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间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指间沙-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起意会老家看看是因为洁如的一个梦。儿子拉痢不止,连海城最权威的人民医院的最权威的儿科大夫都束手无策了,有人便告诉洁如,还有许多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不妨一试,譬如说,孩子是不是给什么吓着了。也许找一个有些神通的神婆给看看,给叫上一叫,也许会有奇效。我和洁如从来就不信什么神鬼之说,再说刚满半岁的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如的,除了吃喝拉撒睡,他知道害什么怕,丢什么魂?
但是,连头孢、先锋之类的高效抗菌药都用上了,孩子还是屁股一抬就是一汪黄水。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便扫听到一位神婆给看了看。神婆念念有词地叨念了半天,又把了把孩子的脉说,孩子的奶奶想孙子了,你们必须让孩子的奶奶见见孩子。
我说孩子的奶奶早就去世了,怎么见?
神婆将眼珠一翻,道:“正是因为她去世了,这才让孩子拉肚子,借这事表明她想人了。”
抱着孩子回了家,当天晚上洁如便作了一个梦。梦见在老家的老房子里,洁如抱着孩子在炕下走动,孩子的奶奶花白着头发盘腿坐在炕头上边抽烟边数落着我,我则跪在地上一声不吭。
鬼神之说,远不可信,可是洁如的梦却分明有些离奇。母亲在世的时候是抽烟的,这事我从来就没有跟洁如说过,她怎么会梦到母亲在抽烟呢?
急病乱求医。看着孩子一日日瘦了下去,屁股眼儿拉痢拉得发红,痛得哇哇大哭,让人心头发痛又发酸。姑妄之言,权且姑妄信之,也是无奈之举。便借着一个没有加班任务的星期天,拉上洁如,抱上孩子回到了老家。在父母的坟前焚化了纸钱,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然后我领洁如去村北看烟波浩渺的水库,去村西看我曾捉出过13斤大黑鱼的西湾,去村东看那眼当年差点儿把我变成水鬼的大井,去村南看推着一小车地瓜不留神推进路边沟里摔得鼻青眼肿的人工渠,去看在风雨飘摇的十三年里支离破碎成一堆黄土的曾为我遮风挡雨二十年的老屋底子……一路上洁如怪怪的眼神里透出莫名其妙的神情,她显然无从理解一个半拉子城里人的关于故乡的情结,因为连我自己也搞不懂为什么一踏上这块贫瘠的黄土便进入一种魂不守舍的状态。
在老屋里我度过了父溺母爱的童年,然后便看着父亲泡胀的尸体从泱水河下游一丛河苇中捞起,被装棉花的大袋子裹起,一声马嘶奔了火葬场,看着母亲被盛进一个廉价的小匣子,随着一声干脆的摔盆声我完成了从娇生惯养到孤苦无助的演变。在老屋里,我点一豆昏黄的煤油灯,咬牙切齿发愤苦读,立志混出个人样来证明我父母生我、养我的意义;在老屋里,我搂着母亲遗下的那台收音机,独拥一床多年未拆洗的棉被,疯狂寻找那来自寒冷冬夜深处的一丝飘摇的音乐、一段遥远的话语、一种温暖的寂寞……老屋二十年,从懵懂无知到初谙世事,从大雪纷飞里降生到含泪踏上异乡的旅途,太多太多的记忆老屋里盛着,虽然痛苦多于欢乐,难堪多于舒心。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等我明白苏芮为什么将那首《橄榄树》唱得如此凄清的时候,我到到省城上学了,老屋也坍塌了。借一把吉他随着苏芮我常常把自己弹得泪流满面,我可以说我从那爿长满红高粱的土地上来,但是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兄弟姐妹,连那三间低矮的老屋都不复存在,哪里还是我的故乡吗?这时候莱蒙托夫便告诉我了:“哪里有爱情,哪里就是你的故乡”, 便满怀希望地投入到构筑第二故乡的梦幻中,想藉此重建故乡的感觉,谁知满腔的话语还没有说出,车笛一声,我便被一辆逢站必停的普快列车拉回了故乡。是洁如一针一线地帮我缝起了关于家的梦,带着梦想和感激,在城市遮天蔽日的楼丛里我们谋得了偏安之所并延续了我们的生命,想想日益现代化的家居摆设,看着眼前凄风苦雨中度过的老屋底子,心下不免感慨万千。我很清楚,象我这样营营苟苟衔草造窝的人,在城里一拍子下去至少能打死十个,但我敢肯定,象我这样沉浸在关于故乡老屋的记忆里无法自拔的人绝对不多。——原认为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跳跃之后,我会彻头彻尾地把自己从外表到内心过渡为一个城市人,潇潇洒洒地将攀系在老屋里的二十年光阴的痕迹涤荡一空。但我却越来越发现自己其实就是那棵将藤蔓伸到邻家并偷偷结了一个瓢的歪把子葫芦,炫耀了半天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根终究还是在自家天井的墙根,在泱水河边上那个小小的村子里。
楼林层层,老屋不复,茫茫人海,何处我家?“我自来出来,自往去处去”,佛家仿佛早有谶语了。
7
就在我们一家三口在老屋旧址前徘徊再三,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一株刚刚长出柔嫩绿芽的槐树苗的时候,电话响了。
简攸敏告诉我,我的乌鸦嘴的确乌鸦无比,正如我所预料,霞光集团不妙了。
我心头一震,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简攸敏告诉我,如果我现在赶到人民医院传染病科的话,也许还能见到一个人。
