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含义,他放下手中茶碗对张平安一拱手道:“破奴侯高义!为解救大明危难,破奴侯带领破奴军跃进数千里,不顾人马困乏与敌奋战,此等义举老夫敬佩万分。破奴军虽是精锐虎狼之师,却有后继乏力之忧,也请破奴侯多思良策退敌!”
两个老小狐狼在打哑谜,秉笔太监曹化淳还是听懂了孙承宗话中含义。别看破奴军战力强悍,全军飞驰数千里已经成为疲兵,此时的破奴军只不过是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对于破奴侯张平安威胁要继续围困建奴大军,懂军事的孙承宗一言击中破奴侯疲兵地要害,对此曹化淳也很是佩服。
“孙老大人小看我破奴军了,本侯一到前线不顾疲惫连续打败了大清镶白旗和正红旗主力,斩杀镶白旗万余骑兵!至于大清正红旗更是被我破奴军击溃至百里之外。解救了数万大明百姓更是有目共睹,何来后继乏力之说?大同总兵满桂与本侯有过命之交,他的阵亡令本侯震惊,本侯必将为满桂将军复仇与大清主力血战到底!”
张平安也不是好鸟,眼看着孙承宗不想退让张平安强势反击。孙承宗面对小狐狸的强势深感无奈,大明朝廷没有多少与小狐狸讨价还价的本钱。为此,孙承宗在沉默中端起茶碗浅酌思考对策。看到会商刚进入主题就陷入僵局,坐于徐光启下首的秉笔太监曹化淳此时起身,他对张平安一拱手道:“多谢破奴候盛情款待,咱家与徐老大人骑了这么长的马身体多有不适,请破奴侯容许咱家下去歇息。”
曹化淳表态让孙承宗和张平安单独密议,就是知道崇祯皇帝与破奴侯的交易中有许多上不了台面,他先带着徐光启离开后破奴侯与孙承宗的交谈就不会行这般打哑谜。曹化淳主动避让的举动,让张平安不得不佩服大明官场到处都是人才辈出地精英。他赶紧起身把曹化淳和徐光启礼让出帅帐,并交代杨涟和宋美新一定要陪好两位钦差副使。张大帅所谓陪好钦差副使,就是让宋美新拿金子安抚曹化淳受累地心灵。
送走了钦差副使帅帐里顿时清静下来,张平安本单独坐在上首主位,这时他令亲卫把座椅搬到孙承宗对面,中间摆放了一张厚实地大桌子。张平安这个无言地举动,暗示孙承宗他还是对老狐狸心存芥蒂,生怕孙承宗出手害他。尽管此时孙承宗已经不是牛高马大张平安的对手,但张平安从不敢在孙承宗这个老狐狸面前懈怠。大明朝廷所有官员中,张平安对孙承宗最为尊敬也非常忌惮,为此他在会商时保有高度警惕。
大明官场老将孙承宗眼见帅帐内只有他们两人,他先是无视小狐狸故意气人地做派,进而显示他的大度与无私。半天两人都在默默地喝茶灌了个水饱,从官场水磨功夫上来讲张平安不是孙承宗的对手,孙承宗能磨时间张平安还有指挥前方打仗,因此张平安率先开口道:“老爷子不愧为官场老谋深算地前辈,嘿嘿嘿,一场把皇帝都算计进去的文字游戏,令我等后辈大开眼界!”
小狐狸张平安拿满桂兵败一事说事,就是想激怒孙承宗这样他才能浑水摸鱼。哪知张平安的道法还是太浅,孙承宗此刻练就了荣辱不惊地本事,对于小狐狸主动挑事,孙承宗极为淡定地回道:“老夫为官数十载,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你小子想挑事别从老夫这里下手,名利乃是过眼云烟,老夫一个即将致仕之人还有何顾忌?”
“行啊!老爷子行为谨慎,小子我佩服!反正这里没有外人,老爷子说说皇帝的打算吧!小子估摸着崇祯皇帝准许开放榷场,而且是开放大同边关的榷场,就是想着拿一口汤来吊我胃口,撑不死也绝对饿不着。哼!皇上为人不够大气,尽在这些小地方算计人,大明太祖皇帝千辛万苦打下的基业,就要败毁在当今手上!怎么样,老爷子想把小子这话传给皇上去听?”
