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忧外患万般无奈之下,孙承宗只能是厚起一张老脸向破奴城宣慰使司筹借钱粮。郑泰的回答倒是爽快,他答应出借白银二十万两、粮食十万石,但郑泰开出了条件,崇祯皇帝必须下诏开放张家口榷场。
第七百五十九章大明劫之烽火遍野(十二)()
孙承宗在得到郑泰的回答后满口苦涩,小狐狸的手下一定是事先得到了张平安的指令,借此要挟大明朝廷。孙承宗对此毫无办法,朝廷户部银库干净得连老鼠都不愿意在这里做窝,大内皇帝私库也掏不出银子。崇祯皇帝在接到孙承宗的奏报后,心情平和了许多,破奴侯人不是东西但他的要求并不过分。前些日子朱由检发动京城勋贵和官员们捐款,抠门的勋贵们连一文钱都不想出。由此,崇祯皇帝对京师勋贵们彻底绝望,他看不起这帮要钱不要命的蠹虫。
坐了五年多龙椅的朱由检,在政治上逐渐成熟,特别是刺杀张平安这件事上他的默许犯下了大错。张平安带领强大的破奴军,要是有样学样的话,他这个皇帝的宝座还不知道是谁家来坐。只不过朱由检醒悟的有些晚,要化解他与破奴侯之间的仇恨,并不是他下令开放榷场这么简单。困境之中的崇祯皇帝,也向破奴侯学会了讨价还价,他派秉笔太监曹化淳去张家庄与郑泰商议筹借钱粮一事。这次崇祯皇帝给出了曹化淳退让底线,准许开放榷场,不再限定物资禁止交易的种类。
有了崇祯皇帝的退让,郑泰很是惊讶,虽然张大帅来信给出了二个开放与不开放榷场的设想,却没想到皇帝的退让是如此之大。只不过崇祯皇帝有过先开放后关闭榷场言而无信的先例,郑泰谈判的重点放在崇祯皇帝如何不会在战后反悔上。其实郑泰心中早有方略,那就是崇祯皇帝下明诏并刊载在邸报上,如此一来爱颜面胜过爱生命的崇祯皇帝几乎没有反悔的可能。这点谈妥后,接下来就该商讨如何还债的问题,崇祯皇帝借完银子后就没有打算归还的意图。
郑泰不是傻子,他向曹化淳直言,破奴侯视财如命向他借银子不还的后果相当严重。对于郑泰所言曹化淳深以为然,破奴侯张平安在银钱上从来就不大方,大明税赋就那么一点,每年的秋税还没有收齐,就已经被朝堂诸公瓜分完毕。曹化淳想了半晌提出拿皇家采买抵充借银,郑泰依旧不能答应。曹化淳提议郑泰之所以不答应,就是皇家采买就是个无底洞,经办采买太监常常数年不结算银钱,不把商家折磨得倾家荡产绝不罢手,因此,皇家采买这个差事每个商家无不避之不及。
不过曹化淳的建议倒是给郑泰指明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大明朝廷数年收不上来的盐税。南直隶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他们银钱多得可以花海量银钱斗富捧花魁,据说他们每年仅此一项各家就能花掉百万白银。可每年上缴朝廷的盐税,他们是能拖就拖能逃就逃,数年来他们拖欠的盐税达到了千万之巨。在南直隶扬州盐商天不怕地不怕,官场就是他们最大的保护伞,勋贵也在其中多有股份,也正如此朝廷盐税收不上来也就习以为常了。
大明朝廷盐课提举司和都转运盐使司各级官吏,被扬州盐商养得以不食朝廷俸禄为荣。大明正德年后,盐商已然不把皇帝威权看在眼里,只要是新上任盐务官员无不被其收买。扬州盐商不怕官员不怕皇帝,唯独害怕数千里之外的破奴侯张平安。天启年间扬州八大盐商被破奴侯一次灭了三家,这个血腥的经历足以震慑扬州盐商不敢对抗破奴城宣慰使司。为此,郑泰提出破奴城宣慰使司会同破奴侯府,用三百万两白银现钱,购买被盐商拖欠大明朝廷的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盐税。
