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淑琴不想这样甘心:“我想去看看黄江……”
“嗬,他和龙槐玩去了,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哩。”江雪回过头来说,“龙大请我们全家过去团年,也许小江去他们家了。”
这时夫妻俩才感到彻底失望了,便恢心丧气往家里走。等他们到家时,黄为夫妇早已摆好酒席,并把他爷爷安排坐在正上方,酒杯斟得满满的,正盼着他们上桌哩。顿时,黄为家充满着欢声笑语,愉快的春节就这样过去了。
大初一早晨,天不见亮黄娟就已经收拾好了。迟书君也早早煮好了饭,催着黄为起来吃饭。
早饭后,他们一家三口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街上,这是他们全家人第一次这样休闲、这样轻松。黄娟像出笼的鸟,不停地欢呼雀跃。街上吃糖葫芦的、拉地牯牛的、甩纸飞机的、摇拨浪鼓的……比比皆是。黄娟对这些并不感兴趣,直催着父母去照相馆。他们到照相馆门口时,听见里面传来很熟悉的声音:
“宝宝……”这是龙槐在喊。
“哎……”这是黄中在答应。
“快给压岁钱!”这是江雪在说。
“哎呀,两百块,……让妈妈给你存着。”这是应芬在高兴。
“来,咱们照一张全家相。”这是龙大在邀请。
黄为撩开一绺儿门帘,见黄家三口和龙家三口正庄严地坐在一起准备照相。
迟书君听到龙大的声音心如刀绞,转身就走了。这时黄娟把母亲抓住了:
“妈妈,我们还没有照相哩。”
迟书君只好把一切不自在掩埋在心底,笑着说:“现在人太挤,呆会儿来照吧。”
“不,我去排伦次。”黄娟说着,想转身往里钻。
迟书君立即牵着女儿:“大家一块儿进去吧。”
半晌,里面的黄龙两家一共六人出来了。黄娟彬彬有礼上前喊道:
“三叔、三孃你们好!”
黄中和江雪微微点了一下头,后来黄中还到黄为跟前说了一句:“哥,你们也来照相啊?”
黄为点了点头。
龙大一见迟书君,马上紧张起来。不过他是个见多识广的人,那张笑面是可观的:
“对,现在经济好转了,也该潇洒潇洒。”
迟书君瞪了龙大一眼没有吭声。
龙大又说:“今天机会难得,不如你们两家合拍一张吧。”
黄中和江雪没有表态。
“要不,黄娟、黄江和龙槐三姐弟合拍一张。”龙大继续建议。
江雪瞪着儿子,拉着黄江走了。
黄为和迟书君领着黄娟进了相馆里,坐在了摄影灯下。迟书君反常了,觉得自己应该照一张喜笑颜开的照片让人瞧瞧,好冲淡一些寒酸味。这样,随着咔嚓一声快门响,她那甜美纯真的笑容就永远留在照片上了。他们从照相馆里出来,外面就只有龙大了,他还在那儿厚颜无耻地呆着。三人都没有招呼他,匆匆出了照相馆。
待黄为他们走远后,龙大进了照相馆里,他对摄影师说:“刚才这一家子的相片多洗一张,我来拿。”
到了大街上,孩子们玩这样玩那样的,可新鲜了。迟书君也准备给黄娟买个玩具,黄娟不肯:
“妈妈,我不要玩具,就买一支圆珠笔作个纪念吧,还能方便我写字。”
迟书君满足了女儿的要求。他们刚从文具店出来,就看见一群孩子飞山地边跑边躲,有的还喊道:
“黄龙来了……黄龙来了……”
霎时,大街上像被筛了似的,没有一个小孩。紧接着出现的便是黄江和龙槐。他俩大摇大摆地吹着唿哨,全然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迟书君和黄为都明白过来,孩子们指的黄龙多半就是黄江和龙槐。这时黄娟也有些害怕了,直往父母身后躲,可是还是没有逃脱两个小霸王的目光。龙槐指着黄娟喊道:
“那里还有一个……”
怙恶不悛的黄江和龙槐猛扑过来,把黄娟手中的圆珠笔抢走了。黄娟直喊道:
“弟弟,快还我的笔!”
