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夫人生活手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狄夫人生活手札-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珍王可是天下第一王候,只有他的封地最大,尤其易王世代都可拥兵坐镇大冕,那么大的一个位置,不操点心,如何坐得稳?

    暮家女在此,狄禹祥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把珍王打算把小世子送进宫的事说出来。

    这次,他准备两方都不插手,等会他也得找个空跟媳妇好好说说,让她在这件事上装聋作哑,别卷了进去。

    这日直到申时初,萧知远才从宫中赶来,这时狄府家宴请的客人也陆续来狄府了,没跟暮小小说几句话,就带着一帮小的帮着妹夫待客去了。

    暮小小也是个奇人,人好不容易来了说了两句就走了,她反倒没先前那么盼着人要呆在她身边了,她觉着人只要离她不远,随口叫叫就能来到她身边,不在她身边也无妨。

    这时,下人来报,珍王和珍王妃来了。

    萧玉珠一听,见迎进张夫人陶夫人郑夫人三位夫的她又准备去门边迎。

    “我跟你去罢。”陶夫人一听,忙上前挽了萧玉珠的手。

    萧玉珠想了想,笑着与她道,“我去罢,你们就在偏厅陪我嫂子说会话,我等会把王妃迎到正厅了,到时你们就过去见见她。”

    嫂子身子重,珍王毕竟位大,见了王妃,还得给王妃施礼应酬,嫂子自己是不想见的,萧玉珠也不想勉强嫂子。

    珍王妃要是因此而怪罪他们家,那就怪罪去,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

    另外嫂子不想在没有珍王的情况下跟珍王妃打照面的原因是,她兄长这一支跟王妃娘家那一支,已是有了隔阂,前面萧池武进京不拜见她兄长,萧老将军那边也没什么话过来,就已说明两家以后的态度了。

    她兄长是自行疏远萧家主家的,所以主家不再把他们当回事,于情于理也说得过去,同理,他们这一家不再待萧家主家如初,也亦然。

    所以,于暮小小而言,她有的是理由和地位对珍王妃敬而远之,而于萧玉珠来说,现在她给珍王妃的脸面,是不可能如过去那般体贴周到了。

    珍王妃现在于她来说,就是个王妃,该对王妃尊着敬着的她就会尊着敬着,至于王妃另外想得的脸面,王妃就得靠她自己了,她是不可能双手送上了。

    **

    跟着珍王来的萧玉宜通身富贵,她比过去稳重了许多,但样子还是很好看,站在珍王身边,两人就像一对佳偶天成的璧人。

    “玉珠姐姐……”萧玉珠给她行礼的时候,萧玉宜忙扶住了她,笑意吟吟的脸甚是迷人,“莫要多礼。”

    萧玉珠微笑着回了一声“王妃客气了”,就叫了二弟妹和三弟妹过来与她见礼,随即就簇拥着珍王妃去了正厅。

    正厅里还没坐人,因狄家给长南备的是家宴,族里的早去了自家女眷的偏屋里去了,她们来,多数是要帮府里的忙的,也不出来在众人面前,所以外边来的人也很不能见到她们,而与正厅隔着一道拱门的偏厅,坐的都是萧玉珠自己的人,就像郑夫人,还有狄禹祥身边的主薄其夫人,张夫人陶夫人,这些都是要常来往的人家,坐的地方自然都是能随意说话的地方,而正厅,迎的都是规规矩矩的客人,今天来的,也就珍王妃这一位了。

    萧玉珠与萧玉宜说话的时候,张夫人与陶夫人,郑夫人她们也来了,张陶两位夫人在偏屋一会儿就在几位夫人含蓄的指点下就明白了现在珍王妃身份的不同了——珍王妃是狄夫人娘家妹妹的这个身份,以后是管不到事了。

    珍王妃身份尊贵,她们肯定是要见的,但这次见跟以前见还是不一样了,以前她觉得跟珍王妃还站在同一条船上,感情上要亲近些,现在还是隔着了些,遂跟珍王妃说话的时候,还是提起了三分神,多注意起了看王妃的脸色起来。