郑泰给出的价码令曹化淳顿时失态地瘫软在地,曹化淳何尝不知道内情,扬州盐商拖欠朝廷盐税不过一千一百万两,这郑泰狮子大张口一下就多出四百万,而且郑泰代表破奴侯府一次就拿出三百万两白银,这下子就能解决崇祯皇帝面临银钱短缺的急迫。稳定心神的曹化淳心中暗自盘算,按照破奴侯心狠手辣的手段,扬州盐商还真没胆不还破奴侯的银子。在曹化淳看来,反正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银子,不要白不要。
心有定策的曹化淳,爽快地与郑泰讨价还价,曹化淳这时发觉人见人恨的破奴侯张平安,在银钱方面还是有很可爱的地方。经过二个时辰的磋商,曹化淳与郑泰达成了共识,由大明朝户部出公文,追缴天下盐商历年拖欠的盐税。皇帝下明诏从破奴城宣慰使司处借款四百万两,由破奴城宣慰使司帮助朝廷追缴扬州盐商历年拖欠的盐税一千六百万两。由于破奴城宣慰使司归属礼部,礼部出公文附议皇帝圣旨。
对于这个双方皆大欢喜的结果,郑泰在曹化淳临走时在他手里塞了一厚摞金票,希望曹化淳尽快走完全部手续。曹化淳回到大内后,向崇祯皇帝禀报了他与郑泰达成的交易,崇祯皇帝听罢大喜过望,大明朝廷一年税赋不过四百七八十万两银子,曹化淳一下子就弄来了四百万现银。不但抗击建奴的军饷有了着落,手里有钱的崇祯皇帝还能压制一帮老臣用银钱来掣肘他的施政。崇祯皇帝朱由检当即下诏,清理天下拖欠盐税。
朱由检没想到的是,扬州盐商的势力不但在南直隶一手遮天,在朝堂之上也有极大的势力。户部左侍郎扬起真带领一帮官员首先在朝议时指责皇帝与民争利,坚决反对崇祯皇帝的乱政。这次朝议事关破奴城宣慰使司银钱收入,破奴侯一系官员个个奋勇争先,抨击扬起真贪图扬州盐商的银钱为其说话。破奴军侦缉处和情报处不是吃素之人,在这个关键时刻,监察院左都副御史毛羽健弹劾户部侍郎扬起真收受扬州盐商良田三千亩,白银二万两。
毛羽健这个弹劾奏章有人证有地契等直接罪证,这让还在为扬州盐商说话的官员们瞬时闭嘴。在大明谁都知道,伪藩破奴侯张平安此人最喜财货,谁要是敢挡他的财路,不把对手一家老小都折腾干净绝不会罢手。当扬起真因罪被当庭拿下后,帮扬州盐商说话的官员们纷纷选择闭口不言。原来需要走数月才能颁布的公文,仅仅只用了七天就顺利出台,郑泰也十分守信,在圣旨下达的当天他就向户部缴纳了二百万破奴城银币,并向大内上缴了百万银币。
郑泰给出的银子几乎掏光了京师“银广聚”银楼的家底,颇有赚钱头脑的郑泰在京城大卖筹银密押债券,该债券利息一分半年内还清本息。连郑泰都没想到,他发行的债券居然筹能措到八百万两银子。这下,张大帅打仗的银子仅靠“银广聚”的好名声与破奴侯张平安的恶名,很轻松筹集完成。郑泰赶忙找褚天寿商议,让他给在朝鲜的许义安传信赶紧回来主持讨债大局。褚天寿也不敢怠慢,郑泰一下捅出这么大银钱窟窿,要是不能在盐商手里要到银子,这后面的热闹可就大了去。
其实褚天寿并不担心盐商赖账,盐商敢赖朝廷的盐税是他们能收买征税官员。盐商十分清楚他们收买不了破奴城的任何一个官员,就是破奴军有严密的相互监控体系,情报处与侦缉处相互制约,连许义安这个侦缉处的大头目都害怕隐藏在暗处的自己人。扬州盐商畏惧张大帅的手段,他们只需少玩几次选花魁,破奴军的银钱自然就到手。尽管这样做会得罪那些江南靠卖嘴皮子吃饭的读书人,但三个江南名士在京城死于风流,而且还和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扯在一起,足以震撼玩免费妓女的文人。
就在京师各方为银钱闹得不可开交之时,建奴十万前锋大军击破古北口边关再次攻入大明境内。这次大清前锋主将是正白旗贝勒多尔衮,他与镶红旗贝勒岳讬各自带领本部三万人马,会同镶蓝旗贝勒莽古尔泰,采用快速攻击不理小城堡的战法,仅用三天突破了遵化外围明军防线,同时占据了蓟州西侧险要。这样一来,大清主力以快打慢打了大明一个措手不及。大明兵部尚书孙承宗在战前所有的军事布置,被多尔衮快速出击的战法彻底搅乱。
