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对于宋军来说,他们有什么办法呢?大宋的禁军,就是这样一帮无胆无能无用的窝囊废啊!
虽然北宋有八十万脱产的职业禁军,国防力量貌似空前强大,但问题是,北宋的禁军并不是真正的军队,而是一个难民收容所。每到地方上哪里遇到大水大旱之类的大灾,为了防止流民造反,,朝廷就把受灾地区的壮年男子,一股脑都招收到禁军之中去,使他们能够当兵吃饷,从而消除****。
——至于那些老幼妇孺,就算再没有吃的,也造反不起来……
而这些军队在招募成型之后,为了省钱,往往都是当猪一般的养着,根本就不操练,完全没有战斗力。结果导致禁军的规模一个劲的扩大,可是战斗力却一直下降。到了北宋末年,光是禁军数量就超过了八十万,再加上厢军,足有一百四十万之多……按照一个人五十贯一年的军饷,哪怕什么都不做,光是养活八十万禁军,每年就要花费四千万贯了。要是放到财政悲催的明朝末年,估计朝廷早就破产好几回了!
北宋朝廷虽然比明末的崇祯皇帝阔气一些,可是养着这般多不会打仗只吃白饭的兵。也是有些吃不消。满朝文武就想着这些禁军不能白养活了,总要让他们制造一点经济效益才是。于是就让那些禁军当工匠、当脚力、当店小二……总之是让军队去做生意、打零工,尽可能自力更生,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
像这样的事情,后世只有八路军在抗日根据地里搞成功过。但养尊处优的宋朝士大夫,可不是带头牺牲奉献的八路军政委,没有那种组织大家义务劳动的号召力,更没有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逆天大能。一支军队被他们这般乱搞成了劳动队,又没有抗战八路军的思想觉悟水平,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总之,“大生产运动”这种逆天的玩意儿,可不是封建王朝能够玩得转的——硬要这么搞的话,要么就是军队失去了战斗力,要么就是蚀了本钱……或者更惨,让军队既失去了战斗力,也亏光了本钱……
尤其是汴梁的禁军,上百年来父子相继,军官也是家传的居多。百年无战事,又在这繁华的东京城里,大宋朝廷一年发给禁军的军饷都有五十贯之多。平均每月料钱500文,月粮二石五斗,春冬衣绸绢6匹,绵12两,随衣钱3000文,三年一次南郊赏赐,平均每人15贯。如果禁军士兵能活到退伍,或者因伤退伍,退伍后还必有一比安家钱和归路钱。虽然不多,但年老的足够安度余生,年轻的则足够你找老婆成家。对于军队,如此全面、优厚的经济待遇不仅在中国,即便在全世界都是空前绝后的。
想想这些京师禁军,世世代代从来不用打仗,却偏偏驻扎在这天下最为繁华的纸醉金迷之地,娱乐享受极为丰富,军饷又宽裕,结果自然是养出一群八旗子弟似的老爷兵来!没有一点军队的铁血煞气!
可以说,在北宋的百万大军之中,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只有在陕北常年跟西夏干仗的几万西军而已……
偏偏这仅有的几万西军精锐,早就已经在一系列战事之中损失殆尽,只剩下了一堆百无一用的窝囊废。
尤其是在眼下的汴梁城中,即使是窝囊废一样的京师禁军,也只有区区三万,其余守军干脆是临时招募来的市井浮浪子弟,其中还有不少强行从寺院和道观拉来的僧人道士,怎么看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模样。之前,在张叔夜还没有率领援兵攻入汴梁的时候,分明这些金人已经在城下运石伐木准备攻城,而他们居然呆在城墙上看着,完全没有进行什么骚扰。只是任凭敌人修筑好了攻城阵地,并填平了护城河。
不但如此,这些家伙还三天两头起哄闹饷,反正一句话——不给钱,谁来帮你赵官家厮杀啊?!
