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夫人生活手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狄夫人生活手札-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

第202章 最新更新() 
京中确实蛮热闹;首先有一桩喜事是如家的,如公的刚及笄的小孙女;被七皇子看上;求了皇上定了做小王妃。

    如家就如不倒翁;不管如何倒的;眼看着它好像慢慢地就又要站起了。

    京中传轩孝王在南海不见了,说是轩孝王打了败仗不敢回京见皇上;逃了。

    兵部尚书家的儿子杀了老奶娘;被抓了。

    户部尚书的小儿子在街上仗势欺人;把个老大爷打了。

    新御史大夫家的女儿,看上了一个穷先生,非嫁不可,御史大夫不许,被百姓骂狗眼看人低。

    京中大员,好几个家中都摊上了事,让京中百姓的日子过得颇有期盼,每天一早起来,着急出去窜门,打听又出了什么新事儿供消谴。

    皇宫中,文乐帝的日子不好过,儿子软禁了三个打发了一个,就剩几个品级低的妃子生的儿子,连封地都只有一小块,其中一个来他面前求个媳妇,他想来想去也觉得不能对他信太严苛,遂就如了他的愿。

    可如了儿子的愿,但他求的是如家的女子,皇帝心中很不痛快。

    自作孽不可活,皇后说看着他那张丧气脸,饭都吃不下,闭宫不许他进,皇帝一连五天,皆呆在了养心殿。

    京中又传轩孝王当了逃兵,最生气的其实不是皇帝,而是皇后。

    皇后看着为人冷淡,但轩孝王到底算是她带着长大的,且多年孝敬她,对她如对母亲一般恭敬,别人说轩孝王的不是,就跟说她的孩子不是一样,皇后心中不舒服,她就去太庙给祖宗上香,给祖宗们说了几句话。

    大意就是说百姓说皇家人的不是,不知道谁造的谣,她深感对不起先皇交给她照顾的轩孝王,让人对他这般胡说八道,等皇帝差人办出是谁,她心善,又是天凤之身,诛人九族的事她做不出,诛三族就是了。

    皇后上过太庙,皇帝就办人去查谁查轩孝王的事了。

    热闹的京中,早上去小面馆粥店的闲杂人等顿时就少了。

    不出几天,禁卫军就查到了京中武家的人头上……

    武家是先太后的娘家,算起来,皇家也在三族内。

    皇后是个妙人,又去了趟太庙,跟列祖列宗报,她心善,又是天凤之身,诛人三族的事她做不出,杀一家就是了。

    遂,就动了京中武家那一家嚼舌根的,没动秦南武家的本家。

    皇帝深觉皇后仁慈大度,亲自动手为皇后写了一篇凤颂,宣告天下,裱在了大殿宝座后面——因此,当晚他歇在了凤仪宫。

    夫妻俩总算是又睡在了同一张床上。

    但轩孝王的事没动静,南海太远,萧知远这一去,也得三月才会来信,一日无信,帝后心中都不轻松,而且越近年关,京中的动静就越发大了起来,京中大员家的败家子好像约好了似的欺男霸女,胡作非为,御史家的人都出了事,不好奏本,就剩不能进殿的监察史天天跪在金殿外,闹着要见皇帝参本。

    这一参,京中大小十来个官员都被参了,就是皇族里的几个王公伯侯,当年强占奶娘生下私生子女的阴私事都被捅了出来。

    等年一过,秦北掌握军政大权的秦州知州狄禹祥的败信一到京中,文乐帝一听冰国就死了三百人,我方死了一千余,不禁大怒,罚俸移权。

    他亲信都罚了,朝中大臣看着焦头烂额的文乐帝,说话更是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引火上身烧到了自个儿身上来。

