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的逆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秀才的逆袭-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用多礼,快说情势到底如何?”任思齐忙一把搀扶住他,这才认出,面前之人竟然是李士元的儿子李鼎。

    李鼎并未跟着爹爹回青州,而是死心塌地的留在了岱山军中,并不是他不孝,在岱山军中呆了几个月后,他觉得岱山军更有前途。李鼎因为熟知山东地形,被派出去哨探,领着一个小旗的士兵出城已经三日,今日才回。

    “将军,满洲骑兵,我一个小旗的兄弟,一个小旗的兄弟全都阵亡了!”李鼎啜泣着禀告道。

    经过仔细询问,任思齐才知道,李鼎带着一个小旗的士兵,往高密方向哨探,刚过了胶水河,就遇到了满兵的探子,五个满洲骑兵一人三骑,呼啸着而来。

    李鼎的哨探小旗中有三个火枪手,慌忙对着满兵开枪,却只打死了一匹战马,而马上的骑兵一个跳跃跳到身边的空马背上继续杀来。

    面对呼啸而来的满兵铁骑,从未和骑兵作战过的岱山军士兵一个个吓得脸色苍白。好在他们久经训练,并未落荒而逃,而是龟缩在一起,结成了枪阵。锋利的长枪向外,指向来袭的战马。

    到底不敢用**撞击长枪,满骑兵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然后在他们身后圈回战马,掏出弓箭,向他们射来。

