面对此提议,荀攸曾提出异议,认为此法虽可糊弄一时,但难免不被有心人察觉事情真相,到时只怕天下一片哗然,会对我相当不利,或许会因此而给我带来杀身之祸也说不定。但在我的坚持下,以及一战定乾坤的大战略前提下,荀攸也只能默许了。不过他还是提出,此法可一而不可二,少用为妙。
至此,粮草问题也迎刃而解。但普通的县城大富之家所囤积粮草又怎够我这2000余人大军所用,也因此我们沿途一而再,再而三的玩这种“讨伐黄巾”的把戏,令荀攸大为担忧。不过在我看来,此时乱世,只要我们能够一战定乾坤,在如此巨大的功劳面前,就算这种事被抖露出来,只要到时我死不承认,加上卢伯父他们的人际关系,应该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不了最后贿赂一下宦官即可。
数日后,经过我们的急速行军总算进入了冀州地界,也算踏入了黄巾起义的中心地区。鉴于此,我们也开始谨慎行军,加大探马力度,以防被围。
(敬请期待第四卷 第七章 陈留典韦 砸票票啊~~~~~~)
第四卷 第七章 陈留典韦
经过数日行军之后,我们的200久经操练的士兵与朝廷的士兵之差距一望便知。我们的士兵此刻依然生龙活虎,身姿挺拔,步履有力。而反观朝廷之兵,补充进重步兵的那50人还堪入目,补充进刀盾兵的250人则略显疲态,至于剩下的弓手和普通轻步兵则满脸疲倦,至于押送辎重的普通百姓则在路上已换了多批,原先那1000人早已不知所踪。
我抬头看了看日头,差不多已经正午,该是停军造饭的时辰了。
“全军休息,保持队型,辎重部队造饭!”高顺在我的示意下大喝道。
在高顺一声令下之后,所有人立刻开始忙碌起来。辎重部队也就是那些沿途收编的那些难民立刻从辎重车上拿出粮草开始埋锅造饭,而其他的人则修建的一些简单的防御措施,以免在进食中遭到突然袭击。
不久,随着炊烟升起,一股饭香随着微风的飘荡而香溢四散,令所有人闻之食指大动,顿时饥肠辘辘起来。
“公达,这几天可辛苦你了!我笑着叫士兵将饭先递给荀攸。
“念蝉还不是如此,所有士兵以步行尚未喊累,我以马代步,又何累之有。”荀攸摇头说道。不过看他埋头苦吃,还是可以看出他还是被折腾坏了。毕竟以他一个文人之身能跟随大部队如此行军已是不容易了。但见他如此坚持,我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只能等以后多回报他现在对我的帮助吧。
香!这几天行军以来,是我到这个时代后吃到的最可口的几顿饭,每天除了急速行军外,我最期待的就是开饭的到来。只有这时才是一天中最令人开心的事。我想人生其实有时真的很简单,有时只希望能吃到一顿可口的饭菜。
就在一片吭哧、吭哧的吃饭声音中,突然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传来一阵惊天虎啸声。
“持刀,列阵!”高顺立刻扔掉手中的碗高声喝道。
如果想要知道一支部队是否精锐在此种突发事件中就可一目了然。随着高顺令下,我们自己的士兵立刻放下碗筷,拿出长矛竖起长盾面对着声音来源的方向严阵以待。而那些从卢伯父队伍调来的士兵则慌乱地拿起自己的兵器,忙乱地找寻自己的位置,不过在一番简单的手忙脚乱之后,也算排好阵形,只是略带紧张地望着声音来源方向。而那些沿途收编来的百姓此时就不堪入目了,差点没扔下辎重跑掉。好在高顺立刻带领50人对这些普通老百姓一番呵斥和整编下,总算安静下来,但依然惊魂不定地四处打量着周围。
“嗷~~~~~~~~~”又是一声虎啸声传来,接着就听到一个大汉的吼叫声。然后就看见从不远处的小树林里窜出一只斑斓大虫来。
“不必紧张,陷阵营出列,以盾护体,待虎近,以矛戮之。”高顺从容地指挥道。
但此时令人惊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老虎的后面又跑出一个大汉来,只见他咆哮着向老虎直追而去,而老虎听见后面的怒吼声,回头一望之下,更是没命的狂奔起来。看到此一幕,我和荀攸俩人惊讶地对视了一眼,好一个猛士!
