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骨- 第14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照设计规划,到明年四月,十座核反应堆将全部驱动成功,提供的电力,大部分用于驱动更多的离心机提炼武器级铀与钸。通过这样循序渐进,整个核计划的初期能耗,只有美国人制定的曼哈坦计划的万分之一,后期能耗虽然增加,但消耗的就是反应炉内的浓缩铀而非石油或煤炭。

原来的历史中的美国和苏联因为战争压力,无不是首先发展使用浓度达到99的武器级铀的原子弹,因此需要建造数万台离心机或扩散机运转数年,又是使用劳伦斯电磁法以及能耗达到气体离心法六十倍的气体扩散法来分离铀,因此美国的曼哈坦计划使用了全美十分之一的电力,花费十分惊人,其多达二十亿美元的投入,其资金大多消耗在能源供应上。

在核电站进行建设期间,输出电网的建设工作也在迅速地展开,如今整个南华南部各大城市的电网系统,已经与耀庭湾核电站进行了连接,到时候多余的电力,将输入国家电网,补充城市及工业用电。

按照规划,南华的农村用电,暂时只能延伸到乡镇一级,只有战后才将推行“村村通电灯电话”工程。

八月二十五日下午三点,安毅乘坐专机,由新京前往耀庭湾核电站,参加第二天在研究院内部举行的启动仪式。

飞机抵达德拉机场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安毅与刚刚抵达不久的丁墨兰汇合。

小别胜新婚,两人有说不完的情话,在机场足足聊了一个多小时,才意犹未尽地坐上迎接的车队,前往德拉大会堂。

在这座科学城的会议中心,安毅亲切接见了参与核电站设计和建设的科学家、专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工程兵的代表,对他们的杰出贡献表示衷心感谢。随后,安毅、丁墨兰与代表们一起前往宴会厅,一同进餐。

晚宴结束,已经是夜里九点半。

不过安毅还不能休息,他又来到城南的营区,接见了驻基地周边的警备、防空、雷达、导弹部队代表,参观了联合指挥部的电子指挥中心,细细查看布防地图以及实景微缩沙盘,要求官兵们提高警惕,擦亮眼睛,坚决消灭一切心怀不轨者和来犯之敌。

