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夫人生活手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狄夫人生活手札-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狄禹祥脸色,为了两人的交情着想,易修珍也就知道他嘴里那句细究起来,她配不上他的话最好是别从出口里说出来。

    狄禹祥微笑点头,不再答话。

    他自然知道珍王爷的言下之意,但他不会跟易修珍说,就他来说,他不需要一个心中满是大义凛然的妻子,因他自己都不是,他护着家小,她帮着他一起护着,反之,她要护着的,他自然也会帮着去护,两人就这么过上一辈子,他光想想就已心满意足。

    她不需要那么好,合适他就行。

    而且在他眼里,她自有许多的好,这世上没有人能比得上她。

    就好像在视她比珍宝还重的父兄眼里,他才是那个配不上她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一直追文买文下来的同学可能不知道,我在前天改85章的一个小错字的时候,凭借我“化神奇为腐朽”的本领,把小错改成了大错,那一章节因错重发了前面一个章节3千多的字数,这就造成了后来的买v者要多花3千来字的冤枉钱,而vip章节只能改多不能改少,为了替补后买v者那3千来字损失,我只能在这章的“作者有话要说里”弥补了(85章的内容因不能跟全文衔接上,所以在那章不好改)……

    给各位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以下是接下来的正文:

    **

    没到两天,郭夫人就来了狄府。

    这也是萧玉珠所愿,兄长走时她就已答应过他,定会护好自己的安危,不会以身涉险,所以她要知道进奏院的情况,最好是住在进奏院里的人来见她。

    所以,在前两日与珍王爷提亲那日,她都含蓄地邀了郭夫人,邀了萧王氏,就是萧玉宜,恐怕也会为着珍王爷常来狄府之因,会来她府上拜访。

    郭夫人来之后,萧玉珠也没像跟见别的客人一样在堂屋里一直待客,这位夫人真心待她,她还之的也是真情实意。

    “您若是不急着走,等会就陪侄女儿在府里走走,我听京里的老人说,端午过后就会旱上一段时日,等再过几天,这太阳也是晒不得了,到时会晒疼人,我看也就这几天还能出去晒晒。”郭夫人一到,茶就上了,刚把人迎进堂屋的萧玉珠开口跟郭夫人笑道。

    “你也不怕晒黑了你这小嫩脸。”郭夫人没料一进府来,就听她跟她说这般亲热如亲人家常的话,不由失笑。

    “我也不知怎地,觉得这白日晒得足,晚上就睡得香,感觉这肚子里的孩子也睡得很香般,昨天也找了大夫来问过,大夫说没事,跟我们说肚子里的小子可能就喜欢晒太阳,要是不晒得头昏,多出去走走也好。”萧玉珠笑着道。

    “这还没出来,就喜欢晒太阳了?”郭夫人有些稀奇道。

    “可不是,我夫郎现下都担心,再来一个像他长兄一样调皮捣蛋的孩儿。”

    “说到孩子,你家长南呢?我都没好好见过他。”郭夫人问道。

    “出去玩去了。”萧玉珠微微一笑,淡道,“被他爹和义父带出去玩去了。”

    “义父?”郭夫人颇有点小心地道,“珍王爷?”

    萧玉珠点点头,坦然地看着她,站起身来与她道,“伯娘,我们出去走走罢,边走边说。”

    “诶,好。”正在思虑的郭夫人回过神,朝她走过来扶她,“我来扶你一会。”

    萧玉珠想了想,没拒绝她的好意,“多谢伯娘。”

    郭夫人自不是一般长辈,萧玉珠也就没跟她多客套了。

    “珍王爷跟你们家……”等下了阶梯,踏上沿着假山铺的青石板路走的时候,郭夫人朝萧玉珠低声开了口。

    “他跟我家夫郎确是交好,”萧玉珠朝她笑了一笑,道,“现下的关系,许是要比传言还要好上那么一些。”

