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穿越时代- 第8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主神系统”施加在“门”上的那种不可描述的干涉力,恰恰是绑住地球和奇幻异世界的关键性“锚链”。一旦这根链条消失,那么由于时空门两边的不同世界,就会像用胶水勉强贴在一起的两条船一样,渐渐开始松动、碰撞和脱离。接下来按照汉蒂女神的计算,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两个世界的空间连接处就会出现剧烈地震,两年之后还会发展为空间震,甚至爆发时空乱流,导致各种毁灭性的宇宙级自然灾害。

    所以,如果不想要引发灭世危机的话,对于王美玲市长来说,告别奇幻异世界的时间,已经快要到了。

    当然,王美玲也可以像郭政委和他的追随者一样,等到“门”关闭之后,继续留在奇幻异世界的法尔马特大陆上搞星际殖民,为中华文明开分号。但问题是,作为一名大妈,王美玲并没有这么做的热情。

    毕竟,生命的意义,在不同的人心目中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愿意为理想付出一切,只求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但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平平淡淡过一辈子而王美玲市长的选择,显然是后者。

    所以,她如今的心态就跟邻近退休的干部差不多,已经对各种公务不太上心了。除了想要安安稳稳地站完最后一班岗,然后把这座城市里的一切,移交给郭政委那帮充满干劲的穿越殖民者之外,就是把心思放在了准备自己的五十大寿上,策划着在异世界给自己举办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大寿宴,好好地热闹一番。

    虽然全世界举办盛大寿宴的事例数不胜数,但像她这样能够把祝寿庆典办到异世界,从异界女皇和国王那里收到贺礼的,恐怕是古往今来的独一份,让王美玲市长想一想就觉得分外有面子!

    嗯,恐怕就连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生日庆典,也要被她在阿尔努斯市办的这场寿宴给盖过了风头!

    怎么感觉就像甲午战争前夕,一心要大操大办自己的六十大寿的慈禧太后似的……

    事实上,作为一名位高权重的国家公务员,王美玲她这样大办寿宴,把自己的五十大寿搞成全城狂欢节,在官场上其实是非常遭忌讳的。哪怕是自己掏腰包垫钱,也很有可能会被指责成是假公济私,影响声誉和前途……但王美玲对此表示自己根本无所谓,反正等到“门”关闭之后,她的官运估计也就结束了。运气好一点,或许会被塞到党史办之类的清水衙门挂着。若是运气差一点,估计会让她直接提前退休。

    既然仕途已经走到了尽头,为什么不趁着这最后的机会,给自己的人生巅峰留下一个永恒的纪念,给自己的异界生涯画下一个值得回味的圆满尾声呢?反正国家在得到消息之后,也没有勒令禁止嘛!

    此刻,王美玲市长就坐在自己别墅的阳台上,一边悠闲地俯瞰着窗外的城市风景,一边听着刚刚从火炬港送寿宴请柬回来的李维,讲述他此行跟郭政委的交流内容尤其是关于地球上第三世界国家人口爆炸危机的描述,还有对由此导致全球战乱时代到来的悲观预测……

    ※※※※※※※※※※※※※※※※※※※※※※※※※※※※※※※※※※※※※※※※

    ps:惊闻黄易去世,甚为叹息。在国内文坛上,他的《寻秦记》可是开了穿越流的鼻祖(世界范围似乎是马克吐温第一个开的头),而他的巅峰之作《大唐双龙传》,更是给无数同人和无限流写手提供了背景。可惜啊,他预定写作的《盛唐三部曲》,在写完第一部《日月当空》之后,接下来怕是要永远太监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王美玲市长的叹息(中)

    第一百零六章、王美玲市长的叹息(中)

    “……第三世界人口大爆炸的危机啊……嗯,其实这个话题已经被讨论很多年了,情况也已经很严重了。但所有人不是无可奈何束手无策,就是心怀鬼胎落井下石。如今南亚那边还在勉强挣扎,不过巴基斯坦已经快要撑不住,眼看着都濒临解体了。中东那一块乱哄哄地打了好些年,同时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难民往欧美涌过去。至于非洲,各种饥荒和动乱更是从来都没有平息过,只是国际舆论没怎么关注而已……”

    听了李维的描述,王美玲坐在真皮转椅上挪了挪身子,如此评论道,“……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之所以会有三百年一个轮回的周期律,便是因为人口繁衍,农耕技术停滞不前,版图也遇上极壁无法拓展,耕地资源自然跟不上人口需求。矛盾积累到最后,天下就会自动化为战场,消灭掉过剩的多余人口。

