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巨舰大炮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异时空之巨舰大炮时代-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及原来八个县的民兵就发挥作用了!

    这些守备部队经过洗脑和训练之后,已经初步具有了现代军队的雏形,再加上张山长许诺给他们每人十亩水田,因而对于张山长非常的忠心,愿意为实现“人人有田耕,个个有饭吃”的理想社会奋斗!

    部队,民兵,再加上原先培训的干部,张山长整整投入了两万多人,终于在春耕种来临之前,把田地都分配了下去!

    当然其中不免会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还出现了一血腥的事件,有一些大地主,被部队和民兵武力镇压下去!就是贫民之间也有很多因为土地分配问题产生过矛盾,甚至发展成械斗,但是在张山长铁腕的政策之下,最终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春耕来到之前,我要看到,山东每个人都有田可耕,我不管过程,我只要结果!”张山长以不可置疑的口吻对于何大拿道!

    何大拿已经四十岁了,人没有什么文化,如果不是跟着张山长,他也不可能成为一支六千多人部队的头!

    而正因为他没有文化,他在张山长的集团中很难找准自己的位置,现在情报系统已经被钱不贵接手,如果他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得做出一些成绩给张山长看!

    何大拿知道了张山长对于土地改革的决心,于是咬咬牙,豁了出去了!

    在土改中,有不少官宦世家仗着自家官势和实力与土改工作队硬扛,不料没多久就被土匪打破了门,最后弄了个家破人亡!

    人人都知道,所谓的土匪就是何大拿的守备旅所扮,但是知道又能够怎样!何大拿手下有六千多人,全部装备毛瑟步枪,迫击炮!一般地主的一百几十个家丁,还不够他塞牙缝!

    在何大拿血腥的手段之下,各县的大地主个个风声鹤唳,战战兢兢!最后都只得把田地交了出来,换成了山东巡抚衙门打出的白条!

    何大拿这么一搞,倒闯出了一个“何阎王”的绰号!

    不过,张山长喜欢,时常在会议中表扬他的工作能力,还将联合化工集团的股份里给了何大拿五个百分点作为奖励!

    同时还准备他的守备旅升级为正规师!

第一卷 大炮军阀 第76章 号角!《我的奋斗》

    -----------求推荐!-------

    到了1911年的五月,清廷在政治上正在忙于成立什么“皇族内阁”,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新内阁由十三名国务大臣组成。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即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竟然只有4人,举国为之哗然。

    连保皇派的梁启超都认为,“皇族内阁”是清廷的愚蠢之举。从而证明了革命党人反清排满和实行种族革命主张的正确性。人们普遍认为,大清朝廷仍将国家权力视为一家一姓之私产,他们不仅不信任汉人,甚至也不信任无血缘关系的满人,而只信任自家那一小撮宗室亲贵。他们死也不会放权,其公然蔑视皇室不入阁这一源于英-国宪制的惯例,等于坐实了革命派对它的严厉指控:满清王朝分明就是骑在汉族头上的“鞑虏”,是一个反华排汉的异族压迫政权,若要去除此压迫,舍革命而无二途。

    “皇族内阁“让包括梁启超在内的朝野立宪派都失望之余,就连地方汉族大员对新内阁也同样反感。

    “皇族内阁”剥夺了地方督抚直接向皇帝上奏入对的权利,改将各省交由内阁统辖,而这是早已坐大的地方实力派完全不可接受的。

    由此人们就不难理解,当革命匆匆来临,以往曾维护皇室、反对革命的立宪人士和地方官僚为何竟大都抱持幸灾乐祸、乐观其成的态度。

    在军事上,清廷仍旧无法对如何接收袁世凯的北洋军而达成一至,由吵得面红耳赤变成拔刀相向,相互倾扎!

    张山长占领济南不久,第五镇被德国人的狗腿子,列强的代理人张山长所夺的消息同时被清廷和袁世凯知道了!

    张山长想瞒也瞒不了,清廷和袁世凯都在第五镇安插了暗探,这些暗探很久没有了消息,是傻子都估到第五镇出事了!

    清廷倒是立即做出了反应,命令陆军第三镇和第四镇逼近山东,随时作出进攻山东的准备!

    但是陆军第三镇和第四镇只听命于袁世凯。

    清廷让第三镇和第四镇进攻第五镇,打的是什么算盘,袁世凯又怎么会不知道!

    清廷打的就是让这三个镇死拼,从而消弱袁世凯的实力的意图!

    袁世凯人老成精,怎么会上当呢?于是指使第三第四镇的心腹将领趁机向清廷要粮要饷,要这要那,部队迟迟不能开拔,开拔之后又磨磨蹭蹭,一天走不了几里地!

    后面张山长雇佣的一千德国雇佣兵驻扎在黄河边上,隔断了山东与直隶的联系,第三镇和第四镇要进攻第五镇就必须通过德国兵的驻地,第三镇和第四镇知道后就各自双双停下了脚步,后来索性回到了各自的营地!

