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大的话语中听出了别的意味,看样子不管回京有怎样的朝堂博弈,张老大留在大明的决心已定。这对于破奴军将士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他们流血流汗不就是想改天换地给自己谋得一个更好的出身。自认为理解了张老大深层次意图的古新,开始对张平安这个方略大加赞赏。吃罢晚饭不久,曲国政陪着孙喜贵说的疯子书生来到帅帐。
曲国政向张平安禀报该人简历,此人名叫朱国章字凤仪,乃是河南彰德府人氏,万历二十三年生人,天启元年考中秀才,喜好游历山水。听完曲国政介绍,张平安没有过多言语,直接拿出副破奴军用山东地图。没成想朱国章一见这投影法带等高线绘制的地图,当即指出图中有七处错误。不用再继续考问下去,张平安就认定此人必定是地理方面的天才。听说朱国章说他曾经从师于崇祯朝礼部尚书徐光启,张平安顿时释然。徐光启老爷子在世时,对西洋地图极为推崇,他的学生能看懂破奴军地图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双方交谈的深入,张平安渐渐被朱国章宏大的开挖黄河新河道的设想所折服。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很骨感,虽然朱国章的建议非常符合张平安的理念,目前开挖黄河入山东河道很不现实。好在朱国章遇到了大明最大的土豪,有权有势的张平安可以为这个梦想做一些前期准备。张平安向朱国章交代,破奴军派出三十个测绘参谋先去勘察河道,只是这件事只能悄悄地进行。
要是被大明朝廷知晓了内情,肯定会掀起一场风暴。一直被人误解为疯子的朱国章,好不容易才遇到了明主,自然对张平安的安排言听计从。张平安下令从他私房钱里拿出三万两黄金,作为朱国章的勘察河道经费,调亲兵营八百骑兵护卫这支测绘队。有了张大帅的军令,参谋部就以测绘地形的名义向各部发出通报,驻防各省破奴军必须保护好这支测绘队。破奴军保护测绘队是有惯例,参谋部这个军令也不会引起战兵营主将们做过多猜疑。在徐州告别朱国章后,亲卫营大军一路北上,于高阳县接到了情报处统领赵虎臣的急报。宣统皇帝朱慈烺打算委派内厂太监李雨村,为华国公搞一场隆重的入城大典。得到这个消息的张平安顿时就感到有些不对劲,按道理皇帝即便是想迎接南征归来的华国公张平安,也应该由朝廷礼部出面筹划典礼,咋一个没卵子的太监来参合如此重要国典。情报处都统领曲国政认为,情报处和侦缉处都没有接到内廷和羽林卫有异动的消息,这场所谓的典礼很有可能是宣统皇帝的一次试探。
其试探的目的,无非是看华国公一方如何应对。参谋长古新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破奴军一方不能过于强势,适当的示弱说不定能引蛇出洞。古新的建议得到了张平安的认可,在没有宣统皇帝朱慈烺明确旨意的情况下,破奴军一方还是静观其变为上策。第二天,从京城送来礼部公文,大明宣统皇帝朱慈烺将在德胜门外亲迎华国公得胜还朝。这回宣统皇帝朱慈烺出招了,而且还是皇帝亲自出城迎接,这个面子不可谓不大。由于内厂没有消息传出,情报处和侦缉处都吃不准这里面有没有阴谋。虽然破奴军一方一直控制着西直门,德胜门和安定门则是由新成立的神机营把控。而新成立的神机营总兵,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朱国柱。此人以把总身份跟随朱慈烺前往辽东督战,东厂太监李雨村向宣统皇帝推荐了此人,说朱国柱乃是秦王家旁支算是皇家后裔。
