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安子传奇-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茫唤隹戳恕按蚬の难А钡男绿斓兀野选蚬の难А龅萌缁鹑巛保底×耸郧蚣频拇蚬ふ叩男摹�
她还一发而不可收,不仅自己写了一部又一部的打工作品,诸如《青春驿站》、《安子的天空》、《青春絮语》、《人性的超越》等等,而且还带动和培养了无数打工文学作者和打工文学爱好者,成为打工族的明星,……这个人就是被新闻轮番炒作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打工妹作家安子。……但安子之所以成为安子,她又有与众不同的一面。那就是她不甘沉默,也不甘罢休,更不甘心失败。她常常痛苦、痛哭、但不掉志。冰心说过:‘我以为领略人生,要如滚针毡,用血肉之躯去遍挨遍尝,要他针针见血,离合悲欢,不尽其致时,觉不出生命的神秘和伟大。’安子是特别崇拜冰心的。很小时就读她的《繁星》、《致小朋友的信》。长大后才知道冰心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备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安子把冰心的话牢记心中,其志不泯……”然而,深圳的“主流社会”并没有真正接受打工妹安子。在一些“高雅的聚会”或“文学沙龙”里,不时能听到对安子不满的言论,有人嘲笑安子连普通话也说不准,有人调侃安子的字写得不三不四,还有人讥讽打工文学不过是都市文学的一件破衣裳。这让人很不明白,一个打工妹,凭着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她理应得到的掌声和荣誉,为什么却有人愤愤不平呢?

托起心中的太阳(1)

生命,那是自然付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用演讲或写作赋予生命不平凡的意义。——安子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时间”是最好的导演,它为安子安排人生舞台的角色,让她尽情发挥。从1991年10月起,《深圳商报》、《女报》、《特区企业文化》杂志、《深圳青年》杂志纷纷开办“打工茶话”、“打工信箱”、“安子信箱”专栏,请安子作嘉宾主持人。在八卦岭工业区八卦四路中厨大厦一楼,安子在那里创办了深圳第一个“打工者之家”。“打工者之家”办有“打工文学园地”板报,它成为深圳打工仔、打工妹精神的家园。板报前,每天都有不少人驻足,品评板报上打工一族的作品。其中的一些作品还多次被《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黄金时代》等报刊杂志选用。“打工者之家”引来了一些尊贵的客人。1991年国庆节之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倪元辂、市劳动局局长张文超、作家倪振良、市文化局调研处副处长杨宏海等领导齐聚“打工者之家”,载歌载舞,与打工者们共度良宵。4位来自四川、湖南等地的打工仔在晚会上自编、自导、自演了小品《打工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在深圳有一个中国民俗文化村,它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的大型文化游览景区,村内24个各具有特色的山寨、庭院和街市按原貌以1:1的比例建成,并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荟萃精华、有所舍取”为建村原则,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村寨的风情表演、中心剧场的民族歌舞表演和民族文化广场的大型广场艺术汇演,从三个不同层次将民族歌舞艺术的神韵展示得淋漓尽致。五十六个民族风格迥异的节日庆典活动也在中国民俗文化村进行得红红火火,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芦笙节以及华夏民族大庙会等活动将游客带入了一个迷人的民族文化空间。“二十四个村寨,五十六族风情”,中国民俗文化村以其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辉煌壮观的广场汇演、优美和谐的旅游氛围吸引着游客。晚会上,在民俗文化村工作的董骆萍代表高山寨所有的打工妹送给安子一只孔雀蛋和一封信。她深情地对参加晚会的来宾说:“孔雀蛋象征着我们对安子姐姐的美好祝福,同时希望通过安子——我们打工族的代言人,转告所有打工的兄弟姐妹。虽然,我们都是孔雀蛋,但还不是孔雀。要成为一只真正的孔雀,还需不断努力!”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早在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以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为团长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时,在接受客人赠送给他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后,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回赠给宾客。国际社会因此发出了“中国与股市握手”的惊呼。