    既然是德国人插手,清廷只好作罢!后来,陈秀才到了京城,在银子的攻势之下,清廷最终默认了张山长这个德国代理人做了第五镇的新统制!

    袁世凯虽然丢了个第五镇有点心痛,但是他的主力未损,实力仍在,当然不想让自己的第三镇第四镇和第五镇拼个两败俱伤!

    至于山东这个战略要地,现在对于清廷和袁世凯来说都还没有突显出来!或者没有时间理会!

    对于清廷来说,袁世凯的北洋二、四、六镇均驻扎在京城的四周,相对山东来说威胁更甚,要解决山东也要在解决了袁世凯之后!

    对于袁世凯来说,山东虽然像卡在他喉咙里的一根刺,但是现在他已经被解除了一切职务,他现在的全部精力正在用来跟清廷斗智斗法,以能够保全其余各镇和他本人的性命。而且为了避嫌,也不得不暂时咽下这口怨气!

    后来,清廷更加是异想天开,试图拉笼张山长,一道道的赏赐陆续发下来!

    这些赏赐对于做惯了奴才的人来说也许是天大的恩惠,但是对于张山长来说却是天大的笑话,

    就好比满清贵族在说,来吧!来给我跪下磕几个头,做我的奴才!我给你一件黄马袿穿穿,给你一根孔雀毛玩玩!然后你给我找袁世凯拼命。

    这不是笑话是什么?不仅是笑话,而且更是对于张山长的侮辱!

    所以钦差大臣来了几拔,张山长都不鸟!连见都不见,如果不是山东正在进行包括土地改革、村长选举、民兵训练等内容的社会改革,不适宜这个时候跟清廷反目,否则张山长说一定把这几个所谓钦差大臣都枪毙了!

    让我下跪,还是向那些尸位素餐的满清贵族下跪!让我自称奴才?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不!不管太阳从哪边出来都不可能!

    在后世,张山长除了自尊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尊严是他最后的财富,也是最后的坚守!

    记得历史上,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山先生回到中国,一位记者问:“先生这次回国带回多少钱?”

    中山先生回答:“我没有带回一个大钱,只带回了革命的精神!”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问张山长,“你从二十一世纪带来了什么东西?”

    张山长一定会说:“我带了很多的东西,但是我最值得骄傲的是,我带来了一身的叛逆,带来了一个中国人取最起码的尊严,带来了一个中国人的傲骨!”

    所以,让张山长做满清的奴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提都不能提,谁提他恨谁!

    到了1911年的5月30日,参加广州起义的喻培伦,林觉民,陈更新等十多位本来要上烈士名单的革命党人在日照码头登岸!

    张山长在济南城,特意打电报让沂水守备旅长林武代他去码头迎接他们,并指示让《山东日报》派出多名记者,对这些革命党人进行采访!

    张山长交代林武要给这些革命党人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把他们当作英雄一样看待!

    张高调宣扬此事,除了对于这些革命先辈发自心底里的敬佩之外,还有就是借机向满清开火了!

    山东农村的社会改革、军队的整编和训练已经基本完成,是时候向清满吹响进攻的号角了!

    从沂水到日照的四车道水泥公路已经修通过,林武特地调了五辆大卡车,一直开到日照码头!

    和革命党人一起的还有林黑子的两个小队的特种部队,在他们的一路护送之下,才顺利地到达山东!

    日照码头里挤满了群众,其中大横标幅写着:热烈欢迎革命英雄归来!

    喻培伦一下轮船,看到这么隆重的场面,不禁感慨万千!就像到了家一样,对于山东立刻有了一种归属感!

    林武彻底执行了张山长的吩咐,给足了这些革命先辈面子,他代张山长向他们倾诉了滔滔不绝的仰慕之情之后,就当场安排了《山东日报》的记者们对他们一一做了采访!

    第二天,在《山东日报》头版头条这样写道: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国际歌》在广州城上空飘扬!

    接着用整篇整幅详细介绍了广州起义的整个过程,还附有十八位勇士的采访记录,在报纸的右上角醒目位置,还刊登了《国际歌》的词曲!

    一时间,《国际歌》开始在山东大地上唱响!

    随着当天报纸一同发行的还有一本书名叫做《我的奋斗》的书!

    这是张山长在第一届学习班上的讲稿,经过整理而编成的书,这本书现在已经成山东的内部学习的教材,只是这一次,正式地发布天下!

    《我的奋斗》分为三部分,二十多万字。第一部分是“我可受的祖国”:第二部分为“革命”;第三部分是”三民主义中国”

    《我的奋斗》系统地阐述了张山长的“理想”,“创建平等自由的三民主义中国”。

    全书充满了中华民族无限的热爱和对满清封建贵族无比仇恨。他号召全体中国人紧密地团结起来,推翻满清统治,为建立自由平等的三民主义中国而努力奋斗!

    《我的奋斗》并非空洞无物的口号,而是非常系统和科学的理论,它跟某个同样是大炮级的人物的口号是大不同的!

    所以,《我的奋斗》一书的出版,给张山长瞬间长了很大的名声,各地革命斗士纷纷来投!

