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做领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做人做事做领导-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国近代史上的名臣曾国藩也有这样的习惯。无论战事多么紧张,或政务多么复杂,他每天都会挤出一个时辰在一间静室里静坐,有时是为了平静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有时是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成大事者不善于思考是不行的。只有专注的思考才能集聚自身的力量、勇气、智慧等去攻克某一方面的难题,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惟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以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运用你的思想,但无论如何运用它,它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力量。没有正确的思考,你不可能克服坏习惯,也防止不了挫败。 

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特别的大事,必须善于思考,多向自己提问。青年人要成就大事,首先得先思考你的事业,思考你自己,向自己问问题,只有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事业的开创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自己,思考自己所做过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事情;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看一看哪些是需要弥补的不足之处,哪些是应该改正的错误之处,哪些是该向人请教的不明之处……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前进,走向成功。 

向你自己或别人提出迷惑不解的问题,可能使你获得丰厚的报酬。这种方式曾经导致了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英国人在他家的农场里度假休息,他仰卧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问题,这时一只苹果掉到了他的头上。 

“苹果为什么会朝下落呢?”他问自己。这个年轻人就是牛顿。从此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任何刚开始创业的青年人,都要养成的最有价值的习惯就是在下决心之前,一定要对自己多发问,注意整理自己的思路。这可以让人有一次机会,来合理地整理自己的思绪,或回想自己为什么或怎样会有这种决定,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会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收到实效。 

积极思考是现代成功学非常强调的一种智慧力量,如果做一件事不经过思考就去做,那肯定是鲁莽的,也是会栽跟头的,除非你特别地幸运。但幸运并非总是光顾你,所以,最稳妥的办法是三思而后行。 

思考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及文艺批评家洛威尔曾经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爱因斯坦也非常重视独立思考,他说:“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的本领。”人们解决世上所有问题用的是人脑的思维本领,而不是照搬书本。 

智慧是一种资本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社会化的动物,那是因为人类可以用高度的智慧,共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 

一个人的智慧是神奇的。智慧能改变自己,能改变他人,能改变万物,能改变大地,能使世界产生神妙的奇观,能使人类的文明、文化产生日新月异的进步。所有的历史文化,所有的伟大人物,无一不是智慧的产物,无一不是智慧的结晶。 


第88节:智慧是一种资本
莫泊桑说:“智慧与天才是一种恒久运用的耐心。” 

谚语说:“智慧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智慧越用越多,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智慧不但越用越多,而且越用越明,越用越高。智慧是每个人的潜在本能,用之就有,不用就无;用之就巧,不用就拙。天才与智者,就是善于使用智慧,而不使它荒废;愚蠢与笨拙的人,就是不好好利用智慧,而任它荒弃、埋没、与躯体玉石俱损。 

人类充满了智慧,但是若不懂得利用它们,那么就失去了拥有它们的意义,有时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智慧是一种相当微妙的品质,我们很难精确地对其进行定义,而且这种品质很难通过后天教育的方式进行培养。但是,对那些渴望迅捷地在这个世界上成就一番事业,并取得成功的人来说,这种品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人类对于任何事情的见解,都是形形色色、见仁见智的。某一个正确的见解未必始终正确。必须顺应“时”与“地”而改变自己的见解。心理上要是有所拘束,就会丧失这种自由自在的境界。因此,过于固执而不知变通,无异作茧自缚而动弹不得。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万事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今天的情况与昨天的情况已经不同,因此一定要有新的见解。 

总之,我们要避免陷于拘泥,对事情要以舒畅的心情机智地观察和思考。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局限在自定的一条思想胡同中而走不出来。 

或许你接受过高深的教育,或许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到过最尖端的训练,或许你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是一个真正的天才,然而,你仍然可能在这个世界上郁郁不得志或是难展宏图。但是,一旦你能够在原有才干的基础上增加智慧这种品质,并与才干结合起来,你将惊奇地发现前途是多么地坦荡光明,而你在发展自己的事业时又是多么地得心应手。 

不管一个人是多么的才华横溢、天资过人,如果他缺乏足够的智慧来对才华和天资进行有效的引导,如果他不能够在适当的时间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那么他还是无法有效地施展和运用自身的才华。 

鲁斯金说:“上帝给我们每个人以充分的力量,充分的智慧,只要你肯运用,它就能为我们做一切事情。”所以智力低下的人,千万不要自卑自贱,自叹自怨。必须明白,任何一个人的智慧都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试以著书为例,你越写越会写,下笔万言,倚马可待。越是不动笔,越是不能写,越感到笔重如山,一言难成。如越是写,智慧与灵感,就会像长江大河滔滔滚滚不尽而来;如越是不写,智慧与灵感,便像枯井死水,一点也不肯渗透出来。 