孙承宗军事布置上还是停留在节节抵抗消耗敌军实力,用重兵拖延建奴进攻速度,然后与建奴凭险对峙。没成想建奴贝勒多尔衮采用破奴军战法,突破一点后从明军后背攻击,每次都能取得巨大战果。大清汗王皇太极为增强自己的实力,把正白旗与多尔衮手中的镶黄旗对调,皇太极长子豪格成为了镶黄旗新任旗主贝勒。尽管多尔衮在前线突飞猛进,皇太极后续跟进的大军依然不敢进入大明境内,他主要还是害怕破奴军象上一次那样斩断大清主力的后路。
为此,大清皇太极汗王皇太极亲自带领四十万主力来到蒙古朵颜南部,控制住上次破奴军堵截的所有要地。皇太极为避免过度刺激破奴军,大清的骑兵斥候只能远放至朵颜部中部,生怕破奴军因此出军在蒙古朵颜部与其会战。
第七百六十章大明劫之烽火遍野(十三)()
建奴入寇大明关内,整个大明朝堂乱成了一片,兵部尚书孙承宗为建奴攻入关内负责,向崇祯皇帝上奏章提出致仕承担所有罪责。然而,这次崇祯皇帝学精了,他一面斥责孙承宗在关键时刻撂挑子,一边驳回了孙承宗请求致仕的奏折。崇祯皇帝朱由检吸取了崇祯二年建奴入侵大明的教训,他当时上了袁崇焕的当,内阁首辅钱龙锡更是一只老狐狸以退为进把罪名套在朱由检头上,这次孙承宗这个替死鬼必须由头到尾顶在最前面。
就在大明京城再次面临外族威胁之时,还是传来了二个好消息。一是破奴侯写来报捷奏章,破奴军成功包围祸害大明陕西的蒙古土默特残部五万骑兵,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消灭这股叛贼,破奴侯在奏章中还表示,只要歼灭万蒙古叛贼后破奴军即刻退出大明边关。此时的大明朝廷已无力应对破奴军,也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候再树一个强敌,于是对破奴侯的奏章采取了无视态度。而另一份奏折引起了崇祯皇帝和朝廷的欢迎,新任山海关参将祖大弼带军在济宁击败孔有得叛军,逼迫孔有得叛军向东败退。
这个消息如同黑暗的天空中刺出一束阳光,把黑暗的大地照亮。不管祖大弼有没有杀良冒功,至少在建奴入侵的关键时刻,大明用兵方向上少了两线作战的窘境,缓解了大明战略态势上的不利。崇祯皇帝一高兴,把刚到手的银子发放了十万战功奖励银给祖大弼,并把祖大弼提升为山海关副将。祖大弼与破奴侯之间仇恨深似海,崇祯皇帝也想培养自己的亲信将领。祖大弼本是大明朝廷与破奴侯交易的筹码,是一个随时可以牺牲掉的小卒子。
崇祯皇帝不但放祖大弼出了刑部大狱,还委以重任让其戴罪立功。如此这般崇祯皇帝朱由检对祖大弼就有了再造之恩,不管祖大寿如何,辽东祖家必然会感激崇祯皇帝的恩典,祖大弼也很自然成为其麾下爱将。且不说朝廷对祖大弼的封赏,兵部尚书孙承宗在做建奴入寇京师前最后的布置。首先,孙承宗采用坚壁清野,把人口撤入坚固的大城之中。加上上次建奴祸害京师,直隶附近人口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
经历过战争的地域人口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建奴在崇祯二年劫掠直隶,驱赶了近四成的人口。虽然这些百姓被破奴军解救,但破奴军采用欺骗手段把解救的百姓,迁徙到离直隶远隔数千里外的制戎城附近。经过孙承宗坚壁清野后的直隶地域,已没有建奴轻易劫掠的目标,建奴要想象上次那样轻松抢劫,就得深入大明腹地,孙承宗推测建奴没有这样的胆量。在守卫京师的勤王人马中,孙承宗还必须综合各种不确定因素,让勤王大军之间不用起冲突。