朱国柱的真实身份已无从考证,反正他拿不出宗人府备案的玉蝶。不管怎么样宣统皇帝选定朱国柱出任神机营总兵,内阁首辅杨涟廷推时也力主朱国柱的任命。大明兵部尚书朱正山是华国公嫡系人马,在没有华国公命令前他当然要反对此项任命。不过宣统皇帝朱慈烺也不是善茬,他重开五军都督府,愣是绕开了兵部,以内阁蓝批强行通过了对朱国柱的官职。本来华国公天下免赋的奏章是要架空朱慈烺的权利,要想宣统皇帝下明诏也必须进行适当妥协。连张平安本人都没有想到,内阁首辅杨涟提出,皇帝下明诏免天下税赋,大明朝廷官员的俸禄则由华国公出银子。为了尽快通过免赋奏章,张平安也在这个问题时进行了退让,他认为宣统皇帝朱慈烺这是在以退为进,当即上奏章同意了首辅杨涟的建议。这下好了,华国公府每年要向朝廷上缴五百万银子税收,而这些钱就成为了神机营官兵们的粮饷。新任神机营总兵朱国柱也算是一个干才,他仅仅用了二个月就招集了三万战兵,拉出了一个兵强马壮的神机营,而且这个神机营还在不断膨胀。
接到消息后的张平安想后悔已经晚了,神机营官军和羽林卫已经初步控制了京城除西直门外的所有城门。更让张平安感到不安的是,宣统皇帝朱慈烺加封羽林卫指挥使郭德纲外镇国将军,将其驻地迁出内城放到了南城。这一系列的变故就出现在破奴军南征时期,宣统皇帝朱慈烺同样运用阳谋打了张平安一个措手不及。正是有了这一系列的变化,张平安对宣统皇帝亲迎产生了疑虑,他认为这或许是朱慈烺搞得阴谋,就是要在他张平安进城时诱捕于他。狡猾的张平安非常清楚,朱慈烺不敢公然刺杀也不敢下诏把他赐死。破奴军不同于其他明军,张平安要是死在朱慈烺手里,散布在大明各地的破奴军肯定会会师于京城为他报仇,宣统皇帝朱慈烺手里那点兵马绝不是破奴军对手。让张平安郁闷的是,他做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朱慈烺居然是想挟持他号令破奴军。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风雪漫道惊天变(三)()
破奴军中最为狡猾的狐狼统帅张平安,在发觉宣统皇帝朱慈烺运用阳谋给他下套后,只感到后背一阵阵发冷。要不是双方实力差距过于悬殊,张平安很可能采取下作手段解决这个麻烦。既然宣统皇帝和内阁首辅杨涟已经出手,张平安则留在高阳说是要祭奠一下原阁老孙承宗。同时,张平安给皇帝朱慈烺上了一道奏本,例数大明百姓穷苦生活,劝谏千万不要搞铺张浪费的典礼。在奏章中,张平安言词恳切地讲述先皇崇祯皇帝如何简朴,希望朱慈烺继承先皇勤俭治国的理念,不要把宝贵的金钱用在虚无的花销上。张平安在奏折中翻来覆去就一个意思,崇祯皇帝生性简朴,希望以孝治理天下的宣统皇帝取消这些无畏庆典。华国公张平安不是善良之辈,宣统皇帝要给他下套,他同样用崇祯皇帝简朴的事例告诫朱慈烺,你用我给的银子搞事做得有些不厚道。
对于华国公张平安拿崇祯皇帝做挡箭牌,宣统皇帝很是无奈。让他感到打脸的是,为华国公举行入城大典最后演变为一场论战。华国公张平安是玩政治的好手,他想要化解危机抬出了崇祯皇帝这个招牌,还利用乱战过后人心思安的心理,间接否定了宣统皇帝的权威。虽然内心感到愤怒的朱慈烺,在华国公冠冕堂皇的理由面前,不得不展现出虚心纳谏的光辉形象。从谏如流的宣统皇帝朱慈烺下旨,请首辅杨涟前往张家庄华国公府宣旨,表彰华国公张平安为大明和谐稳定做出的巨大贡献。虽然张平安在这场论战中完胜,朝堂上各派官员们已经闻到了浓浓地交战气息。朝堂百官中华国公一系官员依旧占据了八成,宣统皇帝朱慈烺在首辅杨涟的支持下也提拔了一些自己人。特别是杨涟提拔了万历三十五年探花于文征出任吏部尚书,把任用官员的关键位置控制在手中。