    按大郎之意,明年春闱后,他们一家就要去大冕,为珍王爷尽力一段时日。

    “这就好。”郭夫人松了口气,心里想的话一时没注意,脱口而出。

    有着珍王爷在,而且皇上看起来也是偏着萧家这边的,萧家这趟就算出事,想来也出不了什么大事出来。

    她也算是替女儿女婿押对了宝。

    萧玉珠也听明白了郭夫人的意思,她把珍王爷当是他们家的底气呢……

    萧玉珠自知这次兄长这次成败的关键是他查清他的手下到底去了哪里,究竟有没有叛国,这些若没有查明,他们与皇族里的人再搭得上话,在关乎国家安危的事情面前,她兄长没有任何生路可言。

    这天下,都不能算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更何况她兄长只是个小小卖命的臣子,岂能在国家大义下讨得了什么便宜来。

    她虽不如郭夫人那般想,但看郭夫人如释重负的样子,这些话也就没再跟郭夫人开口了,说多了也是给她这位伯娘多添负担。

    “不知伯娘知道我爹怎么样了?”萧玉珠笑着转过了别的话。

    听她提起她爹,郭夫人也知她来狄府一趟,肯定会被问起,所以来之前还特地去看萧元通一趟,于是一听萧玉珠说起,不由笑道了详情,“我来之前去看望过他,他跟老将军下棋下得都废寝忘食了,我听在伺候的人说,说两个人下棋下一天也不嫌闷,连吃饭都忘时辰,有时还得你三祖奶奶过去敲拐仗,他们才肯歇上那么一会。”

    “这……”萧玉珠听得怔仲了一下。

    “你也别担心,我来之前也听三夫人跟我说了,说这两个都是下棋的臭篓子,王八对绿豆,看对眼了,谁也不嫌弃谁,等下等久了,臭得连自己都忍不了了,就会歇了,让你放心,至于一日三顿,她自会盯着他们用的,每隔三五日的,她也会请大夫过去为他们把脉,所以你就放心罢。”

    萧玉珠听后,释然一笑,“劳偃公一家与您为我们家费心了。”

    “哪儿的话,都是应该的。”可不就是萧常公这一支应该的,郭夫人在心里叹息,这萧偃一家只是当初对萧知远施以了一点援手,可今日怎么着?卖命卖力的都是萧家这对兄妹,得好的全是他们一家子,现下他们这一支出了一品护国大将军,还即将有一个权势财力仅在皇帝之下的王爷女婿,如若连他们的父亲都护不好,偃公这一家也没什么脸面可言了。

    这日中午萧玉珠留了郭夫人的饭,午时,狄禹祥照例要回家用膳,跟狄禹祥跑了一天码头的易修珍也跟了过来,长南依旧是骑在他义父的头上回来的。

    易修珍认长南为义子后,一直都往狄府里跑得算是较勤,狄长南随母亲去别庄避险后,他与在京的狄禹祥相交愈深,交情也就重了起来,等长南回来,看到他母亲又有了之后,膝下从无子女的珍王爷也就对这格外合他心意的小小子起了二心,见狄府出事不停,早借着机会把长南带回家玩过几次的珍王爷更是心痒痒得很,想把义子当真儿子养,他还想着趁长南母亲狄萧氏有事的这段时日,在离开京城的时候,想法子把长南带回大冕一趟。

    现下,他跟萧家的姑娘有了亲,跟萧家更是亲上加亲了,这段时日他就多带一会长南,让他父母看着他们的相处融洽,想来到时他提出带着长南回大冕一趟之事,他们夫妻也不会怎么拒绝……

    反正他们的二小子也快生下来了,也忙不过来,且看他们夫妻恩爱,以后生的会更多,也不缺长南这么一个儿子,珍王爷想得颇有点理所当然,所以一直自以为是地朝狄家长南献着殷勤,可惜不知狄家夫妻是怜他快近而立之年,膝下无出,可怜得很,难得他喜欢长南,长南也喜欢他,他们也愿意长南能得长辈一些疼爱,所以从没拦着他与长南亲近,但从没想过真把儿子给人。

    珍王爷这日欢喜地扛了头上长南跟着狄禹祥又来了狄府用膳,见到了一老妇朝他们瞪大眼睛,他偏头问狄禹祥,“你家来客人了?”