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用这样一个举动向世界宣布:股票市场并非资本主义所专有,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可以利用这一有效工具发展自己的经济。范尔霖获得“中国的第一张股票”后非常兴奋,并亲自到中国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上海静安证券业务部办理了过户手续。实际上,那时候的中国股市还处在起步的状态。在上海开设的全国第一个股票营业柜台上,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是仅有的两只交易股票。没有电脑,没有行情显示屏,成交价由客户口头协商,然后写在黑板上。交割、登记卡号、盖章、过户,所有的程序都是手工完成,每天的平均交易量只有数十笔。人们用一种复杂甚至是怀疑的眼光审视着刚刚出现的这一新生事物。中国究竟能不能搞股份制?能不能发展资本市场?会不会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分歧始终伴随着股市的“婴儿时代”。邓小平的这一举动无疑给了正在蹒跚学步的中国股市以莫大的肯定和鼓励。在此后的十多年中,这位伟人始终关注着资本市场的发展。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了一段讲话:“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一精辟深刻的谈话和“不争论”的观点,成为股票市场诞生初期的思想理论基础。就在那一年的10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证券市场由地区性试点进入全国范围推广。《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和《猴年新春八评》,率先报道了邓小平视察深圳的讲话精神。在特殊的语境下,深圳的光荣与成就,被习惯性地称之为“创新”,但究其本质,只是“学习”——尤其是向毗邻的香港模式与经验学习。一个社会逆转性变革的开始,需要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观察效果。深圳因此代表整个国家来测试自身的接受能力与适应能力。中央不是授课者,却是阅卷人,打勾,或是打叉。深圳的方向与活力,一开始便是整个国家的期许与预设。深圳股市“牛”了起来。牛市一片生机勃勃。新的经济发展前景,促使股票价格上升,股市能赚钱的“神话”不胫而走,股民纷纷入市。
股票变得供不应求。股市扩容,势在必行。怎样让想买新上市股票的投资者都能买到股票?市里决定发放抽签表1000万张,每张100元,摇号抽签,中签率为10%,即每买10张,必有1张中签。消息传开后,股民均想一搏,成千上万的内地人赶到深圳。预定8月10日出售抽签表,但从8日晚开始,全市300个发售网点都排起了长龙,总共有120多万人,情景混乱。1991年11月,深圳有一批新股上市,主管部门印了3000万张表,一上午就基本售完了。第一次新股认购申请表发放所产生的巨额利润,刺激着深圳人的神经。第二次申请表是1992年8月份派发的,然而在这之前的3、4月份已经是沸沸扬扬。而到了6、7月份,则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全国居民身份证“大搬家”,全“搬”到深圳来了。有人算了一笔账:深圳市政府售出表的命中率为10%,花1000元买10张表,能赚1万多元。每张身份证能买10张表,不受本市、异地限制。于是深圳有不少人赶快叫亲戚朋友收集身份证。安子打电话回家,她弟弟说梅县早已有人在收集身份证了。还有人花20元至50元“收购”、“借用”身份证呢!弟弟用“特快专递”给安子邮来了20张身份证。信中他强调了收集身份证的难度。安子想不到自己人在深圳,反应还是那么慢。8月8日晚,全市291家申请表的发放点前面,来领申请表的人已开始排起“长龙阵”。他们大都坐在自己带来的椅子上,有的在玩扑克,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吃干粮,有的人躺在凉席上睡觉。那些包里、袋里大都是身份证、现金。安子“打工者之家”的一拨人马,也在中国长城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振兴证券部门口排起了队。那时深圳有40万股民,内地也来了80万人,计有120万人参与了排队。安子在家里做了好些吃的东西,由妹妹和另一位“打工者之家”的伙伴定时给他们送去。通心岭到振兴证券部,5分钟的路程,往往要走15分钟。到了8月9日晚,人们根本无法再插进去了。深圳市出动公安干警、武警部队来维持秩序,定时点名记号。点名时谁离了队,就除名,要从头排起。在天桥上,安子看见一条长龙从证券部延伸出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摇摇晃晃的,吵吵嚷嚷的。还有一根长竹竿,在挥动着,吆喝着。“打工者之家”的伙伴们,也不见了踪影。8月10日上午,终于开始售抽签表了。为了避免拥挤,买表的人在前500名之内都必须蹲着等待。抽签表仅卖了两个多小时,多数网点就亮出表已售完的牌子。但是很多抽签表被人从后门拿走了。排了几天几夜而买不到表的股民们不愿离去,人群中有人因不满而起哄,秩序十分混乱。股票认购现场被挤丢的鞋子堆成小山,可见场面何其激烈。有人看见那些穿着制服的人都从后门进去,买到了大把、大把的抽签表。“人龙”像揭开了锅似的。“反腐败!反贪污!打倒贪官!”的口号此起彼伏。示威的人流沿红荔路,折向深南中路,向市政府大院涌去……深圳“8·10”股市风波震惊了海内外。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突击加印1000万张抽签表(兑换券),以满足市场需求。