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黑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原黑暴- 第5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编制组成,带队头领多为破奴军退役官兵。今天大家聚集在此,一是庆贺破奴军攻占建奴国都沈阳,其次是他们看了辽东富饶的土地。

    战前,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就下达帅令,辽东土地可按照其军功大小奖励破奴军将士数十至数百亩。当然了,普通战兵也能取得三十至五十亩土地辅兵减半。虽然这些破奴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有孩子在破奴军,在他们眼里这点比豆腐块大不了多少的土地跟他们身份不符,要想取得更多土地就得靠张大帅几个叔叔出面。破奴城海商联盟的会目们,一个个都眼馋辽东土地肥沃,在他们心底都存了获取上万亩辽东土地的念头。这个时代的人土地观念极为厚重,真金白银不如土地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只是张大帅早就反对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要不是漠北草原和兀秃刺草原需要有人去开垦,他是不会把万里草原分赐给有功将士。

    在这些海商联盟会首和会目们看来,这是张大帅在玩政治手段。只是这样操弄政治手腕,破奴军乃至破奴城所有官员没有一个人是张大帅的对手,跟腹黑的张平安玩心机这帮人自认不是对手。本来王二木和李铁找吕如歌拿个主意,却吃了一个闭门羹。倒是副总理龙涛给他们提了隐晦地建议,请王二木和李铁亲自辽东劳军。开始王二木他们对龙涛的建议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上次倭国大战就是李铁扰乱的征夷行营军事布置被张平安收缴了戒杖,要是这回因为土地的事情惹怒了张平安他们也需要掂量其中轻重。不是没有明白人,围绕在这帮海商联盟出主意的读书人揣摩出龙涛建议中潜在内涵,他们向王二木和李铁他们解释龙涛建议的潜台词。

    龙涛其实看出了张大帅的野心,张平安放任闯贼流寇进入直隶,只不过想借闯贼的手杀死崇祯皇帝。只要崇祯皇帝一死,张大帅即可高举为崇祯皇帝复仇的大旗,入京剿灭闯贼李自成流寇大军。这样一来,张大帅很自然地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振臂一呼汇聚天下英才改朝换代。虽然破奴城宣慰使司和张大帅的外藩身份多少有些尴尬,只要有了太子或者崇祯皇帝儿子这张虎皮,正统的大旗号召力不容小觑。李铁在倭国时犯了张平安的大忌,那时尚有建奴大清国这个威胁在,处罚李铁和王二木二位长辈张平安没有什么顾忌。现在的情况与那时完全不一样,张大帅有了入主中原的打算就不得不注重自己的名声。汉人数千年儒家传统讲究一个孝道,张大帅无论如何不会在这个时候为难自己的长辈,当然了,张大帅内心不舒服是肯定的。

    在巨大的土地利益诱惑下,王二木和李铁他们眼里只关心张平安会不会在土地问题上松开,至于张平安心里不爽也顾不上这么许多。于是,王二木和李铁二人带着一万石粮食,十五万头牛羊赶赴辽东前线慰问破奴军。这运粮车和驱赶牛羊走得慢,李铁和王二木则先行到了沈阳城外。正如那帮读书人所料,破奴军占领了大清国都城沈阳,身为一军统帅的张平安已经住在城外。张平安这么做有他的想法,以大明华国公身份入住敌国皇宫本身就是一件僭越之事,大明朝廷要是追究起来足以灭其九族。虽然大明朝廷自顾不暇,张平安要是图享受入住大清皇宫,那么他入关后这就是张平安的污点,仅凭这点就要被掌控话语权读书人骂的体无完肤。

    因此,王二木和李铁一行来到沈阳受到张平安出迎三十里高规格接待,张平安不但好酒好肉招待,还亲自给两位长辈端洗脚水。或许是张平安过于谦卑助长了王二木和李铁的气焰,他们在第二天就向张平安提出要瓜分辽东六十万亩良田。只是王二木和李铁的道行跟张平安相比差距太大,他们狮子大开口并未吓到张平安。玩太极历来是张平安的强项,他以战事未完变相否决了海商联盟的要求。随后,张平安以战事紧急为由,带着参谋长古新并在近卫营护卫下跑到了通远堡,说是围歼镶黄旗豪格部。张平安选择去前线躲避的态度,给予了王二木和李铁极度信心,他们意识到张平安这小子果然开始注重名声不敢明目张胆地跟他们正面冲突。有了这个推断,王二木和李铁带着数千畏兀尔奴兵护卫,于五天后出发追寻张平安的脚步跟踪而去。