今天张平安一开口就语出惊人,他今天僭越地话语表明,张平安根本就没有把崇祯皇帝看在眼里。虽然崇祯皇帝给出开放榷场的条件与小狐狸猜测并不一致,但小狐狸的推断并不是太离谱。小狐狸的话语更深层的态度就是,他对皇帝行为已经彻底失望,他这个破奴侯从今往后不再听从大明的调遣。越深想下去老狐狸孙承宗心中愈发吃惊头皮发麻,小狐狸张平安今天的表态很能说明他的心态,难道小狐狸从此要举旗造反?对于这个猜测结果,大明钦差正使孙承宗不敢深想下去,要是事情到了如此不可挽回的地步,他孙承宗将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第六百八十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浑水好摸鱼(二十八)()
小狐狸近乎造反似的语言宣示并没有吓到官场老将孙承宗,只见孙承宗面无波澜优雅地品尝塞外草原难得尝到的绿茶,他心中快速思考对策,很快孙承宗就发觉小狐狸在虚张声势。小狐狸张平安真要是像他所说那样,这个狗东西就不会规矩地跪接圣旨,仅从这点就能看出张平安内心还是希望榷场开放,小狐狸之所以这样讲无外乎是多捞取好处而已。
在想清楚小狐狸的真实想法后,孙承宗微笑着放下了茶碗,他轻声细语道:“你小子别在老夫面前说些没用的话语,还是说说你到底想要啥!你那些僭越地话语还是憋在肚子里吧,大明朝廷之事自有朝臣理事。皇上确定开放张家口和大同边关榷场,破奴城宣慰使司紧缺地茶叶、药材都在可交易地范围内,你那些不要脸的买卖,谁也没有兴趣去理会!”
听完孙承宗给出来的条件,张平安还是听明白了破奴军急需的丝绸、硫磺、轻纱等作战物资,崇祯皇帝还打算卡破奴军的脖子。张平安有些看不起崇祯皇帝的短视和无知,大明已经烂透了,只要他舍得花银子就能收买沿途所有官员偷梁换柱进行走私,更何况孙承宗并未提及交易数量,这就留下了巨大操作空间。他也知道这些把戏瞒不过锦衣卫的眼睛,只要有几年的缓冲期,待破奴军水师成规模后,崇祯皇帝就是关闭边关榷场张平安也不害怕。
既然崇祯皇帝做出了退让地姿态,张平安也不准备在这个问题纠缠下去,言多必失的道理张平安深有体会。为此,张平安转移话题道:“老爷子有心了,这次大明遭到如此羞辱小子还是要为百姓讨还公道。不知道钦差对建奴鞑子的人头可有兴趣?亦或是交于大明朝廷二千正宗鞑子俘虏,让京城百姓看看什么叫做犯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
小狐狸给出条件虽然诱人却结结实实打了大明皇帝的脸面,自从满桂大军全军覆灭后,朝野上下都看清楚了当今崇祯皇帝才是这次建奴扣关幕后的罪魁祸首,崇祯皇帝剿灭阉党取得地威望从此烟消云散。小狐狸用建奴俘虏给大明提振民心士气本是件好事,在大明官军连遭败绩的情况下,破奴军取得的任何军事胜利被百姓一比较就更加显得大明官军无能,这样一来崇祯皇帝的脸面自然也就被打得虚肿。面对小狐狸张平安给出的这个难题孙承宗不敢轻易表态,他只能是表示感谢后再议。
“老爷子,卢建斗还在蒙古土默特汗部桌子山与残敌对峙,我和卢建斗数次上奏朝廷消灭这股乱贼。我可没时间老让卢象升大军在那里瞎耗,要是大明朝廷不给回复,小子我将下令卢象升天熊营压上去了。真要是土默特汗部窜入大明境内,别到时说我破奴军地不是!”
