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夫人生活手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狄夫人生活手札-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玉珠还以为自己带的仆从过多,不算她夫君身边的狄丁和几个护卫,现一留在她身边的就有四个婆子,一个贴身丫环,还有齐厨子夫妇一家,兄长给的护院四个,另外还有狄枫祥夫妇帮衬着,但与之陶夫人众多的丫环婆子和二十五位家兵一比,她远远地给比下去了。

    张夫人身边的人比陶夫人也是少了许多,她身边两个婆子两个丫环,家兵也有,但不过六个,总之与陶夫人一大家子一比,张,狄两家在仆人这里都落了下风。

    但论起手头宽欲程度,萧玉珠觉得她手头要比这两家的情况要好上一些,家里的银两都在她身上,临走前,兄长给了不少,连她爹都把为她存着的银子都给了她,所以她现在暂也算得上富甲大冕官邸这一方府邸了。

    入住府邸后,三家都不约而同地不在大冕买仆从,不过落下而居后,买了不少家常用物这些不打眼,但实在花银两的东西后,陶家的用银就有点紧巴了起来,他们家有太多张口要吃饭,一买粮,都是成石成石地买,还吃不了多少天。

    不知怎地,珍王爷那边知道了这边的事情,不等珍王爷回来,珍王妃萧玉宜就给三家都捎来了粮米油柴,且每家都送了五百两银来。

    她此举一出,陶夫人回头跟萧玉珠就笑着道,“我就知道我们将军不会跟错人,你说的也没错,你娘家那个王妃妹妹就是个大度的,心宽手也宽,我看与珍王爷是再配不过了,许是过不了多久,珍王府就有小王爷可以抱了。”

    “承你吉言,”萧玉珠心下也着实高兴,嘴边的笑也是没藏住,与陶夫人轻柔道,“我这妹妹是个好的,你也是看得出的,她想与我亲近,我这当姐姐的却只能碍于身份,与她生疏了。”

    “唉,”陶夫人理解地点点头,“道不同,再好的姐妹也会隔着点,礼法不可废,想来她也是明白你这片为她着想的心的。”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

第118章 最新更新() 
萧玉珠确是要与萧玉宜保持着距离;一是萧老夫人那边,带着他们淮安的老太君回了温北;兄长要人;但被老将军夫人婉拒了。

    温北那是已经打算用他们府上的老太君防着她兄长了;所以;她与萧玉宜虽是同族之人,但这关系是算得上好;还是不好;那只能说是无事的时候当然是好;有事起来,同室操戈之事古往今来从没少过,萧玉珠也不敢说换到他们头上,此事就不会发生了。

    二来,萧玉珠也是尽了自身之力帮她这个妹妹了,该为她说的好话,该为她做的事,她都做了个七七八八,她做了当然没奢望萧玉宜领情,于她来说只是问心无愧,之后,各行其道,各安其命,各自活各自的,这于她们谁都好,没必要因共处一处之地,反而要做成亲亲热热的姐妹来,这种感情于她们俩谁都无益。

    当断则断,这是萧玉珠对萧玉宜朝她伸出和善之手的看法。

    说白了,萧玉宜笼络她,得了名声不说,还能因此挟制她在京中的兄长,而她还得因她这个妹妹的看重受宠若惊,见一次还得感谢她一次的看重。

    这种亲热,是于她有害无益的。

    哪怕她真觉得她这个玉宜妹妹是个好的,可形势容不得她们当那好姐妹。

    所以当萧玉宜派人再三来请她入王府,拒绝了前面两次萧玉珠这次托了病,没去。

    萧玉宜那边又派了大夫过来看她,萧玉珠叹了气,让人把了脉。

    因她来大冕有些水土不服,吃得甚少,身上也起了一些厉害的红疹子,王府的大夫过来摸了诊,探出萧玉珠所病不轻后,还小吃了一惊。

    大冕六月的天很是炎热,午后,区老婆子提了一桶热得发烫的草药水过来与萧玉珠泡澡,在给她擦背的时候,这个已经跟萧玉珠熟敛了起来,且知萧府形势的老婆子与萧玉珠淡道,“她就是要用您,是您把她想得太好了。”

    萧玉珠趴在浴桶上闭目养神,闻言轻笑了一声,“区婆婆,你也是知道的,于我们这样的人,谁能单纯到哪里去?”