    镶黄旗旗主和硕肃亲王豪格骑马立于通远堡西面孟家庄外侧小山,镶黄旗骑兵调兵产生的烟尘直冲天空。身穿滚红边黄甲的豪格,消瘦的脸庞胡须枯萎泛着灰黄之色。二天前,撤离中镶黄旗遭到了数支破奴军斥候千人骑队的袭扰,随后破奴军山地部队左二丫和付瑞阁部出现在西面,东面闪电营李晨部二万骑兵封堵住镶黄旗东路,正北狐狼战旗令镶黄旗不敢对峙。破奴军倒是在南面官道留出通道,镶黄旗骑兵派出了三千前锋骑兵探路,遭到了破奴军左右合击。也就是半个时辰的时间,三千负责探路镶黄旗骑兵全部倒了三里的宽阔官道之中。由此,镶黄旗不再继续突围而选择聚兵决战。大清肃亲王豪格在突围时的犹豫,把整个镶黄旗带入绝境。

    处于绝望的不仅仅是镶黄旗骑兵们,他们的主将肃亲王豪格内心也是充满泪水。破奴军主帅狐狼张平安太坏了,这镶黄旗才被包围不久,就有数百被破奴军释放的正黄旗和镶白旗俘虏来到包围圈内。这些被俘虏过的女真人带来了大清皇帝圣旨,以及破奴军主帅张平安的军令。镶黄旗骑兵与破奴军打了十几年的仗,他们当然清楚破奴军不留俘虏的惯例。可他们在得到大清皇帝圣旨后,思想上发生了动摇。这皇帝圣旨上不但有辅政睿亲王多尔衮的附署,还有草原狐狼将女真人迁徙到通古斯的处罚。在镶黄旗战兵们看来,大清国皇帝圣旨不值钱,他们更看重草原狐狼的承诺。有部分镶黄旗战兵认为,草原狐狼张平安改变了策略,他把屠杀变成了流放。

    这人最害怕的就是没有希望,但凡对手给予了他们一点希望,谁也不想在绝望中死亡。这么多年来,女真人跟破奴军对战是没有任何取胜,继续打下去只有死在战场上。这军心一旦出现动摇,对正在进行最后备战的镶黄旗来说打击是巨大的。约数百镶黄旗骑兵乘军官不备,跟随前来宣旨的俘虏打马逃到破奴军控制地带。破奴军还是非常遵守张大帅命令的,在没有参谋部新命令前破天荒地送给了投降女真人饭食。千里大堤溃于蚁穴,仅仅数百骑兵逃离战场,令整个镶黄旗防御阵地陷入恐慌之中。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乌云蔽日之国殇(一)() 
大清国上三旗之一的镶黄旗二万骑兵和一万多勋贵家奴,被破奴军围困在孟家庄方圆不足十里的地带。三支破奴军战兵营围困镶黄旗一支骑兵主力,也说明了沈阳战役过后,辽东战场形势上破奴军占据了绝对主动。作为旗主的肃亲王豪格,看着逐步逼近的破奴军火铳军阵,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镶黄旗骑兵跟破奴军正面硬碰硬死拼是没有任何胜算,他需要出其不意或许才能于战场上寻得一丝战机。此时,破奴军依旧留出正南面一个二里宽的空档,就是放镶黄旗从这里突围。这个过于明显的陷阱不能骗过豪格的眼睛,他打算从西北突围待突围后再寻找撤离方向。破奴军重兵包围了镶黄旗的战场,使得豪格镶黄旗斥候完全无法知晓数里之外的军情,这种打一仗再寻找新出路的情况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豪格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方向突围,主要还是他自认发现了西侧左二丫部阵型上一个不大的缺陷。破奴军围困镶黄旗军阵几乎是三道由火铳方阵组成的叠阵,或许是胜券在握,左二丫部在西北方拉出一道略显单薄的长蛇阵。左二丫在西北组成长蛇阵的原因,豪格大致能猜到。此地属于丘陵地势,山势不险峻却多连绵不绝小山,再加上这个方向后方为破奴军控制地带,一般有经验将领是不会在这里冒险。战场形势严重不利于镶黄旗的情况下,豪格必须出险招杀出一条血路,方能在危险的情况下险中求活。其实豪格内心对这场关系到镶黄旗生死存亡的突围战最后结局,他心中并无十足把握。对付也是征战多年的战将,豪格想在战场上完全掩藏行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孟家庄就是一个多小山的地形,镶黄旗被限制在不大的地带,破奴军一方倒是在七八里外有几处制高点。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特别是在危机关头,豪格身边甲喇章京出了个主意,用连续调兵产生的烟尘遮蔽破奴军斥候视线,以达到隐藏真实突围方向的目的。入春后的辽东大地土地干燥依然,连续一个时辰的往复调动,镶黄旗骑兵成功地将孟家庄变成了尘雾缭绕之地。破奴军征夷行营主将左二丫,见到镶黄旗骑兵发疯似得来回调兵,心中暗自点头称赞。左二丫并不算是一个有远见的将领,以至于张大帅仅仅对左二丫善于打硬仗赞誉有加,这也算是张大帅并未看好左二丫的才智。尽管左二丫在倭国指挥过大战役,在张平安眼里倭国军队太过孱弱,打胜仗不稀奇打败了才算是一件奇事。