张平安转移话题抛出另一个难题更让孙承宗头疼,张平安上的这个奏折的真正目的孙承宗非常清楚。张平安是想借此机会带兵到陕西,再次劫掠闯贼高迎祥手中地人口。这种既能消灭蒙古土默特汗部的叛乱,又能劫掠人口的一石二鸟之策用得如此光明磊落,也让孙承宗保有很深的负罪感。破奴军是他孙承宗一手扶持起来,虽然那时他也怀有驱虎吞狼地谋算,却没想到小狐狸如此厉害打败强敌后乘机做大。
“建奴还在大明蓟州为害百姓,土默特汗部乃是癣疥之疾,孰轻孰重你小子比老夫清楚。你打土默特汗部是假,想打闯贼高迎祥的主意才是真,别把人都当成傻子!”
孙承宗毫不留情地点明了小狐狸内心的花花肠子,暗示破奴军想这么做大明朝廷并不会答应。尽管孙承宗点明了张平安的谋划,脸皮比城墙还厚的张平安一点也没感到羞愧,他出言讥讽道:“癣疥之疾、癣疥之疾,哼!早前大明朝臣们都说野猪皮努尔哈赤是癣疥之疾,现如今他儿子们带来大军能劫掠京师,大明的癣疥之疾都变成了心腹之患!有时候我还真搞不懂您老是大明的忠臣还是奸臣,史书您看得比我多,您老说说看那次王朝更迭没有伴随内乱?您老倒好,早前我就跟您说千万别泄露破奴军带兵北上的消息,大清贼军入关您就是先导罪人!”
说到这里张平安有意停顿了一下,他那张蜈蚣脸写满了忧郁:“古人有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等粗野匹夫尚能知其意,今上如若不知四书五经,满朝文武皆尸位素餐之徒!袁崇焕这奸佞上奏皇上关闭边关榷场,我顾全大局隐忍不发,还派遣勤王大军保卫京师。要是这次小子我放走了建奴鞑子,如何能对得起开创大明疆土的太祖和诸位先帝?”
孙承宗听罢有些吃惊地看着义正词严地小狐狸,正如杨涟早前所说小狐狸张平安隐藏地够深,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小狐狸再次明目张胆地羞辱崇祯皇帝,顺带着连孙承宗一起数落,要是不知道他本性之人还真以为破奴侯张平安是大明日照丹青的诤谏忠臣。关键是孙承宗太过了解小狐狸地为人,张平安卖力地表现不外乎建奴鞑子手中的大明百姓。小狐狸借大义地旗号想干一件既当了婊子,大明朝廷还得给他立牌坊地事。
这件事不用孙承宗多猜,一定是张平安看上了建奴鞑子手中百姓,既然陕西高迎祥手中乱民大明朝廷不允许他染指,建奴手中被俘获的大明百姓他绝对不能放过。不过张平安再次给孙承宗出了难题,破奴军救回大明百姓很有可能回不到大明地界,小狐狸不但想让大明崇祯皇帝和朝廷认可此事,还要求对他进行表彰。张平安话中给出的底线是,大明要是不答应他的条件,他是不会放建奴主力回辽东。
“小子别读了几本圣贤书就在老夫面前卖弄,你不是说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你小子既然这么关心百姓的疾苦,怎能不知晓被俘百姓在你围逼下每日都有大量死亡?建奴能有好心会给百姓吃食?”
“这点您老放心,我放了几个砍断手臂的正红旗鞑子俘虏,让他们去熊窝头给大清汗王皇太极传话。他们手中的百姓死了多少人,我就从他们身上找补回来。呵呵呵!我张平安的誓言威震万里草原,鞑子不敢不听!您老不用着急,咱们慢慢地跟大清汗王皇太极磨时间,只需要三到四个月,我破奴军休整完毕,春暖花开时我破奴军即刻展开全面反攻!”
张平安霸气地言语让孙承宗气得差点晕死过去,这小狐狸桀骜不驯越来越难以驾驭。破奴军休整如何能在冰天雪地里休整,尽管孙承宗知晓张平安说的都是屁话却没有反驳的余地,就是因为大明手中没有合适地本钱。看样子小狐狸已经把建奴手中的百姓视作囊中之物,大明朝廷认不认可他都不会把救出的百姓交于大明。孙承宗觉得小狐狸这种做法有些过分,于是转换了话题。
“你小子想怎么打是你的事,咱们还是说点正事。南京兵部侍郎出缺,你看朱正山出任南京兵部侍郎如何?”