    “她若是再派人来,那就叫不知趣了。”区婆婆语气不变地道。

    “她是王妃。”萧玉珠笑笑道。

    区婆婆擦着她背后的一片红疹,见经过热水滚烫后,越发红得可怖,她有些不忍地问了一句,“不疼?不热?”

    “尚好。”

    区婆婆当下无语,她不再开口说话,萧玉珠也就好好地趴在边沿闭着眼睛吐纳,好一会,她又听区婆婆开口与她说,“公子走前吩咐了我一些话。”

    “嗯。”

    见她只轻应了一声,一丝好奇也无,区婆子也是真奇怪了,“您就真不想知道说了什么?”

    萧玉珠回过头去,清淡的眉目之间因她嘴边漫延开的笑变得温婉了起来,“区婆婆,他的心在我这。”

    所以,他说什么,她大概都猜出一些,猜不出的,她知不知道也无关紧要,他总归都是为她好。

    “您就这么肯定?”区婆子更奇怪了,她就这么笃定?

    “是,我肯定……”萧玉珠复又闭上眼睛,笑道,“哪天他心不在我这,我也敢肯定他不在,我从不欺瞒自己。”

    男人的心在不在自己身上,有几个女人是不明白的?说不明白的,不过是不想承认,不想接受那结果罢了。

    “您还真……是……”区婆婆慢吞吞地说着,说到末尾,她也不知用何话接下去说好,也就停了话。

    萧玉珠轻笑了一声,又因背部的一阵疼痛轻吁了一口气,不过那柳眉之间还是舒展的。

    “公子走前,”区婆婆在一阵停顿之后,接了先前的话,“让我看着您点,他说您小女儿善心肠,有些事做不来,那些做不来的事就让我这老婆子做了,免得……”

    “免得?”萧玉珠玩味地笑了起来。

    “免得脏了您的手。”区婆婆口气又恢复了之前的不紧不慢,“就像王妃的事一般,过一会我就去王府送点赔礼过去,您看如何?”

    当妹妹的置疑姐姐托病不去见她,那么,他们就用送点赔礼过去,也好让王妃加深一下印象,让她记清楚她家的女主子到底是病还是没病……

    回头珍王爷回来了,这些事算起来,谁对谁不对,只要还是讲点道理的,就知道理在谁那边。

    “何必?”果然,萧玉珠不由感叹了一句。

    “您说呢?”区婆婆把绿得发黑的草药汁往她雪白似白玉的背上泼,嘴里淡道,“她这都快有些收不住了,亏您还在外人面前夸她端庄大方。”

    萧玉珠轻叹了口气,摇摇头,拿起放在凳子上的铜镜照了照脸,看自己的脸现在也没有出现红疹,不由放松了下来。

    “少夫人,我要不要去上一趟?”区婆婆走到门口,叫桂花把清水抬进来后,走到屏风内,又问了萧玉珠一句。

    “去罢。”这次,萧玉珠颔了首。

    **

    王府对狄府冷清下来后,萧玉珠的日子算得上极端平静,因她身上有疹,怕传给了儿子们,所以她接连半个月都不太敢抱孩子,皆由婆子和当地找的奶娘照顾他们。

    京里的奶娘因都是在京有家之人,皆没带来,路上萧玉珠一人喂三个孩子的奶有些吃力,所以到了大冕之后,这奶娘还是交给了兄长给她找的人去来了两个来,但因众护卫中的领头人郑非此次被狄禹祥留了下来,他是个疑心非常大的人,找奶娘的工夫都费上了五六天,但奶娘找来,不到半月,就又被他换了一次。

    加之有着阿桑婆和阿芸婆寸步不离身的看护,萧玉珠对二郎他们也算是能放得下半个心,而长南这边这段时日有枫祥夫妻带着看着,萧玉珠就算不能去抱她的孩子们,但还是能在旁看着过过眼瘾,这日子于她还算熬得下去。

