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尘缘- 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皇喘了一会气方有了点力气道:“力士他们说的是清君侧诛国忠。现下国忠已死这些军士怎地还围了朕不放?”

    “这个”高力士显得极是为难跪伏在地完全不敢抬头吞吞吐吐地道:“禁军说相国乃是外戚。杀了国忠那个贵妃也是留不得的。如若不答应他们就要就要”

    明皇颤声道:“就要弑君?”

    高力士只是磕头给他来了个默认。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明皇最后一丝气力也失只喃喃地道。

    杨玉环幽幽一叹道:“妾身本是蒲柳之姿却得陛下多年恩宠人生如此复又何求?今日臣妾若能以一身换得陛下圣安心愿已足。惟愿来生再得相伴。”

    说罢她盈盈跪倒向明皇拜了三拜再起身向高力士道:“还需公公相助。”

    高力士始终垂头轻声道:“娘娘如有吩咐老奴莫敢不从。”

    杨玉环一咬牙拉开殿门步出殿外。高力士小步疾趋紧随而去。荒凉破败殿中就此只剩了明皇一个。他早泪流满面手伸向杨妃背影似是要将她唤回来可是从始至终一个字都未能出口。

    杨妃昂出殿一双凤目左右扫过庙外本是鼓噪不休的千余名禁军士卒登时鸦雀无声。千对目光刹那间全落在她那泪痕隐现、凄婉无双的脸上。

    似乎瞬间天色也暗了几分。

    杨玉环看过千名禁军最后望定龙虎大将军杨玄礼轻声道:“玉环今日就死并无怨言。只是不知玄礼公可否看在陛下面上给玉环留个全尸?”

    杨玄礼见她和高力士这般出殿自是知道先前的谋划有了预想的结果但未料这深宫弱女竟是脚步不乱声音镇定在杨玉环莹莹眼波注视下竟是不由自主移开了眼睛退后一步沉声道:“这点小事玄礼还可办到。”

    杨玉环点了点头轻叹一声便向东侧偏殿行去。她艳名曾冠天下这十余步行来亦是端庄凄婉恰若海棠经霜梨花带雨。前路上的禁军士卒均自行退后给她让了条路出来。这些士卒本是恨不能生啖杨妃血肉可是真见到这个玉人引颈就死时他们却忽然觉竟再也恨不起她来。

    杨玉环入偏殿后高力士也跟了进来将殿门仔细掩好。杨玉环一边慢慢将头上金钗解下青丝散开一边道:“有劳公公准备了。”

    高力士应了一声寻个凳子登了上去将三尺白绫搭在梁上结了个死结。然后下来仔仔细细地将凳子擦得干干净净就侍立一旁默不作声。

    玉环跪坐于地将身上明皇所赐佩玉、钿一一最后玉手摸到那支顶端四蝶纷飞下垂琳琅珠玉串饰的紫磨金步摇不由停了一刻方才取下来与其他饰物摆在一起。她解去沉重的外氅只着纯白素衣在高力士搀扶下登上木凳将一颗臻探入白绫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幽幽地道:“原来这就是帝王之情呀”

    高力士始终低头垂目也不知是否听到了。

    咣当一声木凳翻侧滚了几滚撞到了殿角的墙壁这才停下。

    飘飘荡荡之际她只觉得自已身体越来越轻眼前也渐渐模糊有如缓缓没入华清池中温泉滑水般此乃魂魄即将离体的先兆。杨玉环确是毫不慌张她早有定计抱元守识任顶心处玄窍徐徐打开。一缕灵气飘荡而出倏忽间投向远方而三魂七魄也随之而动向顶心玄窍处行去欲随那缕灵气离体而出还归灵墟。

    杨玉环身怀道行岂同常人?禁军骚动、国忠伏诛时她早一一听在耳中。只是大势已至此非一人之力可挽回。接下来禁军将矛头指向她也是意料中事于情于理均是要斩草除根的。她思前想后已有决定如若现出本身杀了这些武夫又于事何补?