    毕竟,不是同一船上的人,说错了话领错了意,后果就不一样了。

第183章 最新更新() 
小世子没有来;萧玉宜跟萧玉珠甚是歉意地道,“本是要来给他长兄义兄贺寿的;可一路宝儿也累了;我们出门时他刚睡下了;不好带来;改日我再带他登门上府,给长南道歉。”

    “你这说的什么话?”萧玉珠笑着摇头;“你们一路劳顿;这么远的路赶来;想必大人都仗不住,何况小世子还那般小?王爷和你一进京还没歇好脚就能我们府里给长南过寿,我们已很是感谢了。”

    “是啊,是王妃您看得起我们家。”尚留在大厅堂的陈芙蓉感激说道。

    “哪里的话。”萧玉珠微微一笑,转脸向张夫人陶夫人看去,笑着朝她们说道,“走的时候还想跟着你们一道来呢,没想,你们竟比王爷和我先到京了。”

    张夫人朝她福了一礼,恭敬道,“我家大人身受军令,不敢误时,就先于王爷与您走一步了。”

    他们是跟着军队走的,离开大谷,经过大冕的时候没有停留,张夫人在走之前在大谷接到了王妃的信,信里王妃商量着意欲她们与她一道走,但因临时没有决定跟王妃走,张夫人走时就写了封推辞信,推掉了此议。

    现下一想,还好因陶夫人离不开陶将军,非要跟军队一块走,她就随了陶夫人的意,一道跟着军队急马进了京,若是按她原本想着跟着王妃一道走,走得慢一点舒服一些的想法,跟着珍王的车队一道进京,这一路来相处这么多日子,与王妃的关系就有些扯不清了。

    他们在大谷的这段时日,他们长儿可没少受狄大人与萧大人的打点,他们家无疑是站在狄,萧两家这边,如若王妃娘家跟萧大人家现在关系如此僵硬,他们家万不可能与王妃亲近。

    她先前不知,要真是跟珍王妃交了好,那才是打了狄大人萧大人两家的脸面。

    张夫人一想通,背后一阵发凉,想那算命的说她四十之后就一路畅顺,凡事皆能遇贵人,缝凶化吉,想来此话真是对极,这一次,她还真是托了那离不开陶将军的雨芳的福了。

    “竟是如此,”萧玉宜释然地笑了笑,“难怪,我接到你的信时还想,怕是你和陶夫人忌讳着我什么,不敢与我同行呢。”

    “哪里,王妃言重了,您再好不过,我跟着我们张大人一道回京,令乃军令难违。”张夫人把事情推到了朝廷调令上,如此,珍王妃想说什么也就不便说了。

    那头陶夫人跟在她身后附和,她自知自己嘴快,说话不过脑子,这个时候她少说就是少错,由着张夫人说,她跟着随机应变就是。

    “这几位……”萧玉宜颔首,眼睛往郑夫人等看去。

    郑夫人忙上前,跟萧玉宜说起了话。

    萧玉珠在旁边微笑不语,由着她们交谈,不多时,门外有人下人报,说兵部三部的主事夫人,和枢密院那边几个将军夫人来了,萧玉珠忙跟萧玉宜致了个歉,出门迎客去了。

    走之前,她看了几位夫人一眼,见她们朝她微笑,她也回了个微笑,带着下人去迎客去了。

    把几位夫人迎进门来,都悉然与珍王妃见了礼,因来的人多了,大厅堂热闹了起来,萧玉珠却还得不停迎客进门。

    曾倩倩身为狄府内府的三夫人,亲自带着丫环去给众夫人奉了一次茶,在堂内听了一阵珍王妃跟众夫人谈笑风生的说话出来,原本带着笑意的脸就沉了一沉。

    客不压主,珍王妃这般长袖善舞,就有些夺他们家的面子了——她二嫂坐在一边陪笑着,笑得脸都僵了,插话都插不上。

    曾倩倩虽说与她二嫂总爱吵吵嚷嚷,私下也爱比较,但见珍王妃不给她二嫂脸,就觉得珍王妃不给她脸一般,难受得紧。

    她想了一下,没先回厨房,而是在半道上迎了迎回客人的大嫂,忙笑着与新来的几位夫人见了礼,随后拉了嫂子在后面,说要与她说几句要问的话,等大嫂一停,她在状似求教同时,把状给告了。