华国公张平安出现这个失误,主要还是太过大意。张平安只注意了控制大明朝廷钱财,那时的他认为掌控了钱粮自然能把控用人权。没想到杨涟任用一个致仕闲赋在家的于文征,请这个四朝元老出山将华国公一系铁桶般稳固的朝政钻出了一个小洞。大明新朝初定,留出太多的官员空缺。吏部掌管天下官员任命,内阁又有首辅杨涟把持,提拔一些六品以下小官阻力并不大。华国公一系官员多为见风使舵的角色,他们更多的是关注四品以上位置,对于一些品级不高的职位一般也不在意。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皇帝朱慈烺就通过吏部,在各部衙门里安排了二百多自己官员。当张平安回到京城张家庄后,他才发觉朝堂形势起了微妙地变化。大明首辅杨涟前来华国公府宣读圣旨,张平安还得表现出极度的感恩。这个曾经的破奴城宣慰使司法务衙门执政杨涟,在玩弄权术方面是一点都不顾及张平安这个老上峰的颜面。
一场虚情假意地宣读圣旨仪式过后,张平安请首辅杨涟入书房议事。官场数千年流传下来的规矩是,政治交易必须进行私底下沟通,都是官场老手的他们自然不会免俗。张平安已经发觉到朝堂形势不利于自己这一方,在他布局没有完成时,他不得不进行一些政治妥协交易为自己争取时间。张平安内心何尝不想发动兵变一次就解决朱慈烺,只是这样做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今后这种血腥的兵败会成为常态。大唐王朝在初期时国力何等辉煌,唐太宗李世民又是何等雄才大略。自玄武门兵变之后,大唐政变几乎贯穿朝代始终。熟读历史的张平安自然想要避免这类历史重演,他就得暂时隐忍做好整体布局。现如今,华国公张平安为大明呕心沥血平定内忧外患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又有免除天下赋税的善举,宣统皇帝朱慈烺任何针对华国公的手段,都将削弱其统治地位。正因如此,张平安一面着手调度军队平息大明内乱,一边出手逼迫朱慈烺反击。
这次首辅杨涟来华国公府,还有一个宣统皇帝朱慈烺的旨意,那就是让华国公参加太庙献捷大典。只不过今天杨涟宣旨出师不利,华国公张平安并未接旨而是封还宣统皇帝圣旨。两人来到书房坐定,孙喜贵给二人奉茶后快速离开。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张平安使出了官场水磨功夫与杨涟聊起了南征趣闻。早就领教过张平安无聊寒暄本事的杨涟暂时没有开口,他一直在等机会跟张平安谈正事。很显然,杨涟低估了张平安能言善道的本领,快一个时辰了张平安还在笑话朱由崧这个伪皇帝床上功夫。杨涟好不容易才将话题从朱由崧身上转移,张平安又开始感慨起他与孙承宗之间的情谊。眼看着张平安东拉西扯没完没了地瞎扯,再也沉不住气的杨涟开口打断道:“华国公!咱们还是谈一谈正事,你下一步作何打算?”
“阁老真是急性子,本国公为大明百姓的幸福殚精竭虑,只要大明还有一名流寇,我破奴军哪怕是追到天涯海角也一定要将其抓捕归案,不达目的绝不收兵!”张平安掷地有声的话语砸得杨涟一阵眼晕,华国公张平安这是要大明朝廷先拿出一个合适价码,再谈退兵之事。杨涟内心很清楚,张平安已经掌控了大明税赋钱粮,朝廷已经没有本钱跟他讨价还价。
眼看着这件事要闹僵,杨涟只得换一个话题:“华国公一再坚决辞授亲王封爵颇令费解,难道说皇上册封的爵位与华国公军功不配?”
亲王乃是大明最高爵位,自洪武年起只授予朱家皇子。杨涟这话说得有些诛心,他暗示张平安有篡逆之心。虽然张平安有造反的想法,在明面上他还是反驳道:“哼!杨阁老这栽赃陷害手段是在阉党的诏狱中学会的吧!遥想当年开平王常遇春帮助太祖高皇帝打天下泼天之功,可比我等强百倍。他也是死后才封王,而且还是个郡王。我都说了多少次不要王爵,这还非得封。朝廷这是啥意思呀?想让本国公提早见开平王?”
