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是李俶的优势。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张皇后现在自己有两个儿子,当然想让肃宗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她完全有理由陷害李俶,一旦她无休止的做着不懈努力,早晚也必会成功。史书虽然说张皇后和李辅国两人也常在肃宗面前说李俶的坏话,但说了什么没有记,而且最主要的,明显没起什么作用。张皇后和李俶肯定有矛盾,但李俶听李泌的劝告,对张皇后比较恭顺,所以张皇后也并没有太和他过不去,而且张皇后想由自己的儿子夺李俶的既定太子地位,只要位子得到便可,没有什么其它理由,这个人留下来也罢(虽说最保险的是斩草除根,但是肃宗在日明显不能这么做,比如隋炀帝杀杨勇,也是在文帝死后),否则后来会是什么情形还真不好说。但张皇后这边也有不利情形,她的稍大一点的儿子兴王李佋当时年纪也就几岁,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兴王没过多久就死了;在灵武出生的定王李侗,张皇后就算再想争,也没有办法说动肃宗立一个这么小的孩子为太子。李佋死后,被谥为恭懿太子,当时王维有五首诗来哀悼他(王维和一个那么小的孩子肯定是没交情了,所以写这组诗不是上面派下来的任务,就是主动讨好张皇后,个人愿意倾向前者,从王维后期心态上看,也该是前者),其中有一首:“苍舒留帝宠,子晋有仙才。五岁过人智,三天使鹤催。心悲阳禄馆,目断望思台。若道长安近,何为更不来?”苍舒是高阳氏颛顼帝的儿子,子晋是周灵王之子,这两人都是幼有成德,聪明博达,从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兴王死时也很年幼。
肃宗自己的意思看来还是偏向于李俶的,对李揆说:“成王李年长,并且有战功,我想立他为太子,你看如何?”李揆拜了两拜祝贺说:“这真是社稷之福啊,我们不胜欢喜。”肃宗很高兴,说:“朕意决矣。”于是五月十九日,肃宗立成王李俶为皇太子,旧唐书则说是四月,这都好办,问题是通鉴记载,十月初五,肃宗册立太子,改太子名为李豫。怎么五月间立了一次,十月又立了一次?还是说“立”和“册”是不一样的?查了一下,似乎没有同一个人立两次太子的规矩,这个大概是下诏说要立李俶为太子,地位虽然确定了,只是没举行正式册封的仪式,到十月才搞了一次隆重盛大的册封活动吧。自此,李俶改名为李豫,再没有变过。而且他的太子之位终于定下来了,虽然后面也经历了一些风险,但总算平安度过,在我们看到的纪年上,肃宗下面的代宗便是他了。
六、宿敌
史思明投唐而复反,总觉得和李光弼有关,虽然没他的作用史思明后来也未必会有多老实,但李光弼的做法,也不免让人疑心这和两个人之间的“宿敌”关系有关。安史之乱中,战场很多,可这世界到底很小,这两人几乎经常对战,或者说,往往一开仗,其中一人放眼望去想看看敌人是谁,一看,多半是两人中的另一个。
那么,史思明和李光弼二人,出身和来历是怎样的呢?
