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对何应钦的机敏甚为满意,踱步来到地图前,指向德国南部的奥地利:“奥地利这个小国大约有八万多平方公里,位于欧洲的正中位置,所以又被称为欧洲的心脏和连接西、东的十字路口,德国吞并奥地利,领土一下子扩大17%,人口增加10%,军事实力大为增强,欧洲局势将发生急剧动荡。大家议议欧美各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吧……”
国民政府有的是欧美外交问题专家,但显然不包括今天与会的将领,能够进入军事委员会出席会议的,哪一个不是资历和战功熬得足足才走到这一步的?相对而言,距离自己身边很远的国际事务,就不那么擅长了,因此一时间很难理清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
在这个时候的许多人眼里,英国依然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老大,它的领土遍及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强大的舰队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甚至北冰洋上游弋,日不落帝国的名号,绝对不是豆腐渣堆砌而成,而新兴的美国则经济实力雄厚,工农业均雄踞世界首位。此外,法国的陆军,曾经在上次欧战中击败德军,因此每一个人都对德国的冒险感到不可思议。
何应钦匆匆浏览完参谋人员送上的相关资料,重点是确认了《凡尔赛合约》和几个相关国际条约,心中对欧洲列强大致有了个较为清晰直观的印象,见众人都不发言,微微一笑,主动道:
“有着上次欧战的深刻教训,《凡尔赛合约》中又有不准德奥合并的正式条款,法国必不会坐视不理。为了预防德国坐大,同时建立起对付俄国的隔离地带,法国先后和德国东边及南边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签订了在德国发动侵略时互助的条约,同时,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土耳其和希腊等国之间还签订了互助条约,防止德国和俄国的侵略。如此完备的预防体系,我想德国人会遭受一场可怕的失败,英法甚至有可能会对德国采取坚决的打击和制裁措施,毕竟放任德国发展,对欧洲的安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依旧慑于英国日不落帝国恐怖实力的李烈钧、唐生智、徐永昌、陈调元、熊斌、龙云等人,纷纷出言赞成何应钦的分析。
陈诚虽有不同意见,但却没有论点支持自己的观点,于是转向外交部长,好奇地问道:“不知道德国对奥地利的觊觎,是突然为之,还是早有前兆?此前英法等国是如何应对的?”
王宠惠对于欧美各国之间的恩怨纠葛非常清楚,耐心解释道:
“法国左右两派的斗争异常激烈,政局不稳,内阁更迭频繁,进入三十年代后存在只一个月的政府竟有好几届,因此根本无力对德国采取强硬政策,今年七月初,法国外交部长博内曾对媒体公开宣称:法国对1936年7月《德奥协定》签订后两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建立更密切的联系没有任何异议,并同意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少数民族应享有广泛自治权力。随后,法国总理肖当又在记者会上说他自己‘并不反对德国通过演化手段明显地扩大它在奥地利的势力’。
“而英国,一直谋求全面解决与德国之间的矛盾,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就是两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上月下旬,当希特勒表现出对奥地利政府的强势后,英国枢密大臣哈里法克斯在伯希特斯加登拜会希特勒时,明确表示‘凡尔赛强制条约的错误必须加以纠正’,欧洲秩序的变更问题,亦即但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迟早定会发生,英国所关心的只是‘这些变更必须通过和平演变来实现’。因此,我觉得英、法不太可能会对德国采取措施。”
王宠惠的介绍,打破了众多将领脑子里对英、法根深蒂固的崇拜。
陈诚连连点头,许多早就怀疑的东西全面贯通,毫不犹豫地说:“事情已经很明显了,有了日本公然违背国联盟约和华盛顿条约规定,在中国实施侵略英法却无力制裁的前车之鉴,我相信此次德国的冒险会获得巨大成功,相信过不了几天,英法美等国就会承认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就像他们承认日本侵略我国一样。奥地利完了,没有人同情它,这就是国际交往中弱国的悲哀。”
说到这里,陈诚叹了口气,手指向了德国东部的捷克斯洛伐克:“一旦英法采取绥靖妥协的政策,必将大大地助涨德国人尤其是其元首希特勒的野心,他们下一个侵略的目标,必定是拥有大量日耳曼人的捷克斯洛伐克。若是英法在捷克问题上再退一步,那么,波兰也将沦为德国的猎物。
“波兰和德国之间的恩怨纠葛太多了,波兰实质上是上次欧战协约国战胜同盟国的产物,其领土主要是从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西乌克兰地区中划出来的,这中间既有政治因素,也有利益矛盾,换句话说,波兰实质上就是迫使德国割地而产生的帝国,对于德国人来说,波兰实际上就是德国的国中之国,只要它存在一日,德意志民族就无法抬起头来,因此两国之间势必有一战。
“但是,波兰不同于奥地利和捷克,英法等国与波兰签署有十余项盟约,对于波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按照我的估计,德国攻打波兰之日,便是英法对德国宣战之时,同时这也意味着第二次欧战的爆发!”