    萧玉珠听得微微一愣,等回了厅堂,带着人又去见过王妃之后,听珍王妃与众人说话的亲切样子,萧玉珠也知王妃今天是把她家当与众夫人交往的地方了。

    其实这没什么太大的不妥,就是珍王妃的光芒太甚,盖过他们这主家了。

    萧玉珠朝二弟妹看去,见她带着笑与身边闲下来的一位兵部主事夫人说话,那是禹鑫的同僚夫人,说话间隙,又拉了一位枢密院所的一位夫人进了她们的谈话中,见她们相谈甚欢,萧玉珠心下也欣慰。

    二弟妹还是j□j出来了,能知道怎么正确应对场合。

    **

    暮小小在偏厅用着用清鸡汤煨出来的面,听丫环说了正厅堂的情况,她好笑地摇了摇头,嘴上一言未发。

    珍王妃这不知是在敲打他们这支萧家,还是真没处跟夫人们交往了。

    想来,怕是前者罢,用珍王妃的身份,给娘家撑腰来了。

    不过,珍王妃身份虽大,但他们这家头上,还有更大的,她总不能大过皇后娘娘去?

    “要我说,”暮小小一小口一小口地把鸡汤喝了,才慢条斯理地道,“命再好,这要是拎不清,再好的棋局,也能把局面下死喽。”

    厅堂那头,自客人来得差不多,萧玉珠落坐后,萧玉宜的话就少了,打萧玉珠一开口,她就不再像先前那样八面玲珑,把场面还给了萧玉珠。

    萧玉宜坐在右边主位,无论气势还是举止,已不是当年那个未出嫁的小女孩可比,她坐在那就是不说话也是通身的尊贵,与萧玉珠说话的夫人也会自然而然地把话带到她身上去。

    这种时候,总是身份最尊贵的那人的喜好最为要紧。

    萧玉宜说是接话,不过说两句,就要带到萧玉珠身上去,再由萧玉珠接话,由此看来,她也真是个再顾全体面不过的王妃了。

    曾倩倩再过来给众夫人送点心的时候,见她嫂子说话,珍王妃凝神注意听的样子,她心下不免有点别扭,心道难不成是自己小心眼了?

    看现在这样子,先前就似是她的错觉,珍王妃好像再尊重她嫂子不过了。

    不多时,夜宴就开始了,这次来的夫人因着有几个性情开朗中人,宴筵上有着她们说说笑笑,场面欢快得很。

    长南中途还过来跟各位夫人见了礼,等到宴散,时辰已是不早了,京中最近夜禁甚严,今天来的客人都与上方打过招呼,但无奈掌管京中大防的萧大人在席,到了尾声他往天一看,说道一句“天色不早”了,聊得正畅的诸位也只得起身,拱手而去。

    后院的夫人一得了消息,也都收拾一番,出门随夫回家去。

    萧玉珠相送,萧玉宜与她走在最后,与她道,“等过几日,王府收拾整齐了,到时我再请玉珠姐姐过府好好一叙。”

    “得空,我就上门来打搅你。”萧玉珠温和地笑着回。

    萧玉宜见她微低着头,她看着她温柔却带着微微疏离的侧脸,嘴情不自禁微抿了抿。

    她的无奈,想来,这位玉珠姐姐已经不想懂了罢?

    道不同,不相为谋,萧玉宜闭闭眼,把那份凉透了她心的冰凉塞到了角落,再睁开眼时,她嘴边的微笑就更柔和了。

    既然如此,那就各行其道罢,分久必合,合久了,也难逃一分。

    娘家养育她多年,祖母甚至为了她的母亲弟弟以老迈之龄赴死一博,她若是还有点人性,岂能不成为娘家的倚仗。

    她想与这位族姐成为好姐妹,可到底,时不与她啊。

    **

    狄府送走了客人,暮小小这时已有了些困意,但一家人还是围在了一起说了好一会话,直到长南带着长生他们要去睡,暮小小才应了小姑的话,打算回府。

    夜里有点微凉,萧玉珠给嫂子披了披风,细心地握了握她手的体温,叮嘱兄长嫂子起夜的时候,要扶着嫂嫂慢慢起,切莫一下子就把人扶起了。

    暮小小听得直笑,拿手指点萧玉珠的鼻子,调侃她道,“管教婆!”