龙槐拉着黄江边跑边说:“……喊弟弟?该叫哥们!”
迟书君劝着女儿:“算了,妈妈再给你买一支。”
迟书君又给黄娟买了一支更好的圆珠笔,三人没不逗留,忧心忡忡回了家。
没几天,照片领到了。黄娟见了直夸:
“妈妈真漂亮,还像个姑娘一样。”
黄为这才觉得妻子确实美丽。于是,他做了个镜框,把这张全家相端端正正地挂在了堂屋中央。
春节过后,农民的养猪积极性普遍高涨,不少家庭都绘制了宏伟蓝图:三块二一斤的毛猪,一年出栏十把头,就可以成为万元户!是啊,以前感到遥远的事情,现在一年中就能实现,谁不高兴呢?所以,他们都兴奋起来,准备大力发展养猪业。特别是黄亮培育的那些专业户,劲头更足了,有的喂了上百头,一般农户少的也是好几头。本地的仔猪购空了,龙大投资,又到处地去贩运了大批猪崽回来。这下他又生了财:不但赚了一大笔钱,还解决了群从买猪难困惑,名利双丰收。黄为也看热了,他也养上了八头猪崽。这时,黄为才觉得黄亮的科学养猪确实有道理。于是,他也背起背篼,准备去买点添加济回来兑混合饲料。迟书君还顺便叫他割点猪油回来。黄为刚上公路,就碰见不少人乐融融地提着大块小块的肥膘肉,他但急切前去打听:
“这肥肉在哪儿割的?”
“肉联厂。”
“多少钱一斤?”
“一元……快去吧,很多人割。”
黄为迅速赶到了肉联厂,水泄不通的人正在争着割肉,还有好几个执勤人员在那里维持秩序:
“你们有要挤,……多得很,今天买不到还有明天……”
黄为怕挤,转身上街去了,准备明天再来割肉。转身看见一位职工愁眉不展地蹲在路边抽烟,黄为好奇地向他打听着:
“肉的价钱恁低,卖它干啥?”
“肉有假,卖不出去呀……”
黄为含糊着走了。
黄为赶场后回到家里,把好消息告诉了妻子。迟书君也很激动:
“多去割点回来,熬它一大罐罐油好吃一年。”
黄为又去给母亲说了,常淑琴也表示:“多去割点肥肉回来当油吃。”
第二天,黄一之很早就来约儿子去割肉。黄为说:
“爸,我挑一担筐子去给你带回来。”
“也行,省我走一趟。”黄一之说罢,回家去了。
黄为来到肉联厂,今天的人少了许多,冻肉堆积如山,任你挑选。黄为选了一百零几斤顶肥的肉,心满意足地挑着担儿往家赶。这时有个职工在旁边笑道:
“真的买回去当饭吃呀?对,多喊些大买主来,看我们的工资稳当些不。”
黄为搭上一句诫口:“你们是铁饭碗,愁啥子?”
“不瞒你说吧,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要是不考虑陷了集资款在里面的话,早就不干了。”
黄为是不会相信的,他认为,在一个生猪发达的地区办肉联厂,是绝对兴旺的。
黄为回到家里,把担儿里的肉给了母亲一半多。迟书君也活跃起来,忙去洗锅烧水,又准备了一个大泡菜坛子装油。黄为系上围裙,还真有厨师的味儿,不多功夫就把几十斤肉大块小块地宰了。迟书君找来一些好柴,把火烧得旺的。一会儿,锅里噼哩叭啦的跟放鞭炮一般,他俩只好躲得远远的,不敢往灶里添柴了。爆声经久不息,老半天后,才逐渐衰微了。夫妻俩靠近一看,满锅都是水泡子,半天散不下去。迟书君不知道怎么回事,望着黄为一阵发呆。这时,黄一之过来了,说他们的也是这种现象。黄一之的经验丰富些,马上断定:
“这是灌了水的猪肉……”
黄为才意识到,原来收猪时灌的水,多数渗在肉里去了。他们费了好大功夫,才把油熬出来,结果令人失望:两大筲箕油渣儿,才小半坛子油。黄为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迟书君确不以为然:
“你别愁,比市场上割边油更华算。”
晚上,迟书君用蒜苗炒了两大碗油渣儿,还真不好吃:又扯皮又泛味。黄娟也直说:
“这是什么肉?怎么没有肉味儿?”