那个人姓成名达,叫成达。
前言
    前言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楚大夫屈原留下的作品不算很多,但是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风》、《骚》并提,好象便是“风骚”一次的来历。我们今天所见屈原的作品,皆出自刘向辑集的《楚辞》,含《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招魂》等共计二十五篇。当年我专注于《楚辞》研究的时候,我曾经跟我的学生大放厥词:“读屈原根本不要看其他的作品,一章《渔父》、一阕《山鬼》,足以。”并且告诉他们,读《渔父》也不要全读,只要品透其中两句话,便可以受益一生。一句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教导我们做人要夹起尾巴,挨枪子的总是出头鸟;另外一句便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教导我们要适应环境,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在《山鬼》里面,那位多情的女山鬼,骑着虎豹,披着松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从大山深处采来了灵芝要送给她的恋人。这样一位集美丽、多情、有能力、还充满野性于一身的女子,谁人不想,谁人不爱?岂不正是我们这些浊世男人梦寐以求的佳偶?
源自《渔父》和《山鬼》,便有了这部《指间沙》。书中的男主角王良由清到浊、再由浊复清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入世和出世的过程,书中的瑰湄也正是一位集风韵、多情、权力欲一身的奇女子。虽然这两人名字的谐音不是很朗朗乾坤,但是也只有读者大人自己去细细品味了。
本书稿曾以《春江水暖》的名字在新浪网读书频道上挂过部分章节。原名盖取意于那句三岁孩童都会背的唐诗“春江水暖鸭先知”。因为本书中的主人公王良是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学生,展现在他的面前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啻于面对一条刚刚开冻的江水,他不知道江水的深浅,也不知道江水的冷暖。偶然的机遇让他成为女市长的情人,其角色也类似于现下社会上沉渣泛起的色情行当中专为富婆们提供性服务的男妓,只不过他显得略为高级一些而已,但是总也脱不出“鸭”的范畴。综上因素,便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但是,人物的性格总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的。从揭露现实当中某些不正常现象的初衷开始,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无法掌控他们了――不是因为他们的“恶”,而是因为他们的“善”,是他们自身性格中潜在的善良融化了我对他们的冷漠和鄙视,是他们人性中的真诚和无奈驱使着我手中的笔,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故事中的人物也许都有些卑鄙,也谈不上高尚,但他们都是在认真、执著地生存着。为了生存,或者为了更好地生存,他们主动或被动地干了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干了一些为现实所不容的事情,这些都可以理解,可以同情,但是绝对不可以效仿。因为效仿的后果,除了监狱和坟墓,我考虑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去处。
至于本书最终定名为《指间沙》,主要还是因为主人公性格和命运不自觉发生逆转所致。由痛恨变为同情、由嘲讽变为叹息也是一个过程。2005年11月份起意动笔,到2006年7月份一稿出来,接近九个月的写作时间里,憨哥周边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有亲人和同事的故去,也有工作上的变迁,有形势的变化,也有情绪上的波动。一个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总要学会思考的,不管思考得深刻与否。尤其是身边的一些同事,生时位高权重,眼高于顶,死后一年不到老婆嫁人、孩子改姓,他的努力、他的奋斗到底来是为了谁?他生前积攒了大笔的存款、留下了好几处房产,他死后又能带走了什么?除了几声他已听不到的哭声,除了一个精致的骨灰盒,除了占有几平米的仅仅能安下一方墓碑的土地,他还是两手空空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管他还有多少的不舍,不管他还有多少的留恋,死者要对生者说的话,反正我是听不见的。
没事的时候经常上网逛逛,那日偶然间听到了一首平和优美的歌,一不小心拨动了我几近麻木的心弦。忙借助百度“度”了一下,原来这歌名字叫做《指间沙》,一位不知名的女歌手的上乘佳作。当时正为已经发生逆转的故事发愁,因为本故事再叫《春江水暖》显然已经不再合适,但是一时之间又找不到更合适的名堂。“指间沙”这三个字背后蕴含的意味正好吻合了故事主人公的命运,用它来作为书名再合适不过了。