    等到战乱饥荒持续了一段时间,人口削减到一定数量,人地矛盾缓和下来,才能有新的王朝再开三百年国运当然,也有可能是一蹶不振,陷入长期分裂。除非有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比如工业革命或者航海殖民,否则任凭什么明君贤臣,也逃不出这个怪圈。而若是把昔日的中原王朝放大到如今的整个地球,情况也是一样如此,这不是什么思想和主义可以解决的问题,只有突破性的生产技术进步,才能暂时摆脱这个残酷的轮回……但即使真的出现了技术进步,能够逃出轮回的也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因为不同族群的人类在危机面前齐心协力、和衷共济,实在是一桩非常稀罕的事,趁你病要你命才是史的常态。毕竟地球的蛋糕只有这么大,有人想要拿得多,其他人得到的就会减少,当少到一定程度,就会被淘汰出局。

    所以,就算我们再怎么讨厌马尔萨斯、马基雅维利和斯宾塞(赫伯特。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人道主义的反对者)先生们的残酷理论,但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世界滑向他们所预言的噩梦之中……”

    “……听您话里的意思,似乎国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政策了?”李维皱眉道。

    “……嗯,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内部参考资料上看到过一些信息,早在世纪初的时候,国家就曾经多次组织过智库进行讨论,扣掉那些一看就是坑人的点子,比如放开对非洲和中东的移民政策,填补劳动力缺口,增强国内种族多样化之类,普遍的观点就是量力而行、不要多管闲事,也不要惹祸上身。”

    王美玲市长耸了耸肩,“……需要出钱出力的时候,不妨随大流,若是有便宜可占,也应该去参上一脚。差不多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我们中国人从来都不曾自认为是什么救世主,平时在口头上怎么展现爱心都是无所谓,捐献一些钱财物资也没什么,但在原则性的问题上还是只能先顾着自己。万万不能重蹈欧洲人的覆辙,让外人有了用子宫武器占领华夏,重演一次五胡乱华的机会……事实上,在这样比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还要更可怕的大动乱面前,我国能顾好自己人,就已经是逆天的大能了。”

    虽然上面这话听起来很不道德,很缺乏爱心,但对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而言,如何解决问题远比僵化的道德标杆更加重要。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也永远存在,只是披上了一层含情脉脉的伪装,其本质依然如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同样是自私自利者多,大公无私者少。即使自己在未来也可能被波及,但只要灾难还没有落到头上,他们就会冷漠地看待发生在外国人身上的悲剧。

    二十一世纪地球上的人口大爆炸危机,实质上就好像是一条船漏水了,船上的十个人必须有两人跳下海里自尽,才能保证船不会沉,那么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会选择牺牲自己,成全别国呢?不管怎么想,最正确最符合常识的办法,也应该是大家拔出刀枪对杀一场,死掉两个到两个以上才算结束吧?

    更何况,中国人本来就已经通过痛苦的计划生育,才让自己没有成为人口炸弹中的一员,可说是给地球减轻了相当程度的负担。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接下来也应该轮到牺牲其它民族的时候了!

    至于其它民族肯不肯牺牲么……这个就由不得他们了。俗话说,刑不上五常,礼不下黑叔。眼下都到了必须消灭掉一部分多余人口的时候,你们依然既不肯搞计划生育又不肯去死,实在是很让人为难啊!

    ※※※※※※※※※※※※※※※※※※※※※※※※※※※※※※※※※※※※※※※※

    须知,地球上任何一个当世强国的崛起,都伴随着无数敌人的鲜血,只有不断对外侵占、扩张,播撒灾难和毁灭,掠夺资源反哺自身,才能保证国家的一步步成长。能够生存到现在依旧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大国,可以说是没有一个善类,在彬彬有礼的虚伪面孔之下,统统都是一张张贪婪的血盆大口。

    遇到别国如此遭劫的时候,大多数国家能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已经算是善人了。而就算作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举动,也丝毫不足为奇,甚至还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政治常识。

    在这方面,中国也不能标榜自己有多么的大公无私。史上,新中国在建国后每一次大手笔的海外援助,基本都是无利不起早,背后带着自己的政治目标。当年在国力还很贫弱的时候,就咬紧牙关拨出大笔资金援助东非,练兵修路造码头,是为了打破国际上的孤立和封锁;给巴基斯坦提供的多方位援助,是为了制衡印度;新世纪初期对日韩的开放市场和各种让利,是企图打造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亚元”货币联盟;至于对台湾的单方面优惠政策,则是寄希望于和平统一的赎买……可惜结果大都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关于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工业化,缓解全球人口压力和资源危机,跟欧美争夺国际秩序主导权的事情,中国也不是没有尝试着做过,而是持之不懈地进行了很多年。

    然而,由于欧美列强和各国买办集团乃至于恐怖分子的联手狙击,西方舆论界的极力抹黑阻挠(譬如打着环保的旗号,以环保资金为诱饵,禁止非洲国家开采矿产),以及各国民众缺乏足够的工业启蒙认识和主观积极性,这项旨在让全人类共同走向星辰大海的宏伟工业化输出计划,最终绝大多数项目都是惨淡收场,成果寥寥无几,甚至还有大幅度倒退的情况发生,实在是令人不能不感到灰心丧气。