不妨先说史思明,和安禄山、哥舒翰等人一样,他也是蕃将出身,他本名窣干,是“营州宁夷州突厥杂种胡人也”,大约也是突厥和西域胡人的混血儿。和安禄山的肥胖不同,史思明很瘦,而且头发、胡须都比较少,“鸢肩伛背,钦目侧鼻”,钦目侧鼻这是胡人的特征,而鸢肩伛背是什么样子呢?可能是双肩高耸的意思吧。这幅尊容,大约是不怎么好看的。史思明和安禄山本是同乡,他比安禄山仅年长一天,后来二人一直交情都不错,而且都很能打(没参军打仗之前大约就是打人了)。史思明的老上司就是乌承恩的父亲乌知义,乌知义对他不错,而史思明也每次打仗,也都有收获。在张守珪为幽州节度的时候,保举他为折冲。天宝初年,累计战功做到了将军,知平卢军事。后来玄宗召见他,和他聊的也很开心,就问他的年龄,史思明说“年四十矣”,玄宗抚着他的后背说:“卿贵在后,勉之。”你以后还会再富贵的,要加油啊——可玄宗若知道他后来是那样的一种富贵法,一定气的捶胸顿足。另外,我们从史思明这句话中,似乎也可以找到他和安禄山生年的相关信息。天宝元年是公元742年,假如是此年说的这些话,那么史思明的生年当是在公元700年左右。按:安禄山出生时幽州都督张仁愿曾经搜查了半天,因此张仁愿是个可以提供线索的重要人物。他至早于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任幽州督,由通鉴所载,长安二年突厥寇并州,张仁愿本人传中也写他后来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所以任期可以定为公元697年至公元702年,那么安禄山、史思明的生年当在这几年之间。他们大约和公元697年出生的郭子仪差不多,而公元708年出生的李光弼则比他们稍小一些。史思明在天宝初年被玄宗任命为大将军、北平太守,天宝十一载由安禄山保奏为平卢节度都知兵马使。大致情况就是如此。
下面来说说李光弼。李光弼是契丹人,也是一员蕃将。而且巧了,安禄山、史思明、李光弼都是营州人,又和安禄山一样,都是营州柳城人,正应了那句话,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过据颜真卿《李光弼神道碑》来看,李光弼该是京兆人才是,究竟是哪里的?也许营州是老家吧,毕竟鲜卑故地也算是契丹人生长的地方,那么京兆或许是他的出生地。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在开元初被任命为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节度副使,封爵蓟国公,通鉴中说他是契丹王,而据马驰先生的《李光弼》则认为唐朝有两个李楷洛,其中一个是契丹王、松漠都督(似乎没有入朝),而另一个也是契丹酋长,但是率部归降后,成为了唐朝的蕃将。李光弼的父亲当是后一个李楷洛。但不管怎么说,李光弼的出身算是很高的了。无疑,他们家的姓氏也是由唐朝赐姓,至于他们原来姓什么,似已不可考,联系唐朝时期契丹八部(其实不止八部),也许是其中某部的后裔?据颜真卿所撰写的墓志所载,李光弼是他父亲的第四个儿子,但又据杨炎为他父李楷洛写的墓志,则他是长子,我们该信哪个人?莫非是他前三个哥哥都死了(看颜氏撰墓志中是有相关语句,但没说有几个),因此他就成了长子?不管怎么说,后来李楷洛在一次出征回来的途中去世,李光弼便袭为蓟国公。
和高仙芝从小随同父亲一起出去打仗一样,李光弼也是很小就从军,天宝初年,累迁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得到当时河西节度王忠嗣的赏识。天宝八年(公元749年),为节度副使。后来安思顺也很赏识他,想把女儿嫁给李光弼,李光弼没有接受,称疾辞官。这时哥舒翰听说这个消息,上奏给朝廷,于是李光弼得以回京。李光弼没有接受安思顺的好意,哥舒翰当然很高兴,但李光弼也并没有介入他们的争斗之中。
