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黑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原黑暴- 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易亩Щの溃鼙W∥髦泵欧皆彩锏陌踩@戏蛟ぜ疲ㄅ幢闶堑搅司┦σ膊桓仪嵋坠ゴ蛘偶易?梢瞧婆幸桓稣奖牍厍谕酰忝鞘d大军就得小心了,破奴军不会在与建奴打仗时找你的麻烦,一旦破奴军打败建奴后,老夫就得去你们石砫宣慰司大军坐镇。”

    孙承宗太过了解小狐狸的个性,他猜测崇祯皇帝已经同意了再次开放榷场,而且是下了明诏不能轻易反悔。这个时候,张平安一定要护卫商道的畅通,也一定会派遣一到二支战兵营把建奴吓回辽东。只不过孙承宗接受了言多必失的教训,他或许是猜到了小狐狸的谋划方略,却不能对秦良玉明说。好在秦良玉也不是不通事理之人,她从孙承宗的话语中听出了些别的东西。破奴侯能打仗的名声与他的恶名同样响亮,据传破奴军战兵已达三十万之众,而且是一个战兵营万余人马就能压制着十万建奴不敢动弹。

    这些传言秦良玉虽然不敢全信,但秦良玉在拜会京师各大营武官时,这帮跟随破奴军捡军功的老爷兵,一个个把破奴侯指挥作战能力捧上了天。不管这些人话里有多少虚假成分,至少说明一点,那就是破奴侯张平安打仗确实非常厉害。秦良玉没有再反驳孙承宗的话语,当孙承宗端茶送客,孙承宗再次把秦良玉送至兵部衙门大门外,显示出孙承宗对秦良玉这员女将军发自内心的敬重。

    就在大明兵部尚书为应对建奴入侵做最坏准备时,大清正白旗贝勒多尔衮再次发力,他仅带领正白旗本部三万骑兵,孤军深入直捣大明京师在通州的粮库。

    大明兵部尚书孙承宗在京师军事布置时,考虑了太多协调勤王大军之间的杂事。他就没有算计到建奴贝勒多尔衮的军事冒险,如此一来,在为勤王大军在西海子新建的存粮大营,就成为多尔衮进攻的主要目标。多尔衮之所以能准确攻击西海子粮营,完全得益于古北口明军投降守备王铁新为其提供的谍报,大清正白旗主力大军一下子就夺取了西海子粮营百万石粮食。

第七百六十一章大明劫之烽火遍野(十四)() 
明军守备王铁新是山西晋商安插在古北口的内鬼,当多尔衮带领大清前锋来到古北口时,他就把晋商和大清约定投降的暗语写信绑在箭杆上射出关外。多尔衮选定的进攻突破口就在王铁新的防区。这场攻防战并不激烈,当王铁新带着家丁砍杀抵抗的明军时,明军作战意志瞬间崩溃。正是有了内奸带路,多尔衮才能一路突破明军的防守险地,连蓟州西侧的瞿和庄山口也被多尔衮一战而下,上次保定明军就是在这个山口上次堵死了大清继续进攻的脚步。

    在得知建奴入侵大明的消息后,避险就成为商家的自然选择。兵部尚书孙承宗为京师大营和勤王大军购置的粮食就存在京师东侧的通州,通州交通便利是运河最为繁忙的终结点,粮食通过运河运至通州后,都是由马车运往京城。西海子粮营明军只存放了二万石粮食,不知内情的孙承宗以为这里粮食不多,也就对这里并不是太重视。孙承宗只是下令把粮食运到通州城内,躲避建奴可能的攻击。

    没想到晋商黄金发早就看上了这里的位置,他向粮营守备赵立凡行下重贿,一面拖延粮营向通州运粮的进度,一边把隐藏在通州周边的粮食全部集中在西海子粮营。这次晋商委托黄金发主持京城大事,主要还是范家家主范永斗的主意。范永斗认为晋商八位家主,都是破奴军重点死盯的对象,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破奴侯城宣慰使司细作的注意。大清在京城的细作严卓陈,无不害怕破奴军提前探知大清入关的消息,并没有向介休晋商知会大清入关的准确时间。