不过此时我突然脑海中跳出一个人来,莫非是…
而此时老虎离我军已经越来越近,陷阵营的士兵“砰!”的一声巨响将长盾插在身前的地上,然后大喝一声,整齐划一的竖起了自己手中的长矛,目光坚定,手足沉稳的注视着向自己狂奔而来的斑斓大虫。但不知是因为受到刚才那一声巨喝的惊吓,还是望见面前这森森长矛,大虫狂吼一声,一个转身向我们的辎重部队冲去。
“呀~~~~~~~,妈妈呀~~~~~~~~”辎重部队的那些老百姓看见大虫朝自己扑来,立刻尖叫着四处乱窜起来,令身在人群中的高顺等人想上前阻拦都不行,反而被人群冲的脚步不稳,而任凭高顺如何呵斥都压抑不住普通老百姓对大虫的恐惧。眼看着大虫就要扑入人群,而我离之尚远,眼看就要救之不及,突然老虎身后那大汉暴喝一声:“劣畜,敢尔!”
只见那汉子从怀里掏出一个小东西,由于还比较远看不太清到底是何物。只见大汉大喝一声:“着!”然后就看见从他手里射出一道乌光,紧接着就听到大虫一声惨嚎,“澎~~~~~~”的一声,重重地摔在地上。
“好!”我不由自主的大喝一声。
在见到老虎莫名其妙从空中惨嚎着跌落下来,那些平民老百姓总算不再四处狂奔乱窜,反而好奇地纷纷议论着小心地向老虎走过去,想看看这支斑斓大虎是为何从空中跌落下来的。但众人忘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尚未死亡的百兽之王。
“小心!”远处那正狂奔而来的大汉疾呼道。
“嗷~~~~~~~~~‘”地上的猛虎突然大吼一声,在众人颤抖中拼尽最后一丝余力带着股股喷涌而出的虎血从地上一跃而起,往近在眼前的人群猛扑了过去。
“呀~~~~~~~~~”望着空四四处飘荡的虎血和向自己迎面扑来的巨大虎影,众人吓傻了般呆在原地发出几可刺破耳膜的尖叫声来。
完了!我几乎不用想也知道即将伤在这斑斓大虎最后一丝虎威之下的众人惨样,但突然眼前一道黑影闪过,在老虎与众人之间突然闪出一个令人仰望的黑影来。
是他,翼德!燕人张翼德!
只听张飞大喝一声:“孽畜,某家在此,休得张狂!”。
“砰~”的一声大响,张飞向前大踏一步,暴喝一声,张飞碗口大的拳头直迎老虎额头而去。
看着越来越近的一人一虎,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停止了呼吸,等待着猛烈相撞的那一刻的到来。这一瞬间,仿佛天地之间都化为乌有,眼前的只有这黑壮的张飞和拼死一搏的猛虎。
“澎~~~~~”一声令人心惊的闷响,老虎软软地呜咽一声瘫软在地上。
“打虎英雄!打虎英雄!”从惊吓中恢复过来的众人,望着眼前有如铁塔般的张飞,齐声高呼起来。
“翼德真乃国士也!”荀攸在一旁赞道。
“呵呵,吾这三弟端是武艺非凡,可百万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乃是不世出之猛将也。”我也感叹道,不过却夸张许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告诉荀攸,我这猛将如云,乃一颗大树也,可纳凉耳!
“恩,不过刚才那逐虎之汉子也身手不凡,能令老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