    “举盾!”李鼎厉声喝叫,他身边的另一名伍长慌忙从背上取下盾牌,遮挡箭矢。

    满兵的骑射很准,五支羽箭被盾牌遮挡住两支,另外三支全都命中,而且都射在咽喉胸口要害位置。三名岱山军哨探一声不吭的就倒在了地上,其中就包括一名火枪手。

    剩下的两名火枪手慌忙装填火药弹丸,可紧张之下速度比平时慢了许多。

    知道己方只有火枪手能够还击,李鼎和另外一个伍长举盾主要护着火枪手,但很快就又有两名士兵倒在对方箭下。

    两个盾牌都是步兵用的重盾,高约五尺,能护住士兵大半个身体,可是盾牌只有两支,却要护着七个人,自然不可能全部遮挡住。

    好在剩下的两个火枪手已经装填好火枪,等对方另一轮箭雨射过,闪身出去,向对方开火射击。

    能选入哨探的士兵都是最优秀的,这两名火枪手的射击很准,加上双方也就五十步的距离,两枪分别命中,两个满兵惨叫着掉下马来。

    两个同伙被射中,剩下的三个骑兵大惊,慌忙把弓箭射向这两名火枪手。李鼎和另外一个伍长连忙举盾把火枪手护住,三支羽箭都插在盾牌上。

    两名火枪手重新装填火药,其他士兵则矮身躲在了盾牌之后。

    然而两只盾牌不可能遮挡住所有部位,一个满兵一箭射中一名士兵露在外面的腿上,那士兵惨叫着往外一动,却被另一支羽箭射中脖颈,惨叫戛然而止,他一声不吭的倒在地上。

    现在就剩下李鼎和那名伍长,还有两名火枪手。

    火药再次装填完毕,两名火枪手闪身准备射击,还没等开枪,一支羽箭飞来,正中一名火枪手咽喉。原来三名满兵中其中一个已经张开了弓,时刻准备着射击。

    剩下的火枪手勾动扳机,子弹旋转着击中另一名满兵的胸口,穿透他身上的铠甲,射入他的腹部,受到身体的阻挡,子弹改变了方向,把他腹内搅动个稀烂。

    看到同伙接连被射中,剩下两个满兵大怒,驱动着战马,向着剩下的岱山军士兵杀来。李鼎三人把身体躲在盾牌之后,手中的长枪从盾牌的缝隙伸出,斜斜的指向来袭的敌骑。

    剩下的骑兵只有两人,却控制着十来匹战马,五十步的距离虽然不够战马完全提起速度,可产生的冲击也不是盾牌能抵挡。

    两支长矛刺进了两匹战马的胸腹,然而巨大的冲击把盾牌撞的四分五裂。三个岱山军士卒都满嘴喷血的被撞到在地。

    一个满兵狞笑着,挥刀把剩下的满名伍长脑袋削了下来。而另一名满兵的钢刀则被李鼎翻滚着闪过。

    拉住缰绳,两名满兵转马想再次杀回。

    “砰”,最后那名火枪手扣动了扳机,一名满兵被射中,摔倒在马下。

    仅剩的一名满兵眼睛都红了,厉声咒骂着,纵马向火枪兵而来,巨大的铁蹄正踏在火枪兵的胸口。

    火枪兵发出凄厉的惨叫,胸口被踏出一个大洞,肋骨断裂,内脏破碎,眼看着不能活了。

    李鼎刚站起身来,就看到这幅惨状,他厉喝着,跃身而上,手中的长枪重重的扎进那个满兵的腰中,满兵回手就是一刀,削在了李鼎肩头。

    蹒跚的走着,给每个满兵身上都补了一刀。李鼎拉住一匹战马,翻身而上。

    路过小桥时,把取自火枪手尸体上的火药洒在木桥上,上面覆盖衣物茅草,放了一把火,策马而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 对阵

    ps:一写到战斗就头痛,想写的真实真的很难。

    七月的太阳高高挂在天空,流火一般的阳光照在大地之上。

    胶州的城南一片空旷,昔日的嘈杂没有了踪影,唯有留下的一片片破败的棚屋,然而棚屋的主人已经离去,极目远望尚能看到他们向东而去的背影。

    黄凤舞站在树荫下,一手轻抚身边战马的脖颈,滑溜溜的满手的是汗迹,而顶盔挂甲的她更是汗流浃背,无风的天气,虽是站在树荫下也挡不住流汗。

    一千七百岱山舟山联军也席地坐在树荫之下,虽是坐着仍然排列的整齐。

    李鼎带来的消息任思齐已经派人通报了黄凤舞,黄凤舞知道一座点燃的小桥根本无法阻止一支大军的脚步。

    黄凤舞只希望满兵能来的更晚一些,那样离开的百姓会更加的安全。其实以黄凤舞的想法,任思齐也应该带着三千新兵随着百姓一起离开,完全由自己断后就是。只要能阻挡满兵一阵,百姓们就能安然乘船离开。

    任思齐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黄凤舞,那就是他担心这一千七百步兵根本不是满洲兵的对手。若是失败,根本逃不出满兵的屠戮,而这些士兵是岱山军现在仅有的陆战精锐,不容有失。

    所以任思齐的想法就是,黄凤舞带兵出城阻挡一阵,若是百姓们走远而满兵不到的话,则立刻进城防守。由胶州城在,加上新募军有近五千士兵,完全可以和一千多满兵打上一场,凭借城墙完全可以击退满兵的攻击,然后再撤出城去,退到胶莱河畔上船。

    而且任思齐心里隐隐有个心思,那就是和满兵鏖战一回,检验检验岱山军现在的实力。以往的历次战斗,岱山军大都取得了胜利,可以前的对手实在太弱。现在面对的是东方最强大的满人士兵,,最能检验出岱山军的战力。

    此次的满兵只有一千多,而岱山军老兵一千七百,新兵三千多,近五千大军还有城池可守,若是这样还不敢和满兵作战的话,以后就别再提什么拯救国家民族!

    黄凤舞当然不完全了解任思齐的心里,可是她却有着比任思齐更强烈的求战**。

    百姓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黄凤舞刚要下令全军回城,忽然城头传来一阵锣声,那是用来传递敌情的信号。于此同时一阵马蹄声传到耳边。

    有满兵绕城攻来!