到深夜十一点,安毅才真正空闲下来。

这一天晚上,安毅在丁墨兰位于德拉专家小区的寓所共度良宵,次日一早,两人一起前往核电厂,主持于上午十点举行的第一座六十万千瓦核反应堆的开启仪式。

整个开启仪式非常简单,甚至连文字记者都没有惊动。

丁墨兰详细向安毅介绍了核电站的情况,安毅一知半解,听完后惊叹不已,再次为身边有丁墨兰这样一个奇女子帮助而欣慰不已。

十点整,丁墨兰宣布核电厂正式投入运营,随后安毅按动按钮,控制台上共五十六个绿灯一路亮起,随着“叮”的一声,耀庭湾核电站第一座六十万千瓦核反应堆正式启动。

为了确保安全,刚开始这个核反应炉的功率将只有总装机容量的百分之十,半个月后达到百分之五十,一个月后才满负荷运转。

这时候,全世界恐怕还没有人意识到,恐怖大王已经从潘多拉魔盒中放出,当未来某天石破天惊的蘑菇云在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所有的国际纷争都将在核大棒的威慑下,变得缩手缩脚,而这就是中华崛起的契机。

~~~~~~~~~~~~~~

第一八三六章一触即发

出席完耀庭湾核电站的开启仪式后,安毅并没有即刻回新京,而是来到西贡,一方面是看望朱蕴以及他们共同的宝贝女儿,另一方面,则是召集马来和缅北两个方面军的将校开会,了解军队整编情况,同时对下一步的战略做出具体指示。

通过连续的会议,安毅了解了前段时间整军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和实际困难,通过协商一一予以解决,正式确定了两个方面军参谋部门制定的下一阶段作战计划。

九月六日下午,会议结束,安毅还未来得及与顾长风、夏俭、杨冠、谢驰、王叙伦、宗行真、章祖颖、鲁雄、颜耀寰、方鹏翔等弟兄好好喝一回酒,一醉方休,就不得不连夜乘坐专机,紧急赶回新京。

原来,罗斯福以美国总统及盟国盟友的身份,连续向安毅发来三道求救电报,请求南华方面提前展开军事行动,以挽回已经陷入重重危机的太平洋及印度洋两大战场的局面。

太平洋战场分为两个战区。在太平洋战区,这段时间先后爆发了瓜岛及新乔治亚群岛激战。

当日本陆军在海军配合下,从澳大利亚西北部和北部发起登陆作战之际,南太平洋的日本海军,以攻代守,先后占领布干维尔岛、肖特兰群岛、新乔治亚群岛等地,并在瓜岛扶助当地人建立起了民族政府,大肆武装土著人,以便腾出兵力,抢占新的岛屿,并巩固新不列颠岛、俾斯麦群岛及爱尔兰岛的防御。

美国人担忧日军在瓜岛上建造机场,威胁到圣埃斯皮里图岛、埃法特岛、新喀里多尼亚岛一线的安全,阻断美国至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于是在取得吉尔伯特群岛登陆战的胜利后,于七月下旬组织部队强行登陆瓜岛。

面对强大的美军舰队,手中兵力薄弱的日军海军南太平洋舰队司令官近藤信竹中将,自知不敌,立即命令瓜岛守军协同土著武装,一起撤入岛中央的丛林中,进行游击战。

为了表示对瓜岛土著政府的支持,日本海军发起了瓜岛破坏战,目的是阻碍瓜岛美军行动,进而破坏美军在西南太平洋的反攻计划。

八月一日夜,近藤信竹中将派出八艘驱逐舰,从肖特兰群岛出发,执行对瓜岛运输船的破坏任务。

当天晚上九点左右,当这支驱逐舰队到达瓜岛的塔萨法隆加附近时,与前来迎击的美军第六十七特混舰队迎头相撞!

与只有八艘驱逐舰的日本舰队相比较,在赖特海军少将指挥下的美国海军第六十七舰队拥有四艘重型巡洋舰,一艘轻型巡洋舰及六艘驱逐舰。

仅仅从力量对比上来看,这将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与装备203mm重炮的四艘万吨级的重型巡洋舰相比,平均吨位不过两千吨的日本驱逐舰队,几乎毫无获胜的可能。

然而,事实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拥有大口径火炮的美国舰队,从战斗一打响,就开始用重炮轰击日舰。而日舰却并不与美舰对射,原来舰队指挥官在出发前就曾明确指示各舰:“此次行动目的,在于破坏敌人运输船,而非歼灭军舰,在到达目的地以前,不到万不得已,不使用舰炮,尽量用鱼雷进行攻击。”

日本海军驱逐舰队的八位舰长,忠实地执行了这一命令。

在漆黑的海面上,美国海军战舰炮口的闪光,成为了日本驱逐舰的最佳瞄准点。