    如此再半月,直到七月中旬,与关西那边连着的边境传来消息,说易军已经攻进关西,想来用不了再半月,就有人马能挺进关东……

    这事传来,大冕城府里的百姓奔走相告,个个激动不已。

    萧玉珠这时背上的红疹好了许多,陶夫人见此,还特地下厨做了几个小菜端过来,邀了张夫人也过来,三人对月共饮了几杯清茶。

    张夫人见陶夫人如此郑重其事,只是为了喝几杯茶,差点笑掉大牙,陶夫人倒颇为羞涩地回之,“我喝不得酒,大夫说我身子现在有些亏,喝酒伤身,于日后有孕有碍。”

    “你还生?”张夫人摸摸她的额头,喃道,“没发烧啊?三儿一女还不够你愁的啊?”

    “那个是大女儿,已经说给了人家了,将军他还是想有个小女儿……”陶夫人脸红通通的一片,随后又机智地道,“玉珠也是喝不得酒的,她身子刚好,喝酒这不是给她找事么?”

    “你现下来说这话,已是迟了。”张夫人毕竟年长,也不取笑她,笑着说了这么一句后,就没再说什么了。

    “玉珠,”陶夫人给萧玉珠又倒了一杯清茶,问她,“你若是身子养好,你家狄大人难不成还不想生个女儿不成?”

    “许是想的罢。”萧玉珠想了想笑道,“族里也大多是生的儿子,我那二弟妹生下来的也是儿子,我家若是能有个女儿,怕是捧着怕摔了含着怕化了,应是再如珍似宝不过了。”

    “生儿子好啊,”张夫人各人都轻拍了下脑袋,玩笑般地笑骂道,“外面不知多少人愁生不出儿子来,你们就知足罢。”

    “也是。”陶夫人一笑,坦坦荡荡地道,“不过我家将军要个女儿,我就想再生个女儿,我也不过三十余载,也生得出来,生得出来就生,生不出来,到时再说,总得先尽了力再说。”

    萧玉珠听着笑而不语,这厢张夫人又跟陶夫人说起她这是业障起来,两人说说笑笑地绊着嘴,相对应的,少话的萧玉珠则安静地听她们嘴舌往来,间或插上一两句,凑个热闹。

    这夜她们这一次相聚,情景也是传到了珍王府。

    郑非甚是奇怪府中这半月来怎么有了温北萧家那边的探子,等他查清是怎么回事,就朝萧玉珠上报了过去,同是书信一封,把这事传去了边境的公子那。

    萧玉珠得知他们府上来过萧玉宜的探子,跟几个婆子探讨过后,得出了是萧玉宜是来查明她是真病还是假病的结论后,萧玉珠什么话也没说,曾是已过逝的大易芳华长公主,也就是文乐帝大姑母身边侍女的区老婆子总结道,“王妃这次想太多了,大冕正在打仗,她不该在这个时候把人先用到自家人身上,这种不识时务的窝里横,是我朝皇室弟子历来所不喜的。”

    “她也有她自己的考量,不是什么大事。”萧玉珠轻描淡写了一句,想来这左右不过是萧玉宜是想知道她到底是怎么想的,王妃毕竟年纪还小,现在身边又没有了人指点,想岔了想法,就会执意了些,她自己曾经也曾如此过,所以也不好说人,说罢她又道,“不过,萧家给了探子让王妃用,这事,珍王爷是知还是不知?”

    如果是知道的,玉宜妹妹以后是要真的要小心了,她兄长说了,易家皇室里的每一个人,只有他们算计着人人心的份,都不怎么喜欢被人算计,所以她哥哥回朝廷这么久,再怎么雷厉风行,可没见他拿哪家皇族中的人开过刀,反而在职守范围内护过几次皇室弟子,就如他救过孝轩王就是其中的一桩,所以之后他去温北再生死未卜,在朝中那些保他的人里,就有皇室的那一批人,他们的权势和态度坚定得没几个人敢出言否决。

    这群人,因有权有势,所以恩怨分明起来,让人付出的代价也格外的大。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完。

