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过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京的过客-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忙问:“搬走,搬到哪儿去了?”保安笑笑说:“徐文生已经搬到天堂他被人杀了!杀他的那个人是小偷,平时见徐文生大手大脚,早就瞄上他了。他的女朋友还没有回来呢。”
徐文生一死,我这部长达100万字的《秦始皇大传》就没有了着落。我李湘辉真的是好晦气,白忙乎了一场。我实在是很不甘心,便又继续在北京呆了一个月,先后把钟离东、伍晓琴、东方一笛、李晓丹和杨小小找来,让他们帮忙想办法。钟离东和伍晓琴去了金台路图书批发市场,邦我找了几个书商,;东方一笛和李晓丹又帮我跑了几家出版社。他们均表示,这类写秦始皇的书市场早就有了几个版本,对我这部长达100万字的《秦始皇大传》不感兴趣。我很沮丧,也很无赖。我感到,先要有物质上的富有,才能有精神上的充实。但是,我李厢辉不属于北京啊!自己眼瞅着口袋里的那点钱越来越少,在北京支撑不了几天了。不知为什么,此时,我特别想回老家,想回故乡。下面的这篇《故乡的远山》的散文,表达了我当时的心情:
故乡,那迷人的云,是那大山幻在天宇的倩影吗?
那被阳光镀亮的丽壳,粉红的宁静,涟漪般柔和,轻灵地吸引着一一我渴求之眼。
百年圆寂的荒梦,化成一种虚拟的神话,成为我童心的记忆。我想将心掏出来掂掂,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你的思念轻重如何?
煎熬也是甜蜜,为了一曲交响的歌。
流水逝去,消尽那么多潮起潮落的日子。淅淅沥沥的呼唤无法寻回童年松球与山楂之梦,只得踮起脚尖向那遥远的日子眺望,在你永不消失的目光中往泪水哗哗地流淌……
一切的经历成为故事,对你的眷念颤巍巍地伫立在思绪的深处,每天不得不在唐上诗宋词里游弋,让干蜡烛般的日子,充实父亲干瘪瘪的心愿和亲友瘦瘦的眼睛,也为你临别时的嘱托。
故乡的远山,等着我吧。
那天的清晨,灰白色的雾气遮住北京的天空,满街雾气蒙蒙的。虽说是草长莺飞的时节,但这里仍然显得清冷,让人也感到心寒。我自己收拾一下自己的行李,把剩下的那些不值钱的东西卖给了一个收破烂的,才得20元钱。我想,这收破烂的也真会趁火打却。
在马路边等出租车的时候,我恍若梦里。于是,我从口袋里掏出烟来,抽出一支点上了。烟吸到一半时,一个提着大皮箱,长得细皮嫩肉的男青年来到了我身边,操着满口闽南话向我问路。自己听了半天才明白,他是刚乘火车从南方来的。听说八里庄鲁迅文学院附近的房租不贵,要找个房子在这儿住下想向我打听哪儿能租到住房。
“我是作家!”小伙子一副很牛的样子,说:“我是来北京做自由撰稿人的,听说北京这儿发展机会满地都是,在文化上相当于法国的巴黎。你不知道吧,我在我们那个地方写文章可是厉害的,人称小鲁迅……”
出租车在宽阔的四环路上飞驰,泪水从我的眼中慢慢地流出来。我一任这泪水不停地流。车窗外,向后迅速倒退的北京城迷蒙蒙一片……
读者朋友,写到这里还是回到这部长篇小说的开头。前面说了,我是1970年2月4日即农历己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立春那天生的,而1970年2月6日是庚戌年正月初一。由于有关专家得出的两种不同答案,所以我时至今日是属“鸡”还是属“狗”,还是搞不清。有人说,属鸡的是“瘟鸡”,一生命运坎坷。也许,我是属鸡的吧。要不我在北京那一年多的时间老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这12年来办什么事不顺利呢?哈哈!不管怎样,在北京的那一年多时间,自己却上了很好的一课。虽然是匆匆过客,但我完成了一次新的认识,一个关于打工仔,关于产品推销员报纸发行员报社信息记者自由撰稿人文章写手与文化的融合以及他的定位的认识,也完成了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问题的认识。我感到:人的一生经历,有一定的命运因素,但徃徃也有更多的性格使然。命运之神安排了生活中的一切,却偏偏不给人们剩下一个“假如”。为此,我李湘辉想说的是:假如生活能从头开始,我仍然不懊悔的是我自己所走过的路,我不怨懑我所经历的一切。假如生活从头开始,我愿意仍然使我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包括所有的不幸和苦难。
这是我李湘辉在北京呆那一年多所取得的成果,一个不需要作任何诠释的成果。愿这个成果在生活中永恒!在生命中永恒!
[全文完]
2006年2月13日2006年3月15日第一稿
2006年12月14日2007年1月16日第二稿
结束语
    《北京的过客》这部小说修改完毕的时候已是深夜,窗外正飘着雪花。记得一位诗人说过:雪花背后是春天。所以我想,这纷纷扬扬的雪花,不正昭示着又一个花红柳录、草长莺飞的时节吗?