    事至今日她已有些心灰意冷不若就此抛却这具皮囊将魂识回归灵墟再和本师徐图后计。只要魂魄安然脱走以灵墟的洞天传承秘法再寻一具好皮囊复生也好转世也罢都不是太难之事。

    然而那缕魂魂魄一到顶心玄窍如同撞上厚重墙壁竟然悉数弹了回来!杨玉环吃了一惊再次催运魂魄却仍在大开着的顶心玄窍住弹回!此刻她的本体已气息息奄奄不过仍是心识守一并不慌张依师门秘法连开眉心、下颌、后脑、檀中、丹田、会阴、足心诸道玄窍一一试过。可是她全身上下就如同被裹上一层无形桎梏任魂魄如何辗转冲突就是不能脱出这副皮囊!

    此时杨玉环方才开始骇然她体内元气迅消散魂魄也越来越是无力然而灵觉神识却较以往成倍地清晰起来也就觉察到项中白绫上那隐隐约约、苍苍茫茫的一点天地灵气。这点灵气若有还无更难得的是与天地实为一体任你道行通天若非有心察探也休想能够觉这条白绫的与众不同之处。然而被这白绫套上绫中气息即刻与她本身真元融为一体不光锁住她全身上下玄窍还镇锁住她体内残余真元令得她全身乏力直比一个普通弱女子还要不如。如此一来她一缕魂识便要被封在这具皮囊之内俱化尘土。

    于这回光返照的刹那杨玉环心头忽然一片明亮她用尽余力竭力叫道:“原来是你”

    高力士终于抬起头来道:“娘娘休怪老奴三十年前已入了道德门墙。”

    杨玉环本体已到生死极限本能地开始最后的挣扎而魂魄却没有半丝脱体迹象她心知大势已去恨道:“你瞒得真好。竟然没有半点道行”

    高力士叹道:“老奴若非对修道一窍不通又怎能瞒得过娘娘法眼?帝王家虽然无情可娘娘也算是性情中人既然已对陛下许了以死相报怎好仅留个皮囊在此?老奴擅自作主帮一帮娘娘。您安心上路吧!”

    杨玉环樱唇开合似还想说什么却再也提不上气息来满头青丝渐渐垂寂。

    山神庙正殿中明皇呆呆坐着目光游移不定也不知在这破败的小庙中看些什么。当目光落至脚前青砖地时明皇忽然宛如回了魂般大叫一声站起身来!

    那片青砖地上其实除了数点水渍再无其它。可明皇分明记得片刻前杨妃方在这里跪过那数点水渍除却了她的临别清泪能是何物?

    明皇踉跄奔向殿门叫道:“人呢?来人呀!力士力士?”

    明皇用尽力气一把拉开殿门恰见高力士疾步赶来刚好奔到门口见到明皇忽然出殿赶紧跪下。

    明皇也不知哪来的力气竟一把拎起了高力士道:“朕的玉环在哪里?快带朕去见她朕要与她同生共死!哪个想杀她的连朕一起杀了便是!”

    旁边的龙虎大将军杨玄礼听了面色阵青阵白悄悄退了下去。

    高力士苦笑道:“陛下娘娘她已经葬了。”

    明皇胸口如被大锤猛击面上血色尽去。他顺着高力士的目光望去却只见到东那座已经坍塌的偏殿。

    想必那一缕芳魂正在这断壁残垣下宛转低吟。

    明皇须尽白形容枯槁刹那间若老了十岁。许久他方挥了挥手也不回殿也不乘车独自向西蹒跚行去。高力士急忙跟上扶好却不敢劝明皇披衣登车。杨玄礼并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也不敢登车骑马俱都跟在后面步行。千名禁军纷纷收拾营帐辎重护驾西去再也无人喧哗。

    昼去夜来马嵬坡上千树万树梨花忽然一夕花开漫山遍野尽作槁素。更有风吹残花无数恰如雪落霜飞、星坠胜雨。

章一 奈何途 一() 
卷四忽闻海外有仙山

    章一奈何途

    长安四门大开数万妖卒滚滚而出一路西进一日功夫已进百余里抵达马嵬坡下。

    马嵬坡前此时千树梨花早谢万朵碎玉飞琼尽化浮尘泥土。

    “停!”

