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考尔松“教练”管理策略
对航空一窍不通的考尔松,是靠策略化管理创造奇迹的。其一是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尊重人才。为此,他实施“走动的可见管理”,使上下级直接接触。其二是下放权责,将公司一分为三,各自独立经营。同时让最接近问题的人有决策权,而他自己主要是靠一个考核信息系统,实施计划与控制。其三是兼容并蓄广集信息。他挑选各种类型的人担任主管,包容不同观念与作风。在广泛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决策和指导运转。其四是设立业务与政策两个委员会,他把自己定位为“教练员”,而不是指挥官,充分尊重他们的决定。
5.管与不管辩证法
这一理论近年来由某些著名管理理论家提出,它的观点是全局领导者只管必须由自己管的事。
(1)管战略。构筑战略结构体系和保持战略指导主动性。它认为:指挥全局者,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战略全局上。比如部队的组成、战役间的关系、各作战阶段间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我方全部活动与敌方全部活动间的关系问题等。“总之,一个原则,就是注意那些有关全局的重要的关节。”
(2)履行领导职责。保持清醒头脑,敏锐察觉“威胁”与危机,并在整个管理中贯彻危机感思想;保持企业运行与战略目标相适应,防止目标转移;注意下级管理者的职责履行。
(3)管变革。现代条件下,担当起创新的责任,才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管产品整体。包括管科技开发,管产品质量与产品服务的规划与实施。
(5)管人才。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重用人才的。
(6)管企业文化、伦理道德与企业形象。当今企业最好的生存之道就是培养一支团结兴旺的队伍,而造就这样的队伍,要靠企业文化。
(7)对社会负责。如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等。
现代企业家的特征
现代企业家特征是企业家区别于一般行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特征。行政领导一般由上级任命,而企业家是在管理实践中自我造就的,且得到社会行家的评选公认。企业家与行政干部的成长道路不同,在思维习惯、行为方式、领导风格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
1.经济家的头脑
企业家主要在于“脑”,而不在于“手”。企业家具有装着“经济”和“效益”的大脑,即要以最小的投入求得最大的产出。
2.战略家的眼光
企业家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目光短浅者,而是一个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战略家。他能从繁忙的日常工作中超脱出来,进行一种眼前看不到的具有未来色彩的战略构思。
3.哲学家的思维
企业家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于他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即他能对周围一切正在发展变化着的工作,以哲理性的思维方式作出新的概括、归纳、判断和推理,从而获得一种新的创新观念。
4.探索家的精神
企业家不拘泥于过去和现状,敢于开拓创新,不断寻找新的信息和经验,努力探求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为未来的发展开辟新路。
5.艺术家的领导艺术
企业家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能谙熟各种领导方法、原则和规律,具有非规范化的经验和创造性的领导艺术。正如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管理教授明兹伯所指出的,企业家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单纯是一个科学家,一个会计师,一个工程师……而是一个集各种才能于一身的艺术家。
6.善于组织
企业家能按一定的标准有序地搞好以下三方面的组织工作:(1)善于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和配备合适的管理人才;(2)善于建立一套健全的、精干的、高效的组织体系;(3)善于按组织体系所要求的科学“程序”和“轨道”有效地开展工作。
7.善于用人
企业家能具有“伯乐识马”的眼力,冲破世俗偏见和陈腐观念,善于选拔人才;企业家能把擅有专长的能人安排到用武之地,尽其才干,激励能者多劳,大胆使用人才;企业家能舍得花本钱,进行智力投资,积极培养人才。
8.善于经营
企业家具有经营能力,善于思索,运筹帷幄,及时确定企业的最佳经营方式。
9.善于创新
创业家能敏锐地察觉事物的缺陷,准确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勤于探索,构思新方案,并付之实施,取得效果。
10.善于协调
企业家能灵活地协调各种工作关系。不仅能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上下之间的“垂直协调”和同级之间的“水平协调”;而且能协调与企业主管部门之间的“纵向协调”和与其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横向协调”。
做事不打“太极拳”
作为领导,做事要坚决果断,这是领导最为重要的内在素质。无论是说话、办事、决策都干脆、利落,决不犹豫不决,不拖泥带水,不朝令夕改。这是一个管理者才能、魄力最直观的表现,对维护自身形象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
领导对员工演讲,做报告,要果断威严有震憾力。不管在哪种情况下,讲话要一是一,二是二,坚决果断,切忌含糊不清。跟职员交谈,即便职员一方处于主动,领导听取对方谈话,也切忌唯唯诺诺,被对方左右。如果对方意见与自己意见相左,可以明确给予否定,如果意识到员工意见确是对公司对自己有利的,也不要急于表态。可以多思考少说话,也可以以“让我仔细考虑一下”或“容我们研究、商量一下”来结束谈话,领导也可以利用时间从容仔细考虑是取是舍,这就会在无形中增加了权威,总比草率决定为好。
