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对了,事就成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圈子对了,事就成了-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的一名读者小凡跟我畅谈过他在同事圈中的一些感受。小凡工作了八年,一直在同事圈中打拼。这是他现在活动最多的圈子,也是压力最大、人际关系最复杂的圈子。当初刚进公司,小凡除了自己负责的“一亩三分地”,其他知之甚少,他始终感觉自己只是这个圈子的边缘人物。有一次和部门主管打乒乓球,读书时曾拿过学校乒乓球比赛冠军的他,开始深得主管的喜爱。小凡有了更多的机会,工作业绩也明显提升。几年后,这位主管慢慢升任为公司老总,而他也做了部门主管,成了这个圈子里有点分量的角色。
小凡说,要融入圈子才能有机会,而有时候圈子也会让我举步维艰,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小凡很推崇《圈子圈套》中的一句话:经常为自己设的局而自豪,曾经为自己走入别人设的局而懊恼。为什么对手已经很惨还要下手?因为要确保胜利;为什么明知是套还要去钻?因为要争取胜利。无论设局人还是钻套人都没有错,大家无非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已。
在同事圈中生存,或许更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何在战争中生存下去且确保自己的胜利,往往是你在这个圈子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第四个圈子,是朋友圈。所谓朋友圈,其实可以算做一个四位一体的圈子,它可以是亲戚圈、同学圈、同事圈的集合体,也可以是一个总称,是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群人的总称。亲戚是朋友,同学是朋友,同事也是朋友;上网是网友,打牌是牌友,钓鱼也会成为钓友。所以,朋友一词的内涵很丰富也很含糊,它甚至包括了所有的社会交往。
但,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生活方式,会有不同性质的友情,会形成不同的朋友圈。总之,根据不同的目的,总能够在圈子中交到不同性质的朋友。先圣孔子就非常强调朋友圈子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他在《论语》中写道,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人生路上,这三种朋友是我们应该结识的。
友直,指的是正直的朋友。在一个人春风得意时,他很难体会到这种朋友的好处。但当你虎落平阳时,这种朋友肯定会支持你,给你适当的建议。他不会在你事业有成时眼馋逢迎,也不会在你遭遇困窘时抛弃践踏,这样的正直之心,可以让你灰暗时获得重生的力量。
友谅,指的是诚实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可以教给你一个最简单的人生道理——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勿贪小利,勿忘本,才能堂堂正正地面对生活。
友多闻,指的是交际广泛的朋友。在古代,有了这样的朋友便如同有了一本百科全书,他的学识、经验和见闻,可以直接累积成你的经验和知识。而在现代这个资讯发达的社会,这样的朋友便意味着丰富的经验、庞大的人脉资源和强大的影响力。当然,如果朋友层次越高,影响力越大,你能得到的支持便越大。即便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圈子,这个法则都是通用的。
四个圈子,相互融合,相互关联。圈子中有些人是我们人生中的贵人,有些人是我们前世的冤家。看看你的圈子,数数你的朋友,一个人的成败,尽在其中,从来没有例外。
心理归属感,圈子来搭建
在圈子中找寻归属感,其实就像补钙一样,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重要的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学会在圈子中寻找意义和温暖,可以让我们收获许多热闹和美好。
                  第2章 人生不可无圈子(4)
说到“归属感”一词,我们其实经常可以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类似的报道:长期在外的农民工背井离乡,找不到归属感;文化难觅归属感,海外华人难遣深深乡愁;光棍节受追捧,专家称年轻人寻找群体归属感……
“归属感”这个词语,越来越多地见诸于报纸媒体上。在百度百科中,“归属感”有以下的含义:一是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二是佛洛姆氏理论中的术语,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现象,大户人家的少年,长到十七八岁了,家长便要寻摸着给孩子成个家。家长们丰富的社会经验认为,有了家,少年的心便会安定了;或是开始反叛的心,有了个女人说说体己话,彼此照料,便不再生些年少轻狂的念头。古人云“先成家再立业”,有了个可靠的大后方,有了些支持,就会萌生创业的斗志。纵使一贫如洗,为了家,为了这份归属感,依旧义不容辞。有归属感的人一般都是有责任感的,责任感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对某些东西的依赖感。这份依赖是不会轻易被破坏的。