    北京城里,摄政王载沣把《山东日报》和《我的奋斗》狠狠地往桌子上一拍,咆哮道:“良弼呢!让他快来见我!“

    清末,满族有两个自诩知兵的人物,一个是前陆军部尚书铁良,铁良五向潜心研究陆军,被时人视为满族中杰出的军事人才,是满族将领中足以与袁世凯分庭抗礼之人物,可惜摄政王载沣中了袁世凯的反间计,于1910年二月免去铁良陆军部尚书之职,后来就打发他去镇守南京去了。

    另外一个就是良弼,良弼是满洲镶黄旗人,爱新觉罗的子孙。曾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回国后,入练兵处,旋充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升司长。禁卫军成立,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以知兵自诩,他参与清廷改年制,练新军,立军学,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

    良弼自诩知兵,其实却是一个蠢货,要不也不会因为一点小小意见不合,就把铁良整倒,中了袁世凯的反间计了!

    良弼是个满清顽固分子,用后世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利益阶层!而且是最高层的那一种。听到摄政王载沣的传唤急忙过来参见!但是对于出兵攻打山东,他却没有头绪!

    皆因德国人,在通往山东的必经之路上布置了“重兵“!

    一千人并不是很多,一般来说不算重兵,但是那是德国洋人的军队,对于清廷来说那就是重得不能再重的“重兵”了!

第一卷 大炮军阀 第77章 北上

    出兵是要的,山东的张山长这样明目张胆地宣扬革命,口口声声要以暴力推翻满清的统治,这跟扯旗造反没有什么两样,虽然这家伙还没有明目张胆地公布天下造满清朝廷的反。但也不是摄政王载沣所能容忍的!

    尽管现在大清国内外因为朝廷的“皇族内阁”引起一片谴责!尽管因为朝廷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从而激起全国怒潮。

    这些在摄政王载沣看来都不重要,都可以忽视,但山东张山长这样藐视朝廷,藐视满族,是可忍,孰不可忍,应该马上被镇压!

    摄政王载沣和良弼对于镇压山东张山长的意向达成了一致,接下来就商量着怎样进兵了。

    德国人的军队驻扎在德州一带,正好卡在了津浦铁路通往山东的道路!

    第四镇驻扎在天津外围的马厂一带,正处在津浦铁路线上,如果黄河大桥修好的话!沿着津浦铁路可直达山东济南城下!

    第四镇要进攻山东,最好走德州,当然也可以从旁边绕过去,因为出了济南城向北就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北洋第四镇并不算是什么机械化的部队,没有重炮,顶多也是靠驴马车运输一下军资!士兵们都是靠走路的,对于道路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而现在直隶地区的雨季还没有到来,因此绕过德州还是可行的!

    可这样一来,后勤补给就困难了许多,而且放任一千名跟张山长友好的德国军队在自己的后勤线周围也不是办法,谁都知道,张山长跟德国人好的同穿一条裤子!说不定德国人在紧要的时候会给第四镇来这么一下子,到时就难看了,摄政王载沣和良弼都不想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第三镇驻扎在保定,正好在京汉铁路边上,从保定上火车,经京汉铁路南下到邯郸下车,再经成安、大名,从冠县进入山东,再以聊城为基地,从左侧进攻济南,与第四镇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但是这条路线也有一个缺点,就是邯郸离袁世凯休养的安阳太近,摄政王载沣和良弼都有点担心,担心第三镇的官兵到邯郸下了火车之后,都跑到袁世凯的家里串门去了!

    也亏了良弼自诩知兵,遇到这些问题,他也毫无头绪!

    最后商量了一整天,最终还是想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法:

    第四镇先开到德州附近,由庆亲王奕劻代表清廷出面跟德国人交涉借道!

    在自己的国土上行走,还要向外国人借道,这也够窝囊的了,也只有清廷才做得出来,而且还觉得理所当然,做得面无羞色!

    除此之外,还要向德国人和英国人商谈借用津浦铁路运兵的事宜,因为修路的时候有约定,朝廷如果将铁路用于军事用途,须经铁路修建方,英国和德国的资本家同意!

    不过这点不重要,不坐火车,就坐马车,就是走路也是可以走过去的,当然有火车坐最好!

    另外第三镇也是坐火车,但是不在邯郸而是在改在邢台下车,邢台离安阳远多了,不用太过担心第三镇官兵都跑到袁世凯家里去!

    接着由邢台,沿南和向南走,经临清县进入山东地界直达济南城下!

    商定好进军路线之后,摄政王载沣任命良弼为左路军统帅,率领禁卫军一部和陆军第三镇由左路进攻济南,而右路军由载涛统领,兵发德州!

    但是德国商人并没有给摄政王面子,不仅不同意借用津浦铁路,就是沿着津浦路步行也不允许,因为沿津浦路旁边三十公里的范围之内也都是德国人的地盘!

    摄政王无奈,最后只得更改计划,陆军第四镇由沧州出发,经盐山再入乐陵进入山东,绕过德州,再由平德、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