    黄凤舞连忙下令全军起立,刚排好阵列,就看见远处城池拐角处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雷鸣一般。

    “布阵!”黄凤舞一声令下,跟着她身后的鼓手敲起了腰鼓,一千七百步兵面向西方,排出了一个长方形的阵列。二百火枪手在阵前一字排开,后面第一二排是举着方盾的长枪兵,再后面则是又两排长枪手。

    刚布好阵型,就看见数百骑兵从西边席卷而来。

    马蹄声声如奔雷震慑人心,数百匹战马快速奔驰的阵势是如此骇人,骑兵还在一百多步外,奔驰时所带来的寒风已经扑面而来,也许那不是寒风,而是明军士卒心底生出的寒意。

    在江南从来就没有大队的骑兵,岱山和舟山的士兵也根本没有见过骑兵奔驰时的阵势。看着高大的战马快速向着自己本来,没有人怀疑若是被撞上的话肯定筋断骨折。

    明军士兵们一个个的脸色发白,一个个战战兢兢的双股发抖,若不是平日里严格的训练,估计好多人肯定会转身就逃。

    数百骑兵奔驰的阵势尚且如此,若是数千数万铁骑,那又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黄凤舞骑马站在阵中,脸色同样苍白。任是她武艺精湛、熟知战略,也没见到过大批骑兵冲击的情形。可现在不是发呆的时刻。

    “火枪兵准备射击,盾牌手举盾!”黄凤舞的厉声命令穿透力雷鸣般的马蹄声,传到每个士兵耳中。

    位于阵前的士兵慌忙从背后解下盾牌,放在身前。

    二百火枪手颤抖的双手举起火绳枪,一个个的枪口抖动着怎么也无法瞄准。

    满清的骑兵速度极快,两百步,一百步,快速的向明军阵列扑来。

    “砰”一个明军火枪手面对奔驰而来的战马,实在太过紧张,抖动的双手不由自主的钩动了扳机。

    听到他的枪响,其他火枪手不约而同的开枪发射。两百法子弹如雨一般向着满清骑兵泼去,然而射中的却寥寥无几,只有几个满兵摇晃着从马上掉下,其他人则熟视无睹的继续策马冲击。

    一百步的距离已经超过了火枪的射程,明末时火绳枪的有效射程也就五十来步(八十米),超过这个射程命中率低的可怜。

    “混蛋!”黄凤舞忍不住破口大骂,立刻下令火枪手退到长枪阵列之后。

    两百火枪手如释重负一般掉过头来,从盾牌兵闪开的间隙回到长枪手之后。

    “举枪!”随着黄凤舞的命令,第一牌的长枪手长枪从盾牌的缝隙中伸出,第二排的长枪手则吧长枪枪杆放在第一排长枪手肩头,第三排长枪手的长枪则指向半空。

    一千多支长枪从方阵伸出,像刺猬一样尖刺指向敌人。

    如此阵列,黄凤舞相信就算满骑兵再精锐也不可能突破。

    两百名火枪手垂头丧气的列在阵后,沉默无语的装填着火药子弹,刚才那一轮的射空让他们羞愧无语。

    黄凤舞无暇理会这些火枪兵,怒目圆睁的看着远方越来越近的满兵铁骑,单手握紧因枪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厮杀。

    然而当满清骑兵冲到步兵方阵不到五十步时,骑兵们纷纷抓紧了缰绳,战马在阵前转了半圈,向着方阵两头弛去。

    在撞击长枪阵前,满清骑兵竟然退缩了不成?明军士兵们纷纷心里送了口气。

    满骑兵的变阵很快很流畅,眨眼的功夫,三百满骑兵由纵列变成了横阵,并把马头对准了方阵。

    他们想干什么?就在明军士兵心中疑惑之时,就见满骑兵纷纷把手中武器挂起,从背后取下弓箭来。

    一个个在马上弯弓搭箭,如雨一般的箭矢向着明军队列飞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 方阵被满兵击破了

    ps:这一周单位事情极多,白天基本上没有码字时间,所以更新有点晚,见谅。另外,作者君实在不太会写战斗,所以写的很慢。

    满骑兵的阵列变换的很快,明军士兵还未回过神来,数百箭矢已经照头射来。

    “举盾”黄凤舞高声喝令道。前排的士兵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盾牌,把整个阵列护在盾后。