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沉浸在《北京的过客》的故事之中:李相辉、钟离东、东方一笛、杨小小、伍晓琴、李晓丹等一个个人物就像站在我面前一样,尤其是主人公“我”李湘辉,每天早晨一起床,他似乎就站在我的面前。我喜欢李湘辉这个角色,真的,似乎他的喜怒哀乐都与我息息相关。他有才华,但却怀才不遇,且命运多劫。我从心底里很同情他,总想给他一些“亮色”,但顺着故事的发展,他的结局还是逃脱不了“离开”命运,成为北京的匆匆过客。这当中,我对他的命运、事业、爱情着了很多笔墨,倾注了大量心血。总之,我爱小说中的这些人物,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一个个无时不在扯着我的心际。
有的读者询问李湘辉是不是作者本人,我确实不好怎么回答。因为可以说是又可以说不是,这似乎很矛盾。其实,说是,是因为这当中有我本人亲自经历的体验。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我在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感受到了首都的繁华,体验到了它的冷暖,同时也接触类似了小说中的这样一群人。几年来,他们仍历历在目,我不得不把他们写出来。说不是,就是两个原因,小说中的“我”是一个20几岁的小伙子,而作者我已经是早过不惑之年的中年人。这是其一。其二是,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不太安分,想闯出一条道路的青年农民。而作者我是已有26年工龄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小说中的着墨不多的“汪副主席”似乎就是我本人的原型。我也曾经担任文联副主席(并为地市一级作协副主席),但很遗憾,我不像小说中的“汪副主席”那样有才气,让读者失望了,抱歉。
白驹在日子里穿梭。我的日子就在缪斯的喜怒哀落间,在修改作品的过程中,悄然流逝。欣慰的是,小说《北京的过客》终于修改完工了。作为新生儿的她,也许对广大读者来说有些不足和缺陷。但她是我对文学,对各位读者的真诚奉献。
小说在《小说阅读网》[首发]、《潇湘原创文学网》[授权]、《都市小说。小说频道。红袖添章》[授权]、《蓝月博客网》[授权]等网站连载以来,深得广大读者喜爱。《梧桐树网》、《书香人家网》、《书海文学网》等网站纷纷转载。《湘乡之窗》网站专门作了链接。《中国作家网》、《湖南作家网》和《湘潭作家网》专门发消息或作了作品推介。在此,本人对上述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要感谢《小说阅读网》的老师首先对我作品的肯定,才使我有信心将她修改出来。在此,真诚的谢谢了!
最后我想再说,一部作品要让人娱悦,但更应该让人思索。我的目的能达到吗?我期待着。
作者
2007年元月17日
[又记]2007年3月和4月,《北京的过客》又相继在《搜狐原创》和《》授权发表,还有《临近清原小说网》等10余家网站转发。点击人数已达100多万人次,注册推荐票(人)数达4500多张(人)。2007年元月,还被《小说阅读网》推荐参加“20062007中国网络文学节”。在复赛的200余部作品中取得了排名第3位、终评入围的100部作品中取得了第16位的良好成绩。
作者
2007年5月15日
附1:《北京的过客》评论四篇
    一、康漠简评《北京的过客》 
文字精粹绝妙,体验和感受幻化成含英咀华的内核,原始自如的生活语境与抗争庸碌生活的形形色色人物,知人论世,搭建起现实的迷宫,唤起读者的探求,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文字魅力将小说推上更高的层面,超越俗世生存,提升心灵境界,但实则并无飞腾,小说敞开的世界中充满辛酸悲苦,滞留着太多遗憾和残缺,但这样的浸泡何尝不是拥有?本小说将引领读者发现自身与生活的对等联系。
  二、淡淡的悲歌 
一个多月前,因文友的荐介,我就开始在小说阅读网上读《北京的过客》。我很喜欢这部小说,看似平易,细细品嚼,却是余味悠长,酷似美酒佳茗。
这部小说,写了那从农村进入大都市的小人物生活,写了那终日为衣食住行奔忙的小人物。作者以一种平民化的视角,以一种悲悯诚笃的情怀,以一种亲切扑质的笔触,去描写底层生活的苦涩与欢愉、哀怨与企望、自尊与卑微,去揭示底层人物人性中的亮点与盲点,让我们感觉在浩浩荡荡的时代大嘲中他们的生存格局和心路履痕。
我读《北京的过客》,从中感受到了作家的真挚和善良,甚至听到了他对主人公同情的轻叹,让我陷入其中,不能自拔。随着作者悠悠缓缓的叙述,我们感受到现代都市物质生活对人的异化,对原本淳朴的情愫的解构,也感受到作者那含而不露的淡淡的悲歌。
总之,《北京的过客》所蕴含的内容极为丰富,这是这部小说作者的高明之处,令人倾服。但最后我还是要说,这部小说还是有一些遗憾,比如,作品还可再作进一步思考,开掘还可再深一些。我希望今后能够再读到作者更好的作品!