    范永斗在山西频频现身吸引破奴城宣慰使司细作的目光,而黄金发则成功脱离破奴军视线,在去年就开始为大清筹备粮食。山西介休的八家晋商深知富贵险中求,辽东持续干旱,他们手里的粮食在大明北方贩卖,远不如买给大清得到的利润更厚。虽然介休晋商们都清楚大清手里的金银来自劫掠大明百姓,大清给他们的金银多为小件首饰,这些小物件上几乎都沾染着血腥,由此不难猜出它们主人悲惨的命运。

    这些都不是晋商关注的重点,大清汗王主持劫掠大明时,对晋商给予了许多支持。大明北方粮食卖价四两六钱银子一石,皇太极给晋商的价码几乎在十两一石。皇太极给出高价从来不心疼,反正这些银子是从大明百姓身上抢劫来的,金银在缺粮的辽东不能当饭吃带回去还累人,用抢劫来金银换粮食远比到处收集粮食容易。崇祯二年那次大清入关,山西介休八家晋商仅靠卖粮食和收大清劫掠的物资,就赚得盆满钵满。

    黄金发去年秋粮下来时就开始收购存粮,他买粮买卖做得非常小心,每次收粮数目不会超过二千石,而且是分散在直隶各个地方,以至于郑泰都没有察觉大批粮食进出。当张大帅遇刺的消息传到大明后,黄金发这时才开始把存放在各地的粮食向通州方向集中。郑泰手下城候把主要关注的目光盯在运河船运,再加上运河漕帮现在控制在破奴军手中,破奴军城候在近期没有大宗粮食进入直隶,城候们也没有发觉黄金发的收购粮食买卖。

    当建奴入寇大明的消息在京城满天飞时,城候盯梢的重点放在了建奴细作严卓陈身上。通州城内存粮库也是城候盯防的重点,加之张家庄开始加固防御,许多城候撤回到张家庄,探查窥视张家庄的建奴细作。锦衣卫盯死了张家庄,为预防意外,郑泰加强了对锦衣卫的反盯梢,这种种阴差阳错,使得通州的黄金发向西海子粮营转移粮食的行为进展的非常顺利且隐秘。因此,多尔衮带骑兵越过通州城冲入西海子粮营时,看到了海量的粮食。

    当大清铁骑攻入古北口后,大明整个边关防线岌岌可危,随着莽古尔泰带镶蓝旗骑兵南下,大明磨刀峪、将军石、马兰峪、汉儿庄、喜峰口等险关遭到敌人背后攻击后相继陷落。遵化城在崇祯二年被大清彻底毁坏了城墙,虽然经过重建,但兵部尚书孙承宗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锦宁防线上,遵化城只重建了西侧城墙,莽古尔泰大军没费多大劲就攻入了遵化城。面对大清连战连捷的进攻态势,在全军振奋叫嚷着洗劫大明京城之时,大清汗王皇太极依旧没有向大明关内派遣更多的大军。

    皇太极带领正黄旗五千骑兵亲自前往遵化城,他要亲自看看这里的情况。现如今皇太极出行排场极大,他的前导仪仗已经按照与大明皇帝看齐。皇太极下跨乌龙马,身穿金甲头戴金盔,腰挎战刀箭囊在后。他在巡视大清营寨时目光空灵,完全漠视向他欢呼致意的大清铁骑,作为一个上位者他在突如其来的胜利面前,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保障大清主力大军的安全,他一直在犹豫是否要派遣后续大军入关。

    上次攻入大明,被破奴军在半道上劫掠了大半的人口以及八成金银财货,好在大清急需的粮食草原狐狼张平安没有看重,使得大清入侵大明还是取得丰硕成果。事后结合各种谍报,皇太极才知道破奴军那时也人马俱疲也打不下去,其他贝勒都在后悔应该在那时与破奴军展开决战。只有少数几个头脑清醒的贝勒们,才能预测决战后果并不乐观。破奴军那时打不下去,大清其实也好不到哪去,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两败俱伤。

    皇太极清楚,说是两败俱伤,还不如说大清元气大伤。据谍报称狐狼张平安带领的所谓中央集群,只占破奴军四成军力,在平安城破奴军还有一支完整的大军。这次入侵大明,皇太极亲领的銮仪卫向大明派遣了大量细作,许多细作渗透到了张家口边城,他们的关注目光盯在了杀狼沟的破奴军。大明在张家口的宣大边军,时常参与物资走私偷运,也使得銮仪卫细作能得到破奴军最新谍报。銮仪卫细作在杀狼沟只发现了一支打着狮子旗的战兵营,而且在此驻防的破奴军不过二万有余,这就说明破奴军并未做好到大明勤王的准备。