圈子的归属感第一个关键是来自他人的认同。世界上最痛苦的人绝不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恰恰是那些找不到归属感的人。归属感的近义词有认同感、安全感,反义词有冲突感、寂寞感。从内在环境讲,家是最让人有归属感的,若在每个圈子中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那是最好不过,怕的就是在一个群体中显得自己形单影孤。通俗一点讲,即每个人都需要在一个圈子里被接受、被认同、被了解,就跟回家一样逍遥自在。
时代虽然不同,但人心对于“这份回家的向往”都是亘古不变的。人最初的安全模式是在母胎中造就和定形的,一旦出了母体,潜意识里还在寻求最初、最原始的安全生活中的“梦境”。每个人潜意识里都在寻求一种安稳、安心的感受,这种恍若回家的心理需求是人人生存的根本。
人人都会孤独。漂泊异乡的游子,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的年轻人,跟别人找不到共同语言的新生,都会因为“回不了家”、融入不了一个圈子而寂寞惆怅。在繁忙隔离的都市,因为相互防备而警戒的心理,人与人之间的圈子更是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最近我就常听到一个词叫“世纪末孤独症”,是我一个朋友老挂在嘴边的。她老念叨,虽然世界越来越小,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了。最害怕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感觉自己无依无靠,无处着陆。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缺乏归属感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危险。研究人员给31名严重抑郁症患者和379个社区学院的学生寄出问卷,问卷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上的归属感、个人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活动范围、冲突感、寂寞感等问题上。调查发现,归属感是一个人对抗抑郁症的最好预测剂。归属感低是一个人陷入抑郁的重要指标。
心理学家现在普遍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一段时期,觉得自己很寂寞、很无助,一个人待着便不知不觉上了瘾,也愈加排斥纷纷扰扰的集体活动。就像已故歌手阿桑的一句歌词,“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但是,一旦走出狭隘而自闭的圈子,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事物,才发觉之前的阴暗与消沉不过是“闲则生事”的自怨自艾。
                  第2章 人生不可无圈子(5)
人是需要一个圈子的。正因为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就更加希望自己可以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有家庭,有工作单位,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某个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获得安全感。
圈子归属感的第二个关键是对一件事物的认同,大家都觉得好玩,例如户外极限运动联盟、登山俱乐部。这种圈子的归属感一般来源于对某种生活价值的坚定维护。
前面有提到我的一位“培训班狂”朋友白总,这里我不得不说说他的老婆:她原本是一位比较内向的女士,用白总的话说,是“在家都不怎么开口的人”。但是在白总的介绍下加入了小动物保护协会,这样使原本一个很普通的家庭主妇一下子多了很多事。她忙碌了些,也快乐了些,周围的朋友也一下子多了起来。有天去他家吃饭,看到他妻子和小动物保护协会的朋友有说有笑,我调侃白总,说他老婆没那么宅了。白总说她是找到了一个圈子,让她有了归属感,使她融入这个氛围里,快乐地交流着。那些平时不可能认识的不同的地域和背景的人,一下子聚到一起,开始仅是为着那些可爱而需要帮助的动物而来。有了这个向心力,彼此之间也发射一种磁力,相互吸引着。向心的力和横向交错的力像网一样把这个圈子罩住了。大家在里面都很温暖。
确实如此,只有在一个圈子中,成员可以与别人保持联系,获得友情与支持;成员间在发生相互作用时,其行为表现是协调的,同一个群体的成员在一致对外时,不会发生矛盾和摩擦,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于一个群体,特别是当群体受到攻击或取得荣誉的时候,群体成员会表现得更加团结。
保护小动物可以成为一个圈子,琴棋书画可以成为一个圈子,谈经论道可以成为一个圈子,户外旅游可以成为一个圈子,吃喝玩乐也可以成为一个圈子。林林总总,举不胜举。可以说,形形色色的圈子,是另外一种归属。不管什么样的事情,只要是集体性的活动,几乎都能够呼朋唤友。或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浩浩荡荡地寻乐去;或是三五成群,散在酒吧茶座的角落里私聊。不管什么样的活动,有伴总是快乐的。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可以找到很多这样温暖的圈子的。人是个多面体,各个方面都可以找到知己。学会在圈子中寻找意义和温暖,可以让我们收获许多热闹和美好。
圈子大舞台,秀出你自己
圈子无所不在,每个人在圈子中都有想表达的欲望,有想被了解的需求。人海茫茫,心灵的孤独在不断寻求共鸣是天性使然。
“圈子”本是个数学名词,标准的定义是,圆而中空的平面形;环形;环形的东西。引申到社会生活中,意指集体的范围或活动的范围。这个定义是简洁而准确的,是普通老百姓所理解的圈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以自己为圆心,以不同的纽带为半径,就可以画出不同的圈子:以血缘而定的亲人亲戚圈,以交际而定的朋友圈,以工作而定的同事圈,以读书而定的同学圈,此外还有老乡圈、网友圈、学术圈……