    这人不管他统兵才能如何,只要是多年作战大都会有充足的经验。左二丫打了十几年仗,又有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在战前他就和付瑞阁猜测,豪格要是不傻绝不会向南突围。在孟家庄战场,闪电营都统领李晨是当仁不让的主将。闪电营有战兵二万有余,其中五千放在了南面,这支大军埋伏在十五里山坳中隐蔽待机。而征夷行营付瑞阁部,三千骑兵埋伏在西南三里,用于截杀从这里突围的镶黄旗骑兵。李晨虽然是战役主将,左二丫和付瑞阁配合其作战,只是这两个后辈将领玩起了小心思。他们让征夷行营在军阵排列上故意露出破绽,在都统领李晨的眼皮底下玩起了花活。只是他们的小动作没能逃过李晨的眼睛,而李晨作为主将需要顾全大局,要是放任一个镶黄旗战兵逃脱,他的脸上也没有光彩。随即,李晨也做好了相应部署,他在前线上留下一半兵力,同时准备了六千骑兵打算乘势追击。

    镶黄旗调兵用骑兵战马掀起的烟尘遮蔽战场,虽然成功掩藏了行踪却让战马消耗了大量体力。这就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一样,任何事都存在利弊。镶黄旗旗主肃亲王豪格当然清楚,所以他亲自下到大军中亲赴前锋组织突围战。豪格选择的突围方向很有问题,他仅仅考虑了战场利弊而没有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天气风向因素。孟家庄战场今天依旧是西北风主导,镶黄旗出击时虽然风力不大却足以令冲击中的镶黄旗骑兵显露身形。征夷行营左二丫部三排火铳横阵射出铅弹,打到了镶黄旗前锋数百骑兵,但过于单薄的阵型不足以对敌骑兵持续打击。眼看着越来越接近的敌人骑兵,阵中破奴军火铳兵一声呐喊转身跳入阵后不足一丈宽战壕内。