    纪若尘军令一出数万妖卒便齐齐停住脚步如臂使指。随后软轿轿帘掀开纪若尘自轿中步出先环顾四野再向随行将军们吩咐几句各将军便率领部众守住了各处交通要道将马嵬坡围了个水泄不通。

    纪若尘则不动真元神通一步步慢慢向坡顶山神庙行去。道路两旁尽是有些年月的梨木一棵棵生得枝杆盘虬根枝间尽是岁月风尘。当此隆冬时节梨木本该生机俱寂潜藏深眠以待来年开春时节才是。可是这山间的梨树却是刚刚勃随即凋然零落、委顿成泥转瞬间繁花落尽、生机消逝充满了怨怼愤恨。

    纪若尘信步上山之时神识早覆盖了整个马嵬坡此地之事已大略猜出十之六七。只是他即不知道为何自己当日心中会忽然悸动也不知为何这满山梨木看上去如此怨戾。

    当他进入山神庙站在庭院中时神识已如水银泄地布满了整座小庙将点滴气息一一汇聚重行在识海中映出。于是纪若尘便看到千名禁军鼓噪叫嚷挥刀抢枪要冲进庙中。众内侍和侍卫用身躯死死护住庙门将军卒据之于门外。正殿中明皇面色苍白如纸正向伏地不起的高力士说着什么。接下来便见杨妃与高力士出了正殿向东偏房行去。再下一刻则是杨玉环悬于三尺白绫然后高力士指挥众军士将偏殿推倒权做掩埋。

    看到杨玉环将三尺白绫绕在颈上时纪若尘脑中猛然炸起一记无声霹雳刹那间被震得一片空白!

    这一刻他看不见也听不见只觉得周身肌肤如炙似乎身旁尽是熊熊凶焰随时可将他烧成一堆焦骨!

    虽然纪若尘修为早已今非昔比然在这烈焰焚城中却始终难辩真幻。他勉强张目四望但见视线所及处尽是熊熊烈焰透过吞吐的火焰扭曲的烟气勉强可看清些燃烧着的楼宇亭台、倾颓中的参天古木。他在烈焰中强自张目刚看得短短片刻眼中即是一阵刺痛这烈焰焚城旋即暗了下去一切复归黑暗。原来他的双眼竟被灼得一时不能视物。

    只是虽然世间尽墨可那渐行渐远的背景却清晰起来于是那浮自心底的痛也便再也掩盖不住。

    纪若尘一声大叫猛然自黑暗中挣脱出来。他双膝跪地全靠双手撑着才没有倒下去身上冷汗阵阵涌出早将他单薄衣衫浸透。汗水涔涔而下在他身下汇成一汪小水。

    好不容易纪若尘才喘息稍定全身上下如欲虚脱不仅真元空空如也就连体力也所余无几。山河鼎内一片冰冷冥莲尽失灵气光泽只莲心最深处还残留着一星湛蓝那是最后的溟炎。

    纪若尘挣扎着站起环顾四周。周围仍是那座破败小庙院中可见两处残留篝火灰烬早已冰冷。正殿殿门半开里面隐约可见拼在一起的香案。西偏殿尚是完好东殿则已是一片瓦砾。空中早是铅云密布寒风吹过洒下纷纷扬扬的雪片。

    纪若尘运起仅余真元右手一挥东侧偏殿瓦砾纷纷四散落出下面的殿面来。在这废墟下面仅压着一袭华裙却无杨玉环尸身!纪若尘似早已料想到了这结果只是暗叹一声。自在苍野生死博命之时支撑着他坚持下来的理由之一便是复仇可此时真见过杨妃自缢满腔怒火忽如春雪化了渐渐逝去。明皇仓皇西遁后也不过走了百余里妖卒力最迟一日夜功夫就可追上。

    只是明皇虽在可纪若尘已生不起杀心。

    立在这座凄清冷僻的小庙中央纪若尘心底也如这朔风飘雪的天渐渐落寞。他神识归于冥莲莲心与最后那星点溟炎融为一体归于孤寂。在太极殿温养大成的人间帝王气至此渐渐消淡。

    一张一伏合乎天道。对纪若尘来说借太极殿修成的帝王之气已是气势之巅此刻归于沉寂正暗合了大道。

    不过于他内心深处其实也有些想不明白这次的气势消沉是潮生潮落的顺势而为抑或又会是掺着些别的什么。

    待纪若尘步出山神庙时天色已晚鹅毛片大小的雪花纷纷洋洋地落下早将远近群山装点成一片银白。大军来时的官道上也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行路艰难。在这大雪朔风的天气又近黄昏别说是荒山野岭就是官路大道上也看不到半个人影。妖卒虽不若常人那般畏冷但在寒风大雪里站了半天也冻得嘴唇青灰。方圆几十里内惟一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就是坡顶的山神庙。可是有军令在就无人踏上坡顶一步。

    纪若尘径自穿过一众妖卒回到软轿淡淡吩咐道:“回长安。”

    轿旁将军们俱是一怔不禁问道:“大将军明皇最多就跑出了百余里地虽然下了雪可是我等若轻装疾进最多天明时分就可追上他们。属下已验过周围痕迹那明皇身边最多也就一两千的军马啊!”