    即便是这样,皇太极依旧不敢确定草原狐狼有没有在其他驻扎有大军。草原狐狼张平安用兵诡异,令皇太极不敢心存侥幸。只是正白旗贝勒多尔衮二天前占领了西海子粮营,这下就把难题摆在了皇太极面前。西海子粮营有晋商为大清准备的一百余万石粮食,这也是大清必须运回辽东的重要物质,没有这批粮食,大清朝将面临众多人口饿死的危局。皇太极根据谍报判断,西海子粮营几乎没有被破奴军细作探查到,从这点来讲破奴军引以为傲的细作,也有看不见的盲点。

    昨天镶红旗贝勒岳讬会同塔拜和阿巴泰两位汉军两白旗,十三万大军和奴隶阿哈六万赶往通州,一是确保粮食安全,还有把这批粮食运回关外。按照他上次入关与晋商之间的约定,这批粮食大清要付出近千万两白银的高价,可现在就是大清朝所有银库倒腾个干净,也筹不出这么大一笔银钱。山西介休八家晋商虽说都是大清朝的老朋友,可在商言商他们做的都是杀头灭族买卖,这帮连一族同胞都能出卖的人,就别指望他们能够赊账。

    如果大清朝不能在短期筹集到足够的金银,要是大清朝今后再遇到天灾人祸,就别指望这帮晋商为大清朝卖命。前几日多尔衮来报,经过上次大清铁骑扫荡的直隶,直隶东面已经是满目疮痍,加之大明兵部尚书孙承宗采取坚壁清野策略,他的正白旗骑兵几乎没收集到多少财货。多尔衮支付晋商的定金,都是拿辽东带来的五万两黄金支付的,多尔衮上奏恳请皇太极速发大军向南、向西扫荡直隶保定、真定府、河间府方向。

    皇太极何尝不想向这两个方向进军,可深入大明腹地的后果极为严重,万一破奴军从北面入关,大清骑兵又不能及时撤回,很有可能遭到破奴军的围歼。两难之下谋划极深的大清汗王皇太极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他也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皇太极也清楚多尔衮不提劫掠昌平州以北宣府镇,也是怕大清骑兵离破奴军太近,一不小心把破奴军从关外勾引出来。现在张家口关外破奴军虽然只有一个战兵营,却能轻松打掉大清一个旗。

    回到帅帐的大清汗王皇太极二天内愁的鼻孔流血,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帅帐内坐立不安。直到銮仪卫从杀狼沟传来最新谍报,破奴军在杀狼沟的驻军并无变化。直到这时,皇太极才下定最后决心。他下达了新的汗王令,着镶黄旗贝勒豪格,带本部三万骑兵会同蒙古骑兵四万,进攻顺义怀柔一线;正蓝旗贝勒阿敏带本部骑兵三万协同二万蒙古骑兵支援多尔衮。

第七百六十二章大明劫之烽火遍野(十五)() 
秋风瑟瑟金叶漫道,隆隆铁蹄撞击着多灾多难的大明土地,大清朝铁骑分成数路大军向大明的帝都碾压而来。就在大明直隶风声鹤唳时,杀狼沟西北破奴军主力大营正召开战前军议。破奴军副帅陈挣,在得到多尔衮击破大明古北口险关的消息后,立刻带领本部和罗天天熊营两个协星夜驰往李晨大营。在陕西战场,武天兴部照样打着虎贲营和天熊营大旗,由一万辅兵充作留在前线的虎贲和天熊营两个协。

    这次跟随李晨部的有虎贲营主力、黄伟部、齐衡部,加上杀狼沟的许镇部和平戎城的许梁部,还有天熊营大部,陈挣带领的主力部队还有杨威炮队的配合,这支十万人马的大军构成了破奴军入关勤王的主力。顾不得劳累的陈挣在达到营地的第二天就召集老兄弟们军议,陈挣在军议前已经拿到了从关内传来的谍报,他要确定破奴军最佳入关时间。陈挣在军议时首先下令,许镇部斥候扩大探查范围,一定要保住进攻大军不被建奴细作侦知。