莎士比亚说:“愚笨的人以为自己是聪明智慧的,然而真正聪明智慧的人懂得自己是愚笨的。”愚笨的人,常常不肯学习而至于愚笨,所以他的愚笨越来越历害;聪明智慧的人,总是不断地学习而无终止,所以他的智慧越来越高。 

萧伯纳说:“常识是本能。有丰富的常识,便是天才。”也就是说,积累的常识越多,积累的智慧越深厚。 

智慧在人们的心中,就如同太阳照耀在天地间,永远光明,永远存在。生命有衰老死亡,智慧却永恒存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智慧的积累,越积越多,越积越明。学问增长智慧,经验增长智慧,常识增长智慧。所以一方面要事事用心,一方面要事事学习。有人说:“智者因为常常用心而智,愚者因为不肯用心而愚。所以人生而智时,不得矜于智而忽略了用心;生而愚时,不得拘于愚而怠慢了用心。”又说:“学习于书本的人,因书而智慧;学习于实践的人,因实践而智慧;求教于人的人,因他人的教导而智慧;学习于外物的人,因外物而智慧。无所不学,则无所不智。” 

聪明的人从愚笨的人身上得到的智慧,相对说来,比愚笨的人自聪明的人身上得到的多得多。因此说,学习不能拘泥于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可学的方面。 

也许你极具才干,并过着刻苦努力的生活,然而,由于个性中缺乏机智这种卓越的品质,你的努力几乎要付诸东流。你好像无法与他人和平共处,但你又不得不与你的同事和下属尴尬相处。尽管除了机智之外,你似乎已经具备成为一个领导者的全部品质,然而正是这一不足构成了你的致命缺陷,使得你的生活波折重重、坎坷颇多。你总是做那些不该做的事,说那些不该说的话,并在无意之中伤害他人的感情,所有的这一切都抵消了你的刻苦努力所取得的结果,使得其他的努力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在你的头脑里压根就没有“机智”这样一个概念。你一直都在不断地得罪和冒犯他人。也许我说得过份了些,其实不是这样,因为这个“你”之中也会有我。 

爱迪生说:“即使一个人可能既没有太多的学识也没有太多的才能,但是,如果他具备基本的常识,并在其行为举止中表现出宽容友善,那么,与那些思想深刻却缺少基本的常识和友善的人相比,他们的身心更能够得到全面的调和。” 

弗洛伊德说:“一个机智灵活的人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他所知道的一切事情,而且能够巧妙地利用许多他所不了解的事情,通过熟练圆滑的技巧,他可以机敏地掩饰自己的无知,并比一个企图展示自己博学的老学究更能赢得人们的尊敬。” 

人与人存在差别,这话谁也不否认。有的人善于随机应变,关键时候,灵机飞动,能够立刻脱口说出十分得体的话,赢得他人的赞誉。可有许多人却只在心感受,关键时候说不出让人赞誉的话。这些人多半是心慌、腼腆、胆小的人。 

他们拙于社交,不善辞令。其实,这些人虽然拙于交际,但他本人却渴望,这是十分奇怪的事。 


第89节:给自己增添一点幽默
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善于交际的。人如果要理解别人,先要理解自己,否则,休想对客观事物操纵自如。因为无法战胜自己的人,绝对战胜不了别人。 

因此,要提高你的能力,需要对自己加强精神训练。精神的秘密在人脑里,如果大脑受到消极情感支配,人就会精神不振。 

人的情感和意识活动,主要分为需求的满足感,以及需求未遂的不满足感。如,憎恶感、嫌厌感之类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情感,这种需求上的不满,如果非常强烈,它就顽强地占据在大脑里,这些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情感,如不趁早从大脑中消除,你就无法使大脑发挥神威,做出应变。 

而那些机智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能扮演妙语连珠的角色。机智的人真是令人羡慕,这种人简直就是天造地设、出神入化的。 

给自己增添一点幽默 

每天睁开眼睛,你好像总是难免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开车上班,路上车子抛锚了;到了办公室,被主管责怪;昨天的企划方案做得不够好,而隔壁的小王却摆出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下班回家,路过商店顺便买些东西,到家之后才发现是过期的,你生气地回去找店家讲理,对方的态度却十分恶劣…… 

仔细想想,我们每天生活在这种复杂而纷乱的环境里,好像很难维持一种好心情,很难快乐起来,但是,你甘心这样逆来顺受地过日子吗?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善呢?有,培养你的幽默感。 