李光弼和史思明二人,在安史之乱前,虽也算是世之名将,但都不是高仙芝、哥舒翰那样的封疆大吏,但这又成为他们的优势条件,因为叛乱之初先去应敌的自然是那些一号种子,可是初时情况复杂,谁又能保证不出差子,所以玄宗不容分说以失地罪斩了高、封二人,然后又不容分说强令哥舒翰出兵潼关,如果这些让李光弼他们遇上,也是十分无奈的事情。如果高、封、哥舒三人赶上九节度大败都没有降罪的肃宗,该有多好,唉……当这些一号种子选手纷纷落马之后,这些能力很强却在替补席上的人便得到发挥他们才智的机会了。有时想,如果两军对阵的是李光弼和高仙芝,谁会赢呢?这虽然不是“关公战秦琼”那样的荒唐,但同一个时期的这两位将军,无缘一较高下,所以谁强谁弱,当真不好说。我个人是更同情高仙芝,但更钦佩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当哥舒翰据守潼关之时,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收兵河西。玄宗想再找一员良将,委以河北、河东之事,郭子仪便推荐了李光弼。
这里不妨也交待一下郭子仪的来历。唉,安史之乱中唐朝的五个副元帅,总算有一个是汉将了。郭子仪,是华州郑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绥、渭、桂、寿、泗五州刺史,辗转于这些地方之间。按说郭子仪是出身于文职官员的家庭,怎么后来他倒成了武将?和其它蕃将从小就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不一样,郭子仪是中了武举当上的左卫长史,累历诸军使,天宝八年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领木剌山的横塞军和安北都护府。后来横塞军改为天德军,仍由郭子仪掌管,又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据说郭子仪身高六尺余,体貌秀杰。我们现在看《三国演义》这些小说,人们动辄就是“身长八尺”,像最矮的曹操也是身高七尺,我们的郭大将军怎么才身长六尺?这是古时长度单位的不同造成的,越往后一尺的长度越长,所以,三国时的七、八尺大概和唐时的六尺多差不多,只是明朝人写小说的时候没做考证罢了。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先是被任命为卫尉卿,兼灵武太守,充朔方节度使,以本部军队东征。郭子仪先击败了叛将周万顷,之后又打败攻打河曲的高秀岩,进而收回云中、马邑,打开东陉,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史思明则是跟随安禄山叛乱,被委派去征讨饶阳等诸郡。后来和李光弼、郭子仪在河北战场上屡次相逢,在太原的时候又和李光弼相持了很久。还记得前面写颜杲卿的时候,提到过李光弼率军出井陉关的事么?那次正是二人第一次交手。
当时,史思明和蔡希德一起在常山围住颜杲卿,围了九日后攻克。而后又围饶阳,这回围了二十九日都没法拿下来,此时李光弼率军出井陉而来,重新收回了常山,史思明只好解饶阳之围来抵御李光弼。李光弼列兵于城南,和史思明相持一个多月,结果马的草料用尽,便命精兵架着数辆车从周围的郡县去取草,被被败了,后来才弄来两束草料,无论如何是不够的,只好锉软蒿草喂给马吃。虽然史思明一时也奈何不了李光弼,但总这么拖着可不是个事,于是李光弼便向郭子仪求援。四月,郭子仪率朔方两万兵马也出井陉至常山,唐两军汇合,士气又高涨起来,向南攻下赵郡,于是史思明退保博陵。五月十日,郭、李败史思明于沙河,又打了一次之后,史思明逃奔嘉山,李光弼率兵追击,史思明大败,逃到了博陵。李光弼紧追不舍,又围住博陵猛攻,几乎就要攻下来了,不想此时潼关失守,紧接着肃宗整军灵武,派宦官邢廷恩来征招朔方、河东的兵马。于是李光弼只得带兵先回去,从井陉关向西行军,史思明追击,追了几下之后,又回兵河北,正赶上解决刘正臣袭击范阳的问题。