兵部尚书孙承宗最为担心的就是石砫土司秦良玉的白杆兵,秦良玉被崇祯皇帝当刀使,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恶敌。孙承宗深知小狐狸张平安的脾气秉性,在南直隶秦良玉坏了张平安的大事,小狐狸不出手报复就不会成就他睚眦必报的名声。孙承宗为化解双方之间的误解,曾经请郑泰与秦良玉坐在一起吃个饭,他好从中说和,哪成想郑泰在得知与秦良玉一起吃饭当时就婉拒,说是这种事他一个小小的管事做不了张大帅的主。
由此孙承宗猜到了小狐狸张平安的底线,那就是秦良玉必须得为她在南直隶的作为付出代价。因此,孙承宗在安排京师防御时,专门找来秦良玉商议。从内心上讲,孙承宗非常敬佩秦良玉报效大明的忠心,秦良玉一族可谓满门忠烈,他的丈夫和兄长被朝廷误杀,秦良玉对大明的忠贞数十年来依旧未改初衷。当秦良玉来到兵部衙门时,孙承宗出中门亲迎秦良玉,孙承宗贵为大明兵部尚书,如此善待他一个外军土官,令秦良玉极为感动。而且,秦良玉在孙承宗的推荐下,升任石砫团练总兵,秦良玉内心也非常尊重孙承宗这个上官。
双方寒暄奉茶后,孙承宗对秦良玉直言道:“秦总兵不远千里来京勤王已有些时日,这次建奴入寇京师在即,还望贵军为皇上和朝廷再立新功!”
孙承宗言罢身着银甲的秦良玉起身拱手施礼回道:“请孙尚书放心,我石砫宣慰司上下与建奴都有深仇大恨,上阵对战建奴我石砫军一定死战不退半步!”
孙承宗赶忙起身请秦良玉入座,思索半晌有些犹豫道:“秦总兵敢战之心老夫如何不知。只是这里离破奴城宣慰使司不远,破奴侯张平安为人亦正亦邪,你在南直隶杀了他的手下,我怕他不会善罢甘休。”
秦良玉带兵来京城时日不短,也听说过破奴侯的坏名声,那时破奴军陷入破奴侯遇刺后的混乱,没工夫找她的麻烦。现在破奴侯显身主事,秦良玉的麻烦也随之增多。破奴侯一系在朝堂的官员职位不高,不但把控各部关键实职,相互之间还异常抱团,他们给石砫大军下了不少黑手。拨付大军的粮食,数量是不少,但多为陈年的粮食,银钱更是陈例不少银色不足。秦良玉深知大明规矩,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她想按规矩给这些小鬼送些好处,被孙承宗好意制止。
后来秦良玉才听说,破奴侯手下这帮小鬼她可伺候不起,破奴侯给这帮官员的冰敬、碳敬高过朝廷俸禄数倍,这还不算破奴侯为这帮官员升迁打点的费用。要是在京城里石砫战兵与破奴侯府护卫间起了冲突,吃亏的永远是他们石砫战兵。今天孙尚书专门找她聊这个话题,秦良玉也感到了事态超出了她的想象。于是秦良玉不再说话,而是静等孙承宗开口。
“这次石砫宣慰司大军驻防朝阳门外,大敌当前老夫就是想你们两军不要起冲突。”
孙承宗话没说完,性格刚烈的秦良玉拍案而起大声道:“孙老大人的好意秦某心领了!破奴侯张平安兼领宣慰使司宣慰使,对大明朝廷并无敬重之意,他手下破奴军要想找我石砫大军的麻烦,本人绝不退让半步!秦某告辞!”
秦良玉说完迈腿想走,就被孙承宗拦住道:“秦总兵切勿发怒,老夫并无小看石砫大军的意思。咱们交道多时,老夫怎么能害你呢!来来来,秦总兵坐下咱们慢慢说。”
孙承宗一面客气地把秦良玉劝回,一边解释道:“刚才是老夫没说清楚,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今日之事千万不能外传。要说破奴侯这人打仗真是一方统帅,这些年来几乎没打过败仗,他要是想算计的人就别想逃过他的手心。要是破奴军不来京师勤王,破奴城宣慰使司在西直门外张家庄的二千护卫,能保住西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