    谢谢大家,晚安。

第119章 最新更新() 
“总会知道的;就算是想瞒,又能瞒几天;”区老婆子淡道。

    萧玉珠轻颔了首;没再言语。

    这事;就要看男人们决定怎么办罢;她动再多脑筋,做决策的也不是她一介妇人。

    王府那边接下来就没什么动静了;萧玉宜也不再隔三差五地叫她或差人送东西过来了;区老婆子上门那一举;萧玉珠也知道这是由她这边主动跟萧玉宜离了心。

    她不知道萧玉宜这个妹妹是怎么想她的,但于她这,她对她这个妹妹的好心差不多也用到头了。

    人情这种东西,都是有来有往才维持得下去,下现受损的是她,坏人还要让她来当,没几人愿意当这样的冤大头。

    萧玉珠也想过,她们姐妹立场不同,两人所做之事就各人立场来说都是没有对错的,如果两人把握一个分寸的话,亲热的好姐妹是当不成,但维持着着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未必不好,因为谁也难免有天会求到对方头上去,面上好看,那口也好张。

    她做人还是喜欢留下分寸,各自面上都好看,只是这看来又是她再一次的想当然,每个人行事处事都不同,王妃未必能猜得中她的想法,就算猜得着,也未必认同她的为人处事。

    **

    这年八月初八,狄家长南年满三岁。

    狄长南口齿清晰,一大早跟母亲请过安,还乖乖跟弟弟们玩了一会,等到了他母亲给他亲手做了寿面来。

    “长南会,不用娘亲喂。”狄长南自个儿爬上凳子,夹起了筷子就夹面条往嘴里塞,边塞还边含着面条说道,“娘亲给长南做面条就已经很好了。”

    狄禹祥与与时萧玉珠不到五年,进京生活不到三年,但他家已有一些不成文的习俗,其中之一就是萧玉珠不再像过去那样亲自操劳众多事了,尤其是这一来年,萧玉珠下厨就没过去那么多了,多是要像谁寿辰,或者特别要求的日子,她才会下厨做几样饭菜。

    长南以前还能吃到娘亲为他做的点心,现在都是厨子齐伯做的,虽然齐伯做的没比娘做的差到哪里去,可因娘亲做得少,偶尔专为他做上那么一两次,这对长南来说都相当值得翘高下下巴的事了。

    “长南乖。”二郎他们已经醒来,去了隔屋吃奶,萧玉珠让婆子们把摇篮搬到腿前,打算孩子们回来后就放里面,她陪着一块玩。

    “娘,你也吃……”长南把夹起长长的面条看向他娘。

    “寿面要自己吃。”萧玉珠已跟他说过一次这是他的寿面,见孩儿忍不住又要把好吃的与她分享,她忍不住微笑了起来,“娘已吃饱了,不饿,长南自己吃罢。”

    长南这才“哦”了一声,把吹凉的面条放到嘴里,又吹了吹面汤,很有些小沉着地慢慢地吃着他的寿面。

    萧玉珠爱惜地摸着他的头发,眼睛里一片柔光。

    长南吃过寿面,就陪着二郎他们听萧玉珠讲一些蒙书上的小故事,因着长南的生辰,母子的相处不像往常一样长,不多张夫人和陶夫人就来了,都给长南带了小礼,另还带了许多的吃物。

    萧玉珠让长南提了糖果篮子,跟着陶家的两个哥哥去外边找堂兄恒南齐伯的儿子猴哥儿去玩。

    她和张夫人和陶夫人带着摇篮里的小称移到了凉亭,挥退下人们后,陶夫人问她,“你家里那个可给你来信了?”

    萧玉珠摇了摇头,脸上有了点忧愁。

    陶夫人则直接叹了口气,“我这也没,都二十天了,没个信,我这心里着实不好过。”

    说着,重重地拍了拍胸口。

    张夫人年纪最长,经的事最多,听了道,“打起仗来就是这样,没法子,好歹这次咱们离得近,有什么事还能头一阵就知道。”

    陶夫人苦笑,张夫人与狄夫人一个管粮草,一个是谋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