第12节:做事不打“太极拳”
作为领导,不能做到坚决果断,往往给人以懦弱无能的感觉,那么这样的领导在员工心里的印象就要大打折扣了。管理者要时常作出各种决定,而作出这些决定都是需要勇气的。当信息完全准确时,管理者易于作出正确的决定,但当信息难以得到时,你简直就无法作出决定。真正考验你的时候到了!这时,一双双眼睛都转向了你,等你作出一个决定,你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这些都表明一位领导内心的恐惧与害怕。那就赶快下令吧,坚决果断!用你的智慧给大家指出一条明路。如果一再犹豫,坐失良机,你想今后大家对你的印象会如何?没有人会尊敬或跟随一位胆小怕事的领导。在关键时刻,作一个英明的决断,那么对你日后的感召力、影响力,其效果会强于你平日长时期的外在表现。倘若你平时派头十足,一到关键时刻却疲软起来,那么这个反差只会给你周围的人留下笑柄。因此,坚决果断,勇于当先,是权力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最能赢得下属的赞赏与信赖。
无论是什么领导,开会都是他日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有人把领导说成是文山会海的奴隶,这个说法并不过分。如果问题不解决,会议还得开,这就涉及到一个如何召开高效率的会议的问题。
研究表明,大部分的会议都不应该拖到一个半小时以上。如果超过了时间,疲劳和无聊的感觉就会越来越严重,而与会者对会议的关心却越来越淡薄。
作为领导,你要事先告诉与会者会议限定的时间,让参加会议的人精神上绷紧起来,使他们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对待会议。其方法是:首先,要深入仔细地讨论问题;其次,研究其原因;再次,先考虑一下可能的解决对策;最后,事先准备好可行的方案。这种原则不仅适用于现场会议,而且还适用于电话会议。
对于不重要的会议,可以在单位内指定秘书或者副手作为代理人参加。无论是请你参加的会议,还是要你自己主持的会议,如果代理人出席了,就可节约你自己的时间。代理人可把会议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上,然后向你汇报,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企业的经营之道,也是以计为首。正确的决策,可以事半功倍或扭亏为盈。决策的失误则恰恰相反,有时甚至会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寻求最大的决策准确性,要从信息量少的决策转为信息量多的决策,从专断决策转为民主化决策,从决策迟缓转为及时决策,从模糊试行决策转为精确可行决策。
20世纪80年代初,西欧曾经有人作过一次调查,一般企业的高层领导人,40%的时间用于企业的经营战略,40%的时间用于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关系,剩下的20%的时间才用于处理企业日常事务。
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切体察人类因时因地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心理动态和情绪变化,才足以有效地控制整个团队,发布适宜的规章制度。
实际上,这种领导艺术包括军队的精神。军队通常在拂晓时有锐气,午后渐怠倦,黄昏后则暮气沉沉。善于用兵的指挥官要避锐击惰地攻击敌人。
从管理来看,治气、治心、治力、治变也是一个成功企业家应具有的素养。“治气”要妥善安排工作时间,讲求工作方法,以发挥工作成效。“治心”要重视劳资关系,避免员工闹情绪,以维护安定进取的气氛。“治力”要重视员工安全与卫生,给员工妥善的福利,使他们有旺盛的精力工作。“治变”要重视企业纪律,发挥整体力量,也防止竞争对手趁虚而入。只要企业管理者能在心、气、力、变上多下功夫,员工自然会有强大向心力,而使企业更发展。要达到治气、治心、治力、治变四治的目的,领导者还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并最终将经济手段和精神手段同时运用。比如,面对困境,要“加薪”,就得有钱;要想有钱,就得把效益搞上去;目前效益不好,主要是因为浪费严重;浪费严重原因在于管理不善、制度不严;管理不善、制度不严,其关键在于“人情”和“情面”。只有从管理的本身去解开这个难题,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效率。
不能一味迁就别人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分工和能力的不同,就必然要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分。既要有人运筹帷幄、掌管大局,又要有人身体力行,动手去干。但是,不管干什么,都要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立场,不能够没有一点主见,没有自己一定的原则。这里的原则既包括办事的方法,也包括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的立场、原则,少了哪个都会给你带来困难,并将影响你的生活。
工作办事没有自己的方法,只听命于他人,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如果别人说的对还好,假若别人说得不对,而自己又不动脑筋,走弯路、浪费时间不说,有时难免要犯错误。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个人想挖鱼池养鱼,有人建议坑底要铺上一层砖,这样既干净又会节省水;又有人建议说,不能铺砖,铺了砖鱼就接触不着泥土,对鱼的生长不利;还有人说……于是,我们这位养鱼者开始犯难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知该听谁的好。其结果是,事情就此搁了下来,最终放弃了计划。当然,这只是个简单的例子,生活中有许多事情要复杂得多,而且有些事情没有犹豫的时间,这就更需要我们要有自己的方法。既然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正确,为什么不试试自己的办法呢?