两人再度交锋,是在太原。当时正是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初,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介几路总共十万大军,前来攻打太原。李光弼部下的精兵都去了朔方,其余的团练兵都只能说是乌合之众,而且人数不满一万。这种情况下,对于叛军来说,太原城确实是垂手可得,如果能拿下太原,就可以立即长驱直入,直取朔方、河西、陇右。太原城中一片恐慌,将军们商量着如何加紧修城以抵御叛军,李光弼说:“太原周长四十里,叛军说到就到,现在这个时候来修筑城池,还没看见敌人自己先疲困了。”但简单的防备是要有的,李光弼率领军民在城外开凿壕沟,又让士兵们做了数十万块砖坯,大家当时也不知道拿这些砖去怎么用。于是,叛军到了,在城外展开攻势,李光弼这时就让士兵们在城内砌砖加高城墙,有毁坏的地方就补修。史思明本来派人去取攻城器具,奈何这部分人马半路上被击破,所以只好继续与城里相持。这样围攻了一个多月,还没攻下来,史思明挑选了一批骁勇善战的精兵,让他们打游击战术,告诉他们说:“我率兵攻打城北,你们就暗中往城南;我攻打城东,你们就向城西,只要是有机可乘,就立刻进攻。”但李光弼军令严整,无论有无叛军来攻打,城上四面守军都十分警惕,所以叛军也没得逞。李光弼又找到了安边军中的三个铸钱工匠,这三人善于挖地道,所以李光弼发挥了他们这方面的才干,在城下也挖了一个,如果有叛军士兵在城下叫骂,李光弼就让人从地道中拉住那人的脚把他拽进来,然后在城墙上当着叛军的面杀掉。从此叛军养成了个习惯,走到城前都要先看看地面。有了地道,叛军想用云梯、土山之类的攻城器具的计划也泡汤了,因为那些器具在临近城门时都陷入了地中。李光弼的办法比之于张巡的办法来,没有那么聪明,但却是非常好用。叛军捞不到什么便宜,于是就退到城墙数十步以外,死死地把城围住。太原城中虽不见吃紧,但总这么围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李光弼便假意提出要投降叛军,定好了日子出城,所以叛军非常高兴,不加防备。暗地里,李光弼却让士兵们又去挖地道,这回是挖在叛军营地的附近,挖好后用木头顶住。到了约定的那天,李光弼率兵站在城上,派遣裨将率领数千人出城假装投降,叛军也没有准备,全都站着观看。忽然间,营中地面塌陷下去,摔死了一千多人,叛军顿时惊慌起来,唐军乘机擂鼓呐喊,出城袭击,一举俘、杀叛军一万多人,大获全胜。李光弼守城,很多地方用到了地道,虽然没有现代的地道战那么发达,但也起到了相当作用,我们不妨称之为“土拔鼠守城术”,不过叛军给李光弼的称呼就好听多了——“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和阎罗王两人是什么样的关系(啊不,得说是两神),他们俩都是佛教中人,居然一起掌管地狱,真是“神”才浪费啊。如果史思明围太原也像尹子奇围睢阳围了一年,最后太原的情形未必好到哪去,但谢天谢地,安禄山被安庆绪杀了,史思明被命令回守范阳,只留下蔡希德等人继续进行围攻太原的事业。可惜他们没有史思明那般的能耐,最后被李光弼出击打败,损失了七万人马。
诈降曾经是李光弼对史思明用的一条计,也许李光弼有过亲身体验,更了解真降与假降的个中味道,再加上长期与史思明对战,两人必然都很了解对方,所以李光弼觉得史思明的投降是假装的,只是权宜之计。不过,史思明即使想反,也要考虑到人心士气,无缘无故的反叛只怕不会像现有历史这样令人同情。史思明向西大哭,不管真也好,假也好,他心里也肯定有委屈的成分,因为他当时完全可以在唐与燕之外独立为一支力量,但他选择了投唐,不管怎么说,对唐朝都是有利而无害的。而后来发生的这些事情,则为史思明脱离唐朝提供了正当理由。
可见,史思明在安史之乱的前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李光弼对战,几乎就没怎么赢过。至于蔡希德那么容易就被李光弼打败,看来他们还真不是一个档次的。
不过,下面将要介绍的一场战斗,史思明不但要面对李光弼,还有郭子仪,另有其他好几个人。而史思明与九节度的对战,究竟如何呢?不由得想到《红楼梦》里宝姐姐的《临江仙》:“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七、九节度对战史思明
乾元二年(公元758年),八月十一日,李光弼入朝。十七日,肃宗任命郭子仪为中书令,李光弼为侍中。第二天,郭子仪便返回节度行营。这次两人回朝,可能是有什么事,也许是准备讨伐安庆绪事宜。因为不久,肃宗便花血本准备要消灭安庆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