    萧玉珠摇头,“不说得多点,多重要的事哥哥也会左耳进,右耳出。”

    她可是不信他得很。

    萧知远在旁直掏耳光,满脸无奈地听着妹妹数落他,身边父亲还在劝他耐心点,要把妹妹的话听进耳里,记在心里。

    “我媳妇我都不知道怎么伺候了?”萧知远在嘴里嘟囔着,迫于父亲与妹妹之威,到底还是不敢把知说出来。

    狄禹祥正送回儿子们回去回来,听到妻子正一条一条地给舅兄在列要注意的事,他摇头失笑,见舅兄朝他瞪眼,他这才轻咳了一声。

    见到他来,萧玉珠停了嘴里的话,朝他嫣然一笑,“你回来了,我们送爹和兄嫂上马车罢?”

    “嗯。”狄禹祥点了头。

    萧知远立即长吐了一口气,一脸终于逃过此劫,逗得暮小小扶着腰发出一长串爽朗如银铃般的笑,边笑边道,“你们兄妹可莫再逗笑了,我肚中的萧小公子都要笑昏头了。”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

第184章 最新更新() 
珍王进了京都;陆续也有一些与皇家沾得上关系的人进了京城。

    因这时不到官员叙职的时候,也无皇帝传召;就是有官员有心想来京城趁机打点;他们也没那胆子擅离职守出现在京城;要是被人逮到了参上一本;他们会被剥离官身且不说,而且身后三代;皆不可入仕;那个才是重罚;跟被打入贱籍无异,所以,易国东南西北的各地官员,只要使得出银子的,就会找掮客找上能打点上关系的人入京,与他们四方打点升官发财。

    就是轩孝王,他没答应帮人说事,这八月周刚过j□j天的样子,他手上也收了各方让他睁只眼闭只眼的二十几万两孝敬钱。

    轩孝王不缺银钱,内务府现在还管着他吃喝,他封地每年也有一笔不少的进帐,他是再富贵不过的闲散王爷,但钱到了手里,他也没推,每年都是到了整百万两,他就闷头闷脑地拿去孝敬他皇嫂,把钱送去了就走,也不敢再求她了。

    这次他就j□j天就收了二十来万两,这整年又快到整百万两了,轩孝王揣上银票就又进宫上贡去了。

    轩孝王是宫中最小的皇子,他皇兄当皇帝的时候,他还未满七岁,皇嫂那时候还夸他机灵,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他皇嫂每一次见着他就很不愿意跟他说话,有时候还皱眉,常把轩孝王给骇得不敢开口多提请求的话,到后来,他只管按数进贡,把得来的银子贴补皇嫂,也不敢怎么求她为她说好话了,顶多是在看在她高兴的份上,稍微提那么两句。

    暮皇后见到小叔子又来了,就知他又来送银子了。

    要说,她是喜欢轩孝王的,整个宫中,也就他能不用得她凤令就可在通报一声直接入宫,而轩孝王确也是个好的,小小年纪的时候就知道她要为他那皇兄囤打仗的银钱,每次都会把多得的银钱放到她这来。

    所以,他出宫之日,她赐了孝字给他,也为他讨了一道保他一世无忧的圣旨。

    而别的,她是没打算多给了,她也给不起。

    见到轩孝王给了她银票就要走,暮皇后冷眼看着他躬着背走出了她小后花园的门,等看到他终于走出,她才收回眼神,就又看到轩孝王别扭地走回来了,站她面前低着头问她,“皇后嫂嫂,你就不留我坐一会啊?”

    “你坐。”暮皇后朝他颔了下首。

    轩孝王顿了一下,挑了个挨着她的小矮凳坐下了。

    那小矮凳,是平时放让暮皇后低手就可拿到手的点心盘子的,凳子不高,轩孝王坐在小矮凳上,一个长大成人了的男子汉顿时就矮了坐在椅上的皇后一截,显得有几分可怜兮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