按照古代寓言书记载,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能注定成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后来轮到了亚历山大来试一试,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死结的线头,结果还是一筹莫展。后来他说:“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则。”于是,他拔出剑来,将结劈为两半,他成了亚洲王。
这当然是传说,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亚历山大之所以成功地做了亚洲王,就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方法,创立了自己的规则。他决不是没有主见、没有办法之人。因此,干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不要轻易听从他人,要有自己的一套规则。这样做,有时会使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13节:不能一味迁就别人
办事没有原则,有时就表现为一味地迁就、顺从别人。由于自己没有立场,所以很容易被他们所诱惑或利用。迁就别人,表面看来是和善之举,但实际上则是软弱的表现。软弱到一定程度,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力,而没有自信力的人是很难成就什么大事业的。有时,性格上的自卑和懦弱,也表现为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自卑,就会觉得处处不如别人,怯懦则往往会导致卑微。时时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怎么能走好自己的路呢?其实,这样做是大可不必的。由于自卑和怯懦使我们对那些高傲的名人仰慕不已。然而,一旦我们恢复生命的自信,勇敢地面对问题、面对困难,我们就会觉得伟人并无什么神秘可言,而且会越来越觉得,所谓伟人和庸人的区别,无非就是:前者始终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并且充满自信,按照自己的方法、义无返顾地走下去;而后者却终日混混沌沌,始终不敢向着未来迈出那决定性的一步。人如果懂得了这一点,成为一个伟人并不困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讲过这样一句话:“每块木头都是座佛,只要有人去掉多余的部分;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只要除掉缺点和瑕疵。”是啊,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长处,干嘛要去迎合别人的口味呢?
没有原则的人还往往禁不住他人的诱惑,自己的意志比较薄弱,遇到什么事情,最初还能遵循自己的原则,但经别人三言两语一劝,马上防线就崩溃了。举个日常生涱中最简单、最普遍的小例子:拿喝酒来讲,几个朋友坐在一起,常常要推杯换盏,边喝边聊。几杯酒下肚之后,本来规定自己只喝三杯,而且开始时尚能坚持,但守不住多久,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之下,脑袋一热,什么三杯原则,五杯又能怎么样?于是,原则丢在了脑后,放开肚子喝了起来。其结果常常是酩酊大醉,误了其他的事不说,对自己的身体损害也极大。这是多么不合算的事啊!
所以,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能过度,否则就是没有原则。什么事情没有原则,只会带来不良后果,而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
做事没有原则,没有自己的立场、方法,这固然不好,但也不能因循守旧、循规蹈矩。而是要创立自己的规则,要有创新精神,人类从原始人到今天的现代人就是在不断地继承和创新中取得进步的。因此说,创新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川流不息,若不能因时度势,而一味恪守旧俗,这本身就是致乱之源。顽固保持旧传统者也难免成为当世的笑柄。当然,既成的事物,即使并不完美,也会因为已被习惯所适应而不断坚持。而新的事物,哪怕再好,也会因为不适应于旧的习惯而受到抑制。对于旧习俗来讲,新事物好像陌生的不速之客,因而很容易引起惊异和猜疑,不易被接受和欢迎。所以这就需要革新者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轻易改变立场。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我行我素,“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以此来抑制那些企图诱惑你、改变你的人。
对于那些有志改革的人,最好能以时间为榜样。时间在流逝中不知不觉更新了世上的一切,而表面上又似乎什么都未改变。如果不是这样,新事物来得太快的话,难免会遇到极大的反对力量。由于改革必定会触犯既得利益者,所以革新者无疑会受到这些人的打击。那么新事物的生存是很困难的。
当然,这只是个小小的建议。还是那句话,在坚持自己原则的基础上,在革新中逐渐创立自己新的原则,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