    眼见突破破奴军阵线,镶黄旗骑兵哪里还顾得后面有没有破奴军埋伏,他们纷纷跃马跨过战壕向前猛跑。而躲藏在战壕内破奴军火铳兵不慌不忙地装填弹药,他们时不时对敌施放火铳,似乎在提醒处于狂奔中镶黄旗骑兵他们的存在。突围的镶黄旗没跑出五里,从两侧山后飞来凌空爆炸的开花弹,这顿弩炮开花弹顿时将逃跑中镶黄旗阵型打乱。炸窝的镶黄旗骑兵顿时失去方向感,他们四散奔逃。也就在这时,数十支百人火铳军阵从山后窜出,他们用铅弹收割着落单骑兵们生命。在这里埋伏的征夷行营左二丫部和付瑞阁部上万战兵,他们在宽达十里战场构成了密集阵型,要将主动投入陷阱的镶黄旗骑兵全部歼灭。而李晨部闪电营追击骑兵封堵了镶黄旗的后路,整个战场到处可见破奴军屠杀对手的身影。破奴军对大清国主力的围剿进入到关键阶段,数千里外大明京城已处于风声鹤唳之中,闯军前锋二十万大军抵近京城永定门外。本来闯军前锋出发时不过数万大军,号称二十万震慑直隶明军守城官军。连闯王李自成自己都没想到,外表强大的明军如此不堪一击。从襄京东征的闯军,其实先在西安休整了数月,随后选定了从河南进攻直隶的路线。现如今,首席军师姚玉霖被闯王李自成边缘化,闯军谋主由牛金星行谋划方略之事。牛金星本是大明举人出身,为了区区三百两银子的官司被仇家陷害投入大牢,最后还搞得家徒四壁革了功名。走投无路的牛金星投靠闯王李自成,以善于筹集粮草,筹谋闯军出征方略受到闯王李自成重用。

    而闯军首席军师姚玉霖自从暗地投靠了破奴军后心中存有了小算盘,他除了在襄京出了东征直隶的方略后,开始沉迷于收集美色财货。姚玉霖的这种表现自然被李自成嫌弃,加上牛金星举人身份,让闯王李自成对其青睐有加。姚玉霖资历老,又在闯军处于低谷时不离不弃,闯军中老兄弟对他还是非常亲近,这也成为闯王李自成不敢轻言撤换姚玉霖的原因所在。在闯军于西安休整时,几个谋臣帮助闯王李自成整理今后作战方略,其中争取民心成为主要内容。而牛金星提出:均田地的口号,更是得到了闯军和归附百姓的热烈响应,这也让闯王李自成对牛金星才能大加赞赏。这个时代,土地代表一切,能拥有自己的土地是每一个没有土地百姓们的毕生梦想。

    闯王李自成在西安发出永昌元年诏,向大明王朝发出最后通牒:上帝鉴观,实惟求瘼。下民归往,只切来苏。命既靡常,情尤可见。粤稽往代,爰知得失之由序;鉴往识今,每悉治忽之故。咨尔明朝,久席泰宁,寖弛纲纪。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甚至贿通官府,朝端之威福日移;利擅宗绅,闾左之脂膏罄竭。公侯皆食肉纨绔,而恃为腹心;宦官悉龁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君其念哉,罔恫怨于宗工,勿阽危于臣庶。臣其慎哉,尚效忠于君父,广贻谷于身家。永昌元年谨诏。闯王李自成自封永昌大元帅,这个封号对大明朝廷打击不大,毕竟一个流寇自封大元帅很平常,其他流寇称王的也不在少数。可李自成用诏书就不同了,这是摆明他要与崇祯皇帝争夺天下。而且在闯军东征的过程中,闯军前锋往往会派使者前往劝降,明言闯军不会劫掠、不奸淫妇女、不杀无辜。但城池印官(一城主官)必须出城投降,城乡士绅要投服,百姓须跪迎闯军。

    如守城明军关闭城门,上城拒守,攻破之日,尽情屠戮,寸草不留。闯军采用软硬两手策略,可以说所到之处纷纷投降,也就短短数月横扫直隶所有城池。在闯军攻击的直隶城池中只有高阳县极为特殊,此城高悬大明和黑色破奴战旗,守城官军和百姓青壮纷纷上城抵御闯军。有了破奴军这杆大旗,给予了高阳官兵和百姓极大勇气抗击贼寇。高阳这座坚固城池在建奴入关时,阁老孙承宗带领子孙和百姓令纵横直隶的清军望而生畏,今天他们依旧要用生命固守家园。除了高阳县外直隶官员中也有硬骨头,真定府知府孙鋡关闭大门拒绝投降。当直隶真定附近城池被闯军扫平后真定成为孤城,随着闯王李自成带主力到达真定,一场攻城战不可避免。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乌云蔽日之国殇(二)() 
真定虽然是直隶大城,军心涣散的明军如何能战胜士气如虹的闯军。也就在短短二个时辰的攻防战真定城破,知府孙鋡被俘于城头,随后蜂拥而入闯军开始在真定进行屠城。但闯军屠城在城西遇到阻力,月桂坊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