    **

    后宫不干政,皇后管过轩孝王的事,就不再出面,隐在后宫当她的闲散皇后。

    暮小小不比她二姐,公爹被送到庄子去了,她担心老人家身体,儿子带在她身边,老人家没孙子陪着太可怜,她一想这个事就有些心酸。

    老人家身子一年不如一年,他虽然每天都过得笑呵呵,但萧郎与她都知道,他身子每况愈下,妹妹也说了,就这几年的事了,就这个事,她现在都不敢跟小姑说。

    秦北妹夫那为了配合皇上抓内奸,交了大权出去,这种关头妹夫那边肯定难熬,现在小姑还有着身子,暮小小身为她嫂子,替她兄长的那份担忧也是算在了一块,对小姑的担心仅少于对公爹的。

    南海那边,也不知是出了什么事,消息一日不传来,暮小小这心也就没法放下。

    她本是要陪公爹去庄了孤,但她得坐镇京中,而京中最安全的地方莫过于皇宫,可她进了宫来,看着她二姐天在修闲自在,她却焦躁不安,简直就是人比人气死人,暮小小稍微有点明白为何皇上老被她二姐气得七窍生烟了。

    “二姐,我想把念康送到他祖父身边去。”暮小小经过一来个月的思索,哪怕觉得不妥,也想把儿子送去他祖父身边陪他。

    “挺好。”正卧在软椅上闭目养神的暮皇后答了一句。

    暮小小见她连眼都没睁,过去捏她二姐的手背,“您就没句多话跟我说了?”

    暮皇后被捏疼,睁开眼,看着小妹,“说不妥,你就不送?”

    下定了决定要送才说的暮小小哑口无言。

    “送罢,”暮皇后复又闭上了眼,淡道,“不过,不要送到别庄了,把你公爹和儿子,往暮山山上送。”

    暮小小一听,苦笑道,“看把我急得,这种安排都想不到,一早开始,就应当这么做。”

    这送到暮山上去,不就是再妥当不过了?

    “嗯,不怪。”暮皇后淡道。

    人一着急脑袋就糊涂,人之常情,没什么可怪的。

    “二姐,”暮小小已提了姐姐的笔给家人写信,见她二姐还躺着不动,她写着信,嘴里问她,“这天下可有让你着急的事没有?”

    “有。”暮皇后闭着眼睛答。

    “什么事?”暮小小好奇,停笔提着看着她姐。

    “你要是把墨汁掉到了我的书上,我能现在就着急地把你赶到偏殿去。”暮皇后道。

    “呵呵。”暮小小干笑了两声,眼睛往下一看,发现她刚才沾墨不小心掉了一滴在一张宣纸上,还好离搁着的书有点距离,小心地搁了笔,把墨砚边上的书搬到了一边,方才松了口气,重提了笔。

    她这阵子心不在焉,已经弄坏了她二姐不少东西了。

    “姐……”暮小小又张了口。

    “嗯。”

    “我想让家里人给我公爹调理□体……”

    “写。”

    “哦。”

    “姐……”

    “说你的,别老叫。”

    “嗯,姐,九皇子说,晚上他跟他父皇过来用晚膳,让你别赶他们。”

    暮皇后这次连嗯都没嗯一声。

    “九皇子说,非要赶,就赶他父皇,就别赶他了。”

    “小骗子。”暮皇后总结了一下儿子的行为。

    暮小小知道九皇子为了帮皇帝已经把他母后深深得罪了,昨晚他夜歇凤仪宫偏殿,半夜偷偷给他父皇开门,这等事身为一国太子都做得出,难怪不招他母后待见了。

    “姐,”暮小小忍不住道,“他是皇上一手带大的,偏着他点,可以谅解。”

    暮皇后不语。

    “你们刚好上没几天,”暮小小撇撇嘴,“你又不见人了,这又是闹哪一出?”

    暮皇后没说话,等小妹信写得差不多了,她睁开了眼,从软椅上起了身,把妹妹的信拿过来看了一下,又在后加了两句派人去南海的话,拿了她和小妹的章子出来在首尾都印了名,把信放入了信封。

    “七皇子准备成婚要去封地,”暮皇后朝妹妹张了口,“他要带许昭仪出宫,皇上准备答应。”

    “这……”暮小小看着她姐,“是姐夫不想刺你的眼,想让这宫中的女人少一个就少一个罢?”