直到金人开始正式攻城,战火烧到自己头上时,这帮人见势不妙,才开始打起精神作战……然后不出所料地打得扑街至极——要靠这样一群由社会闲杂人员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打退金兵,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但张叔夜同样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眼下在京师能够调集起来的兵力就只有这么多,他从南方各州郡募集起来的三万兵马,论素质也没比京师禁军强上多少……偏偏四方勤王大军又被主和派大臣擅自遣散,弄得连援军都没有指望,最要命的是朝廷上下关于是战是和一直举棋不定,这样的战争该如何去打?
亏得眼下时值寒冬,黄河水位低落,昔年秦人攻灭魏国大梁的水攻之策无法实施。若是金人在汴京郊外与朝廷王师一直相持到水位高涨、春汛爆发之时,再决黄河大堤水淹汴梁……那可就更是不堪设想了
难道真的是天要亡大宋吗?张叔夜忍不住绝望地哀叹起来。
28。第28章 、改天换日
从城头俯瞰下去,金人虽然暂时撤出了城墙根,却又把无数的投石车给一座座地竖了起来,一群群金军壮汉们热得浑身大汗,都光着上身使劲地绞动绞盘,装填手大声喊着号子,将一块快巨大的石头装到投石车的长端的竹筐中。只等一声命令,就将这些磨盘大小的炮石,毫不犹豫地朝着汴梁城抛射出去。
——说来也是好笑,原本金军从幽州千里远征,一路挺进汴梁城下,行动仓促,根本没有携带笨重的攻城器械。谁知主和派当政的大宋朝廷文恬武嬉,一直拖拖拉拉不作战备。结果等到金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宋军只来得及关上了汴梁城门,却把刚刚打造好的几百具投石车和不少笨重军械给丢在了郊外……于是,金军刚到汴梁城下,就缴获了大批现成的攻城器械,正好拿来对付城里的宋人……对于南征宋国的金军来说,这情形可当真是“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来,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了!
而在这些投石车的四周,依稀可见一排排席地而坐的金军士兵,他们的铠甲都放在身前,非常整齐地排成一道矮墙。手中的长枪也架在身边,被咆哮而过的寒风吹出凄厉的响声……果然是精锐之师啊!
看看城外这些军容严整、士气昂扬的金兵,再看看城墙上这些东倒西歪、两股战战,甚至屎尿齐下的大宋禁军,又回想起朝堂之上那副乌烟瘴气的情形,张叔夜的心情不由得更加绝望。
眼下高踞朝堂的那些主战派士大夫,虽然满嘴都是忠君爱国、与贼虏誓不两立的豪迈之言,但论起祸国殃民,也没比主和派的软骨头差多少——明明连守城都已经险象环生了,这帮疯子居然还要朝廷王师出城迎击,正面硬撼女真铁骑,以免堕了天朝上国的威风……问题是城里这帮废柴禁军有那么大本事么?
根据张叔夜自己的推算,如果这些禁军困在城里无路可退,那么估计还能在守城战之中勉强挤出一丝勇气,大概几个人可以当成一个人来用。但要是让他们出城野战……那就不是一触即溃,而是望风而逃了!
——之前的禁军也不是没有出击过,比如殿前都指挥使王宗濋就趁着金兵刚到、立足未稳的时候,调拨殿前司万余将吏,自汴梁南壁开城而出,谁知上万自夸“精锐”的禁军,在家门口跟金人只是略略交战,遂即溃散遁去,不知所踪。上千金兵趁机进扑南熏门,张叔夜与都巡检范琼竭力防御,方将金兵勉强击退。
再接下来,山东地方有人募集了五千义军前来勤王,也在汴梁郊外被一小股金军轻易歼灭。
由此可见,眼下的大宋官军能够守城就已经十分勉强,至于野战则根本就是送死了!
可惜那边自以为读了几本兵法就能挥斥方遒的士大夫们,却完全看不到这一点,只是亟不可待地想要马上打个翻身仗——眼看着禁军不给力,他们居然病急乱投医,把希望放到一个叫郭京的妖人头上去了!甚至胡乱弄了一帮市井闲汉,硬说是什么“六甲神兵”,指望着靠他们来杀退十五万女真铁骑!!