    软轿中沉默片刻纪若尘方道:“回长安。”

    全文字版小说阅读更新更快尽在支持文学支持!自成军以来纪若尘军令最多只下到第二遍而且从不解释。诸将军也知违逆不得各自散开收拢部队。依着济天下传下的法门各部掉头依序而行片刻功夫又是一只严整大军踏雪夜行向着西京滚滚而去。

    软轿之中纪若尘双眼平视瞳孔中隐约浮现一丝蓝色。虽然软轿封得密不透风他亦不再神游全部神识尽守在冥莲莲心处一点虚无之中可是轿外百丈之地一花一木一雪一尘皆在他心底清晰映出。

    黑沉沉的天空中雪片纷纷落下如同永无止歇。

    于纪若尘来说这场争战至此已然结束。余下的就是安禄山自己的事了。至于这只妖军也不会遵奉除他之外任何人的命令。这只军队青墟战时还有用处青墟战罢也就到了一切该结束的时候了吧。

    不过半载年余之后这些妖卒身上阴气灵力耗尽便会与普通人无异。虽然许多人折了十余载二十来年的阳寿不过身材力气都大了许多灵活迅捷也远常人。特别是这些妖卒都是经历过无数杀阵的本朝这场仗还有得好打无论是郭子仪还是安禄山都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兵丁。他们阵前浴血家人便能多得几年温饱甚至还能添一两亩薄田。乱世当中人命本贱芸芸众生其实也不过这么几个选择而已。

    好在除纪若尘外妖军中还另有一个主事的名为济天下。此人在河北道刮地三尺中饱私囊之余总算尚有一分公心给军中留了不少钱粮。占据西京后济天下更不可能放过这座千年古都。如若等西京也被济天下犁过那为纪若尘效死数月的妖卒也就能有足够丰厚的饷银战死的也该有一份抚恤。

    也不知是济天下真对天地存了几分敬畏之心还是为了掩饰自己对银钱的喜爱他总是号称要在绝境中留一线生机以体上天好生之德。于是凡是被他治理过的地方家家户户皆有余粮可以勉强撑过青黄不接的时节。无论原本是富商大贾抑或只是贫苦佃农只消在济天下治下过得足月便会变得一模一样。济天下逢人便说众生平等本该如此。

    半边神州皆是瑞雪飘飘。如此寒夜本该是一家老小煨在温热炕头喝一杯老酒议邻家短长的时节只可惜自安禄山起兵至今几乎淮河以北皆被卷入战火。神州大地处处烽火抓丁的抓丁征粮的征粮千千万万百姓少有不饥寒交迫、游离失所的。更多人家则在如此寒夜无米可充饥无柴可取暖还要伤悲刚刚被征入军中的父子兄弟。不管是否已传来噩耗乱世之中被征入军中能够生还者十中无一。

    安禄山乃是北地胡蛮性喜悍卒猛将麾下十万大军尽都是本朝一等一的精锐。他又颇知军事深谙兵贵精而不贵多因此虽然攻城掠地却只抢粮并不急着征丁。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三路大军合计征的兵与纪若尘一路相差无已。相较之下封常清自到洛阳后前前后后合计征丁二十万又调民夫三十余万有敢不从者尽斩全家连坐坊里。封常清连场大败下来五六十万男丁能够侥幸留得性命的只余数万。然而这些男丁多丧于安禄山大军之手这笔生灵涂炭、百姓疾苦的糊涂帐也不知该算到谁头上去。

    修道凡俗虽共生在天地之间却实在天渊之别。神州大地虽是战火连天然而对于修士们来说这场战乱正离他们渐行渐远。

    天台山终年云雾隐隐细雨若丝山秀而不软气清而不妖虽是隆冬季节幽谷深山处却仍是碧树葱郁溪水潺潺。

    在一处清幽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