    算来是好意,不过,看她二姐的表情,就知道她二姐不会领这个于她无益的情。

    “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一个,到时就要填一个……”暮皇后冷冷地勾起嘴角,“这不是给我找事?”

    暮小小就知道皇上又表错了情,他还不如什么都不做,这后宫里的事他什么都不管,全由她二姐作主,她二姐可能还觉得他顺眼些。

    “今年恰逢三选秀的年份,昭仪一走,朝中就会借故提起……”暮皇后给信封好蜡,接道,“开了个口子,他就是推,能推得过大半想把家中女儿送进宫的文武百臣?”

    “皇上,莫不是没想到?”暮小小轻咳了一声,觉得她姐夫一对上她这个姐姐,脑子就老有点不好使。

    “嗯,”暮皇后没否认,把信交给画眉,转回头朝妹妹淡道,“哪天想到了,就哪天进来就是。”

    画眉拿了信出去找人传信,路中“偶遇”了常公公,在见过礼后,画眉问常公公,“公公,今年是什么年份来着?”

    常公公掐指一算,诶哟了一声,“丙寅年……”

    他在脑子时想了想,一算时间,就知道又到了三年一提的时间了,其实前三年那次没人提,因为萧大人正拿大家开刀,怕刀落到自己身上,谁也不想提,今年看这热闹劲,萧大人又不在,想必又有不怕死的要凑上来了……

    “多谢画眉姑娘。”常公公朝画眉行了一礼。

    画眉还了半礼,“公公多礼了。”

    她没再多说,回了凤仪宫。

    常公公则迅速回了御书房,走到皇帝耳边悄悄那么一说,文乐帝听后,大打了下脑门,闭目叹道,“朕果真是老了。”

    即便是献个好,难看更甚当年。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完。

    晚安

    多谢你们。

第203章 最新更新() 
皇帝拍皇后的马屁拍到马腿上已不是第一次了;皇后早已习惯,见许昭仪不走了;就让人放人进来了。

    画眉这晚多得了一碗她爱吃的豆腐脑;甜的;皇后赏的。

    这一开春;朝廷里事多,二月下旬文乐帝小病了一次;卧床了两天;皇后就接手了皇帝膳食的事;顺便把皇帝接到了她的凤仪宫住。

    她怕皇帝在九皇子还没长大前就死了,给她添麻烦。

    林州那边还没收回,南海之事更是八字连个一撇都只开了个头,皇帝还得多干几年才成。

    皇帝住进来,为避嫌,暮小小就从大偏殿住到了更远一点的小偏殿,但自从萧念恩被送走,她时间一多,按她的性子,一天老自己呆着也呆不住,难免去找她二姐说话。

    皇帝被勒令十天内不得上朝不说,连每天批奏折的时辰也有限制,皇后只许他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

    暮小小就专挑皇帝纵笔急挥的这个时间来。

    不过,皇帝批奏折的样子太精神振奋,暮小小见了两天,都不知皇帝这是没事干憋的,还是被她姐一管,心里太美,美的。

    她跟画眉赌了一碗豆腐脑,两人同押后者,观察了一天,两人深信是后者,遂这天上午,御膳房给两人一人端了一碗豆腐脑过来,暮小小的那碗是咸的,画眉那碗是甜的。

    暮皇后把人接了过来,算是坐实了专宠了,以前他们一个月,顶多睡个十晚,日子一超过,皇后就会赶人。

    现在暮皇后愿意让皇帝住进来了,虽说是皇帝病了,但暮小小还是挺奇怪的。

    她二姐不是那种会因为皇帝病了心软的人。

    不过她不敢问,只每天好奇看着她二姐,暮皇后随便她盯,不过最终还是暮小小没憋住,在这天皇帝猫在她姐的书房里批奏折的时候问了她二姐,“怎地现在就愿意坐实专宠之名了?”