次日,许多排队投资者都买到了,事态乃平息下来。事后,执法部门对走后门拿抽签表的违纪违法人员进行了查处。200多名有关干部被市委、市政府作了严肃处理。如今看来,造成这次挫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经验。因无先例可循,卖股票的方式在当时只能算是试验。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不成功的,操作起来,易生弊端。然而,失败是成功之母。正是这次挫折,为今后股票的发行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打工者之家”的一拨弟兄们继续排队,安子买了20张表,抽签结果,中的是2000股原始股“深天地”。一转手,也从股票那里赚了2万多元。也许是命定的刻数,1985年安子在南园宾馆当服务员,评上“先进工作者”,总公司是“深天地”。1992年中的股票是“深天地”,后来《现代摄影》杂志举办“安子的天空”图像展,也是“深天地”牵头联办,给予赞助的。生命在闪光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呈现真实有一天,电台负责人找到安子,问她能否做节目主持人,安子回答说能吧!虽然让人感觉非常胆怯,没有底气,可安子天生不服输,暗暗努力,居然一个月后就跃到了主播的位置。在这之前安子还是满口客家乡音的普通话,只在广播电台做过几次嘉宾呢!那一阵子,安子突击学习标准普通话,请教资深主持人应答技巧,花大量时间阅读各种书籍,现学现用。“我是安子,我们都来特区寻梦,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所有热爱生活、渴望生活的打工兄弟姐妹的天空。透过电波,我愿与你们共同编织这青春的天空。”1992年到1994年间,每天下午的3点到4点,安子在深圳广播电台直播室主持为百万打工族设置的专题节目——“安子的天空”。“打工者之家”也通过“安子的天空”电波,走进了深圳百万打工青年的心中。打工一族大都属于早晨八九点钟的年轻人,打老远赶到这个城市赴青春之约。远离家门时,父母告诫他们:要好好地把握自己,别为年轻的岁月留下太多的遗憾;要为以后可能寂寞的日子留下些美好的回忆。父母的叮嘱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夜大,电大,函授,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有那么多渴盼知识的明眸;职工培训中心的车流人流构成了新的人文景观。安子每回读到打工同胞对知识与技术的寻觅,看到夜校车流人流潮汐的涨落,听到领了又一个专业文凭的欢呼声,就会想到那些她曾拥有过的幸福时刻。一位打工妹请教安子如何使自己快乐起来,安子便给她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女孩走过一片草地,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她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做一位仙女,向小女孩说:‘因为你很仁慈,请你许个愿,我将让它实现。’小女孩想了一会说:‘我希望快乐。’于是仙女弯下腰来在她耳边悄悄细语一番,然后消失无迹。小女孩果真很快乐地度过了一生。她年老时,邻人要求她:‘请告诉我们吧,仙女到底说了什么?’她只是平淡地说:‘仙女告诉我,我周围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我的关怀。’”“安子的天空”开播不久,信便像雪片似地飞向安子。20多万封来信装满了几麻袋。安子没有办法一一去阅读这些来信,就请50位“安子信箱”的秘书(他们都是义工)帮助处理。一开始,他们每天都几十封几十封的处理,可是当每天都有几百封来信的时候,他们根本处理不了了。安子只能通过广播电台做的节目回答来信中的一些有普遍性、针对性的问题。一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评论家叹道:“一个作家拥有这样多的读者在文坛上真是一个奇迹。……现代文学史上有个庐照隐,她的文章有影响力,但没安子这么大。能如此令人着迷的人恐怕只有谢冰心和丁玲两位老前辈,解放后出了杨沫、茹志娟两位女中英杰,知青文学史上有张洁、铁凝,新时期文学有舒婷、王安忆,打工文学当首推安子。安子开创了打工文学新天地。她的天地就是打工族。”在航空大酒店当保安的罗文光辗转找到安子,不仅给她送来了一封信,还送来了10盒录音带。他把安子所做的“安子的天空”节目全录制了下来。安子读完罗文光的信,被深深地感动了,她决定在节目中向听众朋友们公开这封信:“谨以此曲,献给我慈爱的母亲,献给我尊敬的安子小姐,献给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背井离乡的打工仔,献给生我养我、赐我诗魂、赠我浓情的那一片热土——我可爱的家乡。”安子读这封信时正临近春节,触景生情,安子哽咽着说:“打工兄妹们,过几天大家都将陆续踏上归途,我明天一早也要回到梅县老家,让我把罗文光的歌词‘归途’献给大家……”当我离别故乡的时候/妈妈你眼泪悄悄地流/一滴泪珠是一串祝福/一滴泪珠是一句挽留/当我踏上归途的时候/那一句叮咛重敲心头/故乡的山化你身躯走/故乡的河变你血脉流/故乡的妈妈故乡的妈妈/是否还在村口的树梢下等候/故乡的妈妈故乡的妈妈/白霜可染上你的头……安子朗诵的《归途》打动了许许多多打工的兄弟姐妹。一位叫李亚梅的打工妹给安子写信谈了她的感受:“我是在大鹏镇的一个电线杆旁听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