    “娘,娘,娘……”长南一见朝他笑的母亲,立即舍义父而就亲母,朝她伸手笑道,“来抱长南。”

    “胖小子,哪抱得起你?”狄禹祥先朝郭夫人行得一礼,见过长辈后,去易修珍头上抱自家小子。

    这厢郭夫人匆忙朝行狄禹祥颔首领情后,朝微笑的侄女儿低头低声道,“财神童子连王爷的头都骑得?”

    这狄家与珍王爷,岂止可是交情好可言的?

    萧玉珠见郭夫人一开口就道儿子是财神童子,她不由看向了胖呼呼,跟门神画时的送财童子完全一样的白胖儿子,再看看抱着儿子,身形颀长的夫郎,觉着自己肚子里才五个月就巨大的第二个,可能还是不会随了他们夫妻二人,恐怕要学了其长兄去了。

    **

    易修珍是个不太拘礼的,知道郭夫人是萧家的长辈,且看样子与狄萧氏感情甚好的样子,用膳的时候就开口邀了郭夫人共桌。

    之后,狄禹祥也开口相请,郭夫人有些忐忑地跟他们同了桌,听易修珍与狄禹祥在桌上说说笑笑如自家亲兄弟一般,一直在旁沉默不语。

    这次,萧玉珠依旧避嫌,没与他们共桌。

    午后郭夫人告辞而去,在萧玉珠送她到门口的时候,她握了萧玉珠的手,与她道,“这下,伯娘也就什么都不担心了,以后有什么事,你差人给我捎个口信来就是。”

    说着,给了萧玉珠信物,出了门回了进奏院。

    一回到她住的小院,刚刚一到时辰午歇好,主家那边,偃公那边就都来人请她了。

    这一次,郭夫人连犹豫都未曾,应了偃公那边的请。

    她已打定主意,所以这明面上的左右逢源之事也不想做了,反正早晚她这一支都要明确表态支持哪家,如今也不过算是提前了。

    萧容氏没多久就等到了郭夫人来见她,着实还小讶了一小下,因郭夫人也是那最最会做人的人,很不轻易得罪谁,没想这一次她没有先借推托之词先把两家都推了,然后再一家一家上门拜访赔礼,反倒是来了她家。

    只一举,萧容氏就觉得情况恐有变化了。

    等她开口想问了郭夫人去狄府之事,郭夫人也没有跟这位杀神一般的老夫人打太极拳,把珍王爷视狄家长南如亲子,与狄禹祥如亲兄弟的事说了出来。

    “两家真有这么好?”萧王氏忍不住又先于婆婆一步,问了话。

    “如不是亲眼所见,我也是不信的。”郭夫人说完,喝了一口水,眼睛往那坐在下首,半低着头的萧玉宜看了一眼。

    “那这媒,还真是玉珠侄女为我们家玉宜做的了?”萧王氏看向了婆婆。

    萧容氏没有出声,想得好一会后,朝萧玉宜道,“你也别顾那么多规矩了,难得她对你这般用心,你准备准备一下,多提些表心意的礼,别少了长南那金童小子的,上门去谢礼去。”

    “是,玉宜知道了。”萧玉宜恭敬地应了祖母的诺。

    “你说,给狄家长男应给什么礼才好?”萧容氏往郭夫人看去,口气分外的和善。

    “给什么礼好?”郭夫人说到这笑了笑,“不瞒您说,我当时把放在荷包里带了二十来年,当保命玉戴的玉佩给当了见面礼送,不一会,玉珠就拿过来了,让我换了个戴旧的小荷包,说长南有长辈的心意就够了,礼太重了,反倒要折小孩子的福。”

    “是个不缺稀罕物什的,我听说,侄孙女得了宫里不少的赏赐,家里多的是我们没见过的稀罕之物……”萧容氏说着朝郭夫人和气一笑,又朝萧玉宜道,“你啊,也别挑些金金银银的去,你是去尽心意的,提点尽心意的礼就是。”

    萧玉宜朝祖母微微一笑,“谢祖奶奶提醒。”

    说罢,朝郭夫人感激一笑,起身朝她福了一礼,“玉宜谢郭伯娘提点,玉宜铭记于心。”