    暮皇后见小妹终于问了出来,倒先笑了笑,夸了她一句,“不错。”

    以前顶多忍一天,现在能忍四天了,当娘了就是不一样。

    暮小小闻言干咳了一声。

    “挡在门外,他能活个七八年,不算生病卧床的时日,他所能做事的日子也不过四五年,再说拖着残身,依他那脑袋也未必斗得过满朝的心眼,”暮皇后淡淡道,“我管着,好歹能多活个十来年的,那时皇儿也应能独挡一面了,他要死,也就能死了。”

    常公公正站一边伺候着皇后呢,听皇后说得这般冷冰冰,他觉得牙疼。

    暮小小算了算,皇帝多活几年,对外甥确实只好不坏,到时四海收复,外甥处理政事上了手,年龄也到了,那时比他父皇早死不知要轻松多少。

    她二姐还真是放得下也拿得起,暮小小赞道,“姐姐说得对极。”

    常公公牙更疼了。

    回头文乐帝一听常公公含着泪的回禀,好笑道,“你这一辈子,什么时候见过皇后对我说过一句好听话了?暮家人嘴里什么时候服过软过?”

    常公公抹泪摇头,“奴婢跟了您一辈子,一句也没听到过,也没见到过。”

    “那不就是了。”文乐帝笑道,“再说了,能多活十来年的,得好处的是朕,你管皇后是怎么想的?咱们得了好处就是。”

    “是这么个道理。”

    “小常子,你也注意着点……”批完奏折准备去找皇后的文乐帝站起身,伸出双臂舒展了一下筋骨,“朕看,有皇后管着,朕别说多活个十来年,二三十年都不成问题。”

    “到时候,皇后怕会嫌您了。”常公公苦兮兮地道。

    皇后肯定会嫌他命长,碍她的眼。

    “这有什么?”文乐帝不以为然地道,“等朕收复了天下,我们的太子也能当政了,朕带她回暮山山上去住,能回那个鬼地方,她就算看朕一万个不顺眼,也会忍了。”

    常公公憋了憋,回了一句,“皇上英明。”

    皇上一年比一年想得开了,这算是好事罢?

    **

    南海的事在三月底传到了秦北知衙,这时萧玉珠肚中的孩子已有五个月了,找来好几个大夫,皆说只有一个孩子,狄禹祥也就稍稍安下了心。

    轩孝王已经找到,且还收服了一群海盗,金银珠宝无数,皇帝龙心大悦,看朝廷里臣子顺眼不少,给好几个有功之臣加官进爵,把众大臣的参本一笔勾销,说是看在轩孝王的面子,不追究了。

    连带在秦北的狄禹祥也沾了轩孝王的福,军权帅令又重回了他身上。

    这时,朝廷中罢免了两个朝廷命官,但新的官员紧随着替换了上去,朝廷热闹不已,没几人关系那两个罢免的官员何去何从。

    这时秦北军营,有五个将领,三百士兵被处决在阳州与秦北的交界打仗之地,他们皆被绑在了木架上曝尸旷野,正面面着对被冰国人改名为林州的阳州。

    文乐帝四两拔千金,处绝内奸之事在朝廷里同有激起一点风浪。

    狄禹祥官复原位,等着他的是前往前阵,与冰国开战。

    而萧玉珠肚中的孩子已有五个月了,狄禹祥有些担心他赶不回来,但妻子淡定,不提这事,他就当作他也没想到,带着护卫走了。

    因她的果断,狄禹祥反倒更念着她,念着他的家……

    孩子妻子,是他要成就功名的理由,也是他必须安危无恙回来的信念。

    等到五月,萧玉珠肚中的孩子已有七个月了,秦北边界打得凶猛,听说四周所有的秃鹰都往那边飞,那里的尸体能让它们把肚子吃得滚圆。

    六月,秦北战事频频告捷,他们夺回了原本林州的一个小县城,冰国在这次战事中死亡了一万余人,而易国死亡了近千人。

    在占领小县城之后,易军乘胜追击,几支分兵进入了林州。

    而这时,秦南的武家突然有人来了秦北,给知州夫人萧玉珠送来了拜帖,说想上门造访。

    要来的,是武家的一位夫人,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