孙承宗抛出让破奴侯一系官员朱正山出任南京兵部侍郎,算是一个妥协的条件。孙承宗等于拿大明官位为筹码,降低小狐狸张平安的要价。张平安听完孙承宗所提条件陷入短暂沉思,朱正山的心思早就想在官职上更进一步,张平安要是不为向破奴城宣慰使司靠拢的大明官员提供前途,这些人极易被其他派系挖走。
“虽然南京兵部侍郎有品无实职,朱正山出任该职甚为妥当。毛羽健为人刚正不阿,为扫除阉党余孽殚精竭虑,当为左都御史!大同总兵满桂为国捐躯本侯深感惋惜,留守大同参将王朴带兵有方,定能继承满桂总兵的遗志,精练大同边军假以时日必成大明栋梁!”
说到这里,张平安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册子,痞像外露地放到孙承宗面前道:“这一个一个得说太累,小子我罗列了一个名单,朝廷应当嘉奖抗击建奴为国出力的官员!”
孙承宗拿起小狐狸放在桌子上的名单也是一阵头大,这个小狐狸真不要脸,别看名单上的官员职位不高却是各部要冲。政治上的交易总是那么现实又见不得阳光,孙承宗知道用破奴侯系官员升官的筹码,小狐狸已经玩得非常老练,既然是讨价还价孙承宗当然要据理力争。老小两个狐狸你拍桌子我砸碗吵得不可开交,最后结果当然得相互妥协。毛羽健成为左都副御史,王朴替代阵亡的满桂出任大同总兵,其他破奴侯一系官员多多少少都上升一步。
当出现皆大欢喜的局面后,破奴侯张平安不再坚持全歼建奴主力一说,至于可能解救的大明百姓小狐狸也进行了退让,大明朝廷只表彰破奴军抗击建奴鞑子功绩,百姓去留问题进行模糊处理。张平安与大明钦差正使孙承宗谈妥了条件,当然就把钦差使团安排回破奴城休息,他则赶到逃军兔会晤老朋友苏充阿,完成他左右通吃的战略谋划。
第六百八十一章千里战场万里血之浑水好摸鱼(二十九)()
破奴军强悍地战力令遵化城里的大清汗王皇太极苦不堪言,他没想到代善大军不但没有侧击突出部的破奴军,反而被破奴军打退到百里之外,镶白旗杜度更是战损严重无力再战。多尔衮在击破大明密云后卫后,惧于破奴军的淫威裹足不前。虽然后方明军追击大军被全歼,可大明加强了山海关的防御,使得大清数十万主力回家的前途渺茫。皇太极深知大明、大清、破奴军三方角力破奴军最为轻松,破奴军在击败代善大军后,有充足的人马对付蓟州关内的大清数十万大军。
在战场上十余万破奴军敢挑战大清百万大军,这让熟读史书的皇太极联想到了数百年前野狐岭的那场大战。金朝六十万大军败在蒙古成吉思汗十余万骑兵手中,由此大金王朝开始走下坡路。这破奴军主帅张平安更是个比成吉思汗还要心狠手辣地主儿,要不是破奴军北方有蒙古林丹汗和罗斯人的双重威胁,大清很有可能已经在破奴军铁蹄下不复存在。要说成吉思汗是有狼性谋略的君王,那么破奴军主帅张平安更有一颗比狼还狡诈地野心。
前几日皇太极派出本部正黄旗三千人马试图穿越狗牙山山道,结果遭到了来自东面二里外山顶破奴军火炮袭击,结果一千人马连同二百辆箱车陨落在这三里不到的山路之上。由此可以看出不打通这条山路,大清数十万大军回家的道路只能徒步穿越难行的小道,别说劫掠来的人口财货,就是好不容易才收集到渡荒的粮食都会散落在大明。破奴军炮队驻防的狗牙山西侧几乎都是绝壁,大清从西面根本就没有办法进攻,而南面镶白旗已经被击败,东面代善联军远在百里之外也不能对狗牙山构成真正的威胁。
早前多尔衮曾经建言过,要是破奴军主力断绝大清后路,可以驱赶劫掠来的大明百姓数十万,令破奴军专注解救百姓造成其压力,进而瓦解破奴军在前线的战兵人数。这样一来有了顾忌的破奴军至少不能专心与大清决战,才能创造大清主力回撤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