第二天早上,迟书君打开油坛子一看,怪了,那油像米汤似黏稠,她直叫黄为:“你快来看,我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油。”
不一会儿,常淑琴也过来说道:“真是见了鬼,猪油跟米汤一样。”
黄一之跟着来牢靠黄为:“你不要再去收猪灌水了,你看这多害人?”
迟书君明白过来:“就是怪那些使黑心钱的,还不晓得整倒多少人。”
黄一之提醒着:“听说街上的屠子也有的在搞手脚,割肉千万要提防。”
“咳,这些人哪,好好的生意不做,偏去搞歪的,还不知把市场弄成什么样子呀。”常淑琴也叹息着说。
黄为觉得脸红,一句话也没说。夜里,他又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了。
第二天是逢场,黄为他们一大早就起来料理着家务。大路边真是人多话多:
“喂,买肉联的肉吃了大亏。”
“嗯,我也上当啰,听说八角钱一斤也没人要了。”
“都是怪狗日的收猪的……害人不惨!”
“要有命上有,使了黑心钱断子绝孙。”
……
黄为听着,不敢露面了,便进屋里来,把电视机的音量开关调到最大,忐忑不安地望着屏幕。这一天,黄为便沉默寡言地度过了。夜里,等黄娟入睡后,黄为便和妻子切磋:
“书君哪,我收猪时总共赚了近三千块钱,看来这黑心钱咱们不能花。”
“那你说怎么办?”
“这钱是坑害国家、坑害百姓来的,我准备通通归还……”
“你真老实,现在你怎么知道谁被坑了?”
“我想了好久,决定把这部分钱捐给希望工程。”
“也好,留着这些钱反正心里也不踏实。可现在凑不够那么多钱哪?”
“没关系,去给娘他们借点吧,我想他们定会支持的。”
“你还是先别给娘说,免得给她增加烦恼。”
“嗯,我知道怎么做。”
早饭后,黄为揣着三千块钱去了镇里。他先找到了党委书记王成,回答是令人费解的:
“我不知道什么是希望工程,要捐,就捐给肉联厂吧。你还可以在里面找个好工作。”
黄为不肯,又到了镇长室,见龙大在里边,他说他已经是副镇长了,有话竟管给他说。龙大这个大老粗回答更可笑:
“我不晓得什么是希望工程,你的钱干脆我们打贫伙分了算了。”
黄为很扫兴地走了,心想黄中的文化,肯定知道得多些。结果黄中的回答也令人悬心:
“希望工程在那里?我不知道,你自己去吧。可能要坐飞机,你有资本吗?”
黄为不死心,又去了镇好几个部门打听,毫无收获反而受到了不少讥讽。他只好揣着钱去县里。黄为首先去的是财政局,上次下来作报告的那个黄胖官接见了他。一提起希望工程,黄胖官似乎知道得非常详细,直介绍:
“……在县中学背后,你去吧。”
黄为到了县中学背后,这里是什么希望工程?全是一大片残垣断壁。真巧,在这个地方他碰见了长得肥头大耳的林浩。林浩不当官了,似乎架子也没有了,见面后他还先招呼:
“姓黄的,你想到我工地上来干活啊?”
黄为靠过去问道:“林书记,你不是退下来了吗?咋过还在忙?”
林浩笑道:“只要世间上还有钱,我能休息得舒心吗?告诉你吧,我把人间的美生活过够了,还要升天哩……”
“你现在搞什么工作。”
“搞房地产开发。”林浩指着眼前浩瀚的废墟说,“这一大片我都买下来了,难道你还想来打工?”
“不,”黄为摇摇头说,“林书记,你知不知道在哪里给希望工程捐款?”
“哈哈哈……什么希望工程?”林浩笑得难看死了,“好多人把我这片房地主开发叫希望工程呢!”