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技巧,幽默能产生一股力量,以对抗周围不如意的境况。幽默能使人放松心情,减低压力。除此之外,凡是具有幽默感的人,通常在生活满意度、生产效率、创造力以及工作士气等方面都胜过那些没有幽默感的人。 

美国的一些企业就曾经做过实验,证明幽默确实能够改善生产力,提升士气,并有助于团队合作。某些企业甚至让员工接受幽默训练,想尽办法增加员工的幽默感。在科罗拉多州的迪吉多公司,参加过幽默训练的20位中级主管,在九个月内生产量增加15%,病假次数减少了一半。 

中国近代的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就曾经说过:“幽默”对一个民族来说,是生活中非常必要的条件。他认为,德国的威廉皇帝就是因为缺乏幽默的能力,才丧失了一个帝国。在公共场所中,威廉二世总是高翘着胡子,好像永远在跟谁生气似的,令人感到可怕。有些伟大的领袖或者政治家,如富兰克林、林肯、罗斯福、邱吉尔等就非常具有幽默感,并且普遍受人爱戴。 

当然,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伟大领袖或者政治家,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不能像这些伟人一样拥有幽默感。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你可以因为幽默感而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使别人乐于和你接触,乐于与你共事。你可以把幽默当成礼物,到处送人,并且绝对不会遭到拒绝。 

想增加幽默,有没有什么秘诀呢?有,而且非常简单——只要随时怀着好玩、有趣的心情看待每一件事。电梯坏了,就开始爬楼运动;碰上塞车,就趁机欣赏路旁风景;隔壁的邻居老是想看你的“笑话”,你就真的好好说个笑话给他听……,用这种趣味和游戏的幽默方式替你自己打气,你就会豁然发现,每天出门都是那么神清气爽。具体说来,下面几个方面值得你注意: 

用幽默反击命运——什么才叫做有幽默感?这个标准实在很难把握,因为每个人对事情的感受程度不同,有人碰到某些状况会认为好笑,因为他有过相同的经验,但另一些人可能就会觉得无聊。 

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很苦闷的,而“幽默感”则是人对于悲惨命运唯一的反击。我们每天只要一出门就会看到一大堆令我们不舒服的事,何不利用幽默感来放松自己?有一句话说:“幽默感就像男人的前列腺一样重要。”因为,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也是人非常珍贵的资产。 

听说国外有一种“幽默感训练”,这个主意不错,但是一个人的幽默感不一定完全可以训练出来,顶多只是观念的启发,恐怕无法传授技巧。因为幽默“感”本来强调的就是一种“感觉”,这是很个人主观的东西,必须靠自己去修行。不过,如果你自认为没有什么幽默感,也不必沮丧,只需记住一个原则:历史上所有的最荒廖的事,只有人类做得出来。你只要经常到人多的地方,保证随时都可以看到笑料。一旦你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出来吧。 

机智是幽默的源头——有人批评中国人没有幽默感。其实中国历代以来很懂得幽默,尤其是一些君主,常常有一些诙谐睿智的言论,但是由于中国人受太多传统礼教的束缚,凡是“装疯卖傻”就会被视为不够庄重、不够威严,所以,得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 

一个国家的元首如果不够幽默,那么这个国家一定很悲哀。观察古今中外的例子,越是在民主的国家,元首就越有幽默感;而那些独裁国家,独裁者总是摆着一张冷若冰霜的脸孔。如美国总统常常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公开挖苦的对象,却丝毫不以为意;英国首相邱吉尔也非常有幽默感,有一次,他到国会发表演讲,一名女性议员对他的演讲内容极不满意,站起身说道:“如果我是你太太,我一定想办法把你毒死。”邱吉尔的回答则更绝:“如果你是我太太,不必等到你下手,我会先把自己毒死。” 

对中国人来说,“幽默(humor)”这个词是不折不扣从英文直接翻译的“舶来品”,中国人向来使用的形容词则是“诙谐”、“滑稽”等等,所有的幽默都来自“机智”,这和“搞笑”不同,好笑的事情不见得就是幽默,幽默可以反复咀嚼,值得一看再看,一想再想。好的幽默题材更令人拍案叫绝,出乎意料,甚至让人笑出眼泪,因为它触碰到人的内心底层,你觉得它说的根本就是自己。 


第90节:训练你的机智力
幽默与天生的性格有关,但也可以培养。有一句话:“能每天对着镜子微笑的人,就会有幽默感。”幽默感应该是日常生活的累积,多看有趣的书,听有趣的事,接近有趣的人。你可以常常利用散步和搭乘公车的时候观察他人的表情,有着急的,有忧愁的,有无奈的,有若有所思的,也有面无表情的,同时你也可以猜猜他们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自己忍不住就会笑起来! 

幽默必须言之有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