唉,这可真是“国之将亡,必生妖孽”啊!神兵……亏官家想得出来,若这世界上真有神明,金人入寇,我等只需烧香念经就可以了,又何必劳师动众出兵迎敌?
——关于郭大仙人那些个什么撒豆成兵、呼风唤雨的奇闻,张叔夜这位传统儒将是不怎么相信的。
正当张叔夜为了这烽火危城而长吁短叹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了远处那一嗓子悠长的唱名声:
“……武略大夫、兖州刺史,敕封护国真人郭大仙到~~~”
张叔夜闻声之后,不由得一愣——诶?怎么自己才刚想到这一茬,人家正主儿就来了?
※※※※※※※※※※※※※※※※※※※
“……武略大夫、兖州刺史,敕封护国真人郭大仙到~~~”
伴随着一声中气十足的唱名,郭京手持拂尘,带着王秋等人施施然地走近了汴梁城的东水门。
总体而言,作为名动汴京的一代仙人,郭京的卖相还是很不错的——面红齿白、精神抖擞,一道剑眉下有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神态也是庄严圣洁无比,当真是仙风道骨,仿佛不染半点人间烟火。
而且,正所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此时郭京穿着的一身道袍,也是极为绚丽华贵的高档货——北宋时代的道袍,跟后世的道袍样式差别颇大。现代那种式样朴素道袍,乃是明清时候的款式。而北宋的道袍,在后背上还有着一件好似短披风的霞帔,绣着云霞花纹,十分的华丽漂亮,一看就很有高人的范儿。尤其是郭京的道袍,乃是皇帝御赐的紫衣,刺绣、装饰、挂坠无一不美轮美奂,更是彰显出一派富贵风采。
当然,那是郭京郭大仙人才有的待遇,至于王秋他们几个“跟班”,就只有穿素色长衫的份了。
一开始,王秋曾经拿了一副铠甲想要试着换上,但只是一提起来,就脸色都变了:这铠甲是一串串的甲片给穿起来的,如同瓦片一样一层层的摞起来,一看就知道那重量是相当恐怖——这是宋朝的步人甲,从唐代札甲变化而来,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高达五十多斤!以现代人的娇贵身板哪里吃得消?
——王秋虽然在无限空间里用奖励点兑换过体质强化,但随着主神系统的崩溃,早已在重归现实世界的同时恢复原样,现在也就是普通大学生的体质,自然会对这么沉重的铠甲感到挠头。
所以,王秋最后只是在里面穿了一件防弹衣,就套上长衫出门了。而野比大雄和哆啦a梦更是什么防护措施都没准备——反正以这两个家伙的蟑螂命,估计就是遇到宇宙怪兽都会没事的。
然后,在前往城南战场的路上,王秋等人终于真正看到了有关战争的痕迹:
虽然此时的城墙攻防战还没开始多久,但金军的投石车已经进行了连续多日的轰击,数以万计的石头被投射进城来,使得封丘门、东水门一带的若干民居在连天石雨中被轰成平地,而百姓更是吓得四处逃散。因此,越靠近城门,街道和房屋就越显得萧瑟破败、人烟稀少——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毁于金军的投石机,大多却是被守城宋军拆了屋子掘取砖石木料,充作守城时砸人的滚石檑木,以及用于烧火取暖。
——看着那些在后世价值百万的紫檀木画屏、黄檀木茶几,以及香樟木、乌木家具,金丝楠木棺材,居然被焚琴煮鹤的禁军官兵们劈碎了烧火,王秋同学登时感到心痛不已,赶快唆使哆啦a梦打着郭大仙人的旗号抢下来……而如今背着三千亿巨债的机器猫,也只得暂时丢下节操不要,拉着脸皮向禁军索要东西。