上海读者:王剑民
三、人性的震撼 
长篇小说《北京的过客》在小说网连载以来,已经引起了包括本人在内的众多网友的关注。小说以北京为背景,以颇具特色的笔墨描写了青年农民李湘辉在北京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作品感染力强,极具震撼力。我认为,它的长处在于不仅生动地叙述了一个酸楚的故事,而在于这个故事背后的反思。
小说的开篇由“属相”引起,娓娓道来,像同朋友拉家常,的确感人至深。但这部长篇小说感动人心的决定因素,因为作者并不像时下很多网络小说那样,单纯以故事情节以及其中的人物悲剧命运来煽情,而是以此为依托,将其作为一个展示人物性格形象的舞台。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其中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鲜活起来,最终在读者面前立起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作者的这肿对人物性格的精雕细刻不仅体现在主人公李湘辉身上,同时也在其他人物,如钟离东、东方一笛、杨小小、伍晓琴以及杜鹃红等人身上显露无疑。
作者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且又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对社会、对生活固然有很深的理解。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他给了主人公最为残酷的结局,而这种结局更是生活和命运的结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遭受爱情和生活的痛苦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的一生经历,有一定的命运因素,但徃徃也有更多的性格使然。命运之神安排了生活中的一切,却偏偏不给人们剩下一个“假如”。为此,我李湘辉想说的是:假如生活能从头开始,我仍然不懊悔的是我自己所走过的路,我不怨懑我所经历的一切。假如生活从头开始,我愿意仍然使我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包括所有的不幸和苦难。”
人性之美是建立和保持人类文明的客观基础。正因为如此,彰显人性之美是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一切宣传教育的永恒主题,而文学在这方面则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人性的美不应当以正面的表扬来宣誓,应当而且可以在多个侧面上加以表现、深化、衬托。拿这部小说来说,其之所以能打动人就正于此。
还有,这部小说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出色的创作才华。作者优美的文笔、巧妙的情节逻辑安排和铺垫,的确显示了他对长篇小说创作真谛的完整理解和应用能力。当然,作品并非完美无缺,如有些章节还缺乏一些张力。希望作者在今后加以克服。最后我认为,还是小说阅读网的推荐写得好,现抄录如下,作为本文结束语:“作品精雕细琢,创作风格平实中略带幽默,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都市色彩,凸现出都市人特有的风采。整个作品摇曳多姿的内在力量和深度精神,极具感染力。”
作者:罗永超
四、 我读《北京的过客》
北京读者:周年国
长篇小说是文学构建中的大宫阙,洋洋洒洒的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字,人物众多,纷繁复杂,没有丰实的生活积累,没有对题材的深刻思考熔炼,没有宏阔的艺术构思和语言驾驭能力,狠难想象是什么样子的。尽管现在全国每年有上千部长篇小说出版,但是质量上乘之作恐怕不是太多。而更多的是要么把中篇甚至短篇小说特长,让人觉得内容十分稀薄,如淡水的低度酒,索然寡味;要么是一堆生活素材的罗列,芜杂而琐碎,如装满杂物的仓库;要么是胡编滥造离奇的故事,没有应有的思想内涵;要么是以似曾相识的对外国作品或别人作品的复制与照葫芦画瓢,让读者对作者的想象力产生怀疑。然而,我读《北京的过客》,竟一下子被作者所构建的如多彩的迷宫给牢牢吸引住了!作者对北京乃至北京联结的都市生活所熟悉,如描写对象&;micro;&;Auml;把握、叙述和描写的娴熟与语言的形象生动、情节的奇巧,结构的独具匠心,都让我对这部作品感到很惊讶。
《北京的过客》通过描写青年农民李湘辉,即“我”在北京所经历的艰辛和磨难,折射出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丰富的都市生活画卷及底层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竭示了复杂的人生抗争与无奈,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想把握自己的命运,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性格的原因,个体的人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走向。作者在《北京的过客》中,为了展示这种人生的多样性,也进行了一些“性”描写,这既突出了性的本质(人性),又写出了人的命运的复杂性。因为有了这种复杂性,便有了许多无奈与抗争,这便使人物性格有了丰富性,避免了单一性。
《北京的过客》的作者,为了充分展示人物性格,调动了诸多艺术手段。各种文体在作品中的运用,占据了很大篇幅。这对于推动情节的展开,起了很大作用。从而使众多人物跃然纸上,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这部作品还可以举出很多优点,比如浓郁的都市气息,创作中平实而略带的幽默,都能给人以亲切感。同时故事的戏剧性也令人耳目一新。
《北京的过客》是作者的长篇发韧之作,起步令人欣喜,虽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它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深厚生活积累和写作潜力。作者正值年富力强,可谓来日方长,相信通过参加这次网络文学节,以此作为起点和契机,这位作家会写出更有生活和思想浓度、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来。
我期待着这一天的尽快到来。
2007年初春于北京
附2:部分网站网友对《北京的过客》的评论
    下面将部分网站网友对小说的评论抄录如下,供读者参考:
□ '置顶'写得极其有个性,值得一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