在仅仅不到半小时的混乱夜战中,日本人出色的鱼雷技术,迅速得到了证明。

装备九三式氧气鱼雷的日军驱逐舰队,在这次海战中大获全胜。战斗中四艘重型美国巡洋舰中,一艘被两条鱼雷直接击中,沉入了大海,其余三艘遭到重创。另有两艘美军驱逐舰遭到己方巡洋舰误射,被拖回基地。

与此相比,日本海军只是付出了前哨驱逐舰沉没的轻微代价。

在夜战中,美国海军第六十七特混舰队司令官赖特少将的旗舰受创,由另一艘轻巡洋舰上的阿。坎贝尔少将指挥舰队撤离了战斗。

随后,日本海军派出两驱逐舰靠近美舰落水官兵,用船上的防空机枪进行疯狂扫射,九百多名美国落水官兵惨遭屠戮,无一逃出生天。

其他五艘驱逐舰,直扑美军运输船锚地,一举击沉六艘运输船,在天亮前顺利返航。

这次突袭战,美国海军虽然损失惨重,但由于美国工兵利用大型施工机械,迅速在瓜岛上修建起了机场,使得在这一地区作战的美军舰队,得到空中强有力的掩护,日本海军的胜利希望顿时化为泡影。

八月十日,在数次出击无果后,日本海军中止了瓜岛破坏战,帮助固守瓜岛的一个中队的日军及一个团的土著武装,从瓜岛撤离。

八月下旬,美军在巩固瓜岛防御后,羽翼渐丰,开始发起对新乔治亚群岛的登陆作战,日军考虑兵力不足且没有强大的舰队支援,于是决定主动放弃新乔治亚群岛,动用驱逐舰来撤退守军。

八月二十八日傍晚六点半,日本海军四艘驱逐舰从布因港启航,经希瓦泽尔岛、科隆班加拉岛东岸,于二十九日凌晨驶入库拉湾,不久即发现左侧约万米距离之外有炮火闪光,这是美军一个舰艇编队,正在进行对岸火力准备。

日本海军驱逐舰队见美国海军编队占有较大火力优势,不敢展开对战,便乘着夜色,接近至六千米距离,实施鱼雷偷袭。

其中一艘驱逐舰发射了六条鱼雷,另两艘驱逐舰各发射四条鱼雷,然后立即掉头返航,于二十九日晨八点安全回到布因港。

当美国战舰刚发现西北方向出现的可疑目标时,日舰发射的鱼雷已经悄然临头了!

一艘驱逐舰被击中一条鱼雷,机舱进水,舰体右倾,迅即失去航行能力,仅半小时后就沉入海中。

美国海军指挥官派出两艘驱逐舰前来救援,遭到日军岸炮的射击,这两艘驱逐舰随即兵分两路,一艘压制日军岸炮掩护救援,一艘靠近沉没的驱逐舰附近,救下了二百一十七名船员。

随后,美军舰艇编队,仍按照原定计划,为登陆部队提供舰炮火力准备,并炮击了附近的巴洛科和韦拉两地的日军阵地,随后经新乔治亚海峡返回图拉吉港。

尽管日军驱逐舰编队实施的鱼雷偷袭得手,击沉美军一艘驱逐舰,但撤退守军部队的任务却没有完成。

因此,日军不得不于三十日再次组织舰队前往运输。

此次日本海军十艘驱逐舰于三十日中午从布因港出发,在肖特兰岛稍事停留,晚上七点半从肖特兰岛出发。

编队分为三部分:第一运输队由三艘驱逐舰组成,第二运输队由四艘驱逐舰组成,另外三艘驱逐舰担任掩护工作。

日军舰队刚一出海,就被盟军的海岸监视哨发现。

根据海岸监视哨的报告,坐镇美属萨摩亚群岛指挥作战、统领尚不满编的第十六特混舰队和第十七特混舰队的海军司令官哈尔西上将,立即命令刚返回图拉吉港的战舰编队再次出海截击。

这支舰队由汉斯沃克海军少将指挥,下辖三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编队以二十九节的高速,通过新乔治亚海峡,驶往库拉湾。

日本海军舰队于三十一日凌晨驶入库拉湾,日本海军指挥官命令第一运输队的三艘驱逐舰继续前进,直驶岸边,收容人员,第二运输队和掩护队则在库拉湾口,展开担负警戒,其中第二运输队部署于掩护队的后方。

不过,陆军伤员上船速度很慢,一个小时才收容一百人。

三十一日凌晨一点,美军编队也驶入了库拉湾,并完成战斗准备,航速降至二十五节,开始搜索前进。

一点四十五分,美军凭借刚刚少数装备舰船的舰载雷达,率先发现了日军掩护队,汉斯沃克海军少将便率领编队转向西北,以抢占有利阵位,准备战斗。

一点五十三分,日军掩护队发现右前方出现可疑目标,日军指挥官立即作出判断,可能是美军海军舰艇编队,随即率掩护队在正面接敌,命令第二运输队在后方布阵,并命令第一运输队暂停收容任务,向美军舰队后方进行包抄。

日本海军的作战方针,是尽量发挥鱼雷威力,而不与美国海军展开炮战对攻。