    既然是演戏就有逼真,陈挣按照现在的战场态势,下令许镇部二个哨不到三千骑兵率先入关勤王。陈挣这样做主要还是麻痹建奴,以为这次破奴军主力不会入关,还向上次一样只派一支能保护张家庄的力量。随后,陈挣把军议结果上报破奴军主帅张平安和参谋部。今天军议时,陈挣对杜小山的与会有些不舒服,本来破奴军各部都派有督察队,这个杜小山不但是天熊营主将罗天的副手,还被张大帅任命统管勤王破奴军所有督察队。如此这般,杜小山权利变大,连他这个破奴军副帅都在其监管之下。

    在平安城处理军务的张大帅,几乎是不再关注大明的战事,有副帅陈挣在那个方向坐镇,十万破奴军击败入侵大明大清主力张平安从不怀疑,他现在关注的是对方北方罗斯联军。当他看到郑泰居然用大明历年拖欠的盐税,找补出近千万两白银,这个文报让张平安兴奋地泪流满面,这帮老兄弟越来越不要脸了敢做如此黑心之事,还让皇帝下旨为其腹黑的行为正名。只不过张平安本人就是腹黑之人,对于这类事情除了兴奋就是举双手赞成。他给许义安写了亲笔信,让其在合适的时候尽快讨要盐商的欠账。

    入侵大明的大清铁骑,在得到加强后开始向大明京师进逼,作为前线指挥的正白旗贝勒多尔衮,开始实施下一步进攻作战。对于这次以劫掠金银的作战,多尔衮内心一直有隐隐不安。昨日,銮仪卫细作传来消息,破奴军驻防在杀狼沟的战兵营派出近三千骑兵入关勤王。銮仪卫细作还在急报中称,驻防在此的破奴军战兵营,近日加强了杀狼沟附近的巡逻,有二支在杀狼沟东侧和西侧的商队失踪。破奴军二千骑兵勤王的消息没让多尔衮感到意外,早前严卓陈从京城传来的谍报称,张家庄的破奴城宣慰使司驻京衙门兵力并不强,只有二千多护卫和杂役。

    破奴军在张家庄的这点军力让所有前线的大清带兵贝勒们起疑,他们都认为这里或许是狐狼张平安设下的陷阱,待破奴军派遣三千骑兵入关勤王,大家的最后疑虑也随之消失。看样子狐狼张平安还是老样子,派兵保护他在大明最有钱的地方。现在摆在入关大清主力的进攻线路有三条,第一是进攻保定府,一条是攻击河间府,这两条进攻路线的前提是大清主力必须做出攻打京师的态势,这样一来,聚集在京师的数十万勤王大军才不会乱动。

    多尔衮攻入大明占据西海子粮营后,皇太极从关外调集了万余牛马车辆,日夜不停地往辽东抢运粮食。可西海子海量的粮食经过了半月运输,只运到了三河以北,要想全部运回辽东还需近一个月时间。鉴于这批粮食关系到大清朝的生死存亡,大清汗王皇太极下令莽古尔泰和巴布泰,带领女真镶蓝旗骑兵以及大清火器主力乌真超哈营进入大明三河与在通州的多尔衮形成犄角之势,双方可以相互支援作战。

    镶蓝旗旗主贝勒莽古尔泰,是大清主政贝勒之一,进攻大明京师的重责很自然落在了他的头上。皇太极下令莽古尔泰主持对大明进攻战,乌真超哈营贝勒巴布泰,汉军正白旗旗主贝勒塔拜、汉军镶白旗旗主阿巴泰二十万汉军配合莽古尔泰作战,女真镶蓝旗贝勒阿敏和镶黄旗贝勒豪格,保障所有大军后方;女真正红旗贝勒代善驻防大清攻陷的关隘。正白旗贝勒多尔衮带本部扫荡保定府,镶红旗贝勒岳讬攻击河间府。皇太极还给出了多尔衮与岳讬部进攻的最后底线,那就是在真定府会师即可后撤。

    皇太极则带领大清战力最强的正黄旗,在汉军两黄旗贝勒汤古代配合下,监视北方可能来袭的破奴军。女真镶白旗贝勒杜度驻防辽东,阿济格和多铎两人带汉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