本书写作过程中,采用了一些传播在网络间的资料和素材,在此已无法一一列出并一一致谢。在此,憨哥抱拳弯腰,一躬到底,一并谢过。
初稿于二○○六年七月八日
二稿于二○○六年八月二日
正文
    前言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楚大夫屈原留下的作品不算很多,但是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风》、《骚》并提,好象便是“风骚”一次的来历。我们今天所见屈原的作品,皆出自刘向辑集的《楚辞》,含《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招魂》等共计二十五篇。当年我专注于《楚辞》研究的时候,我曾经跟我的学生大放厥词:“读屈原根本不要看其他的作品,一章《渔父》、一阕《山鬼》,足以。”并且告诉他们,读《渔父》也不要全读,只要品透其中两句话,便可以受益一生。一句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教导我们做人要夹起尾巴,挨枪子的总是出头鸟;另外一句便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教导我们要适应环境,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在《山鬼》里面,那位多情的女山鬼,骑着虎豹,披着松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从大山深处采来了灵芝要送给她的恋人。这样一位集美丽、多情、有能力、还充满野性于一身的女子,谁人不想,谁人不爱?岂不正是我们这些浊世男人梦寐以求的佳偶?
源自《渔父》和《山鬼》,便有了这部《指间沙》。书中的男主角王良由清到浊、再由浊复清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入世和出世的过程,书中的瑰湄也正是一位集风韵、多情、权力欲一身的奇女子。虽然这两人名字的谐音不是很朗朗乾坤,但是也只有读者大人自己去细细品味了。
本书稿曾以《春江水暖》的名字在新浪网读书频道上挂过部分章节。原名盖取意于那句三岁孩童都会背的唐诗“春江水暖鸭先知”。因为本书中的主人公王良是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学生,展现在他的面前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啻于面对一条刚刚开冻的江水,他不知道江水的深浅,也不知道江水的冷暖。偶然的机遇让他成为女市长的情人,其角色也类似于现下社会上沉渣泛起的色情行当中专为富婆们提供性服务的男妓,只不过他显得略为高级一些而已,但是总也脱不出“鸭”的范畴。综上因素,便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但是,人物的性格总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的。从揭露现实当中某些不正常现象的初衷开始,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竟然已经无法掌控他们了――不是因为他们的“恶”,而是因为他们的“善”,是他们自身性格中潜在的善良融化了我对他们的冷漠和鄙视,是他们人性中的真诚和无奈驱使着我手中的笔,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故事中的人物也许都有些卑鄙,也谈不上高尚,但他们都是在认真、执著地生存着。为了生存,或者为了更好地生存,他们主动或被动地干了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干了一些为现实所不容的事情,这些都可以理解,可以同情,但是绝对不可以效仿。因为效仿的后果,除了监狱和坟墓,我考虑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去处。
至于本书最终定名为《指间沙》,主要还是因为主人公性格和命运不自觉发生逆转所致。由痛恨变为同情、由嘲讽变为叹息也是一个过程。2005年11月份起意动笔,到2006年7月份一稿出来,接近九个月的写作时间里,憨哥周边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有亲人和同事的故去,也有工作上的变迁,有形势的变化,也有情绪上的波动。一个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总要学会思考的,不管思考得深刻与否。尤其是身边的一些同事,生时位高权重,眼高于顶,死后一年不到老婆嫁人、孩子改姓,他的努力、他的奋斗到底来是为了谁?他生前积攒了大笔的存款、留下了好几处房产,他死后又能带走了什么?除了几声他已听不到的哭声,除了一个精致的骨灰盒,除了占有几平米的仅仅能安下一方墓碑的土地,他还是两手空空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管他还有多少的不舍,不管他还有多少的留恋,死者要对生者说的话,反正我是听不见的。
没事的时候经常上网逛逛,那日偶然间听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