    可想而知,当人口大爆发的空前危机,在非洲、中东和南亚各国逐一炸响,并且由此引发国际秩序的全面洗牌之际,中国能够独善其身,就已经算是很有良心了。哪怕是趁机插手煽风点火,也属于正常的政治策略……但无论如何,中国都是不可能去当背锅侠,或者说救世主的:第一是某些作死的懒散家伙实在救不了,第二是天文数字的开销实在扛不住,第三是这些低素质人口救下来了也没有用……

    因为,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工厂的普及,地球上所有的大规模人力密集型工业,都正在迅速成为被淘汰的夕阳产业。而缺乏基本教育的低素质人口,也愈发被视为无用的累赘之物。哪怕是血汗工厂和矿山农场,也不再需要那些连小学都没毕业的文盲劳动力(女人倒是可以当做生育机器来使用)。

    哪怕是在美国和欧洲,这些不适应技术变革的低素质劳动力,都早已是被抛弃、被淘汰的对象,只是依靠社会福利和救济金在苟延残喘而已。至于非洲国家和中东国家,那更是连当黑奴或白奴都没人要了。嗯,少数美女或许可以除外,但随着整容技术的迅速发展,就连天然美女的行情也已经在不断贬值之中。

    这世上最悲哀的事情,还不是生计无着被迫卖身为奴,而是哪怕卖身为奴也没人肯收……

    被资本家剥削的无产阶级生活固然辛苦,但若是连被剥削的资格都没有,那么感觉就更绝望了啊!

    说得再难听些,沦为家畜或许尚能活下来繁衍生息,而若是被当成了害虫,就只能被清理和剿灭了。

    就算是宣称要解放全人类的革命者,最起码的前提,也得是以能够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的“人类”作为解放对象。如果是一群既难以沟通,也没法当做劳动力来使用的“现代原始人”,又该怎么解放呢?

    因此,这些国家如果不能在危机爆发前,把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那么前方就只有通往地狱之路了。

    然后,除了这些客观上的难处之外,中国在主观上也不愿意扛上如此沉重的责任因为,在经了多次的碰壁之后,中央已经不得不痛苦地承认,中华文明的传播同化能力,实在不如想象中那么强大……(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王美玲市长的叹息(下)

    第一百零七章、王美玲市长的叹息(下)

    “……虽然有人常说我们中国人的融合能力是多么多么厉害,史上很多其它民族都被我们吸收同化。比如羌人、党项人、匈奴人、契丹人等等,都消失在了史长河之中,就算是满人,如今在很大程度上也已经只是个学术名称。但事实上,按照国内智库的分析,从大史的宏观角度来看,我们中华文明,其实是传播能力和同化融合能力都比较差的一个文明。或者说,是一个像熊猫那样的文明活化石。”

    王美玲市长如此侃侃而谈,“……当然,这不是说中华文明有多么落后,而是说,我们从很早之前开始,传播文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怎么强烈了,无论从软件还是从硬件上,都没有做好成为一个世界性文明的准备,也没有怎么进行过这方面的努力。其结果就是,而在进入近代以前,欧洲传教士就凭着热情不畏艰险,高举十字架走遍了五洲四海,将上帝的荣光播撒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每一个角落。

    伊斯(防和谐)兰教更是凭着一本经书,妥妥的只进不出,同化能力强到邪恶。即使是在自身严重衰败落后的情况下,也硬是扛住了现代化浪潮,大举逆势扩张,把据点直接打进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核心腹地。

    而我们中国人呢,靠着辽阔的土地、众多的人口和庞大的文明体量,却是交了一张不及格的答卷。儒学只是在朝鲜、日本和越南有点儿影响力,道教更是连国门都踏不出去。倒是一部分佛教高僧,还有些基督教传教士走遍天下传播信仰的风范,但到了近代也是节节败退,再也没有了早期东渡传法的强盛生命力。这么难看的扑街衰样,难道是古代中国的实力不够强大吗?当然不是,那会儿所谓‘中央帝国’的头衔,可不是我们中国人自吹自擂自己往脸上贴金,而是受到东方世界一致公认的事实。但问题是,由于中华文明在东方一枝独秀得太久了,自古以来,我们都有一种中央帝国的心态,很少会像用火刑架传播基督福音的西班牙传教士,用导弹强制搞民主的美国人权组织和一手弯刀一手经书的阿拉伯人那样,不惜远赴重洋也要向他人强制推销自己的宗教文化。恰恰相反,史上基本都是其它民族派人来中国主动求学,就像日本的遣唐使那样,才会把中华文化带出去。所谓‘教化蛮夷’的天职,早已被儒生们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

    而且,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我们的汉语本身因为太古老了,也存在着难以传播的问题。美国人曾经在常春藤院校组织优秀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如果学习法语或德语,一般只需要五百到六百个课时。即使是学习文化差异较大的日语或俄语,也只需要一千二百多个课时就差不多了。而学习汉语却需要至少两千个课时就算是学完了两千个课时之后,看中国武侠电视剧还总是看不懂,需要找华裔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