黄为没有达到目的,便不礼不貌地走了。这回他到了最高机关——县委。运气不错,碰上了江副县长。江副县长告诉黄为:
“……给希望工程捐款?县里没有先例,具体程序不详,你到民政局咨询一下吧。”
黄为匆匆来到民政局。太巧了,遇见了十多年前下乡搞基本路线教育的陈组长。他现在是民政局的副局长。这个人还是当年那样热情,能和谐地给黄为摆上龙门阵。当黄为说明来意后,他的答付也很含糊:
“……给希望工程捐款?县里没有倡导过……”
黄为很急:“你查一查,看怎么办理,我的钱已经带来了。”
陈组长在档案柜里翻了翻,没有找到依据。于是作出惬意的决定:
“我看这样吧,既然钱你带来了,难得你有这片诚心,你把钱交在局里,我先打张白条给你,以后具体情况怎样我再通知你。”
“行。”黄为把钱点给了陈副局长。
“你还是那个名字吧?”
“对,黄为……”
“好,你就等消息吧。”陈副局长放心不下问道,“你是百万富翁还是千万富翁?”
“啥都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黄为简单的回答着走了。
黄为回到家里,感到特别轻松。虽然现在家里又缺钱花了,但他那样子又变得容光焕发的了,还哼起了小调,不过这次不是《东方红》。迟书君也跟着他乐着:
“现在没有欠谁的,睡觉也不会做噩梦了。”
黄为说:“我现在信心百倍。圈里那八头猪长势不错,再过两三个月就可以变钱了,到时候几千块钱够你数的。”
迟书君也开着玩笑:“你把我丢在钱坑里也淹我不死的,不信,你多找些钱来告一下吧”
确实很如愿,三个月后,黄为的八头猪已膘肥肉满。迟书君直催着丈夫去肉联厂看价钱。黄为一路小跑到了肉联厂门口,看见有好几个人抬着肥猪从里面出来,跟着抬夫的杜老头怨气满面地不住嘀咕:
“一块六一斤……抬回去杀来吃掉算了。”
黄为怀疑自己的耳朵,忙追上去想弄过明白:“老人家,毛猪才一块六一斤呀?”
“嗯,太坑人了。”杜老头说,“价钱太低了,还是卖给私商吧。”
13
黄为迅速进了厂里,见销科门前围着好多人,一张张憔悴的面孔望着门前的一张布告,上面明明摆摆地写着毛猪一块六一斤。看来肥猪卖给冻厂没有希望了,黄为又匆匆去了街上,准备找私商洽谈。可找了好几个屠子磋,价钱也好不了多少;顶多也只有一块八一斤。卖猪户没有一个不伤心的。黄为又找到了素稔的杜老头商量:
“我们镇的价钱低,其他镇的肯定高,我们就把猪卖给其他镇吧。”
杜老头说:“不行啊,肥猪不能出界,逮倒要罚款的。”
黄为又说:“听说你儿子是那个高猪贩子,找他帮忙卖一下吧。”
杜老头很酸楚:“他?现在还不知道哪里打烂账去了!”
黄为建议道:“要不就杀掉,背肉去外地卖。”
看热闹的宋老头听见了过来说道:“……也要被罚款。再说外地也没有你的摊位。”
现在黄为只有一条通往家乡的路了。到家后,他把行情给妻子说了。迟书君焦虑起来:
“咋过办?这个价要亏本的。现在饲料没有了,如果再去买饲料喂,还要折多长一载啊。”
“别急,再熬上两天,看价钱能不能回升。”黄为安慰道,“万分价钱上不去,还是只有卖给肉联厂,拣几个钱使,当它瘟死了想。”
隔了一天,黄为又急忙去肉联厂看价格。这回更失望:价格又垮了一角钱一斤。这时,很多养猪户都在找厂里闹。龙二爷站在高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
“不是我压低你们的价,因为今年肥猪厚,加之外调不出去,我们确实不敢提高价格收。就是这个价我们也要亏的。”
黄为转发身跑回家里,向妻子报告着紧急情况:“看来我们的猪只有卖给肉联厂了,而且越快越好,看样子还要垮价,今天又垮了一角钱一斤。”
迟书君也慌了:“要得。你快去约个拖拉机,我把那点剩的饲料喂下。”
下午,黄为家的八头猪全部卖给了肉联厂,总共才卖二千六百五十元。黄为毛算了一下,劳力和青饲料不算,每头猪将近要亏损八十元。黄为寒酸地清点着钞票,不住地埋怨:
“咳,该不喂