圈子无所不在,每个人在圈子中都有想表达的欲望,有想被了解的需求。人海茫茫,心灵的孤独在不断寻求共鸣是天性使然。可能每个人从出生时都会问自己这样的一些问题:“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我自信吗?”“我厉害吗?”“我能得到赞赏吗?”所有这些,都是人的共性。我们喜欢肯定,喜欢尊重,喜欢认同,希望扩大“本我”空间。
                  第2章 人生不可无圈子(6)
在不同的圈子中,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满足感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在亲戚圈里,你是他人的儿子,你是他人的父亲,你是他人的叔叔;在同学圈里,你是他人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党校的同学;在同事圈里,你是他人的上级,你是他人的下属,你是他人的供应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独特之处,这些都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示和满足,而圈子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我自己就有切身体会:三年前,一个动漫的BBS招募副版主,我因业余喜欢画一些动漫作品,便给版主留言报了个名。很快,版主的E…mail来了,想看看我的作品,我挑了一件得意之作发过去。不久,我便成了BBS的副版主。后来,版主召集网友见面聚会,我负责联系场地。聚会来了七八个人,都是这个BBS的中坚力量。大家见了面仍互称网名,聊得非常投机。这种聚会形式便被固定了下来。现在,我们这个圈子有近20人,大家从不打听各自生活中的真实身份,在一起时只探讨创意、技术等问题,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功利,开心得很。
以兴趣爱好为基础形成的圈子一般都很单纯。像我爱人参加的车友会则多少有点炫耀的滋味:前不久,爱人新买了一辆比亚迪F6,并参加了一个本地的“比亚迪车友会”。在车友会中,她认识了很多和她一样开比亚迪F6的朋友,当然,也有开M6的。在这个圈子中,他们会谈论车子,也会借由车子这个话题展示自己的能力、财力等。爱人就经常说谁谁老是在圈子中展示自己新买的车配,颇为扬扬自得。
圈子归属感的第一个关键是圈子所带来的满足感,或者说是成就感,是一种对生存状态的如实评价,它的衍生物叫做品味。比如进入宝马车俱乐部至少意味着拥有一辆这样的坐骑,而加入品红酒沙龙也至少表示你已经衣食无忧,是上流社会中的成功人士。
前不久还看到这样一个另类的圈子,说是一个富太太圈的入围条件——“合法太太或商界成功女士;个人资产在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或公司资产在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入会费一人10万元一年,当年年初一次性支付……”据说,加入这个圈子后能享受到的服务,用奢华都不足以形容。
圈子决定身份,虽然很少被摆上台面,但各种类型的“太太圈”的确真实存在着。一方面,所谓“树大招风”,对生活条件宽裕的富太太,“私密性”是她们对圈子最主要的要求;另一方面,彼此相近的消费层次也是一个因素。
其实人们并不一定把目光仅限于“太太”,有很多类似的私人会所都在用金钱和地位划分着圈子。这是一个以奢华和炫耀为主调的圈子类型。就像很多白领会攒上一年的工资买一个LV的皮包一样,有不少人会把加入某个圈子,作为自己身份地位的确定。因为人都有表现欲,所以在一个圈子中见到夸张地显示自己所有的人也不足为奇了。
圈子的种类多种多样。温商、晋商、浙商、京派、海派,商界不同地域的人有自己的“老乡圈”;北影、北电、中戏,演艺界不同学校的人有自己的“校友圈”……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人们不断地组成圈子,也不断地选择圈子,营造适合自己的圈子,在圈子里寻找自己的寄托。
人们不断在寻找满足自己期望的圈子,其实也是在寻求一种心理共鸣,一种认同感。要想在圈子中得到认同,方法很简单,可以参照迪帕克·卓普拉的“给予法则”,他把“给予法则”描述成给予者和接受者双方获益的活动:“如果你想得到快乐,就把快乐给予他人;如果你想得到爱,就要学会去爱;如果你想得到关注和欣赏,就要学会去关注和欣赏;如果你想得到物质的力量,就要帮助他人在物质上富裕起来。事实上,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帮助他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第2章 人生不可无圈子(7)
在圈子中展示自己获得满足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人先得到满足感和展示的机会。如此,彼此的成就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圈子。
行走江湖,千万别单打独斗
“一个好汉三个帮”,从来没有孤军奋战的英雄,单打独斗在当代社会是行不通的。有人适合坐轿,有人适合抬轿。而聪明的人会合作,也懂得如何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力。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很多大侠都是从小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