全场鸦雀无声,都在默默地消化陈诚这个让人感到震惊的推断。
蒋介石非常满意,陈诚的判断和安毅如出一辙,这说明自己看人的眼光不错,这也不辜负这次扩军,自己一口气将陈诚麾下的中央军嫡系部队,扩大为四个集团军。要知道陈诚所部,是全国军队中第一个将财务行政面对全国全军公开的部队,陈诚对于自己更是忠心耿耿,事无巨细都要向自己汇报,这让蒋介石始终有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也给予陈诚更多的信任。
白崇禧慢慢消化陈诚的判断,突然问道:“若是德国与英法交战,孰胜孰败?”
陈诚有些迟疑了,随后道:“应该还是和上次欧战的结果差不多,英法胜德国败。法国人不但在边界上修筑了马其诺防线,其步兵也是首屈一指,再加上英国强大的海军实力,德国可能会比上次欧战输得还惨!”
白崇禧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那我国可以从这中间得到什么好处吗?”
陈诚苦笑道:“现在我们还自顾不暇,哪里能有什么好处……”说到这里,陈诚心里突然一动:
“也说不一定,德、日可是签订了《反共产国际》条约,或许日本会在远东制造一些摩擦事件,吸引英法的注意力,然后德国骤起发难,说不一定会有惊喜……不过,那个条约并非是正式的盟约,日本人不会傻到引火烧身,我想起码得欧洲分出一个胜负,他们才会决定自己的立场,就像上次欧战一样,坐收渔人之利。”
蒋介石默默点头,这时,他突然想起一个人——国民党法属安南党部的负责人吴子良。
吴子良,字重楼,出生于法属安南华侨家庭,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并于东京帝大加入同盟会。此后一直追随中山先生,直至因反对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两大政策被发配到国民党法属安南党部任主任,到那儿一待就是好几年。
九一八事变后,吴子良曾亲自赶到南京,向自己献上《南进方略》,其中就好像提到过在日本步步紧逼、欧洲局势恶化之际中国如何从中渔利的建议,当时自己还认为此人无稽轻狂,竟敢预言若干年以后的时候,不想今日此事竟真的发生,看来回憩庐后,自己得把那个《方略》翻出来好好看看,说不一定对看清楚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有所启发。
~~~~~~~~
PS:今天一直忙到现在,腰酸背疼的,要知道搞编制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尤其是要把国民党军有迹可循的200个师(包括许多在淞沪会战和河北会战中溃灭的部队)、50余个新编师、数个荣誉师搞好,真是一件极为伤神的事情。
好在经过高强度的劳动,编制终于完成,现在心中对全国的军队基本上有了数,码起来也能做到得心应手。
37年底全国战区、集团军、军、师编制表已经发到了公众版,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不过相应的,由于在搞编制上付出的时间太多,脑细胞损伤过大,今天正文的内容就要少一些了,请大家谅解啊!
第一四四二章何去何从(上)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北平,中南海。
晨九时,勤政殿会议大厅,日军将佐云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石原莞尔大将悄悄召集的军中少壮派将领会议,正在进行。
这次会议的源头,要回溯至十六年前,当时观摩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永田铁山少佐(时任驻俄国武馆),小佃敏四郎少佐(时任驻瑞士武官),冈村宁次少佐,东条英机少佐,来到德国的巴登巴登,惬意地享受温泉浴。
刚刚目睹了欧洲战场无比血腥和残酷的战斗场面,这几位当时只有三十六七岁的、自命在未来十年到十五年内要掌握日本陆军的野心家们的感受相当深刻。这次大战和以往任何战争都不同,坦克、飞机、毒气都被使用,没有了前方和后方之分,亦没有军人和平民之别,剩下来的就是一个词:“杀戮”。
日本没有参加此次欧战的主战场作战,但是将来呢?日本应该怎么办?这四人中除永田铁山外,全有留德经验,他们的结论是:只有照德国元帅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的思想去做,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因此就有了“巴登巴登密约”的产生,主要内容是:实行“军主政从”,国家的政治、经济、产业、文化、社会等一切都应该转为战时体制。而要做到“军主政从”,就必须消除在日本陆军中占统治地位的从山县有朋经桂太郎一直到上原勇作这一批长州派阀,改革陆军体系。
这个“巴登巴登密约”是现代日本军国主义的真正宣言书,宣言里破天荒地没有提到天皇,这就是这一派系后来被称之为“统制派”和“皇道派”的区别,二者目的虽然都一样,但和“皇道派”是要通过“天皇亲政”来达成目的,而“统制派”完全就是甩开一切自己来单干了。
但是就区区四个少佐,能成什么气候?所以四人回国后又找到了土肥原贤二、河本大作、板垣征四郎结成了当时极为出名的“二叶会”组织,定期进行活动。受其影响,1929 年山下奉文、铃木贞一、武藤章、等人又结成了一个叫“一夕会”的组织,石原莞尔就在这个组织里面。