    郭夫人听罢,看着她,又想起自家那两个会做人做事的姑娘,忍不住对萧容氏感慨道,“你说,我们家的姑娘怎么都那么会做人?可惜了,都是要嫁出去的,留都留不住。”

第95章 最新更新() 
萧家在京中的势;从萧知远把考课院主掌交给御史如翁,加上他人又离开了之京之后;已比之前失了一大半有余。

    但萧家姑娘跟珍王爷订亲之事;却让萧家姑娘的身份因之水涨船高;就拿萧玉宜同支的两个妹妹来说;皆已有不错的人家来说亲。

    而族长那一支,不知主家搭上了谁家的风;居然有人在轩孝王面前提起了萧玉兔之事……

    萧玉珠得了这消息后;同时收了到一位有名的女先生;被世人称为兰先生的妇人到了京城,进了进奏院的消息。

    此兰先生来历不凡,先祖是易国开国皇后天凤皇后身边的女官,其先祖出宫后当起了富贵人家小姐的教养婆婆,后因天凤皇后开了尊口赐了“女先生”之名而闻名于世,后来历代兰家女子都从事跟先祖一样的事情,凡是兰家女子行教养之事者,皆称被世人称为兰先生,数代下来,兰家女子因教养闺中小姐有方从而更是天下闻名,甚至但凡只要兰家女先生教养过的小姐闺女,都要比同等身份的小姐要好嫁许多,提亲之人络绎不绝。

    而兰家因祖上定下来的规矩,每代只出三位教养先生出来,请她们的修金要费千金不说,且还要入得了她们的眼,因此全天下被兰家女先生教养过的女子也是屈指可数。

    族长家也是好本事,居然把兰家世家的女先生请到了京中教养萧玉兔。

    这要是把那个小姑娘扳正了过来,萧玉珠觉得那个小妹妹,倒还真能嫁到一个好人家——她长了一张非常精致的小脸,且人还有着一种易让人心动的灵气,但从美色看,她能盅惑不少男子的心。

    只要她的真性情不要在外人面前发作,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若是运气好点,遇上个拱手江山只为博美人一笑的痴情男子,她一辈子总会比那些长得不如她的姐姐妹妹要好过些。

    但皇家,至少是轩孝王那边,据珍王爷跟她夫君所言,族长萧表一家是攀不上了,文乐帝说过有珍王爷跟萧家联姻就够了,皇家再给萧家恩典,他都怕萧家承受不住。

    不知轩孝小王爷那边不成后,他们会找上谁。

    兰先生到京后没几日,萧王氏就送了拜贴过来,贴子里含蓄地问这几日里,萧玉珠哪日方便她们上门拜访。

    萧玉珠想后,回了两个日子,一个是有她夫郎与珍王爷都同在府里的日子,珍王爷已提前跟她打过招呼,说要吃她带着婆子做的淮安菜,另一个是无男丁在家的日子。

    她给了两个日子让她们选,哪个日子来,就看她们那一家的心思了。

    那厢萧偃这一家得了她的回信,萧老将军跟老夫人当晚商量了一下,皆挑了那个无男丁在家的日子。

    萧王氏得了公婆的决定后,她自己也是松了口气,朝婆婆轻声道,“儿媳昨晚也想了一晚,觉得挑那不在的那日子好。”

    小心使得万年船,她们要是专挑那天去,她怕弄巧成拙,皇室里面的人,听说都不喜欢心思多的女子,觉得女子性情狡炸,不宜为妻为母。

    “嗯。”萧容氏看着儿媳的眼睛里有着温意,她是喜欢这个儿媳的,跟她一样,是个做事都拿得起放得下的,虽然有时候还是难免有点有失稳重。

    “那就明天去了?”萧王氏问站在她祖母身后,给老祖母捏肩的女儿。

    “好,玉宜听祖爷爷和祖奶奶的,我给长南大侄做的鞋子正好昨晚也全做好了,呆会回去再补几针针脚就行了。”萧玉宜笑着点了下头。

    “娘,”萧王氏跟婆婆通气道,“玉锦和玉俏也是玉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