    大半的箭矢被盾牌挡住,却还有少数箭矢透过盾牌的缝隙射入阵中。

    闷哼声接连响起,好些明军士兵被箭矢射中。能发出痛呼声还算好的,因为满兵的箭射的极准,好些士兵被射中了面门咽喉的要害,一声不吭的倒在了地上。

    一支箭射罢,满兵们又回手抽出一支箭打在弓上,略微瞄准之后再次射出。三百满兵,射出的箭矢却如飞蝗一般,首尾相连,简直无穷无尽。

    而且满兵射的箭极为刁钻,专拣明军的面门咽喉等护不住的地方射击,就算一些士兵穿着盔甲,也防不住满兵精准的射击。

    黄凤舞舞动手中的长枪,不停地拨打着飞来的箭矢,她心中暗暗的庆幸,若非前些时日与王鳌永的绿营兵战了一场,了解了己方的弱点,在防御方面下了些功夫,今天这一战,恐怕就这三百满兵的攒射,己方就得吃大亏。

    “火枪手呢?开枪射击!”虽然有盾牌遮挡,还有部分士兵身上穿着盔甲,可还是不停的有士兵被满兵射到,只挨打不还手可是不行,黄凤舞急令火枪手开枪射击。

    火枪手们大都已经装填好了火药子弹,有感于头一轮开枪的冒失,他们变得沉稳了一些,心头的恐惧减少了很多,端枪的手也变得稳了一些,一个个端着火枪从前面的长枪手缝隙之中向着远处满兵瞄着。

    听到黄凤舞的命令,火枪手们勾动扳机,“砰砰砰”,响声接连不断,四十来步的距离,已经在火枪的射程之内,清兵又端坐马上,目标非常明显。

    一轮射击之下,足有三十多个满兵惨叫着从战马上掉落。其他满兵顿时调转射击的方向,向着明军阵后抛射。

    由于前面几排长枪兵的遮挡,满兵无法对位于阵后的火枪手直射,只能采取抛射的方式。抛射比直射准头差了好多,可也更难防。几十名正在低头装填火药的火枪手被从天而降的箭矢射中头颅后背,岱山军仅有的一百多幅盔甲主要分给了军官,火枪手们身穿是布衣军装,根本没有什么防御力。

    清兵的一轮抛射,岱山军火枪手至少有三四十人被射中。

    当然不能站在这里任由满兵弓箭射击,黄凤舞下了命令,全队向前,准备和满兵进行肉搏。

    随着黄凤舞的命令,四个鼓手敲起了腰鼓,长枪手们踩着鼓点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前进,前排的盾牌手高举着盾牌,把行进的队列牢牢护在阵后。

    看到明军长枪方阵向己方杀来,剩下的两百多满骑兵立刻拨马后退。失去速度的骑兵和步兵长枪方阵厮杀,那只有被屠戮的份。

    趁着满骑兵后退的时机,岱山军的火枪手又射击了一轮,把十来个满兵射落马下。看到满骑兵后退,黄凤舞当即下令全军停止追击,缓缓后退。

    敌军这三百骑兵只是前哨,其后面必然跟着大队的满兵,黄凤舞打算带着全军撤退回城,靠着城墙抵御敌军的攻击。

    然而还未等明军后退几步,逃走的满骑兵又圈马杀将回来,这次却是停在了五十步之外,向着明军阵列射击。

    满兵的弓箭用的大多是射猎用的短弓,威力大射程却短,五十多步的距离即使能射中,除非命中要害,也只能造成轻伤。

    黄凤舞知道满骑兵的目的就是延迟己方的后退,好等着大队人马到来后围歼明军。

    即使知道满兵的目的,黄凤舞偏偏无法下令立刻后退,若是阵形散乱给了敌人可乘之机,就面前这近三百骑兵,足以击溃己方的阵列,那时只能任由敌人屠杀。

    可满兵主力应该快要到了,黄凤舞脑子紧张的思考着,下令火枪兵装填好火枪戒备,然后除了第一排持盾牌的其他长枪手缓缓后撤。

    看到一部分明军后退,满兵策马逼近了一些,就这时,一半的火枪手纷纷开枪,然后在盾牌的保护下缓缓后退。

    看到明军火枪手开枪,再次装填火药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对方的方阵单薄了许多,满骑兵领兵的甲喇额真看到了破敌的希望,当即下令全军策马冲阵。

    还剩下的两百五十多满洲骑兵当即把弓箭挂在身后,拍马向明军阵列加速冲去。

    看到满骑兵向己方阵列冲来。黄凤舞当即下令变阵。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