其时,石原莞尔已经非常出名,他以陆大30 期次席身份毕业,毕业后留学德国,写出了许多军事著作,还发展了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撰写了“最终战争论”,同时完整地表现石原思想的《战争史大观》也已经出版,石原的战略大师地位已经初步展现。
石原莞尔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突,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日本,不可避免地要和作为西方文明代表的美国之间进行一场所谓的“最终的战争”,以此来决定人类社会的走向。
石原莞尔又认为,在这场“最终战争”的较量中,日本在战略地位上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国土没有纵深,没有战略物资资源。在这场持久战的过程中,日本一定要有一个坚固的后方基地,在当时的石原莞尔看来,这个极为重要的基地,就是满蒙,这便是日军上下一直宣称的“满蒙生命线论”的由来。
石原莞尔确实是个超凡脱俗的天才人物。早在1929年,他在《战争史大观》中,就强调了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原子核裂变能量在军事中的应用。石原说“使用这种能量的破坏力可能使战争在一瞬间就决出胜负”,“怪力光线武器什么的突然出现也有可能”。
石原莞尔人非常的聪明,在其读书时陆军大学校的功课可是相当重的,学员开通宵做作业是常事。可石原莞尔永远好像是无所事事,吃了饭就到处串门。石原莞尔特别能侃,所以大家对他是又是喜欢又是讨厌:喜欢听他侃大山,但是一听他侃大山,作业怎么办?但石原莞尔就是这样,轻轻松松地便以陆大次席的成绩毕业。石原莞尔在1929年推出“满蒙生命线”理论后,理所当然地被陆军奉为至宝,再经过传媒的大肆宣传,成为了最锐利的口号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任何言行碰到了它就都熄了火。
随后,石原莞尔便以“一夕会”为组织基础,从理论上完全征服并一举吞并了”二叶会”,同时成为该组织当之无愧的核心人物,辻政信、服部卓四郎、服部半兵卫、富永恭次、花谷正、今田新太郎、片仓衷、田中隆吉、神田正种等陆大学员先后围绕到了石原莞尔周围。
随后,石原莞尔便与自己的伙伴一起,筹划了“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和板垣征四郎一起成为全日本民众共同崇拜的大英雄大豪杰。人们对他崇拜到什么程度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后来有一位著名的日本音乐指挥家叫小泽征尔,小泽征尔的那个“征”就是“板垣征四郎”的“征”,“尔”就是“石原莞尔”的“尔”,小泽征尔1935 年出生在沈阳,其父小泽开作对石原和板垣崇拜得无以复加,所以才会给自己的儿子取这个名字。
石原莞尔头脑非常冷静,他懂中文,对中国保持了最朴素的理解。在中日大战爆发前,他在多种场合公然宣称:
“中日如果进入战争状态,就一定是长期持久战,那种‘惩罚中国,数月间蒋政权就会崩溃,所以只需要短期决战’的认识是个极大的错误。一直到明治维新为止,中国都是亚洲的先进国家而令人害怕,日本人则从甲午战争战胜了中国以后就认为中国是一个老衰的国家而看不起它,中国有自古而来的高度文明,而物质生活又极为原始,各个地方有高度的自给自足的可能,这些都成为对持久战的极为有利的条件。如果两国开战,有可能逼迫中国进行战略决战,但是会不会变成持久战,则主要取决于中国领导人的意图。”
石原莞尔担任参谋本部军令部长后,又制定了《国防国策大纲》,主要内容是:“日本的国策是成为东亚的指导者,为此一定要具备能够排除苏、美、英压迫的实力。在充实能够对抗苏、美、英的军备特别是航空兵力的同时,做好稳固日满和北支,完成进行持久战的准备的基础工作,在此之间必须得到马来亚的橡胶和文莱的石油,同时挤走英国人,争取把手伸到‘兰印’,确保帝国的石油供给。
“完成军备的充实和持久战的准备后,首先开始积极工作,以尽快迫使苏联放弃进攻远东的图谋。在此期间,努力与美国保持亲善关系,苏联屈服后与其建立亲善关系,将英国实力彻底地驱逐出东亚,解放东亚各民族。待苏联和英国屈服后,领导东亚各国合作,使其实力得到飞跃发展,准备和美国进行最终的大决战,并一举击溃对手,夺取世界的霸权。”
由此可见,石原对于日本的最终对手的选择上,还是瞄到了美国身上,同时也看清楚了老大帝国英国的纸老虎本质,而且首次提出了攻占东南亚的计划。
许多人都坚持认为,石原莞尔是反对扩大在中国战争的,更不要说冒着触怒英美的危险去进攻东南亚了,而且以石原的固执,绝对不可能轻易改变立场,其实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大错特错了。
要知道,石原莞尔本身就是一个从思想到行动无不充满了矛盾的大怪物,无时无刻不在筹划如何利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扩大日本的影响和地盘。早在1932 年1 月,石原莞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