幸好,郭大仙人的旗号,如今在汴京城中很是好用,王秋他们只是随口诈唬了几声,那些禁军就乖乖把各色名贵木料的家具木雕,统统拱手奉上——这些粗笨木器虽然名贵,但毕竟不是金银珠玉,在往日太平岁月里或许万金难求,如今身处于烽火围城之中,却是值不上几个钱,反不如拿去给郭真人卖个好。
※※※※※※※※※※※※※※※※※※※
一路走到城墙根下,只见禁军已在城墙内侧搭了一排简陋的草棚,以供守城官兵轮换就寝休息,兼作安置伤兵之用——这本是古时守城的常例,只是眼下天寒地冻、雪花纷飞,躲在破庙里的流民乞丐都多有冻死,逼得他们只能往开封的下水道里钻:不顾腥臭,只求取暖。
可怜那些伤兵,原本就血肉模糊、奄奄一息,却又被丢在四面漏风的窝棚里,缺乏医治和看护。运气好的还能挤在火堆边取暖,若是运气不好,被挤到边上了,那可真的是有活活冻死的危险——王秋就亲眼看到几具僵尸从窝棚里被抬出来,头发和胡须上都挂着冰棱,皮肤更是冻得发青……
一阵寒风吹来,让王秋也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好像自己被泡在了一桶冰水里,五脏六腑都结满了冰棱。
“……气温零下十八度……我的天啊!都已经是滴水成冰了!河南这地方居然也能冷成这样?”
趁着旁人没注意的时候,王秋偷偷看了一眼随身携带的电子温度计,当即就被震撼得不轻。
即使是那些没受重伤,轮班休息的士兵,虽然装备不错,但看上去也都是一副摇摇欲坠的萎靡模样。
——不得不说,宋朝虽然素称文弱,但对军队却是异常的重视,不惜倾尽七成岁入用以养兵。从而打造出足足八十万完全由朝廷财政养活的职业化禁军,乃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大手笔。而宋军的军械装备,也堪称是豪华和精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士卒们出征打仗都要自己准备武器干粮。日后明朝的奇葩军户制度,更是把士兵直接贬低成了农奴,以至于穿着破衣烂衫拿木棒上阵的扑街兵,在明末战场上比比皆是。
而大宋么,别的地方不敢说,起码这开封的禁军都是清一色的铁甲,士兵的身材也是颇为高大健壮——毕竟,早在开国之初。那位很有优生学意识的宋太祖,就说过:“诸班之妻,尽取女子之长者,欲其子孙魁杰,世为禁卫而不绝也。”于是,北宋京师的禁军官兵代代迎娶高大女子为妻,各种优质基因一代代累积下来,一个个长得都甚是高大魁梧,比王秋这个身高一米八的现代人都毫不逊色。
可惜的是,这帮禁军高大是高大,肌肉也颇为发达,犹如后世的健美先生,但煞气和血性却是看不出一分半点儿——唉,说起来,北宋朝从建立那天开始,连绵不断的对外战争就没停过,打辽国、战西夏、现在又是金人,换成其他朝代,早就打出了一支铁血的军队和一群剽悍的百姓。可事情就这么奇怪,直至北宋灭亡,民间都弥漫着一股绥靖和奢靡之风。难道太富裕的生活对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吗?
正当王秋站在城墙下,从心底里默默吐槽的时候,守城主将张叔夜已经抖了抖身上的泥点,走下城头前来迎接——虽然不怎么看得起郭京这位装神弄鬼的“妖人”,但最基本的礼数,张叔夜还是不会缺的。
而郭京也是收敛起拂尘,微微颔首,“……贫道见过张学士。”
(张叔夜刚刚被封为资政殿学士,署理枢密院,执掌京师军事。)
看到这位护国真人的态度还算谦和有礼,张叔夜也不由得松了口气,“……眼下金人攻城甚急,京师一夕数惊,本官亦是甲胄时刻不得离身……不知真人此来,是为何事?”
——虽然说得挺客气,但其中疏离的意思却很清楚:前线已是兵危战凶,您老就别再来添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