两点两分,美国海军舰艇编队与日军掩护队距离已缩短至六千二百米,汉斯沃克少将下令开炮,美舰火炮由雷达进行导引,射击相当准确,巡洋舰主炮的第一次齐射,就命中了日军的先导舰,迫使这首驱逐舰退出了战斗,另一艘驱逐舰前主炮中弹,机关炮的弹药箱起火,舰体多处被击穿,还有一艘驱逐舰锚链舱中了一弹,幸未爆炸,粮食舱进水。

但是,美国海军战舰没有使用无焰火药,火炮炮口在射击时产生大量的火焰,在夜色中非常显眼,成为日军驱逐舰理想的瞄准点。

日军驱逐舰虽然连连中弹,但未彻底丧失战斗力,迅速发射鱼雷进行还击,有两艘驱逐舰将鱼雷管中的所有十六条鱼雷,全部射了出去!

当时美军编队正以单纵队航行,以两艘驱逐舰为前卫,三艘巡洋舰居中,另两艘驱逐舰断后,队列中央的旗舰,成为了日舰瞄准的基点,先后被四条鱼雷击中,军舰前甲板被炸断,舰体大量进水。

鱼雷射完后,日本海军指挥官迅速后撤,但没有施放烟雾。

美军舰队紧追不放,炮火异常猛烈,刚好成为第二运输队的靶子。

四艘驱逐舰瞄准美国海军舰船,频频发射鱼雷,前卫的两艘驱逐舰中雷沉没,后卫的两艘驱逐舰连忙前出掩护,日军驱逐舰后撤脱离接触,于是美军的驱逐舰跑去拯救落水者,巡洋舰则往东,撤离战斗。

不久,日本海军掩护队和第二运输队六艘驱逐舰重返战场,与抄后路的第一运输队一起,把留下的美国海军两艘驱逐舰送入了海底。

此役,美军一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覆没,战死两千多名海军官兵。

夜战和之后屠杀落水的美国海军士兵,耽搁了大量时间,担心天亮后遭到美国陆基航空兵的轰炸,日本海军指挥官立即中止了撤退任务,返回布因港。

占据一定优势的美国海军,竟然出人意料地惨遭失败,同时恪于“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美国人不敢再拿有限的海军舰船用于发起反击,不得已暂时停止了对新乔治亚群岛的进攻。

日军见美国海军偃旗息鼓,于是也放弃了撤兵,目前双方在瓜岛与新乔治亚群岛间对峙,但随着美国海军实力的恢复和聚集,想必下一波接战将石破天惊。

西南太平洋战区,曾经的一战英雄麦克阿瑟上将仿佛突然变得不会打仗了,昏招频出。

日军在与德国军队的交流中,系统地学习了对伞兵的运用,当年登陆远东共和国的苏维埃港,在进攻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时,日军便通过伞降,绕击古尔斯科耶防线后方,前后夹击,将这道几乎不可逾越的雄关攻陷,时隔两年多后,日军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战术。

八月二十二日,日本陆军航空兵第四航空军第六、第七飞行团,集中八百多架战机,对艾尔半岛和贾尔斯湖、盖尔德纳湖、艾兰湖及麦克法兰湖周边的美军防线进行了密集空袭。

美军飞行员战斗经验不足,加上飞机数量远远少于对手,失去了对这一地区的制空权。同时,美军的雷达系统被漫天的亮点所遮盖,根本无暇发现日本航空兵调动了近两百架运输机,在麦克法兰湖东南方向的草原地区进行了集中伞降。

近一天的空战下来,日军向这一地区运送了八千多人的部队。随后,这部分日军昼伏夜出,于二十八日夜突然出现在奥古斯塔港城外。处于大后方的美军骤不及防,一夜激战下来,城市易手。

这座位于托伦斯河口的重要城镇,为南澳大利亚铁路、公路、航运及海运交通枢纽,囤积着大量美军的作战物资,同时也是部署在艾尔半岛的美军退往弗林德斯岭以东地区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在艾尔半岛南端林肯港指挥作战的麦克阿瑟,再次感受到了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困时那痛彻心扉的一幕,慌忙抽调部署在艾尔半岛西部的库帕山、斯特山及纽基布拉夫一线的部队,向奥古斯塔港发起反击。

忙中出错的麦克阿瑟,竟然疏忽向奥古斯塔港所在的三个机场进行空袭,导致日军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向这一地区增派了一个师团的部队,再加上得到的大量美军库存装备,美军于九月二日发起的反击,迅速被日军击溃。

这时麦克阿瑟才想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