张平安话语中带有讥讽,他同样暗示杨涟,是他张平安把你杨涟从锦衣卫诏狱里救出。杨涟当然明白张平安话里意图,他赶忙辩解道:“华国公误会了!朝廷绝没有这个意思。国公如今灭建奴、平定大明内乱的功绩远超开平王,皇上感念华国公对再造大明的恩情,这才有了敕封华国公为亲王一事。没想到让华国公起疑了,如有不当之处老夫向华国公致歉!”
“不敢当!不敢当!既然大家都误会了,这敕封一事就此作罢如何?”张平安借坡下驴,缓和了双方的争执。
“如此甚好!平定大明内乱乃是天大喜事,皇上太庙献捷也是惯例。华国公作为平定天下最大功臣,理应在太庙献捷时宣示破奴军将士们奋勇杀敌的累累功勋,此事还请华国公提前准备。照例,国公需在礼部演礼,以免在太庙献捷时出现疏漏。不知国公意下如何?”
大明首辅杨涟提出的这个理由,让张平安无法推脱。毕竟他是破奴军统帅,在太庙献捷时为前线杀敌的将士们表功乃是他的本分,他要不去可真没办法向阵亡将士们交代。在大明讲究死后祭奠香火是否隆重,能让皇帝亲自祭奠将是对阵亡将士们莫大安慰。其实祭祀这类活动都是给活人看的,破奴军阵亡将士家眷们更看重这个仪式。出于对自己安全考虑,张平安虽然内心认同可也有不少疑虑。为此,张平安没有马上表态,而是沉思半晌没有回话。很显然,熟悉张平安做派的杨涟看出了他的心思,杨涟还知道华国公张平安与皇帝朱慈烺之间已成水火之势,双方都会认为对方将要不利于自己。清楚事情来龙去脉的杨涟笑着向张平安表态道:“看样子华国公内心颇有顾虑。这样吧,老夫这几天陪着华国公去礼部演礼,待大典之日老夫在西直门迎接华国公入城!”
身为大明首辅的杨涟,今天说出的话极为有分量。杨涟这是在拿自己数十年声誉和性命作保,力求华国公去参加献捷大典保全大明皇家和朝廷的脸面。毕竟杨涟在破奴城宣慰使司也有十余年,张平安从不怀疑生性耿直的杨涟为人。为此,张平安点头算是答应了杨涟的邀请。送走杨涟之后,张平安召集参谋长古新、情报处都统领曲国政、督察衙门总管谢逊以及情报处统领赵虎臣前来议事。大家议论了一个时辰,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皇帝朱慈烺最有可能动手的时机就在年节后的太庙献捷大典上。张大帅在这个重要庆典上是不会带太多护卫,而破奴军主要将领正带兵分散在大明各处,这个时候张平安护卫兵力最弱。还有一个不利因素,就是张大帅身边武功最强的钱明荣生病一直没好,这让与会的将领们愈发感到大事不妙。商议了半天,张平安最后下定决心,他密令在山东的黄志部,留下一协驻防当地外其主力向京城进发。有了破奴军中三支甲等战兵营,再加上刚刚换装完成的赵光明部,张平安打算在春节过后逼迫朱慈烺率先动手。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风雪漫道惊天变(四)()
随着春节的临近,张家庄外开始热闹起来。从关外赶来的羊群布满了张家庄西南十余里,其羊膻味在南城都能闻到。尽管南方战事并未结束,南方运来的商品堆满了张家庄货场准备发往关外。大明首辅杨涟多次向华国公府下条子,督促张平安前往礼部演礼。张平安以战事繁杂为由推脱了几次,直到首辅杨涟亲自登门邀请,眼看再没理由推辞的张平安才极不情愿地出门。去礼部算是华国公张平安的地盘,他一面让古新安排三百随行护卫,一面换了身国公蟒袍朝服。穿上朝服自然是不便骑马,他乘坐六轮马车出行。首辅杨涟的八抬大轿在前,华国公张平安的箱车于后,三百近卫骑兵护着箱车从西直门进入京城。今天有华国公入城,首辅杨涟下令五城兵马司兵卒清理街道。一时间,华国公行走路线百姓回避,下朝官员轿子停放于道路两边,所有官员等待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